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统计模板.docx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统计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统计模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统计模板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
2、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教学重难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教学流程
导学过程
一、激趣引新,启迪探究----预习自测
1、谈话引入:
这儿有两个片段想给同学们看看。
(出示有关刘翔和姚明的视频。
)问:
你看到了什么?
你对刘翔和姚明了解多少?
(学生叙述,教师概括。
)
2、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再过几天我校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就要召开了。
这次的运动会可与以往不同啊!
为了提高我校“秋季运动会”的知名度,我们学校想以其中的一位做这次运动会的形象大使,你更希望谁代表我们学校担任这次运动会的形象大使?
(学生各抒己见,产生意见。
)
3、 看来同学们各有想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来决定推荐谁比较好呢?
(举手表决,统计)对!
我们可以现场收集和整理大家的想法。
那么我们班的情况到底怎样呢?
(举手表决)支持刘翔的同学请举手;支持姚明的同学请举手。
(现场了解统统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
二、交流质疑合作探究
4、 刚才只是我们对本班的收集和整理,不能代表我们整个年级同学的意见。
所以老师在课前收集和整理了六年级其他6个班同学们统计的情况。
(出示六年级各班推荐刘翔、姚明情况的统计表),把刚才收集到的我们班的数据也填在表中,提问:
从表中能比较出结果吗?
(可以,但比较困难.)
5、 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大家的意见,你觉得我们用什么把这些数据表现出来会更好呢?
(条形统计图)老师也觉得条形统计图很好,因为用直条图来表示可以直观的看清楚各班统计的情况。
但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呢?
(学生各抒己见)
6、出示根据本班统计情况制作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从图中你能看出什么?
(标题、日期、单位、横纵轴、不同的直条图、图例以及纵轴表示的单位大小等),为何选用两种颜色的直条,这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何不同?
我们把这种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7、 你能根据其他几个班的统计情况来继续绘制我们刚才统计图吗?
(学生补充完整统计图)
三展示交流
8、 评议:
找三种类型的:
(1)直条图少数字的;
(2)画的直条不够规范的;(3)比较正确且美观的。
让学生去评议。
9、 观察图,哪个班喜欢刘翔和姚明的相差比较大?
哪个班喜欢刘翔和姚明的相差比较小?
从图中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
你觉得从六年级调查统计的情况看,谁更有可能担任我们运动会的形象大使?
四典题精炼
1、我们的运动会就要召开了,大家想和刘翔、姚明一样,成为我们学校的体育明星吗?
那么你们平时都开展了哪些体育活动啊?
(学生叙说)想不到同学们这么热爱体育运动,老师为大家能够积极参加锻炼而感到十分高兴!
2、 看图分析
球类比赛中,在边线发球时,有单手投球,也有双手投球,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
(学生各抒己见)
出示课本59页的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评价一下,哪一种更便于比较两种投球方式的投球距离?
纵轴每格代表几米?
最下面一格为何用折线?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后,相互交流。
纵轴每个单位表示0.5米,最下面一格用折线表示省略。
)
从上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根据统计图作出合理的结论)
五学标达成
1、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2、为了开展好这次运动会,有许多有关体育活动的数据需要收集和整理,刚才我们只是把体育活动中的一部分进行了统计,请同学们在课后、运动会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绘制设计成统计图,看一看谁设计的既美观又正确。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
复式条形统计图练习课
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复式条形图的学习。
2、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教学重难点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实际运用。
教学流程
导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解决问题
1、答话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统计知识?
2、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你能介绍一下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吗?
3、什么情况下使用复式条形统计图?
4、你能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吗?
出示P60的试一试
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并集体订正。
二、联系生活,实际运用
1、独立完成练习册123题
2、集体订正
三、回顾总结,展示个性
1、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2、评一评,哪一组的统计图做得最好。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
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初步学会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
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教学流程
导学过程
一、预习自测
出示2005年的甲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
师问:
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你觉得可以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这些原始数据?
生:
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师:
选用那种方法最好?
生:
折线统计图。
师:
制成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好处?
生:
易于看清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
怎样制作?
生:
先画坐标图、标数、描点、连线
生:
画线要用尺子。
二、交流质疑
老师又提供了2005年的乙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
这时你们又会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雨量呢?
好,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思考,现在到小组里将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形成共识。
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通过自主交流与探索,比较,逐步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发现最佳的统计方法】
三、.展示交流、全班交流,形成方法
1、学生交流:
(1)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2)这种统计方式有什么好处
(3)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将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的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
从中说明两者的关系与功能。
2、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制作成条形或折线统计图,并由两位学生板演并进行分析。
3、教师对学生在黑板上的统计图进行讲解。
(1)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师主要要解决图例问题。
为了能清晰的表示两个量,我们可以用实线与虚线来表示。
也可以用两种不同颜色来表示。
(2)教师引导学生对统计图进行分析。
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通过比较,形成共识。
通过比较大家都认为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更能反应这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
四、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师:
想想,生活中还从那儿见过这种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前出示生活中的实物复式折线统计图。
生:
报纸上、股市上、父母单位、电视里…
五、学标达成
1、完成练习册1、2。
2、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它帮助我们便于看出事物发展的变化趋势。
而且单式和复式两种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是一样的,只是复式折线统计图要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
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课
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进一步学习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练习复式折线图的意义与统计图。
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教学流程
导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你能说一说一吗?
2、独立完成课本试一试
3、集体订正
二.练习册P48~49
1、完成2、3题
三、小结:
小结:
与同学们一起说一说,你今天的收获和你的疑惑。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
练习四
(一)
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进一步学习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从统计表里收集信息,并能用这些信息分析问题。
教学流程
导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全班交流
1、P64第1题
鼓励学生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2、P64第2题
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看看我们国家每天创造多少财富,又消耗多少财富。
首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根据数据的特点,应选择画复式折线统计图。
鼓励学生从统计图中说尽可能多的信息。
比如每天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随时间推移一直在上升,上升幅度都很大。
2003年与1978年相比每天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都增加了大约30倍。
每天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大于每天的最终消费,每天的最终消费一直是每天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多一些。
二.自主练习
1、、P67第2题
(1)这是什么统计图?
(2)分析图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2、、P68第题第3题,
(1)用什么统计图表示各年级男、女生的人数情况。
(2)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三、作业
完成练习册《成长展示》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
练习四
(二)
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通过实践,学生更进一步的整理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发现问题,从而决定用什么什么统计图来描述这些数据。
教学重难点
从统计表里收集信息,并能用这些信息分析问题。
如何根据信息绘制统计图
教学流程
导学过程
一、实践活动
统计学生的身高,为学习统计提供了很好的数据资源。
在测量身高的活动可以贯穿整个小学学习阶段,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要求有所不同。
本次测量身高,旨在学生把每年测量身高的数据保留下来,养成保存资料的习惯。
这个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运用学习的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1ˋ课前布置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
上课时首先指导学生将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汇总,完成统计表。
教材提供了一个身高段的划分,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身高段。
2ˋ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以及统计图的特点,选择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你选择什么统计图来表示?
)
3ˋ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汇总后的数据和统计图发现信息,比较男女生身高分布的不同。
让学生主动去探讨。
让学生进行比较,从数据中比较信息。
4ˋ让学生看书中提供的图片,以直观的形式表示各身高段学生的人数。
喜欢学生将自己班级与这个班的身向的颁进行比较,还可以分析从总体上看哪个班的身高一些。
如果学生感兴趣的话,老师也可以把自己班同学的身高拍成照片。
5ˋ使学生体会到数据统计的作用,学生的回答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数学知识,就身高的问题中,进一步整理和学习统计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二、巩固练习,复习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请与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吧。
【通过自主交流与探索,比较,逐步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发现最佳的统计方法】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课题
整理与复习
(二)
课时
课型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数学与体育、比的认识、统计三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提高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能力。
提高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教学流程
导学过程
一、你学到了什么?
1、请学生对四、五单元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2、根据学到的知识,你能什么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二、P67~68练一练
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2、第2题
①这是什么统计图?
②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③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④你还有什么疑问?
3、第3题
学生看题,先集体分析题目,一起探讨数学问题。
(1)根据数据制什么统计图?
你会吗?
(2)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你还有什么疑问?
4、第4~7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三、小结:
通过这次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整理与复习
(二)练习课
一、填空题.
1.
:
0.75的比值是(),把它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2.0.8: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3.():
()=
=1.25=125÷()。
4.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比
16:
24
0.52:
1.3
:
:
化简比
比值
二、师徒三人加工零件,每个人的任务都是120个。
师傅3小时完成,徒弟4小时完成。
请按要求写出比例。
(1)师傅和徒弟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比();
(2)徒弟加工零件总数与其工作效率比();
(3)师傅和徒弟的工作效率比().
三、实际应用。
1.有一种橙汁是由果珍和水按1:
25的质量比配制而成的。
一瓶520毫升橙汁中,含水多少毫升?
2.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之和是30。
如果分子加上3,分母加上31,得到的新分数约分后是
,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四、、完成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某地区2005年2—5月份招商引资情况如下:
二月份计划招商1千万元,实际招商2千万元;三月份计划招商2千万元,实际招商3千万元;四月份计划招商3千万元,实际招商5千万元;五月份计划招商5千万元,实际招商8千万元。
某地区2005年2—5月份招商引资情况统计图
实际招商:
-------
计划招商:
---
1、根据以上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这个地区2—5月份实际平均每月招商额是()千万元.
3、这个地区5月份实际招商额比计划增加了()%.
五、深圳、珠海两城市月平均降水量
如下表:
(单位:
毫米)
根据统计表制作统计图,然后看图回答问题:
(1)深圳市___月份降水量高,___月份降水量最低;
(2)珠海市___月份降水量最高,___月份降水量最低;
(3)从总体上看,深圳珠海两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_____
(4)深圳市最高与最低月平均降水量相差_______毫米
(5)深圳珠海两市月平均降水量____月份相差最多,相差____毫米;
(6)深圳珠海两市月平均降水量相差都是30毫米的是_____月;
(7)深圳市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珠海市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填一填.(28分)
1.10:
36,读作( )。
2.( ):
5=9/15=27÷( )=( )%=( )成。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边长与周长的比是( ):
( ),边长与面积的比是( ):
( )。
4.A是8.4,B比A少3.6,A:
B=( ):
( ),比值是( )。
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4:
3:
2,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 ),( ),( ),它是( )三角形。
6.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36㎝,长宽的比是7:
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一种盐水,盐与水的比为1:
10,现有这种盐水共550克,其中盐占( )克,水占( )克。
8.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
1,那么它们的周长比是( ):
( ),面积比是( ):
( )。
9.某班女生比男生多1/4,那么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
( ),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比是( ):
( );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 )。
10.从甲地到乙地,小李用了4时,小张用了3时。
小李和小张所用的时间的比是( ):
( ),他们的速度比是( ):
( )。
11.一块铁与锌的合金,铁占合金的2/9,那么铁与锌的质量之比( ):
( );合金的质量是锌的质量的( )倍。
1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2,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 )。
13.100克盐放入5千克的水中,盐与水的质量比是( ):
( ),在浓度为5%的盐水中,盐与水质量比是( ):
( )。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5分)
(1)比的前项和后项( )
A.都不能为0 B.都可以为0 C.前项可以为0 D.后项可以为0
(2)学校买来380本图书,按一定的比分配给三个班,它们的比可能是( ).
A.2:
3:
5 B.2:
3:
4 C.1:
2:
3
(3)3/5:
0.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A.1:
3 B.3:
1 C.3
(4)一根小棒锯成3段需要30秒,那么锯成6段需要( )秒.
A.60 B.75 C.90
(5)出勤率最高可以达到( )
A.101% B.99% C.100%
三.化简下列各比(14分)
4.2:
7/4 120:
72 1/7:
1/49 1:
1/3
36分:
1小时 308立方厘米:
2立方分米 1平方米:
4320平方厘米
四.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15分)
40:
28 1.6:
2.5 7/2:
8.4 5/2:
11/2 9.2:
2.05
五.解决问题(38分)
(1)甲、乙、丙三个养猪专业户共养猪840头,养猪头数比是9:
10:
11。
求各户养猪的头数。
(2)一个长方形操场的周长是420米,长与宽的比是4:
3。
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小红小刚小华三个人收集邮票,小红收集的邮票数和小刚收集的邮票数的比是2:
3,小刚收集的邮票数和小华收集的邮票数的比是6:
13 ,三人共收集230枚,求三个人各收集多少枚?
(4)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的比是4:
3:
2,它的棱长总和为108㎝,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5)一批零件,已知加工完的个数与未加工的个数之比是1:
3,再加工150个,已加工的零件个数与未加工的零件个数之比为2:
3,则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6)一套西服390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5/8,求裤子和上衣各多少元?
第四单元试卷讲评
一、填一填.(42分)
2.4/(16)=(3)÷12=9:
(36)=25%。
4/(16)=0.25(3)÷12=0.259:
(36)=0.25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边长与周长的比是(4):
(1),边长与面积的比是(a):
(1)。
周长=4a面积=a×a
6.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36㎝,长宽的比是7:
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6是长与宽的和吗?
36÷2=18厘米18×7/2+718×2/2+7
10从甲地到乙地,小李用了4时,小张用了3时。
小李和小张所用的时间的比是(4):
(3),他们的速度比是(4):
(3)。
1/4:
1/3=4:
3
11.一块铁与锌的合金,铁占合金的2/9,那么铁与锌的质量之比(7):
(9);合金的质量是锌的质量的(9/7)倍。
铁占合金的2/9,意义;把合金看作“1”平均分成9分铁占2分。
锌是几份?
15.某班女生比男生多1/4,那么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5):
(4),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比是(4):
(5);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5):
(9).
女生比男生多1/4,意义把男生看作“1”平均分成4分,女生多1份。
女生是几份?
全班是几份?
16.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
1,那么它们的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周长比=(4×4):
(1×4)=4:
1
面积比=(4×4):
(1×1)=16:
1
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
1,那么它们的表面积比是():
(),体积比是():
().
表面积比=(3×3×6):
(1×1×6)=9:
1
体积比是=(3×3×3):
(1×1×1)=27:
1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10分)
(1)比的前项和后项()
A.都不能为0B.都可以为0C.前项可以为0D.后项可以为0
除数不能为0;分母不能为0;比的后项不能为0
(2)学校买来380本图书,按一定的比分配给三个班,它们的比可能是()
A.2:
3:
5B.2:
3:
4C.1:
2:
3
380÷(2+3+5)=38380÷(2+3+4)=不是整数,
380÷(1+2+3)=不是整数,
(4)一根小棒锯成3段需要30秒,那么锯成6段需要()秒.
A.60B.75C.90
三.化简下列各比(14分)
36分:
1小时
化成统一的单位
36:
60=3:
536/60:
1=3:
5
五.解决问题(16分)
(4)一个长文体,它的长、宽、高的比是4:
3:
2,它的棱长总和为108㎝,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棱长总和为108
想一想:
棱长总和是长、宽、高的和吗?
不是怎么办?
108÷4=27厘米
长:
27×4/4+3+2
宽:
27×3/4+3+2
高:
27×2/4+3+2
(5)一批零件,已知加工完的个数与未加工的个数之比是1:
3,再加工150个,已加工的零件个数与未加工的零件个数之比为2:
3,则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已知加工完的个数与未加工的个数之比是1:
3
想一想:
什么没变?
令总数为整体“1“加工完的个数与未加工的个数之比是1:
3
加工完的个数占总个数的几分之几?
1/4.
已知加工的零件个数与未加工的零件个数之比为2:
3
想一想:
现在加工完的个数与未加工的个数之比是2:
3
现在加工完的个数占总个数的几分之几?
2/5.
原来是1/4现在怎么会成2/5了呢?
同桌议一议
150÷(2/5-1/4)=1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