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必备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热点串讲篇 第3讲 思想解放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6669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必备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热点串讲篇 第3讲 思想解放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热点串讲篇 第3讲 思想解放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热点串讲篇 第3讲 思想解放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热点串讲篇 第3讲 思想解放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复习必备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热点串讲篇 第3讲 思想解放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必备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热点串讲篇 第3讲 思想解放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学案.docx

《复习必备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热点串讲篇 第3讲 思想解放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必备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热点串讲篇 第3讲 思想解放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学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习必备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热点串讲篇 第3讲 思想解放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学案.docx

复习必备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热点串讲篇第3讲思想解放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学案

第3讲 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题统计

主题链接

年份·考题

分值

考查角度

知识点

2018·Ⅱ卷·T41

25分

以大豆为切入点,考查经济发展和物种交流

古代中西方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经济全球化

(1)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繁荣等)。

(2)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如土地政策、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及对外贸易等。

(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及社会生活的变迁(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等。

(4)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经济政策、工业化道路、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城市化、经济体制的演变等)。

2017·Ⅱ卷·T41

25分

从矿业政策角度考查清代和新中国初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清代“重农抑商”;近代列强经济入侵和洋务经济;“一五”计划

2016·Ⅰ卷·T40

25分

从人口问题考查晚清经济发展变化及应对主张

明清农业发展和土地制度;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思想解放的潮流

2016·Ⅱ卷·T40

25分

从人口迁移角度考查世界人口迁移和近现代中国的海外移民问题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列强侵略;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冷战”与中国的外交关系等

2016·Ⅲ卷·T40

25分

从古今中外链接角度考查社会救济制度的演变及异同

明清时期的经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英国工业革命;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5)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新航路开辟、西欧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等)。

(6)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经济政策、工业化道路、经济模式等)。

(7)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创新发展(自由主义、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等)。

(8)二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2015·Ⅰ卷·T41

12分

从生产力角度考查近现代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两次工业革命;现代信息技术及经济的发展

2015·Ⅱ卷·T41

12分

从节假日的变化考查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等

考向一 古今中外重要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影响

1.影响明清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始终未能突破萌芽状态的因素

(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经济思想

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

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适用时代

工场手工业时期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核心内容

发展工商业,鼓励海外贸易,多储备金银

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自由竞争

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等方面干预经济

[押题1](2018·海南海口模拟)(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7年,国民政府外交部向各国发出照会,“分别就其旧约已满期者,改订新约;未满期者,修改旧约”。

海关进口税则“完全以我国所定者以为准则”,1928年7月,美国首先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地位。

随后各欧洲主要强国相继承认中国关税自主。

其后国民政府多次修订关税税则,实施出口免税或退税,提高了煤油、汽油、羊毛、毛制品、化学产品、机器等货物的进口税率。

关税从极低的水平提高到相对较高的水平,从征税与货物价值之间的比率来看,1929年之前大约为4%,1930年上升为10%,1931~1932年为15%,1933年为20%,1934~1937年则上升为25%。

关税收入也大为增加,从1928年的3000万银元上升到1931年的33800万银元,在以后的几年中始终保持在3亿银元左右。

——摘编自易继苍、张祥晶《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改革》等

材料二 为服务于政府开支和保护幼稚工业,美国首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极力主张高关税,这一政策得到长期推行。

1930年《斯穆特—霍利法》将保护主义发展到极端:

将应税品的平均关税率提高到55.3%,美国政府收到了34个国家的正式抗议。

1932年罗斯福上台,为自由贸易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经过贸易自由主义者与保护主义者的激烈较量,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出台,美国在关税的谈判、关税水平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该法授权总统与外国进行双边关税减让谈判时,可将关税升高或者降低到50%,且通过谈判,关税可以不断地降低。

这就改变了美国关税具有不可谈判性的单边主义特点,导致了关税的大幅度降低。

二战结束后,他们向全世界推广美国的自由贸易主张,最后导致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摘编自孙天竺《美国对外贸易政策轨迹变迁研究(1776—1940)》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原因,并说明其积极影响。

(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关税变化与中国关税改革的主要不同点,并分析美国关税政策变化的原因。

(10分)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原因”,结合近代国民政府的财政需要、提升形象需要,以及当时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工业发展的史实,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原因;第二小问“影响”,结合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目的和内容,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积极影响是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2)问,第一小问“不同”,从材料一“关税从极低的水平提高到相对较高的水平”、材料二“该法授权总统与外国进行双边关税减让谈判时,可将关税升高或者降低到50%,且通过谈判,关税可以不断地降低”,可知20世纪30年代美国关税变化与中国关税改革的主要不同点是中国提高关税,美国则降低关税;第二小问“原因”,从材料二“1930年《斯穆特—霍利法》将保护主义发展到极端:

将应税品的平均关税率提高到55.3%,美国政府收到了34个国家的正式抗议”,可知保护主义政策的消极后果,从材料二“经过贸易自由主义者与保护主义者的激烈较量,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出台”,可知贸易自由主义者的不断奋争,结合美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经济发展状况,可知美国工业竞争力的增强,国际经济结构的变迁。

答案 

(1)原因:

南京国民政府需要稳定财政;南京国民政府提升形象巩固统治的需要;民族意识觉醒,主权意识增强;民族工业的发展。

影响:

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2)不同:

中国提高关税;美国则降低关税。

原因:

保护主义政策的消极后果;美国工业竞争力的增强;国际经济结构的变迁;贸易自由主义者的不断奋争。

考向二 中外工业化道路的不同特点、成因及影响

1.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

(1)产生:

中国固有资本主义萌芽被打断,在外来刺激下开始的。

(2)发展:

①工业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或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②领导者:

工业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工业化的领导权。

民族资产阶级存在革命性和软弱妥协性。

③条件:

工业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

④布局:

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

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2.世界两种工业化模式的特点

(1)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

具有渐进性,经历了从原始积累、轻工业到重工业的过程,基础较扎实,体系较健全,但时间长,速度慢,并伴随血腥残暴的对外殖民扩张。

(2)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斯大林模式):

集中国内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时间短,速度快,但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失调,以牺牲农业为代价。

3.苏俄(联)、美国、中国经济建设中工业及民生问题

苏俄(联)

美国

中国

工业

国家大型企业仍由国家控制;中小企业和国家无力经营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一定限度内恢复发展资本主义,给予企业经营自主权

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适当指导私人企业,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新中国成立初,优先发展重工业,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私营经济快速发展,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民生

实行粮食税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行自由贸易制;推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调动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通过《农业调整法》刺激了农民的积极性;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和加强社会保障

从农业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解决民生问题,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押题2](2018·陕西西安模拟)(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即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

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

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上,其资金积累的唯一来源是农业,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

这是一种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

1956年,毛泽东又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

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

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

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

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

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工业化与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异同。

(15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6年前后新中国对苏联工业化模式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历史背景。

(10分)

解析 第

(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发展工业化是指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故从工业、经济体制、农业等方面与材料一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进行比较,得出异同点。

(2)问,第一小问,结合1953年新中国效仿苏联工业化模式到材料二“《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可知;第二小问,结合1956年苏联经济、政治相关史实和材料二中体现出的中国工业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总结历史背景。

答案 

(1)相同:

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走社会主义道路。

不同:

①苏联一味片面发展重工业;新中国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意识到兼顾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比例的重要性。

②苏联工业化模式过度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新中国主张把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

③苏联工业化具有高度的独立自主性;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化一定程度上借助了苏联的援助。

(2)变化:

由“以苏为师”转向“以苏为鉴”(或从全盘肯定变为部分否定)。

背景: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苏共二十大召开破除了对斯大林及其发展模式的迷信;总结了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考向三 工业文明冲击下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1.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与社会生活变迁

(1)城市化的动力:

①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工业化,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形成规模庞大的城市。

②蒸汽机和电力的使用解决了工业城市的动力问题,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③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强了城市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

(2)城市化的影响:

①城市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活动的聚集地,相对集中的社会群体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深刻影响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方向。

②城市是工业资本主义最为发达的地区,聚集在城市的企业相互交流,人员的自由流动,技术不断提高,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

③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不断发展,成为各国或各地的文化中心。

④城市化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压力,工业污染严重、生活压力增大、贫富分化加剧等问题困扰着近代工业城市。

2.中国近代的城市化特点

(1)伴随着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大多数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过程,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后,建立租界,将城市作为侵华的据点,中国近代的城市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性质。

(2)伴随着官僚资本的发展历程:

洋务运动兴建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国民政府统治期间的国家官僚资本企业,壮大了城市的规模,也使得中国城市的反动势力异常强大。

(3)伴随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企业出现,促进了中国近代的城市化进程,成为城市中最具革命性的经济元素,代表着中国城市化的希望。

(4)伴随着农村的衰落:

近代以来城市逐渐成为各地经济的中心,大量无地农民流入城市,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瓦解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3.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四个时间关键: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2)变迁原因:

“欧风美雨”的影响;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建国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经济发展是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

(3)变迁规律:

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变迁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地域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

(4)变迁影响:

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总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5)运用史观整合:

运用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活史观整合西方文明在中国衣、食、住、行、通讯、习俗等各方面碰撞融合中的变迁。

[押题3](2018·河南郑州调研)(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无视“礼法”的各诸侯国比以往更加重视筑城,有学者认为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筑城运动”。

此一时期城邑数量之多,现于《春秋》、《左传》、《国语》者即达1016个,其中有“国”名为城邑之名者百余,这样推算春秋城市(邑)可达千余。

学者推断,认为春秋城邑可达二千之数。

而且,“古者……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千家者”,“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行政设置上最大的变化即为郡县城市的出现。

——摘编自鲍成志《区域经济变迁与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演化》

材料二 若干重要年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年份

全国总人口数(万人)

城市人口数(万人)

城市化率(%)

1840

41281

2769

6.7

1843

41724

2825

6.8

1893

33671

2769

8.2

1901

42645

4173

9.8

1920

44715

4742

10.6

1931

46884

5106

10.9

1936

46962

5281

11.2

1949

54167

5765

10.6

城市化率的衡量指标是多样的,目前最常用的一种衡量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虽然城市人口的比重只是显示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方面,并不能代表城市化程度的全部含义,但这种方法得到了学术界和行政部门的广泛认可。

——摘编自李蓓蓓等《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筑城运动的特点。

以“城市与文明进步”为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筑城运动的影响。

(1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论者最有可能将中国近代城市化划分为哪三个阶段?

请简要说明理由。

(12分)

答案 

(1)特点:

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出现郡县城市。

影响:

加速分封制等旧制度瓦解,促进社会转型;城市发展成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中心和区域文化中心;促进经济尤其是工商业发展。

筑城运动促进中国农耕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2)第一阶段:

19世纪中叶到甲午中日战争前(或1840~1893年)。

理由:

城市化率增加约1.5%,属于起步时期。

这一时期,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洋务企业、民族工业逐渐兴起,近代城市化起步。

但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加上多次内外战争的破坏和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城市化率不高。

第二阶段:

甲午战后到全面抗战前(或1893年后~1936年)。

理由:

城市化率提升约3%,属于初步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加深,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中国近代城市化有了初步发展。

铁路等新式交通建设的发展,一批近代城市兴起。

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

(任答一点即可)但政局动荡,战争破坏,城市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第三阶段:

全面抗战到新中国成立(或1936年后~1949年)。

理由:

城市化率降低约0.6%,属于衰退和曲折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发动内战,使城市遭到严重破坏。

民族工业内迁等引起的局部地区的发展,远不足弥补战争的负面影响。

(说明:

其它阶段划分凡言之成理均可酌情评分,如阶段划分与理由表述不一致不能评分。

考向四 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及借鉴

1.近代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类型和模式的观点

(1)英法美的“内生型”模式。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指出: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

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

(2)中国近代化的“冲击—反应”模式。

费正清教授认为“西方是19世纪及20世纪震撼全球的技术进步及其他种种进步的摇篮和发明者,因而西方能够从自身的文明中完成近代化,而中国由于自身独特的传统,则只能借助外部力量实现近代化”。

由此可见,费正清把西方的冲击视为影响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因素。

(3)中国近代化的“双元”模式。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史》一书认为,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的近代化国家,中国是从19世纪开始进入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现代化过程的,西方世界的霸权威胁与文明示范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启动要素,现代化的变迁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冲击—反应”的过程,对于中国来说,它既是古老的历史在新世纪的骤然断裂,又是这一历史在以往的传统中静悄悄地绵延。

2.世界各国不同现代化模式的相互借鉴

(1)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恢复商品流通和价值规律,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模式,恢复和发展经济。

(2)罗斯福新政采用凯恩斯主义,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的特点,告别了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时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现代化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中国由照搬苏联发展模式到独立自主探索发展。

①新中国成立后至1956年,主要学习苏联,照搬其建设模式,“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逐步确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新时期,中国在内部继承,外部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为目标,关注经济可持续发展、关注民生和社会和谐发展,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押题4](2018·湖北黄冈模拟)(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与苏俄经济的发展,市场化中计划化的倾向慢慢地表现了出来。

在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非但没有形成为新经济政策所必须的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民主化的政治制度,政治的集中倾向反而进一步趋于制度化。

斯大林认为新成长起来的“富农”是新生的“资产阶级”,认为富农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政权的威胁,应该进一步强化阶级斗争观念,强化专政中暴力镇压的部分。

1929年,斯大林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的速度,结束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从此,苏联社会主义进入了斯大林体制的轨道,苏联在斯大林体制下实行现代化,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摘编自孙旭东《新经济政策实施困境分析》

材料二 在私人企业发展过程中,联邦政府除了不断地制定扶植政策之外,不对经济活动做任何干预,这造就了一大批企业巨头、家族财团和金融寡头。

3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由政府出面,运用行政手段来监控全国市场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新政时期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不仅仅是暂时应付危机的手段,而且是使国家对经济干预走向全面化、经常化的开始,它不只是行政性的手段,而是通过立法程序化、法律化,它不仅涉及流通领域,而且还参与到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再生产过程。

——摘编自沈亚男《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现代化新模式》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上半期苏俄与美国经济政策的转变,并分析其原因。

(13分)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苏两国政府调整经济的不同方式及影响。

(12分)

答案 

(1)苏俄:

由新经济政策转到斯大林体制。

原因:

外部环境受帝国主义的威胁;国家落后需要发展重工业;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没有转变思想观念。

美国:

由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转向国家干预。

原因:

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自由放任的政策难以应对经济危机。

(2)美国:

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立法保障,长期实施。

影响:

美国经济恢复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苏联:

政府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指令性计划),具有强制性。

影响,苏联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同时,也带来了发展不均衡,降低了人民生活水平,压制了农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考向五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近现代中外贸易

1.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国际投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

(2)贸易国际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比生产的增长速度高得多,它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基本特征。

(3)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2.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

(1)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

(2)国际投资,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已经国际化。

(3)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商业交流进一步加强,各个国家之间的金融沟通频繁,经济活动旺盛,已经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

(4)跨国公司遍布全球,产品的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

(5)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化。

3.世界经济全球化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对近代中国造成了双重影响:

一方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场

所,造成中国的贫穷落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瓦解了旧的社会结构,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出现了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救国救民的探索和社会实践;促使先进的中国人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