关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6696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关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关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ocx

《关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ocx

关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关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由于城乡间、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造成西部农村青壮年大批外出务工经商,形成了大量留守儿童。

2009年底,据原我任教的学校教师下队家访调查统计,学校教育所服务范围的丙外村七个组中,有202户,总人口约有一千,儿童约占总人口的20%左右。

而留守儿童数又占儿童总数的40%到50%,所以在这七个组中留守儿童约有100人。

这些儿童中,约有65%以上会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居住,15%会住在邻居亲戚朋友家中,10%则住在学校或者是个人自己烧饭吃。

10%左右在家随母亲生活。

这些儿童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不能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这些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问题。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当时学校六年级学生蒙锡科,有一次就在他的作文里这样写道:

“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

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

不知道什么是父爱什么是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

我考试从来都不及格,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上学期我考了最后一名,这学期我不想考最后一名了。

”这是许多留守儿童的心声,读后不免让人揪心。

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这些孩子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人格问题

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

由于留守孩子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该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

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时,不能向自己信赖的长辈倾诉,往往只能自己处理。

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

⑴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

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

老师找其谈话容易掉眼泪。

⑵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

⑶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远他们。

2.道德品行问题

留守儿童一般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刻。

如果是有祖父母来隔代抚养教育,往往意味着由文盲来抚养孩子;而托付亲戚照管的,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而农村教师由于受到教育条件的限制,对每个学生的关注也十分有限。

所以留守孩子由于长期处于这种状况中,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发生消极变化,且难以及时得到纠正,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违法乱纪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3.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代理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

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是孩子在学校的事了。

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孩子则成了绝对自由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们知道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他们直接的关爱和教育,孩子往往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如在四川甚至出现了一个13岁女孩“留守”家中被堂伯父诱奸生子的案件。

此外,由于父母不在孩子的身边,孩子缺乏亲情的温暖照顾,导致孩子轻生的自杀案例也不少。

4.学习问题

那些有祖父母隔代抚养的孩子,由于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在学习上得到帮助和指导。

而双亲有一方在家的孩子同样很难得到父母在学习上的辅导。

因为留在家的父亲或母亲一个人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绝大多数农民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接受好的教育,日后有出息,不再走自己的路。

但往往事与愿违,在我校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大多数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

当然一部分留守孩子学习认真,但外出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孩子学习压力大,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一部分儿童由于自控力差,无人督促学习,再加上受外界的影响,认为学习与否都一样,对学习毫无兴趣。

二、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根据我对近年来留守儿童的观察和了解,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作手:

建立一星期通一次电话的制度,让孩子与父母建立起心连心的联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并尽可能积极的引导。

通过一个星期一次的电话谈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亲情,帮助孩子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

没事情的时候也可以做下孩子的倾听者,并告诉孩子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加大对农村各种娱乐场所的管理。

对乡镇网吧等场所特别要注意不能让未成年人进入。

因为农村孩子对各种电脑游戏的免疫力很低。

所以建议网吧里面不要安装游戏。

更重要的是学校要做好电脑的使用教育工作,让学生真正学会使用电脑,学会用电脑学习,而不是只知道用来玩电脑游戏。

有条件的情况下,寒暑假的时候可以让农村留守儿童到父母打工的地方去和父母呆在一起,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同时也培养亲情。

父母也可以用这段时间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做好修身的第一课。

在学校加强各种生理卫生方面的教育。

学校一定要按时按量的开好各门课程,不能因为要参加各种考试就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密切相关的。

做好学校教育有时候就是做好了家庭教育。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对家庭、学校而且对我们整个社会教育体系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目前各项教育远未完善,学校教育还没有条件深入到留守儿童学校生活之外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教育任重而道远。

 

培养孩子养成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好习惯

首先,非常高兴能和各位家长交流。

针对许多家长都为孩子的家庭作业而头疼的问题,我简单的谈谈我的看法。

有些孩子平时在校能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回家后往往是敷衍了事。

面对着一塌糊涂的家庭作业,家长和老师都是苦闷不堪。

在减负的今天,即使老师尽量少布置作业,家长也不会让孩子过多的玩乐的。

家庭作业其实是一种巩固和吸收的作业,犹如牛之反刍,精化了孩子对课堂的掌握和进一步的转化。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调皮任性,一般主要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所以很多孩子在学习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会有许多让家长头疼的问题。

比如:

作业不按时完成,作业马虎、错别字多、数学错题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十一、二岁年龄断正是孩子爱玩的阶段,也是第一个叛逆期开始的阶段。

我和孩子们也聊过,大多数孩子反应,如果家长过于管束,孩子会嫌烦,经常看到孩子在作文中写道:

“我的爱唠叨的妈妈”……他们把家长的一腔爱当作唠叨,把老师的关心当作“喋喋不休”,把家长的约束当作“剥夺我的自由”……诸如种种,其实都是令家长和教师头疼的问题。

其实如果从孩子心理分析,他们的一切反叛皆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如果换位思考一下,就能理解孩子,学习压力过重,过早的经受了课业的负担,没有玩乐的时间,所有的假期都被这班那班的填满……想想我们小时候,就能感受他们的童年的压力了。

讲了这么多废话,今天我只想对家长讲讲如何让孩子养成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好习惯。

许多孩子为了匆忙完成作业,往往乱七八糟的做完就完事了,不检查,作业质量差,写得龙飞凤舞……其实这不是小问题,这是学习态度的问题,不能让孩子养成习惯。

一,为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习自觉性

1、也许您很忙,也许您应酬多,但是,在您忙碌的时候,您忽视了孩子,孩子也养成了不认真的习惯。

陪孩子,并不是要家长每天放学跟着孩子,只是在开始的时候关注孩子,给他列个学习计划,特别是小的孩子,更应该让他们有良好的作息和学习习惯,当他们的学习、作息习惯养成后,您会发觉您省心的多,不用每天在他们身边唠叨了,他们自觉地去针对学习计划完成。

自觉地学习,是学得好的关键。

当然,万事开头难,这需要您和孩子的坚持。

2、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许多孩子回家后就打开冰箱找吃的,您必须要让孩子明白,专心做事的原则,吃东西就不写作业,吃好后再写,不能一心两用;其次,对于作业应该规定时间,不给孩子拖沓的理由,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不能一百道口算做个半小时,拖沓的习惯养成会严重妨碍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学习习惯,而且养成他们在生活中的皮皮踏踏的习性。

二、夸奖您的孩子

人说: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这个夸当然不是无原则的夸,而是在恰当时刻,恰如其分的夸,给孩子自信的夸,按孩子性格的夸。

当你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请别吝啬你的赞美,告诉他:

“这些字写得真漂亮”“你今天的作业很认真,这才是你的本色”;“你真令我骄傲”“这道题还可以这么解么?

你真棒!

”……

三、家庭的学习氛围很重要

孩子的自制力还不够好的时候,希望家长能陪着孩子学习。

陪着孩子的爸爸、妈妈是最令孩子感动的。

当然这种陪,不是让家长在旁边絮絮叨叨,不停地指手画脚。

你可以做自己的事请,只是在他旁边坐着,可以看书,可以学习,可以缝缝补补,而不是他写作业你看电视或者玩电脑或者麻将……给孩子一个学习的空间,当他养成习惯后,你可以不用一直陪着,但开始必须陪着孩子学习……而且家庭的学习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一个学习型的家长必定能培养出爱学习的子女。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四、检查孩子的作业

1、欣赏自己的作业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告诉他“写完后用欣赏的眼光看完后再给家长看”。

我经常让孩子自己欣赏自己的作业:

你满意吗?

对错姑且不论,你认为你的作业清楚吗?

有美感吗?

你自己都不愿意看的作业怎么交给家长和老师呢?

长此以往,孩子也会慢慢认真起来,而且通过欣赏他们自己也能检查到一些缺漏和小的错误之处。

当然,持之以恒很重要。

2、读题目

一篇短文,一道数学题,请他认真读题至少三遍,等到完全理解题目意思后再下笔。

很多孩子错在不认真仔细读题,不理解题意就下笔,养成了马虎的习惯,也是学习无法提高的一个原因。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话很有道理,很多东西不去理解就很难完成。

3、认真检查,不放过哪怕一个标点

您检查孩子的作业时,请您用上“显微镜”,称赞他的每一个写得漂亮的字,抓住每一个遗漏的地方,哪怕一个标点也要让他改正。

看到家长的严格和仔细,他一定会再接再厉地认真完成,争取得到更多的赞美。

当然,错的地方请一定要注意方式,切忌粗鲁,请用朋友一样的方式对待子女,他也会回报你朋友一样的亲切。

教无定法,学也无定法。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他们如一团面粉,您的揉捏很重要,给他方法,给他自信,给他关注。

学习有了乐趣,他才会学得快乐;学习有了方法,他们才会学得轻松;养成良好的习惯,他们才会多了许多娱乐的时间……节约了他们许多不必要的浪费时间,也让孩子有了更多的游戏时间。

犹如那些学习好的孩子,总是比学习吃力的孩子更多玩乐的时间,关键就是他们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懂得学得好学得快的窍门……

暂时想到这么多,让我们共同为培养我们优秀的宝贝而努力!

 

家庭教育讲稿

全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

但很多家庭并不真正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

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完全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然直”的信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自己却从不看书、读报等待,这些均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我们共同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走出教育的一些“误区”,促进孩子有更大的进步。

 

1、正确理解和履行父母的职责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赚钱养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

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不仅要把他们抚养好,而且还要教育好。

(有“教养”的解释)在我国的现行的婚姻法中也明文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的义务”。

家庭是人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

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流传甚广的故事中,我们都能看到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因此,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孩子的优良品德、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

只有正确理解并认真履行父母的职责,才有可能抚养并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2、加强与学校的密切配合

现在初中的孩子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因此,家长要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重要情况,取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只有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双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尤其要注意的是:

切忌在家不尊重老师,这样绝对不会有好的教育。

(举例)

3、父母要作孩子的好榜样

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近之人。

不论父母自身是否意识到,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因此,父母不仅需要具备科学和家庭教育的知识,还要处处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子女树立榜样,率先和垂范。

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湎于电视节目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读书比看电视更重要,更有益处,这实在是难为了自己的孩子。

(涉及一下打麻将等)父母在注意言教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并重,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家长们应明确自己作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

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举例说脏话)

2、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

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

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

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

学习中不能怕苦,怕累。

(举例)

父母应怎样引导孩子学习。

1、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欢读书,那么,家中应该有书、杂志、报纸。

孩子在书香环境中成长,自然会喜欢接近书,喜欢看书。

但是,这个环境还必须是简化了的,不能太嘈杂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学习刺激,以免孩子无法专心地学习,避免孩子注意力的过度分散。

2、用正面的语言和亲自示范的方式来教导他。

如果您希望孩子学习一种好的行为,那么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语言,明确地告诉他所要做的行为,例如告诉他“我们应该……做”,而不只是批评他、责备他做得不对。

然后再亲自示范正确的动作来教导他。

如果孩子说会,那么就让他做给你看,再指导他正确的方式。

3、不要打扰他的专心。

孩子专心在做某一件事时,不要去打扰他。

第一件事还没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让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则,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养成放弃的习惯,怎会有始有终呢?

4、孩子一起游戏。

从游戏中可以训练他的一些基本能力。

有时也可以将复杂的学习活动分成几个简单的步骤,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5、多鼓励孩子。

只要孩子有好的行为,有一丁点的进步,哪怕他的表现和进步还不如我们的理想,我们也要鼓励、赞赏他,使他保有学习的原动力。

(举例学习成绩的问题)

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现在很多家长有这样的感觉:

孩子上中学后,似乎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甚至还和父母顶嘴;有什么事情也不爱和父母商量。

家长们觉得越来越难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两代人之间有了一层隔阂。

其实,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有了成人感,自尊心和自主性大大增强;讨厌父母喋喋不休的说教,不愿父母干涉他们的行为;内心的秘密往往不肯告诉家长等等。

要想获得两代人之间自然、亲密的关系,就需采取适当方式加以沟通。

下面一些建议,可供家长们参考。

1、必须在时间上有所投资

家长们常常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赚钱养家。

其实对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是父母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一个可以让孩子倾吐心事的朋友。

要达到这种地步,非得平日有足够的时间沟通不可。

建议大家平时多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电视、散步、游玩等。

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谈话才能渐入佳境,至于平时连回家吃饭都“没有时间”的家长,就不要太期望孩子会与你畅所欲言了。

美国前总统布什夫人在美国一所著名女子私立学校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曾深情地说:

“年轻的女士们,有一天当你们到了我这样年纪的时候(布什夫人当时已70岁)你们回顾你们一生,决不会因为曾经错过一次赚钱的机会、一笔生意的交易而感到后悔,你们却会因为没有好好花时间和你们的孩子、和他们的丈夫、和你们所心爱的人建立美好的关系而感到后悔不已。

”布什夫人的肺腑之言,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2、跟孩子沟通必须讲究语言艺术

沟通的意义绝不是“我有话要说”,更不是“大人说,小孩子听”。

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当然不喜欢和你在一起。

因此,父母与孩子谈心,若要取得好的效果,既要注意谈话主题,也要考究语言方式。

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大人教育小人的“古训”,而“多读书才能实现你自己的理想”更符合当今儿童的语言特点,可能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3、话多不灵

孩子在学校听到的几乎全是教师滔滔不绝的教诲,一堂课接一堂课,天天如此。

回到家里,要是父母还是喋喋不休地教导,孩子当然会反感、会顶牛。

因此,建议父母的话要简练,准确,能带些风趣幽默更好。

有些话可以只说一半,结论让孩子自己想出来。

要是家长的话太多、太碎,孩子把耳朵堵住,那么,家长的话就成了没人收听的广播电台。

4、多鼓励、少批评

这个社会因为人多,竞争也厉害,家长对子女的期待也高。

这样,家长与子女的对话就难免批评多于鼓励,强调孩子的不良习惯并与别的孩子相比,与自己的过去相比等待。

其实这一比毫无积极意义,相反只有使孩子丧失处信,产生自卑和自弃感。

倒是鼓励的话能让孩子有自我肯定感,激励上进心。

5、家长需多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因此,建议家长要读一点有关教育孩子书刊,了解一些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利于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提供科学性的指导,减少教育的盲目性。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但是爱要适时、适量。

“权威”只能使孩子造成被动的学习行为,而非内心自动自发的自愿行为。

研究证明,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动机、态度的形成。

真正的爱的教育,是关爱而不是放任自流,它能使儿童有良好的学习行为表现。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大家好!

今天大家能牺牲休息时间来参加关于家庭教育讲座,说明您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视。

首先向大家做个调查:

在座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请举手,希望孩子将来超过自己,生活得更幸福的请举手。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从刚才的调查可以看出,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个幸福的未来。

是呀,如今我们绝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成人成才了,就是家庭100%的成功,否则,就是100%的失败。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并最终成人成才呢?

家庭教育是关键。

也就是说首先不能让孩子输在家庭教育上。

也许有的家长朋友会产生疑问:

家庭教育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请听这么个例子:

200年前,在美国的康乃狄克州,有一个叫嘉纳塞·爱德华的人,自他开始的八代子孙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其中有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20多位上下两院议员、13位大学院长、14位创建了大学或专科学校,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18位报社、杂志社的主编或负责人、80多位文学家,100多位牧师……。

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竟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

而同时代,同样在美国,居住在纽约州的有一个叫马克斯·朱克的人,自他开始的八代子孙中却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个酒鬼……。

同时代的、同国度的、同样繁衍了八代的家族,为什么会有如此迥异悬殊的差别呢?

导致他们结果不一样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拥有不一样的始祖:

嘉纳塞·爱德华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著名神学家、道德家和哲学家,他非常重视自己的修养和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而马克斯·朱克则是一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他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

从中可知: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也是终身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也是终身教师。

所以孩子教育从家庭教育起步。

北京曾按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好、中、差划分,对680名初中、小学生的家庭进行过调查,调查内容是“在校表现与家庭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家庭教育水平很好的,其孩子在校表现优等生的占95%,基本没有后进生;

教育水平一般的家庭,其孩子在校为中等的占2/3,并有15%左右为后进生;

教育水平不当的家庭,其孩子在校为后进生的却高达85%,几乎没有优等生。

上面所说的似乎距离我们比较远,那么我们看看生活中的现象就明白了:

为什么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会有明显的差别?

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有一点比较明显,就是家庭教育的不同所致。

过去在学校有这么一种被人们当作笑话说的现象:

面对“问题学生”,中学老师指责小学老师没把学生的习惯培养出来,以致到了中学纠正不过来;小学老师觉得很冤枉,说是问题在幼儿园,这些孩子入学后习惯就不好,怎么纠正都没用;幼儿园的老师也觉得冤枉,有的孩子从入园那天表现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

坐不住,不听话……很明显,问题在家长那里。

现在看看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有。

我们都知道,学前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这一时期承担主要养育责任的是谁?

就是我们家长。

讲到这里,不知在座的家长朋友是否赞同我的观点: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大于学校教育,更大于社会教育。

(赞同的请举手)

二、怎样进行家庭教育。

既然家庭教育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是转变观念。

可以说二十一世纪,家长的观念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如果你的观念都不超前,你的孩子将来怎么成功呢?

为了便于大家记忆,我讲个《猫抓老鼠的故事》。

有一天,猫追一只老鼠,这只老鼠迅速跑回洞里去,没有被猫抓住。

其它老鼠很敬佩这只老鼠:

“哎呀!

你到底是经过锻炼,现在连猫都抓不到你了。

”这只老鼠很得意。

猫在外头气得喵喵直叫,叫了半个小时,猫不叫了,又等了一个小时,外面没有声音了,其它老鼠就跟这只老鼠说:

“猫已经走了,现在我们可以出去了。

”这只老鼠说:

“不能出去,现在猫的技能也提高了,不能上它的当。

”它们就没有出去。

结果又等了一个小时,外边传来了狗的叫声,这只老鼠说:

“现在可以出去了。

”为什么说狗叫了就可以出去了呢?

因为通常狗跟猫是不在一起玩的,狗在猫就不会在。

而且俗话说,狗抓耗子多管闲事。

于是,这只老鼠就带着其它老鼠出去了。

没想到,刚刚一出老鼠洞就给猫抓住了。

老鼠想,我死是死定了,不过我要问问这只猫是用什么计谋抓到我的。

你看这只猫怎么说的:

“都什么年代了,21世纪了,我不换两招我哪有饭吃,我多学了一门外语就成功了,那个狗叫是我学的。

”猫为了求生存都会改观念、换手法。

人的教育不与时俱进能行吗?

因此,我们必须清除头脑中那些陈旧的观念,树立新的科学的家庭教育观。

我们要转变哪些观念呢?

(一)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家长是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人。

我们大部分家长对学校教育过于倚赖,而忽略了自己在教育孩子中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发挥的作用。

孩子入学时通过各种关系挑选班级,平时孩子在家不听话了给老师“告状”,都是这种观念意识的反映。

我们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这是由血缘关系所决定的,这一点不言而喻。

而客观现实也要求我们家长承担起这份责任。

首先,孩子能否成才,关键是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配合。

但是,社会好不好你是不能把握的,学校老师怎么样你也不一定能左右,你唯独对你自己是可以完全把握的,所以你不能把自己孩子这个宝压在别人身上。

只要你的教育方法好,你的孩子无论碰到什么样的老师都不会差,碰到好老师会更好。

其次,现在社会上不良风气越来越多,光靠一个老师也不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不受不良风气的侵蚀。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家长如果还是按计划经济下的观念,认为把孩子养大就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