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6282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21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材

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读写法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近似数。

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利用小数进行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

重点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会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对一个数进行不同单位的改写。

3.掌握求一个数近似数的方法,会按要求正确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会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对一个数进行不同单位的改写。

3.掌握求一个数近似数的方法,会按要求正确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

措施

1.抓住整数与小数的联系。

2.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3.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课时

安排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1课时

第2课时小数的读法………………………………………………1课时

第3课时小数的写法………………………………………………1课时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第1课时小数的性质

(1)…………………………………………1课时

第2课时小数的性质

(2)…………………………………………1课时

第3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第1课时小数点的移动

(1)………………………………………1课时

第2课时小数点的移动

(2)………………………………………1课时

第3课时解决问题…………………………………………………1课时

4.小数与单位换算

第1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

(1)……………………………………1课时

第2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

(2)……………………………………1课时

5.小数的近似数

第1课时小数的近似数

(1)………………………………………1课时

第2课时小数的近似数

(2)………………………………………1课时

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教案

序号

17

课题

小数的意义

课型

新授

主备

教学

内容

教材第32~33页例1和“做一做”,第36页练习九第1~3题

备课

时间

月日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整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体会到小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教学

重点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并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

难点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并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情景导入】

教师通过故事讲述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发展演变过程。

打绳结、石子计数→符号计数→阿拉伯数字(整数)→小数

板书:

小数的产生。

【新课讲授】

知识点1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量一量:

请同学们动手量一量课桌的边长,说说长、宽分别是多少米?

学生动手量,教师巡视观察。

提问:

你的桌子边长是整米数吗?

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

大多数同学的桌子边长都不是整米数,长和宽都不够1米,像这种情况该如何表示呢?

下面我们先来一起分析一下米尺好吗?

教学例1。

教师提问:

认真观察老师手中的米尺,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讨论回答。

提问:

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每一份是多长?

小结:

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每一份是1分米。

(1)如果用“米”做单位,每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用分数表示是110米。

)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用小数表示是0.1米。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2)这样的3份是多长?

(这样的3份是3分米。

)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用分数表示是310米。

)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用小数表示是0.3米。

(3)这样的7份呢?

(这样的7份是7分米。

)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用分数表示是710米。

)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用小数表示是0.7米。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米尺,逐一说出答案。

师:

观察这组分数和小数有什么联系?

学生集体回答。

师:

大家再观察,把1米平均分成了100份,现在的每一份是多长?

(每一份是1厘米。

(1)提问:

这样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小数表示呢?

小结:

这样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2)提问:

这样的3份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米?

小结:

这样的3份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0.03米。

(3)提问:

这样的6份呢?

小结:

这样的6份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0.06米。

(4)提问:

这样的12份呢?

小结:

这样的12份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0.12米。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逐一出示答案。

观察这组分数和小数有什么联系?

提问:

根据上面的规律,说说1毫米、4毫米用分数和小数该怎样表示?

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小结:

1毫米写成分数是

米,写成小数是0.001米;4毫米写成分数是

米,写成小数是0.004米。

提问:

根据上面的规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小结: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这就是小数的意义。

教师紧接着课题“小数的产生”的后面板书:

“和意义”。

小结:

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知识点2:

小数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教师展示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0.1里面有()个0.01

0.01里面有()个0.001

提问:

括号里能填几,你是怎么想的,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汇报。

学生讨论发言。

小结:

刚才已经看到了0.1里面有10个0.01,也就是0.1是0.01的10倍,我们就说0.1和0.01之间的进率是10,0.01里面有10个0.001,也就可以说0.01和0.001之间的进率是10。

小结:

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

2.写出下列小数中4的意义:

4.15()

56.024()

0.845()

0.458()

3.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小数,分别说说它们表示的意义?

【课堂小结】

提问: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小数的产生和意义,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小数。

板书

设计

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0.1米

1厘米=0.01米

1毫米=0.001米

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小数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教学

反思

教案

序号

18

课题

小数数位顺序表

课型

新授

主备

教学

内容

教材第34页例2及相关内容

备课

时间

月日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迁移,经历整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的过程。

2.在整理的过程中,使学生认真掌握小数计数单位表示的含义。

3.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过程的迁移能力。

教学

重点

理解计数单位表示的含义。

教学

难点

理解计数单位表示的含义。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0.2是()位小数,它表示()分之()。

0.15是()位小数,它表示()分之()

0.008是()位小数,它表示()分之()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

(1)认识小数的数位——十分位。

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

问题:

①从这幅图上得出分数,并改写成小数。

②如果从0.1开始数,你能数出几个这样的小数?

③小数点后面的这一位叫什么位?

监控:

十分位,计数单位是0.1。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2)认识小数的数位——百分位。

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0份)。

问题:

①从这幅图上得出分数,并改写成小数。

②小数点后面的第2位叫什么位?

监控:

百分位,计数单位是0.01。

3.整理小数数位顺序表。

小组合作百分位后面是哪一位?

师:

再往下还有十万分位、百万分位等,因为小数位较多的不常用,我们在数位表上就用“……”表示。

2.深入认识数位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例2情境图。

师:

我们看到些小数如0.2、0.15等,这些小数的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0。

其实小数点的左边也可以是其它的数,如1.8米、5.63米、12.378等。

这样的小数可以分成两部分,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小数部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的小数部分中间被小数点隔开。

(2)研究数位的意义。

问题:

①介绍个位及其计数单位,并说一说它表示什么。

②你能像这样说一说其他数位表示什么吗?

③说一说12.378是由什么组成的。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83是由()个一、()个十分之一和()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2.写出下面各数中的“2”表示的意思。

(1)20.04()

(2)5.42()

(3)0.25()

(4)0.672()

3.教材第37页练习九第8、9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问题?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教案

序号

19

课题

小数的读写

课型

新授

主备

教学

内容

教材第35页例3、例4及相关内容。

备课

时间

月日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通过探索生活中的小数,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生活中的小数,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点

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教学

难点

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师: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其他的小数吗?

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生:

水果糖的质量是0.5千克;小明的身高是1.35米;我们班体操得分是9.25分;小丽的体温是38.5度;姚明有2.26米体重137千克;我有点弱视视力5.1、4.1。

师:

你还记得关于小数的什么知识,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关于小数的读写知识。

二、新课教学

1.探究小数读法。

(1)试读小数。

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师:

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吗?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这枚古钱币的有关数据,重点注意小数部分的读法。

(2)说一说你是怎样读的。

学生汇报。

0.58读作:

零点五八

3.5读作:

三点五

41.47读作:

四十一点四七

小结:

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0”的就读成“零”,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2.探究小数的写法

(1)试写小数。

课件出示例4主题图:

师:

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说的?

问题:

自己试着写出上面这段话里的小数。

监控:

小数部分的写法。

(2)说一说你是怎样写的。

一点四写作:

1.4

五点八写作:

5.8

零点零九写作:

0.09

零点八八写作:

0.88

(3)讨论小数的写法。

小结:

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就写成“0”,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三、巩固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

(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2.写出下面的小数。

四点三九写作:

零点四零八写作:

三十点零一五写作: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教案

序号

20

课题

小数的性质

课型

新授

主备

教学

内容

教材第38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备课

时间

月日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

重点

理解和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教学

难点

小数基本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出示1、10、100三个数。

师:

说一说在生活中你比较喜欢这3个数中的哪个数?

今天就让我们用100分的热情和10分的认真上1节你喜欢的数学课。

师:

你有办法让这3个数相等吗?

(比如说加上点什么……)

生1:

1元=10角=100分

生2: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生3:

……

二、新课教学

出示例1: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直尺和桌面上的三张纸条分别量出0.1米,0.10米和0.100米长的纸条。

1.小组测量,各打上记号。

老师巡视并引导学生观察米尺图。

2.各小组汇报: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0.1米是

米,就是1分米。

0.10米是

米,就是10厘米。

0.100米就是

米,就是100毫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l米=0.10米=0.100米。

教师小结:

这三个数虽然各不相同,但表示大小相等。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3.观察比较。

教师指着“0.l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标出思考箭头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又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

小数的末尾去掉“0”。

教师强调:

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

师质疑:

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举例证明得出结论。

师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4.拓展思维,比较0.30与0.3的大小。

(1)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

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

(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汇报结论:

0.3=0.30。

师质疑:

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回答:

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3)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小数末尾添0的数?

生:

在商场的标价上……

5.小结: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小数的性质。

三、巩固练习

1.议一议,说一说。

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0”不能去掉?

说一说为什么有些数的末尾添上“0”,原数就发生了变化?

挑战自我。

(1)谁能只动三笔,让下面三个数之间划上等号?

6020=602=60200

(2)每人写几个和3.200相等的数。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你对自己或同学有什么评价?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教案

序号

21

课题

化简和改写小数

课型

新授

主备

教学

内容

教材第39页例3、例4的内容。

备课

时间

月日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通过实例,使学生能够运用小数的性质把小数化简,或把整数和小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2.在自主探究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性质。

3.体会生活中的小数,体验小数与生活需要的密切联系。

教学

重点

能正确地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教学

难点

能正确地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价目表,让学生观看。

从这些信息中,你能知道什么?

小结:

根据生活需要,我们在记录数据时,有的小数末尾有“0”,有的小数末尾没有“0”。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探究小数化简的方法。

(1)通过数据对比,感受小数可以化简。

问题:

0.7000、0.70、0.7

师:

看到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感觉?

预设:

三个数据大小相等。

师:

既然它们的大小相等,你愿意写哪一种?

为什么?

0.7000和0.70能不能写得简单一些?

预设:

0.7000=0.70=0.7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2)自主尝试,探究小数化简的方法。

105.0900=

问题:

你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把这个数写得简单一些?

预设:

105.0900=105.09

小结:

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可以把小数写成简单的形式,这个过程叫做化简。

思考:

在小数里,除末尾的0外其他的0可以去掉吗?

2.教学例4,探究小数改写的方法。

(1)自主尝试,探究小数改写的方法。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0.2004.08=3=

问题:

①能把它们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吗?

依据是什么?

②在它们的后面补几个0?

③在整数3的后面直接补3个0吗?

3的小数点在哪儿呢?

思考:

“3”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

为什么?

(2)梳理化简和改写方法,提升认识。

问题:

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

0.70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

4.08去掉0,会怎么样?

0.31可以添上0吗?

总结:

只有小数末尾的“0”才能去掉,其他的“0”不可以去掉。

三、巩固练习

1.第41页练习十第4题。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710.83.65.0500400.4050

通过改写小数练习,巩固小数性质的应用。

2.辩析判断。

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

(1)0.8和0.80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一样。

()

(2)3.08和3.80计数单位相同,大小不同。

()

全班交流,说一说为什么。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3.以“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用两位小数表示。

4元3角7角2元6分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教案

序号

22

课题

小数的大小比较

课型

新授

主备

教学

内容

教材第40页例5及相关内容

备课

时间

月日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学生熟练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

2.通过对小数大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

重点

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步骤

教学

难点

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步骤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832○7996124○62141003○999

说说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

师:

我们已经掌握了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那么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也是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地比较。

今天就来研究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1.知识迁移,探究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出示教材第40页例5。

老师这里有一张从我们校运动会上带来的跳远成绩记录单,很遗憾,有点残缺,但根据里面的信息,你能确定什么吗?

姓名

成绩/m

名次

小明

3.05

小红

2.84

小莉

2.88

小军

2.93

学生反馈:

小明跳得最远(第一名)。

师:

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生:

从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找到第一名。

师:

那么第二名又是谁呢?

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小组讨论,合作,展示汇报:

教学

过程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组1:

先比较整数部分,3>2,所以3.05是最大的。

组2:

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

2.84、2.88、2.93整数部分都相同,则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9>8,所以2.9>2.8。

组3:

十分位相同,再比较百分位,8>4,所以2.88>2.84。

组4:

最后比较结果:

3.05>2.93>2.88>2.84。

2.总结方法。

师:

根据刚才的比较,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概括: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0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说一说怎么比较的。

2.练习十第6、7、8题。

第6、7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第8题,说一说图意,买哪家最便宜?

然后说一说比较方法。

四、课堂总结

怎么比较小数的大小,在小组内举例说一说。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教案

序号

23

课题

小数点的移动

课型

新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