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生产学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6093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生产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猪生产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猪生产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猪生产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猪生产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猪生产学试题.docx

《猪生产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生产学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猪生产学试题.docx

猪生产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屠宰率:

胴体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比。

即:

胴体重/宰前活重×100%。

2)工厂化养猪:

指以工业生产方式安排生产,品种杂优化、设备机械化、饲料功能化、环境标准化、生产工艺化、作业流水化、免疫程序化、产品规格化批量化的一种养猪生产形式。

(或者:

指以工业生产方式,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进行高效率的养猪生产,使猪群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以及猪场的劳动生产率都达到高效率。

是现代化养猪的重要组成部分。

3)杂种优势利用:

又叫经济杂交,指的是杂交亲本的选优提纯和杂交组合的有效选择。

4)初生个体重:

是指仔猪在出生后吃初乳前称重所得的个体重量。

5)猪的生物学特性:

是指猪所共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内在性质。

1)后腿比例:

后腿重占胴体重的百分比。

即:

后腿重/胴体重×100%。

2)集约化养猪:

指以“集中、密集、约制、节约”为前提,按照养猪生产的客观规律,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而采取的对猪群、劳动力、设备的合理配置和适度组合的经营形式。

3)经济杂交:

又叫杂种优势利用,指的是杂交亲本的选优提纯和杂交组合的有效选择。

4)断奶窝重:

是指断奶时全窝仔猪的总重量。

5)性周期:

我们把母猪上一次发情排卵到下一次发情排卵的这段时间称之为性周期或发情周期。

二、判断题

1)猪在胚胎期骨骼系统优先发育,表现为初生仔猪头部比例较大;(-)“骨骼”改“神经”

2)对种公猪而言,形成精液的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色氨酸、组氨酸和蛋氨酸,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氨基酸是赖氨酸;(+)

3)三元杂交与单杂交进行比较其最大的优点是三元杂交充分利用了杂种仔猪的杂种优势;(-)“仔猪”改“猪”

4)后备猪若饲养管理条件较差,虽然月龄已达到初配时期而体重较轻,必须推迟配种,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使其体重尽快达到要求;(+)

5)对假死仔猪常用的方法是人工呼吸法。

(+)

1)猪在胚胎期神经系统优先发育,表现为初生仔猪头部比例较大;(+)

2)对种公猪而言,形成精液的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色氨酸、组氨酸和蛋氨酸,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氨基酸是蛋氨酸;(-)蛋氨酸

3)三元杂交与单杂交进行比较其最大的优点是三元杂交充分利用了杂种母猪的杂种优势;(+)

4)达到性成熟的后备公母猪具有了繁殖能力,应该及早安排配种;(-)应该及早安排配种

5)对假死仔猪急救常用的方法是用手捂住猪的嘴两边往里吹气的人工呼吸法。

(-)用手捂住猪的嘴两边往里吹气的

三、单项选择题

1)甲品种猪的平均日增重为588克,乙品种猪的平均日增重为659克,甲×乙的平均日增重为760克,乙×甲的平均日增重为729克,子一代平均日增重的杂种优势率为__c_____;

a.26.61%;b.21.89%;c.19.41%;d.16.92%;

2)瘦肉型品种后备公猪的初配月龄和初配体重为__b______;

a.9~10月龄,体重≥110㎏;b.8~9月龄,体重≥120㎏;

c.9~10月龄,体重﹥100㎏;d.8~9月龄,体重≥110㎏;

3)同一母猪不同乳头的泌乳量不同,一般是__a_____;

a.靠前的乳头泌乳量高,中间靠后的乳头泌乳量低;c.中间的乳头泌乳量高,两端的乳头泌乳量低;

b.靠前的乳头泌乳量低,中间靠后的乳头泌乳量高;d.中间的乳头泌乳量低,两端的乳头泌乳量高;

4)猪的肥育方法包括___d____;

a.直线肥育法和一贯肥育法;b.直线肥育法和一条龙肥育法;

c.一贯肥育法和一条龙肥育法;d.直线肥育法和阶段肥育法;

5)杜洛克猪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胴体品质好,但繁殖力偏低,适合做___a____;

a.终端父本;b.第一父本;c.第一母本;d.第二母本;

6)广东地方猪种具有d____的共同优点;

a.早期生长快,耐粗,耐热b.繁殖力高,早熟易肥,肉质细嫩

c.耐粗,耐热,繁殖力高d.早熟易肥,耐粗,肉质细嫩

7)集约化、工厂化养猪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___d____三个方面;

a.增重速度、单位增重的饲料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b.产仔数、断奶成活率和断奶窝重

c.增重速度、断奶成活率和提高劳动生产率d.繁殖效果、饲养效果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8)断奶窝重的遗传力比初生窝重的遗传力__b_____;

a.高;b.低;c.相同;d.不同品种情况不一样;

9)下列品种猪中不属于华南型猪的是__c______;

a.滇南小耳猪;b.福建淮猪;c.广东大花白猪;d.两广小花猪;

10)猪胚胎死亡的三个高峰期是__d_____。

a.受精第3-5天,妊娠后4周左右,妊娠后期约70-80天;b.受精第13-15天,妊娠后3周左右,妊娠后期约80-90天;

c.受精第9-13天,妊娠后4周左右,妊娠后期约60-70天;d.受精第9-13天,妊娠后3周左右,妊娠后期约60-70天;

1)甲品种猪的平均日增重为688克,乙品种猪的平均日增重为759克,甲×乙的平均日增重为860克,乙×甲的平均日增重为829克,子一代平均日增重的杂种优势率为_b______;

a.11.26%;b.16.72%;c.18.86%;d.22.74%;

2)瘦肉型品种后备母猪的初配月龄和初配体重为__a______;

a.9~10月龄,体重≥110㎏;b.8~9月龄,体重≥120㎏;

c.9~10月龄,体重﹥100㎏;d.8~9月龄,体重≥110㎏;

3)同一母猪不同乳头的泌乳量不同,一般是___d____;

a.中间的乳头泌乳量低,两端的乳头泌乳量高;b.靠前的乳头泌乳量低,中间靠后的乳头泌乳量高;

c.中间的乳头泌乳量高,两端的乳头泌乳量低;d.靠前的乳头泌乳量高,中间靠后的乳头泌乳量低;

4)猪的肥育方法包括___b____;

a.直线肥育法和一贯肥育法;b.直线肥育法和阶段肥育法;

c.一贯肥育法和一条龙肥育法;d.直线肥育法和一条龙肥育法;

5)杜洛克猪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胴体品质好,但繁殖力偏低,适合做__c_____;

a.第一母本;b.第一父本;c.终端父本;d.第二母本;

6)广东地方猪种具有a______的共同优点;

a.早熟易肥,耐粗,肉质细嫩b.繁殖力高,早熟易肥,肉质细嫩

c.耐粗,耐热,繁殖力高d.早期生长快,耐粗,耐热

7)集约化、工厂化养猪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___b____三个方面;

a.增重速度、断奶成活率和提高劳动生产率b.繁殖效果、饲养效果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c.增重速度、单位增重的饲料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d.产仔数、断奶成活率和断奶窝重

8)断奶窝重的遗传力比初生窝重的遗传力__d_____;

a.相同;b.不同品种情况不一样;c.高;d.低;

9)下列品种猪中不属于华南型猪的是_a____;

a.广东大花白猪;b.滇南小耳猪;c.台湾桃园猪;d.两广小花猪;

10)猪胚胎死亡的三个高峰期是___c___。

a.受精第13-15天,妊娠后3周左右,妊娠后期约80-90天;b.受精第3-5天,妊娠后4周左右,妊娠后期约70-80天;

c.受精第9-13天,妊娠后3周左右,妊娠后期约60-70天;d.受精第9-13天,妊娠后4周左右,妊娠后期约60-70天;

四、简答题

1)单体栏母猪限饲的优缺点有哪些?

单体栏母猪限饲的优点有:

(1)猪栏占地面积小,可减少猪舍建筑面积;

(2)便于观察母猪发情及时配种和方便进行人工授精;

(3)怀孕母猪按配种时间集中在一区中饲养,便于饲养人员根据母猪体重、体况、怀孕期长短,合理定量饲喂,方便操作,提高管理水平;(4)避免母猪争食、咬斗,减少相互干扰,从而减少机械性流产;

(5)可以防止母猪压死仔猪;(6)减少浪费,节省饲料。

单体栏母猪限饲的缺点有:

(1)由于使用全金属栏结构,每猪一栏,栏数较多,建造时增加了投资成本;

(2)由于母猪限位,运动量少,有可能延迟猪的性成熟期和初配年龄,降低小母猪的受胎率及缩短母猪利用年限;

(3)容易引起母猪腿部和蹄部的疾病;(4)需要有周密的生产计划和细致的管理工作的配合。

2)今后发展养猪业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有哪些?

(一)本品种的进一步选育提高。

(二)饲料工业的发展:

一是高能高蛋白饲料特别是高蛋白饲料的来源问题;二是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健康发展问题。

(三)加强管理和健全完善卫生防疫体系。

(四)工厂化养猪场的畜产公害问题。

3)流水式的生产工艺流程的生产技术要点有哪些?

1.猪群整齐来源一致,配种时的体重、日龄尽量一致或接近(进种猪时须考虑)(1分)

2.合理分群以产床和公猪的利用及生产节律为依据,进行合理分群。

(1分)

3.控制发情流水式作业生产,要求每批母猪同步发情。

须采用性激素控制发情。

控制发情应从后备母猪配种前40天开始,同一批在同一时间注射孕激素(抑制)或雌激素(催情),实现同期发情的第2~3个发情周期再进行配种。

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的繁殖性能。

4.更新种猪对于不能正常发情、屡配不孕、习惯性流产、死胎较多、哺育效果差(奶水不足或母性差)的母猪要及时淘汰。

5.保证饲料使用高性能的功能性饲料,使生产达到最大效益。

4)瘦肉型猪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胴体肉多脂肪少,瘦肉率占胴体比例55%以上;

2.外形特点是中躯长、四肢高、头颈轻、腿臀丰满;

3.体长大于胸围15~20厘米以上;4.6~7肋骨处膘厚1.5~3.0厘米。

5)如何做到适时配种?

适时配种的目的就是提高受胎率。

即期望在精子与卵子活力最强的时候让精子与卵子在输卵管上端—壶腹部相遇。

(一)据发情时间确定适宜配种时间

母猪排卵前2~3小时配种比较容易受胎,即母猪发情后1天~1天半时配种比较适合。

实际操作时,一般情况下:

本地母猪宜在第二和第三天配种;培育品种和瘦肉型品种宜在第二天配种(长白母猪宜在第三至第四天配种);杂种母猪宜在第二天下午配种。

但须根据年龄稍作调整—“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

(2分)

(二)根据发情症状表现确定适宜配种时间

一般发情母猪阴户红肿开始消褪、出现皱纹、流出白色丝状粘液、性情变得稍微安静、出现“压背反射”时第一次配种,过8~12小时再进行第二次配种(老年母猪间隔4小时左右配第二次)。

通俗地讲,掌握母猪适时配种有四要看,即:

一要看阴户,二要看黏液,三要看表现,四要看年龄。

另外,对发情症状不明显的母猪还须采用公猪试情(每天早晚两次用公猪试情)。

6)母猪产前一周到临产前有哪些主要症状?

临产症状主要表现在行为、乳房、外阴和呼吸等几个方面。

产前1周腹部膨大下垂,乳房肿胀有光泽,两侧乳头外张呈“八”字形;

产前3~5天阴道松弛红肿,骨盆开张(表现为尾根两侧下陷);

产前1天每分钟呼吸达54次左右,用手挤压前面乳头有乳汁流出;

产前6~12小时母猪出现趴脚和擦栏现象,食欲下降(有些猪甚至不起身吃料)。

最后乳头挤出乳汁6小时后分娩

产前3~5小时母猪兴奋不安,呼吸明显加快(发出连续的喘气声,产前4小时每分钟呼吸达90次),粪尿频繁,下卧,四肢伸直;随后,羊膜破裂,流出粘性羊水。

7)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

保证胎儿在母体内得到正常发育,防止流产;每窝都能生产大量健壮、生活力强、出生重大的仔猪;保持母猪有中上等的体况。

五、问答题(要求能答出要点并适当展开)

论述养好哺乳仔猪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答:

一、养好公、母猪(妊娠后期、分娩前后、哺乳)(1分)

二、抓好“三食”,过好“三关”

(一)抓乳食,过好初生关(5分)

1.固定乳头,吃好初乳

初乳是母猪分娩后3天内分泌的淡黄色乳汁。

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对初生仔猪较常乳有特殊的生理作用,可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初乳中含有较多的镁盐,具有轻泻性,可促进胎粪排出;初乳的酸度较高,可促进消化道的活动。

初乳的特殊生理作用,除含免疫球蛋白外,化学成分也具有特殊性。

让仔猪尽早吃到初乳、吃足初乳,是养好仔猪至关重要的技术措施。

仔猪有固定乳头吸乳的特性,一经认定至断奶不变。

在仔猪出生后结合自选加以人工辅助,尽快让仔猪固定乳头。

一般采用“抓两头”的方式:

即将同窝仔猪中弱小的仔猪固定在靠前的乳头上哺乳,而将较强的仔猪固定在靠后的两个乳头上哺乳,其余的仔猪自由选择剩下的乳头(对个别好抢乳头的强壮仔猪,先把它放在一边,待其他仔猪找好乳头后,母猪放乳时再立即把它放在指定的乳头吸乳)。

经2~4天可建立起吸乳的位次,固定乳头吸乳。

这样可使全窝仔猪都能充分发育。

2.做好仔猪寄养工作

仔猪寄养是指给仔猪找“奶妈”,通常在下列情况采用:

(1)母猪产仔超过其哺乳的有效乳头数;

(2)产后几天内,有两头以上的母猪产仔数较少,通过并窝寄养,使其中一头母猪提前发情、配种,并使担任哺乳任务的母猪的乳头都能得到利用;

(3)母猪产后奶水不足,或有母猪产后发生死亡。

为使寄养成功,必须注意:

(1)寄养仔猪一定要吃到初乳,否则不易成功;

(2)两窝仔猪产期要接近,最好相差不超过3天,以免发生大欺小现象;

(3)被寄养母猪要性情温顺,奶水足;(4)设法使两窝仔猪气味相同,避免“奶妈”拒绝哺乳;

(5)仔猪调栏寄养时,要调强不调弱、调早不调晚、有病不调。

3.加强保温,防寒防压

寒冷季节产仔造成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腹泻、被母猪压死或冻饿而死,尤其在出生后3天以内。

在寒冷环境中仔猪反应迟钝,行动不灵敏,容易被母猪压死;寒冷易使仔猪发生口僵,不会吸乳,导致冻饿而死;寒冷易造成仔猪腹泻,导致脱水、衰竭而死。

为了给仔猪一个合适的温度环境,通常在分娩栏一角设置仔猪保温箱。

仔猪保温箱有木质、水泥、金属或玻璃钢等多种材质,其规格多为:

长100厘米,宽60厘米,高60厘米。

箱的上盖有1/3~1/2是活动的,方便观察仔猪;在箱的一侧靠床面处留一个高30厘米、宽20厘米的仔猪出入口。

在仔猪保温箱内,常用的局部环境供热设备有红外线灯、电热保温板。

红外线灯具有设备简单,安装灵活的特点,是目前养猪场中使用最普遍的保温设备。

但它存在很大的缺陷:

采用红外线灯保温易造成仔猪背热腹冷,导致仔猪腹泻。

电热保温板具有保温效果好、省电、可控温、安全等优点,但造价较高。

另外,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采用水暖保温(如附近有火力发电厂等有热水资源的地方)。

仔猪防压措施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第一,设母猪限位栏,使母猪不能“放偏”倒下,母猪躺卧时仔猪有足够的时间躲避。

第二,保持环境安静,拒绝闲杂人员进入。

第三,尽早给仔猪剪牙,固定好乳头,防止仔猪争抢乳头造成母猪烦躁不安,起卧不定,减少母猪压踩仔猪的机会。

第四,加强护理,产后1~2天内将仔猪关入保温箱内,定时放出吃奶,可减少仔猪与母猪接触的机会,减少压死仔猪。

第五,产房要安排24小时值班,一旦发生仔猪被压,立即哄起母猪,救出仔猪。

(二)抓开食,过好补料关(白痢关)(5分)

所谓开食,就是指训练、调教仔猪开始吃料。

目的是:

补充母乳营养的不足;促进仔猪胃、肠发育和消化机能的完善,防止下痢;为仔猪从吃奶到吃料过渡做准备。

1.补矿物质

(1)补铁一般在仔猪出生后2~3日龄开始补铁,以防止仔猪出现缺铁性贫血。

具体做法是:

在3日龄时肌肉注射补铁针剂1毫升/头(含铁≥100毫克),5~7天后再注射2毫升/头。

目前市售的补铁针剂主要有:

英国的血多素、加拿大的富血素、广西的牲血素、上海的右旋糖酐铁和温州的右旋糖酐铁钴合剂等。

患贫血症的仔猪临床表现主要有:

皮肤、粘膜苍白,皮毛粗乱,食欲减退,轻度腹泻,精神萎靡不振,生长停滞,严重者死亡。

(2)补铜铜的缺乏会减少仔猪对铁的吸收和血红素的形成,同样会使仔猪发生贫血。

所以,在补铁的同时最好再补铜。

(3)补硒硒和维生素E有相似的抗氧化作用,它与维生素E的吸收、利用有关。

硒缺乏时,仔猪突然发病,病猪多为营养状况中上等的或生长较快的仔猪。

体温正常或偏低,叫声嘶哑,行走摇摆,进而后肢瘫痪。

预防仔猪缺硒,主要在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给饲母猪较高浓度硒的饲料(0.4~0.8克/吨)。

另外,对缺硒仔猪,可于仔猪出生后3~5天第一次肌肉注射0.1%的亚硒酸钠生理盐水0.5毫升/头,断奶时再注射1毫升/头。

2、补水

一般要求仔猪生后3日龄开始补给清洁饮水(在冬季有条件的可供给温水)。

3.补料

5~7日龄开始训练仔猪认料,一般需5~7天。

这时仔猪消化器官处于强烈生长发育阶段,母乳基本上能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

但仔猪此时开始牙床发痒,喜欢四处活动、啃食异物,此时补料容易成功。

补料的目的在于训练仔猪认料,锻练仔猪咀嚼和消化能力,避免仔猪啃食异物,防止下痢。

诱食补料时要注意:

饲料香甜、适口性好,易消化和良好的保健性;光照充足;补饲地点固定;补料要少量多餐,保持饲料新鲜。

三、抓旺食,过好断奶关

一般在3周龄前后对哺乳仔猪加强补料,目的是:

满足仔猪生长的营养需要(此时母乳已不能满足仔猪的需要),提高仔猪的断奶窝重;进一步促进仔猪消化器官适应植物性饲料。

另外,必须重视做好日常卫生、消毒、防疫工作,给仔猪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非常重要。

名词解释:

猪生产学特性:

是指猪所共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内在性质。

产仔数:

指的是母猪产一窝仔猪的总数(或活仔数)。

初生个体重:

初生个体重是指仔猪在出生后吃初乳前称重所得的个体重量。

初生窝重:

是指一窝仔猪所有个体重的和。

断奶窝重:

指断奶时全窝仔猪的总重量。

杂种优势:

又叫经济杂交,指的是杂交亲本的选优提纯和杂交组合的有效选择。

发情周期(性周期):

母猪上一次发情排卵到下一次发情排卵的这段时间称之为发情周期,也叫性周期。

集约化养猪:

指以“集中、密集、约制、节约”为前提,按照养猪生产的客观规律,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而采取的对猪群、劳动力、设备的合理配置和适度组合的经营形式。

集中是指大量的猪集中在一起饲养,即猪场的规模大,猪的群体大;母猪的发情较集中;猪群内不同类型的猪分区集中。

密集是指饲养密度大,各类单位猪的占地面积小,同样面积猪栏饲养猪的数量比传统养猪头数多。

约制是指对猪群进行了控制,主要表现在母猪发情控制、同步发情、妊娠母猪的限位栏饲养、控制膘情及高床限位栏产仔,控制母猪活动进行哺乳。

节约是指生产周期短,节约时间;设备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节约劳动力;种猪限量饲喂及育肥猪饲喂全价料,生长速度快,节约饲料。

工厂化养猪:

就是指以工业生产方式,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进行高效率的养猪生产,使猪群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以及猪场的劳动生产率都达到高效率。

是现代化养猪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水式的生产工艺流程:

是指按照养猪生产的6个环节(配种、怀孕、分娩哺乳、保育、生长、肥育)分阶段饲养,并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要求进行流动,组成一条生产线来进行生产。

又叫分阶段作业流水线生产工艺或分阶段饲养技术。

是现代化猪场采用的一种生产流程。

PSE猪肉:

指猪宰后呈现苍白颜色、质地松软和汁液渗出特征的肌肉。

表面粗糙,结构松散。

DFD猪肉:

宰后肌肉外观呈现暗红色、质地硬、肌肉表面干燥的特征,即DFD肉。

这类肉由于肌肉表面干燥、结构致密、嫩度差,同样既不适合鲜食用也不适合加工用。

猪应激综合症(PSS):

猪在遭受各种不良因素或应激原的刺激时,表现出生长发育缓慢,生产性能和肉品质量降低,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引起死亡的一种非特异性反映。

SPF猪群:

SPF猪是指在母猪临床前采用剖腹取胎或无菌接产获得仔猪,然后在无菌状态下把仔猪送往隔离的仔猪舍内,与非SPF猪隔离饲养,以至它们能够自然产生下一代SPF猪。

用这种方法所得的猪群,称之为SPF猪群

早期隔离断奶:

其实质内容是,母猪在分娩前按常规程序进行有关疾病的免疫注射,仔猪出生后保证吃到初乳,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预防接种后,在10~21日龄断奶,然后把仔猪在隔离条件下保育饲养。

保育仔猪舍要与母猪舍及生产猪舍分离开,隔离距离约在250m到10km,根据隔离条件不同而不同。

这种方法称之。

胴体瘦肉率:

瘦肉重/(瘦肉重+脂肪重+皮重+骨重)X100%

全进全出:

全进全出制是指同一批猪群同时转入、同时转出,按节律转群进行生产,全年不分季节均衡生产。

母猪年生产力:

是指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和体重。

断奶仔猪:

是指仔猪从断奶至70日龄左右的仔猪

发情期发情的高潮阶段,也是排卵高峰期

妊娠从受精—分娩前的整个时期,就妊娠的全过程

填空题:

1、瘦肉型猪的外形特点有中躯长、四肢高、头颈轻、腿臀丰满,整体呈流线型。

2、我国地方猪的种质特性主要有繁殖力强,抗逆性强,肉质优良,生长缓慢,早熟易肥,胴体瘦肉率低。

3、种公猪要合理利用,一般来讲,中上等体况2—4岁的壮年公猪每天可利用1—2次,用1天休息1天;1---2岁和5岁以上的公猪每天利用不超过1次,每周2—3次。

4、猪的活体测膘一般测3点,取其平均值,这三点分别是前胸骨后缘、最后肋骨处、髋结节前缘。

5、工厂化养猪的主要特点有连续流水式生产、早期断奶、全进全出、集约化饲养。

6、质量性状常用来描述猪的外貌特征,如毛色、耳型、遗传缺陷、血型。

7、一点一线的饲养工艺包括有四段饲养、三段饲养、五段饲养等三种。

8、传统养猪的断乳日龄是45—60天,但早期断乳一般是在3—4周龄,而更早于早期断乳的断乳方法被称为隔离式早期断乳。

1、妊娠母猪出现八字脚(外张),食欲明显下降,最后一对乳头能挤出浓稠,色淡黄(或乳白)的乳汁,此时,大约过(4---6小时)小时后母猪即将产仔。

2、影响母猪泌乳量的因素很多,除了品种以外还有(初配年龄胎次饲养管理)

3、仔猪对饲料中植物性蛋白质消化率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有(消化腺机能不完善)

4、某猪场设计年产商品猪a头,仔猪出生至出栏成活率为b,配种分娩率为c,母猪每胎产仔数为d头,繁殖周期为e天,该场年需母猪数的计算方法应为a/(b*c*d*365/e)

5、进行工厂化养猪,为了有利于全进全出,生产规格一致的商品猪,要实行标准化,包括标准化的(猪种饲养环境条件)

6、母猪两次产仔之间的间隔期愈长,则年产胎数愈少,这个间隔期被称为(繁殖周期)

7、确定母猪的配种时间讲究“四要看”,即(看阴门看粘液看表现看年龄)

8、确定猪场生产规模主要取决于(投资能力场地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

1、广东省著名的地方猪种------广东大花猪属华中型猪。

3、为了使猪场的布局合理,生产区常被设置在下风处。

4、母猪乳房的乳池退化,故其排乳属刺激排乳。

5、为了提高肥育猪的日增重和瘦肉率,可采取前敞后限的饲养原则。

6、为保证后备母猪的高生产力,培育阶段后备母猪要求生长速度不要太快,要肌肉发达。

7、对刚断乳仔猪采取分餐饲喂的饲养原则,可促进其生长发育的速度。

8、初生仔猪皮薄毛稀,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体重比值小,故有“小猪怕冷”之说。

9、在我国华北地区,常用的猪舍为平顶式、拱式。

10、现代养猪为了防止疾病和保持良好的猪舍环境,产仔栏和保育栏常采用高床栏的形式。

养猪业的3个阶段

(1)原始养猪

(2)传统养猪(3)动态保种与提高生产并重阶段

瘦肉型猪经济类型有:

瘦肉型,脂肪型,兼用型

地方良种6大类型

(1)华北型

(2)华南型(3)华中型(4)江海型(5)西南型(6)高原型

广东的地方良种的种类有

(一)广东大花白

(二)广东小耳花猪(三)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