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过关训练41中国的区域差异8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6120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过关训练41中国的区域差异8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过关训练41中国的区域差异8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过关训练41中国的区域差异8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过关训练41中国的区域差异8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过关训练41中国的区域差异8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过关训练41中国的区域差异8及答案.docx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过关训练41中国的区域差异8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过关训练41中国的区域差异8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过关训练41中国的区域差异8及答案.docx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过关训练41中国的区域差异8及答案

过关训练(四十一)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4分×15=60分)

读中国地理要素分界线图,完成1~3题。

1.对图中a、b、c、d各界线描述正确的是(  )

A.a是旱作与水田农业区的分界线

B.b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c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d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解析:

根据四条界线经过的地区可知a、b、c、d四条界线分别为400mm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东西部人口的分界线。

答案:

B

2.四界线中最能体现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的是(  )

A.a界线   B.b界线   C.c界线   D.d界线

解析:

由于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答案:

B

3.图中a、b界线叠加,可能划分出的区域是(  )

A.牧区、农耕区       B.干旱区、半干旱区

C.汉语言区、少数民族语言区D.发达区、欠发达区

解析:

将400mm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叠加,可划分出牧区、农耕区和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

答案:

A

(2012泰州调研)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

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

读图,完成4~5题。

4.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B.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

C.各区域

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D.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5.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①—“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B.②—“银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C.③—“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④—“黄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解析: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大致是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对应的四色中国及成因大致是:

①因干旱多沙漠而呈金色,②因高寒而多冰雪呈银白色,③降水多、气温高而森林和农作物四季常绿,④因有风力作用形成黄土广布而呈黄色。

答案:

4.A 5.A

(2012桂林模拟)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把中国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

读图和表格,完成6~7题。

 

2003年中国“新三大地带”的基本情况表

地带

面积(%)

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人)

东北及东部沿海

17.728

42.9

63.6

15936

中部及近西部

32.525

53.1

33.0

6680

远西部

49.747

4.0

3.4

9168

6.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

以下是“新三大地带”划分指标的是(  )

A.气候B.地形

C.经济D.植被

解析:

据材料可知,“新三大地带”是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的。

答案:

C

7.制约我国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Z#xx#k.Com]

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不足

解析:

我国远西部地带由于地处西部、北部边疆,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人才匮乏等,所以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Z]

答案:

A[学,科,网]

(2012菏泽模拟)“中部崛起”的提法是针对“中部塌陷”提出的,“中部塌陷”是指中部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

据此回答8~9题。

8.导致我国中部地区近年发展较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我国中部地区资相对贫乏

B.我国中

部地区人口太多

C.我国中部地区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

D.我国近年的地区发展政策相对不利于中部地区发展

解析: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先发展了东部,后提出西部大开发,导致资丰富,农业人口众多的中部处于“塌陷”状况。

答案:

D

9.有关中部地区发展方向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把山西建成我国的煤炭能基地

B.湖北适合发展轻纺工业和建成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基地

C.湖南、江西适合发展多种有色金属工业

D.河南郑州适宜发展成为我国的钢铁基地

解析:

中部的资优势体现在江西的有色金属丰富,湖北的钢铁、汽车制造、高科技力量雄厚,山西煤炭资丰富;郑州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商业和工业,但不具备发展成为全国钢铁基地的条件。

答案:

D

(2012桂林模拟)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四区域跨越了我国(  )

A.地势三级阶梯B.三大自然区

C.三个经济地带D.五个温度带

解析:

从图示经纬度范围上看,该区域未经过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因此就不包含第一阶梯青藏高寒区。

该区域经过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

答案:

C

11.关于四地区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石油、天然气资丰富

B.②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木材基地

C.③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汛期短

D.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

解析:

①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这里位于黄河上游地区,水能资丰富。

②是黄土高原地区,这里植被稀少,不是我国的木材基地。

③是秦巴山地一带,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植被相对较好,因而该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小,汛期较长。

④地位于江汉平原一带,这里是我国重要的产棉区。

答案:

D

(2012杭州质检)2011年1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开通报了多地沃尔玛等超市存在的价格欺诈行为,并责成相关地方价格主管部门予以处理。

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

通过自己的卫星,它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对全球范围内的4500多家分店的每种商品的库存、销售量全部盘点一次,为高效的配送系统提供保证。

沃尔玛的物流配送系统可以保证任何一家卖场的配送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使它可以维持极少的库存甚至零库存,但可以保证正常销售,节约了大量的储物空间和费用。

据此完成17~18题。

12.目前,沃尔玛在中国53个城市开设了102家商场。

沃尔玛总部要查询其商场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IS   C.GPS   D.WPS

解析:

利用GIS提供的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等功能,可进行准确的分析、评价。

答案:

B

13.沃尔玛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其运输车队的合作密切,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

解析:

确定运输车队的位置应采用GPS,合理调配车辆需用GIS。

答案:

C

(2012东营模拟)GIS是用于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将它作为课题研究。

据此完成14~15题。

14.下列四图,是同学们为家乡所作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分析图,其中只适宜用GIS数据库软件制作的是(  )

15.同学们拟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数据库中,须调用的专题图层有下列中的(  )

①地形图层 ②土壤图层 ③气候图层 ④人口图层 ⑤商业网点图层 ⑥农业图层 ⑦工业图层 ⑧城市图层 ⑨交通图层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

C.⑥⑦⑧⑨D.⑤⑥⑦⑧

解析:

GDP增长情况、进出口贸易增长和降水的年变化是纯数字或表格、曲线图类的数据,不牵扯三维空间,贫困人口分布是三维空间分布,可以用GIS数据库处理;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数据库中,须调用的专题图层有地形图层(用于了解地形与人口分布的关系)、土壤图层(用于了解土壤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气候图层(用于了解气候与人口分布的关系)和人口图层,而商业网点图层、农业图层、工业图层、城市图层、交通图层等属于人文地理范畴。

答案:

14.C 15.A

二、综合题(40分)

16.下面甲为“中国自然区分布图”,乙为“中国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分)

(1)从自然区看,A地属于________,

C地属于________;从经济地带看,A地属于________,C地属于________。

(2)甲图我国三大自然区界线附近区域生态较为脆弱,长期以,由于人们片面追求农业生产,对A、B地区造成了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___。

C地区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该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后,会给当地带________(自然)灾害。

(3)乙图中,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是________省,简要分析该省贫

困人口集中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解析:

该题侧重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题,A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从自然区看,A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从经济地带看,A属于中部地带。

C位于云南省,属于东部季风区和西部经济地带。

(2)题,A地和B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面临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地位于云南省,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

第(3)题,云南省贫困人口较多,地形崎岖、交通较闭塞、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是其贫困人口数量大的主要原因。

答案: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 中部地带 西部地带

(2)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土地沙化) 水土流失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滑坡、泥石流等

(3)云南 自然条件:

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自然灾害频繁;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17.区域差异是区域合作的基础与前提。

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工业结

构关系是指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各地区工业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

根据这种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工业结构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

互补型工业关系和竞争型工业关系。

下表为上图中B区域内9省区之间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

B区域内9省区工业结构相关系数表

地区

地区

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福建

海南

广东

1

0.42

0.27

0.47

0.76

0.58

0.54

0.82

0.32

广

西

0.42

1

0.84

0.92

0.85

0.91

0.92

0.71

0.91

云南

0.27

0.84

1

0.89

0.69

0.77

0.66

0.54

0.60

贵州

0.47

0.92

0.89

1

0.91

0.94

0.89

0.69

0.75

四川

0.76

0.85

0.69

0.91

1

0.96

0.93

0.83

0.71[Zxxk.Com]

湖南

0.58

0.91

0.77

0.94

0.96

1

0.94

0.82

0.74

江西

0.54

0.92

0.66

0.89

0.93

0.94

1

0.81

0.88

福建

0.82

0.71

0.54

0.69

0.88

0.82

0.81

1

0.61

海南

0.32

0.91

0.60

0.75

0.71

0.74[]

0.88

0.61

1

(注:

某两省区工业结构的相关系数,数值越大,结构越相似,竞争越激烈)

(1)上图中A、B两经济区(带)的形成与划分均与________有密切关系。

(2)A区域面积广阔,对a地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____________。

(3)B区域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区域合作组织,人们习惯称其为“__________”。

(4)既属于A又属于B经济区(带)的省份有______(答简称)。

(5)列举A经济带的优势区位条件。

(6)结合上表分析,与广东省存在强互补关系的省份有:

______、____;与湖南省存在强竞争关系的省份有:

______、______、______。

(答简称)

(7)A、B两经济区(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试分析这种区域合作所带的好处。

解析:

由图可知,A区域为长江流域经济地带,B为泛珠三角经济

区,河流是其形成和划分的主要依据。

长江流域是上海的经济腹地。

依据图示可知两图例重叠省区为四川、湖南、江西。

依据表格数据,云南、海南与广东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0

.32,与广东的产业结构相似度最小。

四川、江西、贵州与湖南的工业结构相关系数为0.96、0.94、0.94,结构相似度较高,竞争激烈。

答案:

(1)河流

(2)经济腹地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提供原材料(资和能)和产品的消费市场

(3)泛珠三角 (4)川、湘、赣

(5)①临海沿江,位置优越,交通便利;②能(水能)、资丰富

;③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④工业基础好;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资金雄厚,科技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6)滇(云) 琼 川(蜀) 赣 黔(或贵)

(7)发挥东部(沿海)地区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发挥中西部资优势,加大资开发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转移及承接);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资、市场、人才、技术等方面)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促进共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