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理解酸与碱的特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6377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1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理解酸与碱的特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理解酸与碱的特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理解酸与碱的特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理解酸与碱的特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理解酸与碱的特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理解酸与碱的特性.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理解酸与碱的特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理解酸与碱的特性.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理解酸与碱的特性.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理解酸与碱的特性

理解酸与碱的特性

酸与碱物质既有共性,又有特性。

学习中,既要掌握物质的共性,又要掌握物质的特性。

特别是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氧化钙的特性,要重点掌握。

一、浓盐酸

1

.特性:

挥发性。

2.验证性实验:

打开浓盐酸瓶盖,有白雾产生。

3.原因:

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溶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小液滴。

4.拓展:

(1)由于盐酸有挥发性

,敞口放置于空气中后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会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整个过程发生物理变化,变化原因与空气无关。

(2)用盐酸制

取气体时,所得气体中会混有氯化氢气体,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用饱和碳酸氢钠

溶液除去氯化氢气体。

(3)浓盐酸应该密封保存。

二、浓硫酸

1.特性:

吸水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热、腐蚀性。

[:

学,科,]

2.拓展:

(1)浓硫酸可作气体干燥剂,但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为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可以将气体通过浓硫酸。

(2)探究实验中验证水生成及测出水的质量。

为了探究一定质量的甲烷中是否有氢元素、及氢元素的质量,可以使甲烷充分燃烧,将

产物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测出通入气体前后装置的质量

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是否有氢元

素,并进一步计算出氢元素的质量。

(3)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

出大量热,因此在探究中和反应是否放热的实验中不能使用浓硫酸。

三、氢氧化钠固体

1.特性:

易溶于水且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易潮解、腐蚀性、与二氧化碳反应。

2.拓展:

(1)氢氧化钠固体可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也不

能用于食品药品的干燥。

(2)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要将其放置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中。

(3)在密闭的容器中,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而会使压强的增大。

(4)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在探究中和反

应是否放热的实验中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

(5)在密闭的容器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使得压强减小。

(6)由于

氢氧化钠固体易溶于水,通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四、氢氧化钙固体

1.特性: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拓展:

(1)由于氢氧化

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加热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会析出氢氧化钙固体而使溶液变浑浊。

(2)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会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而使溶液变浑浊。

这一性质可用于二氧化碳与澄

清石灰水之间的相互检验。

(3)氢氧化钙在空气中易变质生成碳酸钙固体。

(4)由于氢氧

化钙固体微溶于水,故通常不用澄清

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

 

[:

学+科+]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几年前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非典型性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过氧乙酸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其化学式为C2H4O3。

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

l:

12

C.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D.过氧乙酸可以消毒杀菌,是由于过氧乙酸中含有臭氧分子的缘故

2.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正确的是()

A.CO、Fe2O3、Na2SO4等物质都含有氧元素、都属于氧化物

B.Fe2+、Fe3+、Fe三种微粒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C.NH4NO3、(NH4)2SO4、NH4Cl都能与NaOH反应放出NH3

D.浓硫酸、烧碱都有吸水性、都可以用来干燥CO2气体

3.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B.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3:

20

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

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

属于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

的微粒个数比是4:

3

4.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

A

CO2(HCl)

NaOH溶液

将气体通入盛有氢氧化钠的洗气瓶,干燥

B

CaO(CaCO3)

H2O

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

C

KNO3溶液(K2CO3)

稀盐酸

加入适量的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D

MnO2(KCl)

先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5.已知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

把12克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样品加热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9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的CO2质量为4.4克B.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30%

C.样品中NaHCO3的质量为8.6克D.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3.3%

6.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②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③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粒子的总称④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⑤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⑥金刚石、石墨、C60的性质有明显差异,是由于他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⑦催化剂在参与化学反应前后,其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均没有发生改变⑧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A.②③⑥⑦B.③④⑤⑥⑦⑧C.③④⑥⑦D.②⑥

7.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8.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待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蒸馏水和氯化钾溶液

分别蒸干观察

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

B

氧气和二氧化碳

分别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分别闻气味

C

黄铜和铜

观察颜色

相互刻画比较硬度

D

氢氧化钠和熟石灰

分别溶于水后加入碳酸钾溶液

分别加入硝酸按研磨闻气味

A.AB.BC.CD.D

9.在物质的用途中,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A.

CO用于炼铁B.

氦气用于飞艇

C.

液氮用于超导实验车D.

木炭用于做铅笔

10.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

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1.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下面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

4

D.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12.甲、乙、丙、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

如图变化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其中的每次转化都能一步完成且通过同一基本反应类型实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甲是Fe,则丙可以是Zn

B.若甲是CO2,则丙可以是O2

C.若甲是CO2,则丙可以是Na2CO3

D.若甲是NaOH,则丙可以是Na2CO3

13.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方法与结论

A

黄铜与铜

相互刻画,留下痕迹的是黄铜

B

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

取样加热,伸入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高锰酸钾

C

氯化钠与硝酸铵

取样溶解,试管外壁有水雾的是氯化钠

D

稀盐酸与稀硫酸

取样测pH,pH大的是稀盐酸

A.AB.BC.CD.D

14.有关“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62

B.分子中碳、氢、硫三种原子物质的量之比是2∶6∶1

C.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

D.每个乙硫醇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

15.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除去水中的空气

将水煮沸

D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AB.BC.CD.D

二、填空题

16.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

(1)A用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C农业上可以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一定是化合物;E全棉棉线燃烧时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F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其中正确的是_____

(2)请从下列A,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

A-测溶液的PH

B--酸碱中和反应

(1)先取少量待测液于________中(从所提供的仪器中选择合适序号)

(2) 取待测液时用_________蘸取,滴在PH试纸上;

(3)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12,则该溶液呈_______性。

(1)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2-3滴无色酚酞,再用_______滴入稀盐酸;(从所提供的仪器中选择合适序号)

(2)为了使酸和碱充分反应应该_____ (填操作方法) 。

(3)中和反应生成盐和______(填化学式)

可供选择仪器:

A 漏斗B试管C量筒D蒸发皿E胶头滴管

17.(2012•天津)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和下图的信息填空:

(1)甲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乙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丙图所示粒子属于(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2)写出甲、乙两种元素的单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t2℃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

(2)把t2℃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____________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3)若甲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提纯甲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名称是__________,第11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

(2)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

(3)由原子序数为8和12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4)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__________。

20.南海是中国四大海域中最大、最深、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域,南海不但资源丰富,还是亚太地区海运的“咽喉要道”,这里有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因此引起周边国家的窥视。

(1)海水晒盐属于混合物分离操作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蒸馏B.蒸发C.过滤D.沉淀

(2)南海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加工可得到石油液化气(假设主要成分为C4H10);小明家欲将石油液气灶改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灶具,他应将空气管口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4)生铁和钢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四、实验题

21.铁的冶炼和探究

取64.0gFe2O3粉末,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模拟炼铁,并测定反应后固体成分。

资料:

碱石灰可吸收H2O和CO2。

(1)连接装置,先_____,再装入药品。

(2)实验时先通入CO,目的是_____。

(3)控制A中温度反应,继续通CO至冷却后得到Fe和FeO的黑色固体,装置B中质量增重30.8g。

请通过计算回答以下问题:

①固体中FeO质量为_____g。

②A中反应得到该黑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五、流程题

22.某科研小组设计利用稀H2SO4浸取某废弃的氧化铜锌矿(主要成分为CuO和ZnO,其余成分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的方案,实现废物综合利用。

部分实验流程如下:

请根据上述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

(2)在氧化铜锌矿中加入过量稀硫酸,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加过量铁粉后,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得到滤渣1的成分为_____(填化学式)。

(4)在实验过程中,双氧水会与Fe2+反应生成Fe3+和水,以便在后续的操作中将溶液中铁元素除去。

高锰酸钾溶液也能将Fe2+氧化成Fe3+,选用双氧水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3.某化工厂实验室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4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的石油产品中含H2SO4多少克?

24.如图是实验室所用硫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据标签内容计算:

(1)用这种硫酸配制100g20%的稀硫酸,需要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精确到0.1);

(2)向49g20%的稀硫酸中滴加10%的氯化钡溶液,直到恰好完全反应。

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七、探究题

25.实验室里有一些同学们实验后剩余的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其成分。

(实验探究)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白色粉末于烧杆中,加入足量水至固体完全溶解。

小组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___:

此时有人提议,从离子的角度探究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中含有哪几种离子?

(展开探究)同学们分组后,各组分别进行了如图过程的实验;

(评价交流)

甲组同学实验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丙组同学实验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丙组同学实验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请评价乙组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___。

(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你认为在探究溶液中的溶质或离子成分时首先要注意排除___并且还要注意在探究过程中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B

D

B

D

D

C

D

B

B

C

B

B

A

二、填空题

16.ACFB玻璃棒碱E振荡

17.

(1)Al;8;阳离子;

(2)4Al+3O2=2Al2O3.

18.(3分)

(1)相同;

(2)乙;(3)降温结晶

三、简答题

19.硅22.99

MgO电子层数相同(或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20.B减小铁、铜、金金属材料

四、实验题

21.检查装置气密性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爆炸367CO+4Fe2O3

3Fe+5FeO+7CO2

五、流程题

22.过滤ZnO+H2SO4═ZnSO4+H2OCuO+H2SO4=CuSO4+H2O置换反应Fe、Cu不引入较难除去的杂质

六、计算题

23.35g

24.1ml3.1%

七、探究题

25.碳酸钙能不能BaCl2+Na2CO3═BaCO3↓+2NaCl不正确,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或含有碳酸根离子,或含有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物质之间的相互干扰不要带入对待检验物质产生干扰的物质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丁酸甲酯(化学式:

C5H10O2)是一种具有苹果香味的香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酸甲酯属于氧化物B.丁酸甲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丁酸甲酯由17个原子构成D.丁酸甲酯中含有O2分子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60个碳原子:

C60

B.纯碱的化学式:

NaCO3

C.NaCl中Cl元素化合价:

-1价

D.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Fe3O4

3.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项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②同一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也能与酸反应

④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⑤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气法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比空气轻.

A.②③⑤B.③⑤C.只有③D.②③④⑤

4.下列变化或用途主要体现物理性质的是

A.浓硫酸滴在白纸上,白纸变黑B.废盐酸用于除铁锈

C.用含氢氧化铝的药品来治疗胃酸过多D.干冰用可于人工降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

D.生活中常用肥皂水软化硬水

6.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反应后Na+和Cl-数目减少

D.反应后水分子数目增多

7.汉黄岑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岑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

下列有关汉黄岑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汉黄岑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汉黄岑素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C.汉黄岑素属于有机物

D.汉黄岑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8.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不可能配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

B.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C.t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质一定大于乙

D.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

9.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

洗洁精能乳化油污

B

蔗糖溶液不能导电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粒子

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用嘴把燃着的蜡烛吹灭了

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A.AB.BC.CD.D

10.下列坐标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向碱性溶液中加水

B.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分解

C.

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D.

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测溶液的pHB.

稀释浓硫酸

C.

干燥氢气D.

加热液体

1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O2

CO

通入O2,点燃

B

CO2

水蒸气

通入足量氢氧化钠固体

C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入过量的铜粉,充分反应,过滤

D

KNO3溶液

KOH溶液

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过滤

A.AB.BC.CD.D

13.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B.n=3

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D.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

14.除去以下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及方法

A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B

CO2

HCl

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

C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D

CuO

Cu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A.AB.BC.CD.D

1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温度升高,固体的溶解度增大

D.食盐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二、填空题

16.厉害了我的国!

厉害了复兴号!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如下图)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1)列车利用碳滑板与接触网接触来获取电。

碳滑板通常用石墨制成,是因为石墨具有_________性;石墨在常温下,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说明其化学性质______。

(2)建设高铁铁轨和机车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高铁建设使用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字母)

A锰钢铁轨B车头前的玻璃钢C铝合金车厢D车厢内塑胶地板

(3)部分同学暑假乘高铁外出游玩,他们准备了在高铁上吃的食物有:

面包、牛奶、香肠、水果、矿泉水等,其中牛奶中富含_______元素(填一种金属元素)以促进骨骼发育.

(4)为了避免产生________,同学们在列车上使用的塑料食品包装袋、矿泉水瓶和塑料袋用完后不要随意丢弃,交给列车上工作人员集中处理。

(5)大量的钢铁是通过铁矿石冶炼而成,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17.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是自然之子,水则如同孕育生命的母亲。

2019年5月3日至6日,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扬州成功举办。

(1)图1:

“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

清澈的瘦西湖水是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经检测,湖水为轻度富营养化,是由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引起的。

(2)图2:

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水分子大小改变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c.氢、氧原子不变

地下水中的颗粒和细菌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请写出一个原因_____。

(3)图3:

通电一段时间后,若A管中收集2L的气体,则B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约为_____L。

电解时,加入少量NaOH能增强导电性,是因为其溶于水能产生自由移动的_____和_____(填离子符号)。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图4:

水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_____(填“软水”或“硬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_____(填物质名称)。

图中氯气的作用是_____。

18.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或符号的意义。

(1)2个氩原子____________

(2)6H2O______________

(3)3个铁离子____________(4)氧化钠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