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II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5783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原理II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通信原理II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通信原理II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通信原理II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通信原理II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II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通信原理II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II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信原理II课程设计指导书.docx

通信原理II课程设计指导书

《通信原理II课程设计》

指导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系

2013年10月

目录

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1

二、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1

三、选题与学时安排┄┄┄┄┄┄┄┄┄┄┄┄┄┄┄┄┄┄┄┄┄┄┄┄┄┄┄1

四、课程设计时间安排与考核方法┄┄┄┄┄┄┄┄┄┄┄┄┄┄┄┄┄┄┄┄┄1

五、课程设计内容┄┄┄┄┄┄┄┄┄┄┄┄┄┄┄┄┄┄┄┄┄┄┄┄┄┄┄┄2

六、课程设计报告要求┄┄┄┄┄┄┄┄┄┄┄┄┄┄┄┄┄┄┄┄┄┄┄┄┄┄5

七、通信原理II课程设计环节参考资料┄┄┄┄┄┄┄┄┄┄┄┄┄┄┄┄┄┄6

附:

《通信原理II课程设计任务书》┄┄┄┄┄┄┄┄┄┄┄┄┄┄┄┄┄┄┄7

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

1、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必选(考查)

2、适用专业:

通信工程

3、课程设计学时/学分:

16学时/1学分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1、目的:

通信原理II课程设计是《通信原理》课的辅助环节。

它以小型课题方式来加深、扩展通信原理所学知识,课程设计着重体现通信原理教学知识的运用,着重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⑴使学生增进对通信系统的认识,加深对通信原理知识的理解。

⑵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仿真设计方法。

2、要求:

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基本设计任务,对于创新设计可以不受大纲限制,经老师审核同意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命题。

本课程设计以上机编写Matlab仿真程序为主,采取较为灵活的教学方式,大部分时间由学生上机操作,必要时配合少量的理论讲授。

主要完成系统设计与实现。

三.选题与学时安排

1、选题:

本课程设计题目为设计实现完整的通信系统仿真平台,根据各个子模块具体实现的不同设置8个不同的题目。

每班每人1组,每人一台具有Matlab仿真环境的主机,每组选作不同的题目,具体选题方法见后续内容。

2、学时安排:

整个课程设计上机计划16学时,具体学时安排如下:

课前准备学习设计题目相关知识,查阅资料,掌握实现的原理;

计划内上机14学时按要求,完成通信系统各模块设计,编写并调试仿真程序;

计划内上机2学时现场检查,结果验收答辩,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四.课程设计时间安排与考核方法

1、时间安排:

(1)老师布置设计任务,讲解设计要点,学生查阅资料(在图书馆或上网)。

(2)计算中心上机(共16学时,分4次上机,每次4学时):

完成系统和各模块的程序设计,编写程序代码并进行系统调试,完成规定的仿真图和仿真曲线。

(3)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上机结束后一周内上交。

2、考核方法:

课程设计成绩由系统程序调试验收结果、设计报告和平时成绩等部分按综合评定,其中系统程序调试验收结果占总成绩60%;设计报告占总成绩3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10%。

●上机部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实现对给定信号PCM编码(单频正弦信号、模拟音频信号或其他信号):

10分;

(2)对基带传输系统:

实现基带码形变换(AMI码、HDB3码或密勒码),并正确画出码形变换前后的波形:

30分;

对频带传输系统:

实现数字调制和解调(2ASK、2FSK、2DPSK或QPSK调制),并正确画出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波形:

30分;

(3)实现简单的信道编译码((7,3)、(7,4)汉明码、循环码,(2,1,3)、(2,1,4)卷积码等):

20分;

(4)仿真系统整体运行正常:

20分;

(5)正确设置信道仿真参数,仿真得出误码曲线,并画出接收信号波形:

20分;

其中系统误码率曲线基本要求为信道条件SNR值在

之间均匀选取5个点进行仿真。

(6)扩展部分可适当加分。

●其他要求:

(1)要求系统各模块设计方案、软件程序和设计报告必须独立完成,并鼓励创新。

(2)要求自主编写所有程序代码,不得使用Matlab中的封装模块。

(3)设计报告交打印件,内容必须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属于下述情形之一的,课程设计按不及格处理:

⑴课程设计报告或程序雷同的;

⑵凡是没有请假就不参加设计的;

⑶不按规定验收答辩,未按时完成设计报告的。

五.课程设计内容

1、通信系统仿真平台各模块要求及子题目说明

序号

内容

基本要求

参考学时

1

实现输入信号的模拟

设计实现单频正弦波、方波、声波信号(以两个不同频率正弦波相加模拟)的仿真。

要求正弦波、方波的幅度和频率可按要求调整

4

2

实现模拟波形到数字波形的PCM编码变换

设计实现抽样、量化、编码。

要求抽样率可根据输入信号最大频率自动调整。

编码可采用均匀量化编码或A律13折线编码

3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设计

设计实现HDB3、AMI和数字双向码基带信号的编码传输,画出码形变换前后的信号波形

4

4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的设计

设计实现2ASK、2PSK、2FSK、2DPSK、QPSK调制解调系统,画出调制前后的信号波形

4

5

传输信道建模和设计和系统误码性能分析

设计实现AWGN信道、简单衰落信道、瑞利衰落信道;通过改变信道条件,仿真信道传输误码率性能,画出系统误码率曲线;分析不同调制方式、编码方式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

2

6

采用信道编码系统的设计

设计实现汉明码的编译码;循环码的编译码;卷积码的编译码;正交编码的编译码系统

2

7

系统图形化界面的设计

运用Matlab图形界面开发工具设计并实现仿真系统的图形化界面

8

其他扩展功能

自行设计发挥

●子题目及选题说明:

(1)按班内学号除以8,取余数,余数为1-7的分别对应1-7号题,余数为0的对应8号题。

例如:

学号为31,则对应选择7号题;学号为24,则对应选择8号题。

(2)各子题目中的细节参数可自行设定,杜绝雷同。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系统(包含1~4号题)仿真平台参考框图:

1号题:

2号题:

 

3号题:

4号题:

●数字信号频带传输系统(包含5~8号题)仿真平台参考框图:

5号题:

6号题:

7号题:

8号题:

2、课程设计流程:

①按要求选题,根据题目设计系统原理方案;

②根据原理方案,编制仿真流程,完成仿真方案设计;

③完成具体程序设计,对所设计的仿真程序进行调试;

④分析仿真结果,整理数据及波形,撰写报告。

3、注意事项:

①设计程序时按照“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原则,先做好流程图,设计好程序结构再进行编程。

②设计程序时请参考评分标准设计各模块的输入与输出,设置合理的信号观测点,以便于调试程序及评分考核。

③考核时分步骤计分,指导教师将针对每人的程序及运行结果进行现场质疑。

六.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按学校下发的《课程设计管理条例》,所有课程设计须完成类似毕业设计的报告或论文,并参加答辩,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课程设计报告采用统一的课程设计用纸(A4)打印,于课程设计完成一周内上交。

课程设计报告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

包括:

题目、系、班级、学生姓名、指导老师签字及时间(年、月、日)等;

2.任务书。

由指导教师填写;A4纸打印;设计题目与任务书相对应,根据选题,附于封面后;

3.摘要(设计说明书可免此项)。

摘要是论文内容要点的简练陈述,一般不超过400字,关键词为4个左右,关键词应在摘要中出现;

4.目录。

目录要层次清晰,要给出标题及页次,目录的最后一项是无序号的“参考文献资料”;

5.正文。

正文部分格式、结构等参考“课程设计报告结构及格式要求”,FTP服务器可下载。

从内容上看报告结构大体可以按照概述、相关知识简介(设计原理)、设计过程(设计思想、功能结构、功能描述或流程描述)、实验结果(原程序清单及仿真波行、图表)及分析(包括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结束语(心得体会)等几个章节来写,基本上就相当于回答要做什么、用了那些相关知识、怎么做的及结果结论。

根据每个人理解的不同章节名称和顺序可有所不同。

正文应按目录中编排的章节依次撰写,要求计算正确,论述清楚,文字简练通顺,插图简明,书写整洁。

文中图、表不能徒手绘制;

6.参考文献(资料)。

只列出在课程设计中真正阅读过和采用过的参考文献,按照在正文中的出现顺序依次排序。

各类文献的注录格式如下:

(1)图书类的参考文献

[序号]作者姓名.书名(版次).出版地:

出版单位,出版年:

起止页码。

(2)期刊类的参考文献

[序号]作者姓名.文题.期刊名,出版年,卷(期):

起止页码。

(3)会议类的参考文献

[序号]作者姓名.题目名.文集名,出版地:

出版单位,出版年:

起止页码。

注:

报告字数要求不少于2000字。

七.通信原理II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1]《通信原理》,周炯槃等,2005年11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

[3]《通信原理》,樊昌信等,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第6版

[4]《DigitalandAnalogCommunicationSystems》LeonW.Couch,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版,1999第5版

[5]《DigitalModulationandCoding》StephenG.Wilson,电子工业出版社影印版,1998年

[6]《DigitalCommunications》JhonG.Proakis,电子工业出版社影印版,2001年第4版

[7]《通信原理简明教程》南利平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二版

 

《通信原理II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数字通信系统Matlab仿真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主要

内容

1、完成系统方案的设计;

2、完成仿真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3、分析仿真结果,得出合理结论。

设计

要求

1、对输入的模拟信号做PCM的波形编码;

2、实现题目要求的基带信号的编码传输,画出编码前后的信号波形;

3、设计实现题目要求的数字调制与解调,画出调制前后的信号波形。

4、设计实现题目要求的信道编译码模块;

5、系统误码分析,画出系统误码率仿真曲线;

6、实现系统仿真平台正常运行;

7、按要求完成设计报告。

主要

仪器

设备

1、计算机1台,Matlab仿真软件一套。

主要

参考

文献

[1]《通信原理》,周炯槃等,2005年11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

[3]《通信原理》,樊昌信等,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第6版

[4]《DigitalandAnalogCommunicationSystems》LeonW.Couch,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版,1999第5版

[5]《DigitalModulationandCoding》StephenG.Wilson,电子工业出版社影印版,1998年

课程设计进度安排(起止时间、工作内容)

课程设计共设8个题目,每班每人1套实验环境,每组选作不同的题目。

完整课程设计共16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课前准备学习设计题目相关知识,查阅资料,掌握实现的原理;

计划内上机14学时按要求,完成通信系统各模块设计,编写并调试仿真程序;

计划内上机2学时现场检查,结果验收质疑与答辩。

课后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并于课程设计上机结束后一周内上交。

课程设计开始日期

2013.10.25

课程设计完成日期

2013.12.31

课程设计实验室名称

计算中心

地点

计算机中心机房

资料下载地址

各班公共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