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6049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开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开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开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开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docx

《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题报告.docx

开题报告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选题名称

私募股权机构参与下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研究

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企业管理

研究生学号

132830995

研究生姓名

涂芬

指导教师姓名

吴继忠

攻读学位级别

硕士

论文起止年限

2015年01月-2016年01月

申请开题日期

2015年1月16日

开题报告填写事项

一、填写必须实事求是,字迹要端正、清楚。

填写内容字体为:

楷体小四号,行距为“固定值18”;签字必须用蓝、黑墨水笔,如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二、本报告的第一至第六部分由研究生本人填写(字数不少于2000字),其余部分由指导教师、开题报告评议小组、教研室(研究所)主任、学院(部)院长(主任)填写。

三、研究生开题报告日期规定为:

研究生进校后第三学期完成。

四、开题报告评议小组由学院(部)统一集中组织,对开题报告不通过的要在1至2个月内补做,重新审核合格后,才允许正式进入论文阶段。

 

本课题涉及的内容(包括实验数据、计算机程序、导师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及心得等),除在毕业论文中所发表的之外,本人保证:

未经导师正式同意,五年内不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公开。

研究生(签字)

导师(签字)

日期:

年月日

一、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盈余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但目前对于创业板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文献比较少,知网的搜索结果不到15篇。

一方面,创业板公司特征、制度背景、股东结构与主板市场存在明显差别,主板公司治理因素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可能带来不同的影响;另一方面,私募机构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不仅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更有大量私募机构人员进入董事会直接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管理,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控制公司的盈余管理。

以往的研究多关注主板,并且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是分开和孤立的。

对IPO盈余管理的公司治理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专业素养、独立董事及两职合一等方面,主板市场通过规范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等方法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但是,对于如何规范创业板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则较少。

贺欣、曾念华(2014)对创业板董事会特征与IPO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发现,上市当年规范的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比例对IPO盈余管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两职分离对IPO盈余管理的监管效果则不显著。

至于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的研究目前一部分研究认为,机构投资者的存在迫使管理者必须关注公司的长期经济效益,从而减小了管理者自利的机会主义行为,可以有效约束盈余管理;另一部分研究则认为机构投资者过度关心上市公司的短期收益,不理会损害公司长期利益的行为,无法有效制约盈余管理。

上述两种观点虽然都得到了实证证据的有力支持,但是研究忽略了机构投资者的监管意愿和监管效率往往随着投资背景、持股数量、持股比率等投资特征的变化而改变化。

故本文基于私募股权机构深入创业板公司董事会,作为连接股东与经理层的一个重要的内部控制工具这一事实,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参与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以期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政府监管部门有关政策制定和创业板公司自身防范起到一定的现实启示意义。

对于政府监管部门来说,有助于其监管和约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供经验证据,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对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政策起到推动作用。

此外,对于创业板公司自身而言,可通过改善公司治理,如适度地放宽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限制、改善董事会财会专业背景、抑制股权过度集中等方面来防范甚至杜绝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以提高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提高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二、简述该领域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综述

纵然不少国外公司有更为严格的各种法律及政策的约束,盈余管理行为在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的仍是一种普遍现象。

美国审计总署的一个报告显示,在1997年到2012年之间,盈余管理带来了超过8000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缩水。

国外对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盈余管理的研究开始得较早,但和国内类似,将公司治理结构、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分开进行实证研究。

前者主要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审计委员会特征等方面着手,分析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或财务报表舞弊的关系,因此至今己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后者大多数的研究结论则是支持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能够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主要研究文献分为公司治理、董事会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这两个个方面:

(1)公司治理、董事会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HealyandWah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在财务报告中主观性修改公司财务报告,导致利益相关方不能真实把握公司业绩,甚至影响到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合同性事项结果。

NobuyukiTeshima,AkinobuShuto(2006)的研究发现,进行过财务报表舞弊的公司的外部董事比例显著低于非舞弊公司,董事会中包括外部董事有助于降低财务报表舞弊的可能性。

DenizIgan,MarceloPinheiro(2012)的研究发现,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行动及其成员的财务知识是阻止经理盈余管理倾向的重要因素。

FrancisJ.,LaFondR.,OlssonP.(2005)则通过从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公司中选择了110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得出独立董事的比例和盈余管理的程度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

(2)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Ping-ShengKoh(2007)将机构投资者分为瞬态或长期投资两类机构投资者,分析公司是达到还是超过收益目标,这项研究强调了在选择投资机构时明确机构投资者的类型和所有权性质的重要性,阐明了机构投资者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管理。

WangChenguang,KongLihua(2009)则通过开发一个关于收益操纵、分析师预测和机构投资者交易的模型,得出了内部人持股的程度影响企业的管理收益,并且盈余管理也导致了不乐观的分析师报告错误,进而导致机构投资者积极的交易行为。

RichardChung,MichaelFirth以2004-2006年非金融类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发现机构持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控制住盈余管理对机构投资者的影响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后同样发现,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正向作用依然显著。

Scott.D(2012)发现大机构股东持有的股份和会计利润信息含量之间成正比例关系。

因此,大机构投资者的控股量越高,监督企业的动机就越强,更有可能以两种方式限制企业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

DenizIgan,MarceloPinheiro(2012)研究结果发现,当机构投资者只持有公司少量的股份并有短期盈利压力时,它会表现得更关注短期目标,机构投资者的这种短期目标会刺激公司管理层增加盈利。

2、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以往的研究多关注主板,并且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是分开和孤立的。

对IPO盈余管理的公司治理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专业素养、独立董事及两职合一等公司治理方面。

由于创业板最近几年才兴起,最近对于创业板的研究也仍可分为公司治理、董事会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这两个个方面:

(1)公司治理、董事会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丁正丽(2010)对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三个结论:

一、如果企业的董事会的规模足够大,那么公司的治理就会更加彻底,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也就会越大;二、如果一个企业的控股人和经营管理人是同一个人,并不会对盈余管理产生很明显的约束作用;三、如果只是简单的控股人,并不会对企业的盈余管理产生明显的约束作用。

朱海珅,闫贤贤(2010)选取2004-2009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得出董事会规模与内部控制失效显著正相关,专业会计人员的构成与内部控制失效呈负相关,两职兼任现象与内部控制失效正相关,独立董事人数与内部控制失效显著负相关的结论。

LongJing,LiYan-xi,ChenKe(2010)摘取2006年到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的3468个上市公司样本,结果显示集中所有权和高管薪酬对盈余管理是负面影响,而国有控股对盈余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从此方面控制盈余管理水平和改善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稳定和和谐。

付增贵(2012)选取2008-2010年沪深两市采掘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是否设置审计委员、高管薪酬、公司债务融资、上市公司的年度规模会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影响。

周婷婷(2013)利用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半方差范式仅测度低于预期回报率的系统风险,通过联立方程模型,研究发现,良好的公司治理,较高的管理层所有权能够有效降低公司的下端系统风险,公司治理与管理层所有权之间呈现显著的互补关系。

(2)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程书强(2006)的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成负相关,持股比例越高,越能够抑制管理层的应计制盈余管理行为。

王媛媛(2009)在利用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比例研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时却发现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提高影响不显著。

刘亚明,王洪(2011)选取所有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样本,研究结果表明:

机构投资者在总体上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能够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有效地抑制盈余管理,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则对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影响,不能起到监督治理作用。

李延喜,杜瑞,高锐(2011)以2004-2008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与机构投资者持股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持股比例13.07%是机构投资者是否有效抑制盈余管理行为的临界值。

贺欣、曾念华(2014)对创业板董事会特征与IPO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发现,上市当年规范的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比例对IPO盈余管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两职分离对IPO盈余管理的监管效果则没有验证。

李康(2014)选取了2010~2012年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探讨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抑制。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说明机构投资者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作用,能够促使公司提高盈余信息的真实性。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改革在不断深化,私募股权投资参与创业板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不少研究表明投资者保护程度高的企业,其内部人管理会计盈余的动机少,从而盈余管理行为也少,至于具体的影响方面及影响程度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三、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及实施方案:

本论文在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上有所创新,选取有私募股权机构持股的创业板公司作为样本,结合机构投资者相关特征指标来分析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主要内容如下:

1.绪论

简述创业板近年来的盈余管理行为及影响,公司治理在协调各个利益相关者、影响盈余管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阐明研究私募股权机构参与下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否能够能有效发挥监管作用就更值得研究。

2.文献综述

阐述国内外对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现状、研究重点和成果,尤其基于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专业素养、监事会特征、信息披露、独立董事及两职合一等方面的研究,概括研究不足及展望。

3.基于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

介绍盈余管理的内涵、手段及评价方法,对私募股权机构参与下的公司治理特征、机制、现状等方面进行概述,并阐述私募股权机构参与下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影响的相关理论支撑。

4.实证分析

阐述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各个变量的设定依据及定义,结合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对私募股权机构参与下公司治理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相关性检验、稳健性检验及回归分析,找到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最恰当的回归模型。

5.研究结论及建议

总结归纳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对文献的探索与不足之处做出说明。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

1、文献综述法:

关于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特征国内外都有相应的研究,因此阅读大量文献,总结他们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本文的写作。

2、描述分析法:

本文将对所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表面的分析,初步得出分析结果,以助于深层次的实证研究。

3、实证研究法:

首先运用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来考察公司治理指标与盈余管理之间的长期关系,然后根据相关文献和理论研究,初步假定我国公司治理中的各种相关变量与公司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着各种关系,并建立计量模型用模型来验证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分析得出结论。

(2)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基于有私募持股的创业板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及盈余管理现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研究方向细分及指标设定,进而对私募股权机构参与下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政策建议及抑制盈余管理的策略。

由于面板数据皆有查找来源,模型分析方法成熟,故实施起来不存在太大障碍,在指标等因素上进行创新则是本文的突破点。

目前设定的模型指标如下表:

模型设计

被解释变量

盈余管理水平

Healy模型计量方法

解释变量

股东制衡指标

前十大股东持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独立董事人数/董事会人数

外部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独立董事人数/董事会人数

董事会特征指标

独立董事人数

董事会规模

董事会拥有财会专业背景的比例

董事会规模平均年龄

董事长是否兼任(兼任为1,不兼任为0)

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会人数比例

融资模式指标

PE投资者个数

PE投资者进驻时间

最大PE投资者持股比率

公司债务筹资占比

公司股权筹资占比

PE投资者总持股比率

控制变量

公司规模

期初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成长性变量

营业收人增长率

虚拟变量

行业性质

设置n-1个行业哑变量

是否设置审计委员会

是为“1”,否则为“0”

五、工作量及工作进度安排(包括文献阅读、方案设计与实现、计算与实验、论文书写等)

起止日期

课题阶段工作进度

2014.09-2014.12

2014.12-2015.01

2015.01-2015.02

2015.02-2015.11

2015.11-2015.12

2015.12-2016.01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询、收集和整理。

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申请开题。

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学习公司治理及融资模式等方面的知识,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和信息。

利用相关理论及Eviews等软件工具进行实证研究。

将以上阶段的成果进行整理,撰写论文初稿,参加中期检查。

论文定稿,参加答辩。

六、主要参考文献(要求10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国外资料)

参考文献名称

[1]WangChenguang,KongLihua.Empiricalanalysisontherelationshipbetweencorporategovernanceandperformanceoftourismenterprises[J].ShandongSocialSciences,2009(9):

73-76.

[2]YangChunli,ZhuShushan,ZhangTongjian.EmpiricalanalysisonperformanceChina’slistedcompanies[J].CommunicationofFinanceandAccounting,2011,(7):

88-89.

[3]NobuyukiTeshima,AkinobuShuto.ManagerialOwnershipandEarningsmanagement[J].TheoryandEvidence2006(3):

23-27.

[4]LongJing,LiYan-xi,ChenKe-jing.OwnershipStructure,ExecutiveCompensationandEarningsManagement[J].2010

(1):

31-43.

[5]DenizIgan,MarceloPinheiro.Incentivetomanipulateearningsanditsconnectiontoanalysts’forecasts,trading,andcorporategovernance[J].EconFinance,2001(36):

781-821.

[6]Dechow,P.M.,R.D.Sloan,A.Sweeney.DetectingEarningsManagement[J].AccountingReview,1995(7):

193-225.

[7]Jones,J..EarningsManagementduringImportReliefInvestigations[J].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1991(29):

193-228.

[8]Klein,A.FirmPerformanceandBoardCommitteeStructure[J].JournalofLawandEconomics,1998(41):

275-303.

[9]Vafeas,Nikos.BoardMeetingFrequencyandFirmPerformance[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99(5):

113-142.

[10]Weisbach,M.S..OutsideDirectorandCEOTurnover[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88(20):

431-460.

[11]YermackD..HigherMarketValuationofCompanieswithaSmallBoardofDirectors.[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96(40):

185-211.

[12]Park,YunW.,Hyun-HanShin.BoardCompositionandEarningsManagementinCanada.JournalofCorporateFinance,2004(10):

431-457.

[13]ScottD.Dyreng,MichelleHanlon,EdwardL,Maydew.Wheredofirmsmanageearnings?

[M].ReviewAccountStudy,2012(17):

647-687.

[14]Ping-ShengKoh.Institutionalinvestortype,earningsmanagementandbenchmarkbeatersOriginalResearchArticle[J].AccountingandPublic.2007(3):

267-299.

[15]RichardChung,MichaelFirth,Jeong-BonKim.Institutionalmonitoringandopportunisticearningsmanagement[J].JournalofCorporateFinance.2001(6):

29-48.

[16]FrancisJ.,LaFondR.,OlssonP.,etal.TheMarketPricingofEarningsQuality[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5

(2):

295-327.

[17]杨兴全,芳董.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控制实证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3):

71-76.

[18]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分析———基于2006年1249家公司[J].管理世界,2007(5):

104-114.

[19]夏冬林,李刚.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会计盈余质量[J].当代财经,2008

(2):

111-118.

[11]陈武朝,张泓.盈余管理:

审计师变更与审计师独立性[J].会计研究,2004,(8):

81-86.

[13]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9):

26-36.

[14]常巍、贝政新.资本市场发展中的投资主体与投资行为[J].经济研究,2002

(7):

58-62.

[15]程书强.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信息关系实证研究[J].管理

世界,2006,9:

129-136.

[16]蔡吉甫、谢盛纹.控制权性质、代理成本与公司治理机制效率研宄[J].当代

经济管理,2007,29(5):

119-125.

[17]张耀伟.公司治理评价、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8(10):

11-18.

[18]黄谦.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关联性的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9(4):

1O8—115.

[19]付增贵.公司治理"高管薪酬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J].企业经济.2012(9):

166-168.

[20]丁正丽.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实证研究[J].财税研究.2010(4):

192-194.

[21]刘亚明,王洪.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相关性研究[J].金融纵横.2011(7):

71-72.

[22]李延喜,杜瑞,高锐.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金融.2011(03):

39-46.

[23]周婷婷.公司治理、管理层所有权与下端系统风险--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经验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3

(1):

42-45.

[24]徐海燕.关联交易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J].公司治理.2013(4):

93-95.

[25]陆露.盈余管理计量方法综述[J].会计与金融.2013

(2):

16-17.

[26]薄仙慧、吴联生.国有控股与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

盈余管理视角[J].经

济研宄,2009

(2):

81-91.

[27]高敬忠、周晓苏、王英允.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信息披露的治理作用研宄——

以管理层盈余预告为例[J].南开管理评论,2011(5):

129-140.

[28]黄谦.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关联性的研宄[J].当

代经济科学,2009(31):

108-115.

[29]江向才.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人持股之研宄[J].南开管理评论,2004,7

(1):

33-40.

[30]朱海珅,闫贤贤.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内部控制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J].2010

(1):

55-59.

[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