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导学案总结.docx
《咬文嚼字导学案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咬文嚼字导学案总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咬文嚼字导学案总结
《咬文嚼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所用的例子,分别指出其中的道理,并说出从这些例子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2.学会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探讨文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知识链接】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实、孟石。
安徽桐城人。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1897年9月19日生。
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
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执教,并与匡互生、朱自清、夏丏尊、叶圣陶、丰子恺等人在上海成立立达学园,筹办开明书店和《一般》杂志(后改名《中学生》)。
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同时在法国巴黎大学注册,后又入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
1933年秋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并曾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代理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朱光潜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历任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
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
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
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1933年回国前所作的《诗论》是我国比较美学的典范作品,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著名诗论,触类旁通,潇洒自如,美不胜收。
朱光潜认为:
“在我过去的写作中,如果说还有点什么自己独立的东西,那还是《诗论》。
《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
”此外,他的《文艺心理学》也是融贯中西的经典著作。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对黑格尔《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崇高声誉。
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
解放后,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
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他的座右铭: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其他著作: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艺文杂谈》。
【学习过程】
一、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
1.易错字注音
水浒()倒涎()憎恶()茗烟()胸襟()
搅扰()灞桥()付梓()援例()岑寂()
尺牍()中石没镞()()()
2.多音字及形似字注音
枕藉()蕴藉()慰藉()声名狼藉()禅让()
殚心()箪食()咀嚼()嚼舌()倒嚼()
咬文嚼字()惮烦()牛犊()赎罪()淄博()
缁衣()辎重()锱铢必较()黩武()渎职()木椟()
二、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1.“咬文嚼字”在《汉语大词典》中它有三个义项:
A.形容过分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B.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C.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请选择每句中的“咬文嚼字”的正确意思:
①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 )
②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嚼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 )
③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 )
2.文本的题目是“咬文嚼字”,该词词典上的意义是贬义的,朱先生在文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胆的提出了新的观点,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3、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划分全文结构层次。
三、合作探究
1、作者举的下列例子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试分别加以概括。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2、同学们认真阅读最后一小节。
同时思考这一小节起什么作用,又有哪些内容?
四、归纳小结
文字和思想感情密切联系。
所以我们在阅读中,品味语言,在其基础上品味语言背后的思想感情。
在写作中,时时咬文嚼字,推敲语言,从根本上调整思想感情,从而使语言与思想感情完全吻合,使作品达到最佳。
五、当堂检测: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话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为什么?
请你简要分析。
【练习巩固】
1.选出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憎恨(zēng)斩截(zhǎn)适宜(yí)斟酌(zhēn)
B.圆晕(yùn)鲁莽(lú)调和(tiáo)倒涎(yán)
C.骨子里(gú)岑寂(cén)清沁(qìn)付梓(zǐ)
D.意蕴(yùu)锱铢(zī)累积(jí)蕴藉(jí)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简炼不即不离锱铢必较B.尺椟斩钉截铁变本加励
C.凝练端木遗风陈词烂调D.蝉联柳岸灞桥清沁肺腑
3.下列划线处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郭先生________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②惊起了宿鸟,打破了____________,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③一句话来的较丰富,也来的较含混有_______________。
A.照例沉寂含蓄B.援例岑寂蕴藉
C.照例岑寂含蓄D.援例沉寂蕴藉
4.横线处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
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_____________,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A.自在无碍,兴尽而返,独往独来B.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
C.独往独来,兴尽而返,自在无碍D.兴尽而返,自在无碍,独往独来
5.对作者关于贾岛诗中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基本观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推”字意境冷寂,表现了孤僧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字说明寺内有人,访者拘礼。
B.“推”字与上句的冷寂一致;“敲”字平添了搅扰。
C.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D.问题不在“推”和“敲”哪一个字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贾岛当时所要说的,而且是与全诗调和的。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请你判断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A.首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7.仔细阅读体会“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展开合情合理的想像,并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①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
②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是:
③诗中表达的是诗人的情趣。
④这两句诗运用了等修辞手法。
请你阅读文章倒数第二段,回答以下问题。
8.文章解说了“联想”的来源,又做了生动的描写。
①“联想”的来源为。
②对“联想”的生动描写为(请摘原句回答):
。
③上述引文中运用的修辞格有:
和。
9.文段中使用了“乞灵”和“自鸣得意”,请思考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①“乞灵”具体指的是;(归纳为15字)
②“自鸣得意”的原因是。
(归纳为14字)
10.文中对“套板反应”从总—分角度做出了评价,它们分别是(请摘原文回答):
.总评;
.分评:
a.就作者说:
;
b.就读者说:
。
11.文中在谈韩愈的“推陈言之务去”时说:
“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其理由是:
。
12.下列两组诗,加入哪一组动词境界全出?
(1)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a.摇 映 b.舞 隐 c.弄 吻 d.扶 失)
(2)山色蒙蒙( )画轴,白鸥飞处( )诗来。
(a.如 带b.横 带c.入 送d.挂 入)
13.在诗中的括号内,填入六个字,构成六幅画。
塞鸿秋·浔阳即景
元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 ),淮山数点青如( ),
江帆几片疾如( ),山泉千尺飞如( )。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 ),塞鸿一字来如( )。
【拓展阅读】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著作等身,建树颇丰。
他一生曾三立座右铭,给人们留下了悠长的思索。
第一次,是在香港大学教育系求学时。
他以“恒、恬、诚、勇”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恒,是指恒心,即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持之以恒、百折不挠。
恬,是指恬淡、简朴、克己持重,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诚,是指诚实、诚恳,襟怀坦白,心如明镜,不自欺,不欺人。
勇,则是指勇气,志气,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
这四个字不仅集中反映了朱光潜先生求学时的精神状态,而且贯穿了他的一生。
朱光潜先生曾说:
“这四个字我终生恪守不渝。
”
第二次,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时。
朱光潜先生兴趣广泛,学过文学、心理学和哲学。
经过比较和思索,他发现美学是他最感兴趣的,是文学、心理学和哲学的共同联络线索,于是把研究美学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
当时,他的指导老师著名的康德专家史密斯教授竭力反对。
他告诫朱光潜说,美学是一个泥潭,玄得很。
朱光潜先生认真思索后,决定迎着困难上。
这时,他给自己立下这样一条座右铭:
“走抵抗力最大的路!
”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学研究中,终于写出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具有开创意义的论著。
第三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
座右铭共6个字“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此地,是说凡此地(地位、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在这条座右铭的激励下,朱光潜先生不断地给自己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在他80多岁时,依然信心十足地承担起艰深的维柯《新科学》的翻译任务。
朱光潜先生三次所立的座右铭,由于环境不同,侧重点自然有异。
第一次,主要是确立做人求学之志;第二次,侧重点是理想、事业的抉择;第三次,在学有所成后,对自己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从朱光潜先生三立座右铭中,我们除了看到一个自我砥砺、矢志以求的形象外,难道不应该获取更多的人格力量和思想的启迪吗?
·治学精神
1、自我解剖不断批评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批判和美学辩论中,朱光潜勇于解剖自己,严肃批判了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特别是他自己曾经宣扬过的唯心主义。
作为一位成就斐然的名教授,他的这一行为实在是难能可贵。
这以后,他不断地批判自己,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新的问题,堪称学者的楷模。
2、寻求真理学风端正
朱光潜通过批判唯心主义认识到以往自己是在“迷径里使力绕圈子”,以后开始学习马列主义原著。
他在近六十岁时开始自学俄语,并用各种文本(中、德、俄、法、英)进行比较研究,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
他提倡独立思考,从不人云亦云,晚年的《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就是他治学精神的具体表现。
3、“三此主义”忘我精神
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4、《 谈读书》节选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
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
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还难上十卷百卷。
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
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到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
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
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我自己便没曾读过几本“青年必读书”,老早就读些壮年必读书。
比方中国书里,我最欢喜《国风》、《庄子》、《楚辞》、《史记》、《古诗源》、《文选》中的《书笺》、《世说新语》、《陶渊明集》、《李太白集》、《花间集》、《张惠言词选》、《红楼梦》等等。
在外国书里,我最欢喜溪兹(济慈)、雪莱、考老芮基(柯尔律治)、白朗宁诸人的诗集,苏菲克里司(索福克勒斯)的七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孟列德(哈姆雷特)》、《李尔王》和《奥塞罗》,歌德的《浮士德》,易卜生的戏剧集,杜(屠)格涅夫的《新田地(处女地)》和《父与子》,妥斯套夫斯克(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福洛伯(福楼拜)的《布华里(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的小说集,小泉八云关于日本的著作等等。
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
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
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
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
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每科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途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淹没,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
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
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总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见新的世界。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
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读的书当分种类,一种是为获得现世界公民所必需的常识,一种是为做专门学问。
为获常识起见,目前一般中学和大学初年级的课程,如果认真学习,也就很够用。
所谓认真学习,熟读讲义课本并不济事,每科必须精选要籍三五种来仔细玩索一番。
常识课程总共不过十数种,每种选读要籍三五种,总计应读的书也不过五十部左右。
这不能算是过奢的要求。
一般读书人所读过的书大半不止此数,他们不能得实益,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而阅读时又只潦草滑过。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
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
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
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
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
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当做工作而只当做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
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
读书必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
以科目为中心时,就要精选那一科要籍,一部一部的从头读到尾,以求对于该科得到一个概括的了解,作进一步作高深研究的准备。
读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读史学作品以时代为中心,也属于这一类。
以问题为中心时,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采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去读,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诸家对于这问题的意见,以供自己权衡去取,推求结论。
重要的书仍须全看,其余的这里看一章,那里看一节,得到所要搜集的材料就可以丢手。
这是一般做研究工作者所常用的方法,对于初学不相宜。
不过初学者以科目为中心时,仍可约略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微意。
一书作几遍看,每一遍只着重某一方面。
苏东坡与王郎书曾谈到这个方法。
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
比如看史书,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则全书中所有关于这问题的史实都被这中心联系起来,自成一个系统。
以后读其它书籍如经子专集之类,自然也常遇着关于政教关系的事实与理论,它们也自然归到从前看史书时所形成的那个系统了。
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许多"部首",每得一条新知识,就会依物以类聚的原则,汇归到它的性质相近的系统里去,就如拈新字贴进字典里去,是人旁的字都归到人部,是水旁的字都归到水部。
大凡零星片断的知识,不但易忘,而且无用。
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
记忆力有它的限度,要把读过的书所形成的知识系统,原本枝叶都放在脑里储藏起,在事实上往往不可能。
如果不能储藏,过目即忘,则读亦等于不读。
我们必须于脑以外另辟储藏室,把脑所储藏不尽的都移到那里去。
这种储藏室在从前是笔记,在现代是卡片。
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采得一件就归入某一门某一类,时间过久了,采集的东西虽极多,却各有班位,条理井然。
这是一个极合乎科学的办法,它不但可以节省脑力,储有用的材料,供将来的需要,还可以增强思想的条理化与系统化。
《咬文嚼字》导学案参考答案
【学习过程】
一、略
二、
1.A、B、C
2.总结:
(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3、全文一共8段,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共有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论述。
第二部分:
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语言要想跟着情感走,就要“惟陈言之务去”。
这一段共有两个例子,一正一反。
第三部分:
在论证“咬文嚼字”道理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三、合作探究
1、
(1).郭沫若改台词。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答:
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王若虚改“李广射虎”。
《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答:
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感情,所以文字一增一减,意味就随着变了。
(3).“推敲”。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答:
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也是推敲作品的意境。
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使用什么字眼,要由表现的意境来决定。
(4).《惠山烹小龙团》的诗句。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答:
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5).套语的实例。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答:
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
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2、这一小节是总结作用。
让读者再次明白①咬文嚼字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②咬文嚼字的要求(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互相吻合)③咬文嚼字的方法(以谨严的态度,留心玩索,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轻易自满,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
)就是咬文嚼字的态度、方法、要求、最终目标。
五、当堂检测
咽,冷。
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练习巩固】
1.A(“鲁”应为lǔ;“涎”应为xián;“骨”应为gǔ;“积”应为jī;“藉”应为jiè)
2.D(“炼”改为“练”;“椟”改为“牍”、“励”改为“厉”;“烂”改为“滥”)
3.B[援例:
引用成例。
岑寂:
寂静、寂寞。
蕴藉:
(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
4.B(据语境,依次选填“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
)
5.D(AB两项是作者关于贾岛诗中用“推”字与“敲”字在意境上的区别的看法。
C项是作者举古今美谈“推敲”故事一例的用意。
)
6.C(首尾两联不是明确地写出,而是含蓄地写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7.①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
②品茶、赏月。
③独处清静,安享自然,怡然自乐。
④比喻、对偶
8.①习惯②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
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③比喻拟人
9.①从前做诗文都靠从古书中找词藻典故②安于并毫不斟酌地使用套语滥调
10.①一个人的心理习惯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②a.“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b.“套板反应”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11.(解答时,注意联系下文“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并结合韩愈这句话的话意理解,应注意作者的写作目的。
)理由是:
A.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俗滥的语言显示思想情感的混乱;B.去陈言才能真正做出不是“下乘”的文章和避免“套板反应”。
12.
(1)d
(2)b13.原诗: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霞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小学
赠送以下资料
总结会讲话稿
在这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季节,当我们国人还沉浸在“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神七成功问天”的喜悦中,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九月份“6s”总结暨颁奖大会。
首先我代表“6s”小组感谢各位管理和全体同仁在“6s”运动中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正是有了你们的积极参与,“6s”才得如火如荼,生机盎然,正是有了你们的不懈支持,我们对“6s”运动充满了信心!
9月份参加“6s”考评的有20个单位,以车间为单位的成型一车间在9月份“6s”考评中荣获“团体第一名”,主任陈新华;以线(组)为单位的成型一车间包边线荣获线(组)第一名,线长罗润生;成型一车间c线荣获线(组)第二名,线长龙勇;成型二车间e线荣获线(组)第三名,线长郑权。
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祝贺以上获奖单位!
最值得一提的是成型一车间和包边线成功卫冕“团体第一名”“线(组)第一名”的殊荣,都说“江山易攻不易守”,在考评分数悬殊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能再次登上这光荣的宝座,我们再次把掌声献给他们,谢谢他们对“6s”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