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点梳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640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docx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考点梳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docx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

中考语文考点梳理

一、基础

1.古诗默写

重点关注5年内未考古诗词,尤其是《诗经》两首。

4分题关注律诗(八句)、绝句(四句)、词。

难点在理解性默写与文言文重点句子。

古文默写重点:

《论》《陋》《与》《岳》《醉》《满》《小》《出》中的重点段落、句子。

示例:

《论》①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②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陋》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与》①水皆缥碧,清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岳》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暝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③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满》①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③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小》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③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技》①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③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马》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③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孙》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曹》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④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出》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②亲贤臣,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③臣本布衣,躬耕于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④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拼音汉字(重点关注动词及形容词)

3.词语运用(两个2字词语,两个4字成语考查)

①正确理解四字成语及两字词语意思。

②能辨析近义词(词义轻重、场合X围、感情色彩、搭配、语体、对象等)

③关联词语搭配使用。

4.病句修改   

(5种常考语病要掌握:

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重复累赘、句式杂糅)

①成分残缺:

如通过……使(让);

②不合逻辑:

是否……是;防止(避免)……不;听到……歌声和笑脸;

③搭配不当:

改善生活水平……;只要……才;尽管……就(都);

④意思重复:

其原因……是因为,忍俊不禁地笑;

⑤语序不当:

解决并发现;

⑥句式杂糅:

我的家乡是某市人。

5

(1).句子仿写

四个原则:

①结构一致②话题一致③修辞一致④格调一致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

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

5

(2)压缩语段

给一个文段下定义

拟写新闻标题

二、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

议论《生于忧患》《鱼我所欲也》《陋室铭》《爱莲说》《马说》

叙事《公输》《曹刿论战》《伤仲永》《口技》《孙权劝学》《送东阳马生序》《愚公移山》

写景《醉翁亭记》《与朱元思书》《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某楼记》《满井游记》《三峡》

1.解释词语:

关注“一词多义”(填空,以《一点通》重点实词及一词多义)

2.翻译:

(2小题,要求全文会翻译、熟记重点句子的翻译)

3.选择题:

内容理解、思想感情、手法分析、论点看法(要求背诵知识点,以《古诗文一点通》为主)

(二)课外文言文:

主题方向:

故事性强(名人故事、寓言)有启发、教育意义:

“勤奋智慧”、“善良仁义”、“廉洁善教”、“谦虚宽容”

1.    选择题:

词语辨析,一词多义。

(结合课内词语与课外比较辨析意思异同)

2.    断句:

断3处,一般情况:

(动词)+之  者 也 曰 焉 乎(邪、耶、哉、矣)……后面断

人名、官名、(若)夫、盖、初、今、何、安、虽、于是、何……前面断

3.    问答题:

紧扣原文,忠实原文,表达原意。

一般问题:

(1)评价人物: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等提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通过其他人物侧面烘托人物性格特点;通过人物的行为(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分析原因:

(抓关键句,概括内容;善于利用已有信息,加深理解)

(3)阅读启示:

(关注人物角度进行分析,要结合内容及主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说明文:

两道选择题及一道问答题,共10分

1.选择题2道:

选择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选项考查点:

(1)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关注段落首句、中心句)

(2)说明的方法及作用(掌握《现代文阅读》相关知识考点。

方法:

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等,并能分析其作用)

(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先介绍……,接着讲……,最后……)

(4)说明文语言(注意限制性词语使用: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X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限制性词语,都要准确无误)

2.问答题:

结合生活实际,联系文章,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或谈看法。

(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原因、解决实际问题或发表自己的看法,分析要合情合理)

议论文:

两道选择题及一道问答题,共10分

1.选择题2道:

选择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不能证明某观点的一项(  )考查点:

(1)论点(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如何引出论点?

如何论证某观点?

(2)论证方法及作用(选择题选项,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并能分析其作用)

(3)论证思路(先提出……观点,然后举……事例进行事实论证/引用……的话进行道理论证,最后总结……观点。

(4)论据考查(论据要能起到论证对应观点的作用)

(5)理解句子:

(理解句子所强调的观点,关注对重点词句含义的理解。

2.问答题:

理解句子深刻含义,并结合生活实际,联系文章,发表观点或看法。

(阐述观点或看法要有理有据)

(四)文学作品阅读:

问答题呈现,4小题,17分。

1.▲表格题填空:

情节内容、情感、态度、心理变化的概括(注意句式,尽量忠实原文词句,情节概括则要全面)

2.题目或段落的考查

(1)▲标题的含义:

一般分两层,先从字面上理解其包含的内容,再结合文章的主题思想深层理解。

(2)▲标题的作用:

可以从这几点入手:

①交代的内容②品析修辞③阅读兴趣④线索⑤揭示主题。

(3)段落或情节作用:

结构上:

主要是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作铺垫)、中间(过渡,起承上启下作用)、结尾(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题目) 

内容上:

与某情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为后文写某情节做铺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表现了……

3.▲表现手法作用:

铺垫、伏笔、对比、衬托、首尾呼应、借景抒情、反语、联想……

①根据句子分析表达作用;②给出表现手法,找出原文对应句子,并做分析。

4.▲词句赏析(主要是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   赏析句子:

运用了……手法,写出或突出了……,表现了或暗示了……

入手点:

修辞,可从修辞角度分析表达效果

       描写,人物描写或环境描写,

(2)词语表达效果:

**意思是……,这里指……,写出了……,表现了……

5.▲人物形象分析:

(包括结合语境揣摩人物心理,结合内容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要客观,兼顾两面性,要分点回答,先用词语概括,再做简要分析。

分析:

结合内容情节或相关句子,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等方面分析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情感)

6.    描写作用分析 

环境描写:

(1)渲染**气氛;

(2)烘托人物**心理;(3)推动情节发展;(4)修辞方法及作用

7.理解句子:

如分析结尾的妙处,或联系生活谈看法启示(先结合文章主旨理解句子,再结合文意联系谈)

三、作文:

参考主题:

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为主。

如“感恩”“幸福”“记忆”“改变”“拼搏”“爱”等主题。

注意强调:

(懂得借鉴优秀写法,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积累可迁移备用作文)

800字以上,6-9段为佳,书写要工整,以“我“来叙述,叙事要扣题,过渡要自然,详略要得当,语言要生动,开头要凝练,结尾要点题,思想要健康。

参考题目:

半命题:

1.“浪花”或含有“浪花”             

2.“意外”或含有“意外”

3. ……的选择             

4.走过……,我无悔

5.不再……

命题:

 1.又见花开

       2.走在风雨中

附加题:

名著阅读重要考点:

外国文学:

《钢铁》《格列佛》《威尼斯商人》《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中国文学:

《骆驼祥子》《水浒传》《繁星春水》《西游记》

考查形式:

一部作品

考查题型:

1.    ▲填空:

作家、作品名称,人物辨认,情节概括或关联。

2.    ▲问答题:

根据文段内容写出之前或之后的相关内容情节,具体概括某情节过程,分析原因。

(情节勾联)

3.    ▲问题题:

根据具体情节分析评价人物形象。

(1)要能结合选文或其它情节内容分析人物性格。

(2)要能结合情节分析比较人物性格形象的异同。

4.问答题:

对作品具体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

(结合小说的主题,以《钢》为例)

5.艺术特色和语言特点分析题。

(背诵表格知识点,要能结合文段内容分析,以《钢》为例)

示例:

(1)结合内容比较分析保尔与祥子形象的异同。

(2)结合相关情节比较保尔与海伦·凯勒的相似之处。

考点一:

汉语拼音方案

本考点要求了解“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等内容,能熟悉字母表,牢记声母和韵母、记清字母表中字母的排列顺序。

正确掌握拼音规则,正确的拼写。

要注意熟练运用以下内容:

①韵母iong只能和声母j、q、x相拼写,而韵母ong能跟b、p、m、f、sh、j、q、x以外的声母(c、ch、d、g、h、k、l、n、r、z、zh)相拼写。

②声母j、q、x只能和i行、<行韵母相拼写,而不能直接和其他韵母相拼写。

③韵母o可直接跟b、p、m、f相拼写,uo却不能跟b、p、m、f相拼写。

相反,其他声母不能直接跟o相拼写,而只能跟uo相拼写。

④声调标调顺序口诀:

o母出现别放过,没有B母找o、e;j、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更别说。

⑤B、o、e开头的音节连在其它音节后,应用隔音符号隔开。

⑥大写和连写。

此考点的重要内容为拼音规则,同学们在学习中要重点掌握。

 

考点二:

词语解释

词语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也是平时学习训练中的重点、难点、包括的内容较多。

其中“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环境中的意义”,则是考试时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

如何正确解释词语(主要指解释词语的概念义),使同学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其常用的方法有:

①描述性解释。

从词语反映出的状态、用途、作用等方面来描绘词语的意义。

]

②用熟悉的同义词解释。

③找出词义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④结合上下文解词。

注意问题:

中考中往往突出“解释某个词语在某个句子中的意义”这个说法。

此时解释词语义时一定要指出这个词语在本句中的具体含义。

 

考点三:

常见语病及修改

常见语病的判断常从以下几个方面:

⒈句子成分残缺:

一个正确的句子,在结构上应是完整的,句子结构不完整是指句子成分残缺,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句子必须具备主语、谓语,有的还必须带宾语,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结构才算完整;而缺少了这些句子成分,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