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成药不良反应2文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6624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中成药不良反应2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常用中成药不良反应2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常用中成药不良反应2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常用中成药不良反应2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常用中成药不良反应2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中成药不良反应2文档.docx

《常用中成药不良反应2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中成药不良反应2文档.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中成药不良反应2文档.docx

常用中成药不良反应2文档

八珍颗粒

【功能主治】

补气益血。

用于气血两亏之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

1袋/次,2次/日。

【注意事项】

忌过劳、寒凉,慎房事。

体实有热者忌服。

贮藏方法: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八正合剂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通淋。

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5-20ml,一日3次。

用时摇匀。

【注意事项】

本品允许有少量沉淀,用时摇匀。

板蓝根颗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用于病毒性感冒,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4次。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及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鼻窦炎口服液

【功能主治】

通利鼻窍。

用于鼻塞不通,流黄稠涕;急、慢性鼻炎,副鼻窦炎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20日为一疗程。

鼻咽清毒颗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用于,热毒蕴结鼻咽,鼻咽肿痛,以及鼻咽部慢性炎症,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物增多等症。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0克,一日2次。

30天为一疗程。

鼻炎康片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宣肺通窍,消肿止痛。

用于急、慢性过敏性鼻炎等。

【用法用量】

片剂。

口服,1次4片,1日3次。

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器及高空作业。

鼻炎片

【功能主治】

祛风宣肺,清热解毒。

用于急、慢性鼻炎风热蕴肺证,症见鼻塞、流涕、发热、头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

鼻渊通窍颗粒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用于急鼻渊(急性鼻窦炎)属外邪犯肺证,证见:

前额或颧骨部压痛,鼻赛时作,流涕粘白或粘黄,或头痛,或发热,苔薄黄或白,脉浮。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

一次15g,,一日3次。

【注意事项】

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脾虚腹胀者慎用;服药期间勿食辛、辣等食物

补肾益脑片

【功能主治】

补骨益气,养血生精,用于气血两虚,肾虚精亏,心悸气短,失眠健忘,遗精盗汗,腰腿酸软,耳鸣耳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6片,一日2次。

【注意事项】

感冒发烧者忌用。

补中益气丸

【功能主治】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2~3次。

【注意事项】

⑴忌食生冷。

⑵不明原因低热或感冒中有上述症状可用此方。

参附注射液

【功能主治】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

也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疼、泄泻、痹症等。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

2~4ml/次,1~2次/日。

静脉滴注:

一次20~10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使用)。

静脉推注:

一次5~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使用)。

或遵医嘱。

参芪扶正注射液

【主要成分】

党参、黄芪。

【功能主治】

益气扶正。

用于气虚证肺癌、胃癌的辅助治疗。

与化疗合用有助于提高疗效、保护血象。

提高气虚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气虚症状及生存质量。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一次250ml,一日一次,疗程21天;与化疗和用,在化疗开始前3天开始使用,疗程可与化疗同时结束。

【注意事项】

1、本品应认真辩证用于气虚证者;

2、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3、本品不得与化疗药混合使用。

【禁忌】

有内热者忌用,以免助热动血。

柴黄冲剂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5.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10.禁忌:

糖尿病患者禁服

柴银口服液

【主要成分】

柴胡、金银花、黄芩、葛根、荆芥、青蒿、连翘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咽止咳。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外感内热症,症见:

发烧恶风,头痛,咽痛,汗出,鼻塞流涕,咳嗽,舌边尖红,苔薄黄等症。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瓶,一日3次,连服3天。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宜温服。

【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前动物试验结果提示:

本品有一定的抗流感甲、乙病毒及抗菌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解热、镇咳、抗炎作用。

【性状】

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气香、味甜、微苦

沉香舒气丸

【功能主治】

舒气化郁,和胃止痛。

用于肝郁气滞、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胀痛两胁胀疼痛或刺痛,烦躁易怒呕吐吞酸,呃逆嗳气,倒饱嘈杂,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丹七片

【功能主治】

活血化淤,用于血淤气滞,心胸痹疼,眩晕头疼,经期腹同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5片,一日3次

当归苦参丸

【功能主治】

凉血,祛湿。

用于血燥湿热引起:

头面生疮,粉刺疙瘩,湿疹刺痒,酒精鼻赤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烟酒、辛辣、油腻及腥发食物。

3.用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温热性药物。

4.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慎用。

儿童、年老体弱或患有其他疾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当归龙荟丸

【功能主治】

泻火通便。

用于肝胆火旺,心烦不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脘腹胀痛,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

地榆槐角丸

【功能主治】

疏风凉血,解热润燥。

用于腑脏实热、大肠火盛之肠风便血、痔疮褥疮、湿热便秘、肛门肿痛。

【用法用量】

口服。

1丸/次,2次/日。

调经丸

【功能主治】

理气和血,调经止痛。

用于气郁血滞,月经不调,经来腹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食寒凉、生冷食物。

2、感冒时不宜服用本药。

3、月经过多者不宜服用本药。

4、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应去医院就诊。

都梁滴丸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用于头疼风寒淤血阻滞脉络证,症见头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反复发作,遇风寒诱发或加重。

【用法用量】

口服或舌下含服,一次6丸,一日4次。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轻微恶心,不需特殊处理。

5、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禁忌】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忌服。

耳聋左慈丸

【功能主治】

滋肾平肝。

用于肝肾阴虚的耳聋耳鸣,头晕目眩。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注意事项】

1、突发耳聋耳鸣禁用。

2、本药只用于肝肾阴虚证之听力逐渐减退,耳鸣如蝉声者,凡属外耳、中耳病变而出现的耳鸣,如外耳道异物等,应去医院就诊。

二陈丸

【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9—15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本品适用于痰湿咳嗽,其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或带灰色。

肤痒颗粒

【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除湿止痒。

用于皮肤瘙痒病,荨麻疹。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

一次半袋--1袋,一日3次。

【注意事项】

1.孕妇忌服

2.消化道溃疡者慎用。

3.因肾病、糖尿病、黄疸、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应以治疗病因为主,若需用本品时,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期间如出现口唇发麻应立即停药。

如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疤等其他皮疹时,应去医院就诊。

附子理中丸

【功能主治】

温中健脾。

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注意事项】

⑴忌食生冷食物。

⑵孕妇忌服。

复方芦荟胶囊

【功能主治】

清肝泻热,润肠通便,宁心安神。

用于心肝火盛,大便秘结,腹胀腹痛,烦躁失眠。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2粒,一日1—2次。

【注意事项】

不宜长期服用,孕妇禁用,哺乳禁用,哺乳欺妇女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瓜霜退热灵胶囊

【主要成分】

西瓜霜、麝香、冰片、羚羊角、石膏、丁香、沉香、甘草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开窍镇静。

用于热病高烧,惊厥抽搐,咽喉肿痛等症。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一岁以内0.15-0.3g;一至三岁0.3-0.6g;三至六岁0.6-0.75g;六至九岁0.75-0.9g;九岁以上0.9-1.2g;成人1.2-1.8g;一日3-4次。

【注意事项】

本品不宜久服。

【禁忌】

孕妇忌服。

活力苏口服液

【功能主治】

益气补血,滋养肝肾。

用于年老体弱,精神萎靡,失眠健忘,眼花耳聋,脱发或头发早白属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1次,睡前服,连服三个月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外感风寒、风热,实热内盛者不宜服用。

3.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4.服药同时不宜服用藜芦及其制剂。

5.本品宜饭前或进食同时服用。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活血通脉胶囊

【功能主治】

破血逐瘀,活血散瘀,通经。

用于癥瘕痞块、血瘀闭经,跌打损伤及高血脂症,见有眩晕、胸闷、心痛、体胖等属于痰瘀凝聚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加味逍遥丸

【功能主治】

舒肝清热,健脾养血。

用于两胁胀痛,心烦易努、倦怠食少,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切忌气脑劳碌,忌食生冷油腻。

金匮肾气丸

【功能主治】

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5g(20—25粒)一日2次

【注意事项】

忌房欲,气恼。

忌食生冷食物。

【禁忌】

孕妇忌服。

开胸顺气丸

【功能主治】

消积化滞,行气止痛。

用于饮食内停,气郁不舒导致的胸胁胀满,胃脘疼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9克,一日1-2次。

【注意事项】

年老体弱者慎用。

【禁忌】

孕妇禁用。

连翘败毒丸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风消肿。

用于脏腑积热,风热湿毒引起的疮疡初起,红肿疼痛,憎寒发热,风湿疙瘩,遍身刺痒,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服。

4.有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孕妇禁用。

良附丸

【功能主治】

温胃理气,用于寒凝气滞,脘痛吐酸,胸腹胀满。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羚羊清肺丸

【功能主治】

清肺利咽,清瘟止嗽。

用于肺胃热盛,感受时邪,身热头晕,四肢酸懒,咳嗽痰盛,咽喉肿痛,鼻衄咳血,口干舌燥。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

六味安消胶囊

【功能主治】

健脾和胃,导滞消积,行血止痛。

用于胃痛胀满,消化不良,大便秘结,痛经。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6粒,一日2-3次。

【注意事项】

1.小儿及孕妇忌服。

2.不适用于久病体虚的胃痛患者。

3.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浮肿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龙血竭胶囊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

用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妇女气血凝滞,外伤出血,脓疮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6粒,一日三次;外用,取内容物适量,敷患处或酒调敷患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癃清片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通淋。

用于热淋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尿短、腰痛、小腹坠胀等症。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片,一日2次;重症一次8片,一日3次.

【注意事项】

体虚胃寒者不宜服用。

麻仁润肠丸

【功能主治】

润肠通便。

用于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孕妇忌服,月经期慎用。

2、年轻体壮者便秘时不宜用本药。

3、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

4、严重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排便困难,如结肠癌,严重的肠道憩窒,肠梗阻及炎症性肠病等忌用。

6、按用法用量服用,有慢性病史、小儿及年老体虚者不宜长期服用,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梅花点舌丹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生肌定痛。

用于疔疮痈肿初起、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

现代多用于疖肿、咽炎、扁桃体炎、牙周炎等。

【用法用量】

水丸剂:

每10粒重1g,3粒/次,1—2次/日,先饮温开水一口,将药放在舌上,以口麻为度,再用温开水或温黄酒送下。

外用时,以醋化开,敷于患处。

木瓜丸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活络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四肢麻木,周身疼痛,腰膝无力,步履艰难。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0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

木香顺气丸

【功能主治】

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用于脘腹胀痛,恶心,嗳气。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注意事项】

1.孕妇慎用。

2.忌生冷油腻食物。

3.本药宜空腹用温开水送服。

4.本药为香燥之品组成,如遇口干舌燥,手心足心发热感的阴液亏损者慎用。

5.本药对气机郁滞,肝气犯胃的胃痛窜走者效果好,不适用于其他证侯的胃痛。

牛黄降压片

【功能主治】

清心化痰,镇静降压。

用于肝火旺盛,头晕目眩,烦躁不安,痰火壅省;高血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4片,一日1次。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禁忌】

腹泻者忌服。

牛黄解毒片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用于火热内生,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片,一日2-3次。

【禁忌】

孕妇禁用。

牛黄清火丸

【功能主治】

清热,散风,解毒。

用于肝胃肺蕴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口鼻生疮,风火牙痛,咽喉肿痛,痄腮红肿,耳鸣肿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牛黄清胃丸

【功能主治】

清胃泻火,润燥通便。

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2.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孕妇禁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每日2到3次者,应减量;每日3次以上者,应停用并向医师咨询。

6.小儿、年老体弱及脾胃虚寒者慎用,若需使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牛黄上清丸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散风止痛。

用于头痛眩晕,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食物。

2.孕妇慎用。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

4.有心律失常、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弱者,大便溏软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清热解毒口服液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

用于热毒壅盛所致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等症;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20ml(1-2支),一日3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在有效期限有少许沉淀,并非变质,摇匀即服,同样有效。

【禁忌】

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人参归脾丸

【功能主治】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带下诸症。

【作用与用途】

具有抗休克,激活胆碱能神经功能低下,改善学习和记忆能力,增强免疫力,调节中枢神经功能,强壮,增进造血功能等作用。

【用法用量】

口服。

蜜丸:

一次1丸,一日2次。

人参健脾丸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和胃止泄。

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化,倒饱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用法用量】

口服。

蜜丸:

一次2丸,一日2次。

桑菊感冒片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用于风热感冒初期,头疼,咳嗽,口干,咽疼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8片,一日2~3次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它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湿毒清胶囊

【功能主治】

养血润燥,化湿解毒,祛风止痒。

用于皮肤瘙痒属血虚湿蕴皮肤证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4粒,一日3次。

【注意事项】

1.酒、辛辣、油腻及腥发食物。

2.用药期间不宜同服温热性药物。

3.用药后感觉唇部麻木者,应停药。

【禁忌】

孕妇禁用。

舒肝和胃丸

【功能主治】

舒肝解郁,和胃止痛。

用于两胁涨满,食欲不振,打嗝呕吐,胃脘疼痛,大便失调。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油腻不宜消化食物。

2、忌情绪激动或生闷气。

3、孕妇慎用。

4、不适用于小儿、年老体虚者,主要表现为身倦乏力,气短嗜卧。

5、本品不宜久服,服药三天后症状未改善,或加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舒肝丸

【功能主治】

舒肝和胃,理气止痛。

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满,胃脘疼痛,嘈杂呕吐,嗳气泛酸。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一丸,一日二至三次。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舒肝止痛丸

【功能主治】

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用于肝胃不合,肝气郁结,胸胁胀满,呕吐酸水,脘腹疼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4.5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本药宜用温开水送服。

2.服药期间忌气怒,忌食生冷油腻不消化之食物。

5.孕妇慎用。

双黄连颗粒

【功能主治】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用法用量】

口服或开水冲服,一次5g,一日3次;6个月以下,一次1.0~1.5g;6个月至一岁,一次1.5~2.0g;一岁至三岁,一次2.0~2.5g,三岁以上儿童酌量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四磨汤口服液

【功能主治】

顺气降逆,消积止痛。

用于婴幼儿乳食内滞证,症见腹胀、腹痛、啼哭不安、厌食纳差、腹泻或便秘;中老年气滞、食积证,症见脘腹胀满、腹痛、便秘;以及腹部手术后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20ml,一日3次,疗程一周;新生儿一次3-5ml,一日3次;疗程2天;幼儿一次10ml,一日3次,疗程3-5天。

【注意事项】

1.一般手术病人在手术后12小时第一次服药,在隔6小时第二次药,以后常法服用或遵医嘱服。

2.冬天服用时,可将药瓶放置温水中加温5-8分钟后服用。

3.药液如有微量沉淀,属正常情况,可摇匀后服用,以保证疗效。

【禁忌】

孕妇、肠梗阻、肠道肿瘤、消化道术后禁用。

四神丸

【功能主治】

温肾暖脾,涩肠止泻。

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五更泄泻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9克,一日1-2次。

天王补心丸

【功能主治】

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通窍鼻炎胶囊

【功能主治】

益气,祛风,通窍。

用于体虚自汗,反复感冒,鼻塞,流涕及鼻炎、鼻窦炎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4-5粒,一日3次。

【注意事项】

1.外感风热,流清涕的鼻病患者忌用。

2.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病缠绵不愈,或鼻息肉而引起的鼻塞头痛应去医院就诊。

3.用药后感觉唇部麻木者,应停药。

通天口服液

【功能主治】

活血化淤、祛风止痛。

用于瘀血阻滞、风邪上扰所致的偏头痛发作期。

症见:

头部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反复发作,头晕目眩或恶心呕吐,恶风或遇风加重。

【用法用量】

口服。

第1日服法:

分即刻、服药1小时后、2小时后、4小时后各服10毫升,以后6小时服10毫升。

第2日、3日服法:

一次10毫升,一日3次。

3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出血性脑血管病、阴虚阳亢患者和孕妇禁服。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

温胃舒胶囊

【功能主治】

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

 用于胃部脘痛,胀气,嗳气,纳差,胃寒无力等症。

【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3粒,一日2次。

【注意事项】

胃部大出血时忌用。

乌鸡白凤丸

【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

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用于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口服。

蜜丸:

一次1丸,一日2次。

五子衍宗丸

【功能主治】

补肾益精。

用于肾虚腰痛,尿后余沥,遗精早泄,阳痿不育。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节房事。

3.性神经衰弱、精子缺少症见上述症状可服用。

西黄丸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和营消肿。

用于痈疽疔毒,瘰疬,流注,癌肿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三克,一日二次。

【禁忌】

孕妇忌服

香连片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行气止痛。

用于湿热痢疾,用于湿热痢疾,里急后重,泄泻腹痛;菌痢、肠炎。

【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5片(大片),一日3次;小儿一次2~3片(小片),一日3次。

【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油腻之物。

2.孕妇慎服。

香砂六君丸

【功能主治】

益气健脾,和胃。

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香砂养胃颗粒

【功能主治】

温中和胃。

用于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肢倦怠。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2.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症状表现者均可服用。

香砂枳术丸

【功能主治】

健脾开胃,行气消痞。

用于脾虚气滞,脘腹痞闷,食欲不振,大便溏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