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模拟题1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5772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结构模拟题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筑结构模拟题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筑结构模拟题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建筑结构模拟题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建筑结构模拟题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模拟题13.docx

《建筑结构模拟题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模拟题13.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结构模拟题13.docx

建筑结构模拟题13

建筑结构模拟题13

单项选择题

1.处于下列环境中,木材不易腐朽的是______

Ⅰ.具有良好通风的环境Ⅱ.含水率≤20%的环境

Ⅲ.含水率在40%~70%的环境Ⅳ.长期浸泡在水中

A.Ⅰ、Ⅱ

B.Ⅰ、Ⅳ

C.Ⅰ、Ⅱ、Ⅲ

D.Ⅰ、Ⅱ、Ⅳ

答案:

D

[解答]木结构在具有良好的通风环境及长期浸泡在水中或处于比较干燥的环境中时,不容易腐朽,在湿度大的环境中,容易腐朽。

2.木结构中承重的受拉构件应选用的木材材质是______。

A.Ⅰ级材质

B.Ⅱ级材质

C.Ⅲ级材质

D.Ⅰ、Ⅱ、Ⅲ级材质均可

答案:

A

[解答]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第3.1.2条,若杆体为受拉构件或拉弯构件,宜采用Ia级。

3.木结构双齿连接应计算的内容包括______。

Ⅰ.承压面计算Ⅱ.第一齿剪切面计算Ⅲ.第二齿剪切面计算

Ⅳ.保险螺栓计算Ⅴ.下弦净截面受拉验算

A.Ⅰ、Ⅱ、Ⅲ、Ⅳ、Ⅴ

B.Ⅰ、Ⅱ、Ⅳ、Ⅴ

C.Ⅰ、Ⅱ、Ⅲ、Ⅴ

D.Ⅰ、Ⅲ、Ⅳ、Ⅴ

答案:

D

[解答]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第6.1.3条,第6.1.4条规定,木结构双齿连接应进行:

承压面计算,第二齿剪切面计算,保险螺栓计算和下弦净截面受拉验算。

4.下列情况中,可以采用木结构的是______。

A.极易引起火灾的的环境

B.木材表面温度为35℃的环境

C.经常受潮且不易通风的

D.木材表面温度为50℃的环境

答案:

B

[解答]对于以下三种情况不应采用木结构:

(1)极易引起火灾的;

(2)木材表面温度高于50℃的环境;(3)经常受潮且不易通风的。

5.下列不会影响建筑物地震作用的是______。

A.抗震设防烈度

B.结构的自振周期

C.场地地质构造

D.环境温度

答案:

D

[解答]环境温度不会影响作用于结构的地震作用。

6.下列不属于竖向不规则的是______。

A.侧向刚度不规则

B.楼层承载力突变

C.扭转不规则

D.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

答案:

C

[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3.4.2条,A、B、D选项均属于竖向不规则,不是扭转不规则。

7.下列各选项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伸缩缝最大间距的限值最小的是______。

A.排架结构

B.现浇框架结构

C.装配式框架结构

D.现浇剪力墙结构

答案:

D

[解答]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8.1.1条可知,现浇剪力墙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的限值最小。

8.关于8度抗震砌体房屋墙体与构造柱的施工,其施工顺序正确的是______。

A.先砌筑墙体再浇筑柱子

B.先浇筑柱子再砌筑墙体

C.墙体柱子一同施工

D.柱子浇筑完一月后砌筑墙体

答案:

A

[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3.9.6条可知,应先砌筑墙体再浇筑柱子。

9.《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了各类钢筋混凝土房屋最大的适用高度,与最

大适用高度有关的因素是______。

Ⅰ.结构体系Ⅱ.设防烈度Ⅲ.房屋的高宽比Ⅳ.房屋的长宽比

A.Ⅰ、Ⅱ

B.Ⅱ、Ⅲ

C.Ⅱ、Ⅳ

D.Ⅲ、Ⅳ

答案:

A

[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4.2.2条的表4.2.2—1,各类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与结构体系、设防烈度有关。

10.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是指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为______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

A.5%

B.10%

C.15%

D.20%

答案:

B

[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2.1.5条规定,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指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

11.关于结构体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宜设多道抗震防线

B.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

C.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动力特性相差宜大

D.应避免应力集中

答案:

C

[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3.5.3条,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宜有多道抗震防线;

(2)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3)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

12.当裙房与主楼相连时,裙房的抗震等级确定方式是______。

A.按裙房本身确定

B.按主楼确定

C.按裙房本身确定,且不低于主楼抗震等级

D.按裙房本身确定,且不高于主楼抗震等级

答案:

C

[解答]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7—2010)第6.1.3条可知,当裙房与主楼相连时,裙房的抗震等级按裙房本身确定,且不低于主楼抗震等级。

13.关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墙之间无大洞口的楼、屋盖的长宽比的目的,下列正确的是______。

A.使楼、屋盖具有传递水平地震作用力的足够刚度

B.使楼、屋盖具有传递水平地震作用力的足够强度

C.使抗震墙具有承受水平地震作用力的足够刚度

D.使抗震墙具有承受水平地震作用力的足够强度

答案:

A

[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1.6条可知,规定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墙之间无大洞口的楼、屋盖的长宽比是为了使楼、屋盖具有传递水平地震作用力的足够刚度。

14.关于框架结构抗震变形验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结构的层间弹性位移限值与结构的层高有关

B.结构的层间弹性位移限值与结构的层高无关

C.结构的层间弹性位移限值与结构的总高有关

D.结构的层间弹性位移限值与建筑的装修标准有关

答案:

A

[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4.6.3条的表4.6.3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5.5.1条的表5.5.1及条文说明第5.5.1条可知,结构的层间弹性位移限值与结构的层高有关。

15.在地震区的高层建筑设计中,建筑平面、立面布置的要求,下列不恰当的是______。

A.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

B.楼层不宜错层

C.楼层刚度小于上层时,应不小于相邻的上层刚度的50%

D.平面长度不宜过长,凸出部分长度宜减小

答案:

C

[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4.3条的表3.4.3-1、3.4.3-2的规定,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一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因此,题中选项C中的50%是不对的。

16.在抗震设计中,下列柱构件应该特别加强的是______。

A.框架边柱、角柱、框支柱

B.框架中柱、边柱、短柱

C.框架角柱、短柱、框支柱

D.框架短柱、边柱、框支柱

答案:

C

[解答]在抗震设计中,框架角柱、短柱、框支柱应特别加强。

17.多层砌体房屋在地震中出现交叉型裂缝的原因是______。

A.应力集中

B.受压区剪压破坏

C.抗主拉应力强度不足

D.弹塑性变形能力不足

答案:

C

[解答]墙段是多层砌体房屋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在地震作用下,墙体受剪力产生斜拉应力,当其超过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即抗主拉应力强度不足时,引起出现交叉斜裂缝。

18.对于砌体填充墙,当有抗震要求时,应沿框架柱高每隔______配置拉接钢筋。

A.400mm

B.500mm

C.600mm

D.700mm

答案:

B

[解答]当有抗震要求时,砌体填充墙应沿框架柱高方向每隔500mm配置拉结钢筋。

19.建筑物共有四个抗震设防类别,下列建筑的分类原则正确的是______。

A.甲类建筑属于重要的建筑

B.乙类建筑属于较重要的建筑

C.丙类建筑属于一般重要的建筑

D.丁类建筑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答案:

D

[解答]参照《抗震设防标准》第3.0.2条可知,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特殊设防类(简称甲类)、重点设防类(简称乙类)、标准设防类(简称丙类)、适度设防类(简称丁类)四个类别。

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施的建筑;乙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丙类指大量的除甲、乙、丁类以外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丁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

D选项与规范表述最贴近。

20.下列属于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的是______。

A.稳定岩石地基的地段

B.半挖半填的地基土地段

C.中密的砾砂、粗砂地基地段

D.平坦开阔的中硬土地基地段

答案:

B

[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1条表4.1.1可知,给出的A、C、D项均属于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B项属于不利地段。

21.下列各类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抗震设计中,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一项是______。

A.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措施

B.甲类建筑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C.乙类建筑除抗震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可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

D.丁类建筑可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1度采取抗震措施,但设防烈度为6度时可不降低

答案:

B

[解答]甲类建筑应采取特殊的抗震措施;乙类建筑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可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1度采取抗震措施,但设防烈度为9度时可适当提高;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措施;丁类建筑可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1度采取抗震措施,但设防烈度为6度时可不降低。

22.当高层建筑采用筒中筒结构时,选择的平面形状中受力性能最差的一项是______。

A.圆形

B.三角形

C.正方形

D.正多边形

答案:

B

[解答]高层建筑采用筒中筒结构时,为了防止产生显著的扭转,最好采用具有双对称轴的平面。

首选圆形,其次是正多边形(如六边形)、正方形和矩形。

相对上述平面,三角形平面的性能较差,但建筑设计出于建筑艺术和功能的要求,常广泛采用三角形。

三角形平面以正三角形为好,因具有三根对称轴;有的也将正三角形演化为曲线三角形。

23.在地震区,下列各类砌体结构中可以建造房屋的高度最高的一种是______。

A.烧焙普通砖砌体房屋

B.烧结多孔黏土砖砌体房屋

C.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房屋

D.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

答案:

A

[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7.1.2条表7.1.2可知,在地震区,烧焙普通砖砌体房屋可以建造的高度最高。

24.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如钢筋的钢筋不能符合设计要求时进行代替的要求为______。

A.不允许用强度等级低的钢筋代替

B.不允许用强度等级高的钢筋代替

C.用强度等级高的但钢号不超过HRB400级钢的钢筋代替时,应进行换算

D.用强度等级高的但钢号不超过HRB400级钢的钢筋代替时,钢筋的直径和根数可不变

答案:

C

[解答]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因市场供应关系,使某些钢筋钢号备料发生困难,须用与原设计钢号不同的钢筋代换,这时为了保证安全,不允许用强度等级低的钢筋代替,当用强度等级高的钢号代替时,应进行换算。

25.下列构件中,不属于建筑非结构构件的一项是______。

A.女儿墙、雨篷等附属结构构件

B.贴面、吊顶等装饰构件

C.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支架

D.维护墙和隔墙

答案:

A

[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13.1.1条及注1、2。

建筑非结构构件主要包括非承重墙体、装饰构件、大型储物架等;建筑附属机电设备主要包括电梯、照明和应急电源、通信设备、管道系统、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烟火监测和消防系统、公用天线等。

A选项不属于建筑非结构构件。

26.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柱的截面宽度合适的范围是______。

A.不小于250mm

B.不小于200mm

C.不小于180mm

D.不小于300mm

答案:

D

[解答]柱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300mm,故D选项正确。

27.对一般建筑的梁板式筏基,与筏板的厚度无关的是______

A.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B.地基承载力

C.冲切承载力

D.受剪承载力

答案:

B

[解答]在地基承载力验算中,筏基底板平均基底反力与板厚无关。

28.根据黏性土的液性指数可将黏性土的状态分为______。

A.坚硬、可塑、软塑、流塑

B.硬塑、可塑、软塑、流塑

C.坚硬、可塑、流塑

D.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

答案:

D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4.1.10条中表4.1.10可知,D选项正确,根据黏性土的液性指数可将黏性土的状态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

29.在有关地基和基础的以下论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采用浅基础,不论埋深多少,地基支承力都是一样的

B.水分饱和的细砂层,地震时常发生喷砂及液化现象

C.对一个建筑物来说,原则上不采用不同形式的基础

D.基础梁在刚性大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从而有效地防止不均匀沉降

答案:

A

[解答]一般基础埋深越大,地基支撑力越大,故A选项不正确。

30.关于高层建筑基础埋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Ⅰ.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Ⅱ.位于土质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要求

Ⅲ.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稳定性要求

Ⅳ.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要求

A.Ⅰ、Ⅲ

B.Ⅱ、Ⅲ

C.Ⅱ、Ⅳ

D.Ⅰ、Ⅳ

答案:

D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表5.1.3,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要求。

31.深层搅拌法主要适用于处理的土质类型是______。

A.淤泥

B.黏性土

C.砂土

D.杂填土

答案:

A

[解答]深层搅拌法是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将喷出的固化剂(如水泥浆、石灰、水玻璃、沥青等)和软土强制拌和,结硬后成为有足够强度的加固土,形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建筑物的荷载,是一种化学加固法,主要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地基。

32.粉体喷射搅拌法主要用于处理的土质类型是______。

A.密实、中密的砂土地基

B.杂填土

C.含水量低的松砂地基

D.含水量高的软土地基

答案:

D

[解答]粉体喷射搅拌法是以生石灰或水泥等粉体材料,利用钻头的高速旋转,将喷出的粉体与软土充分搅拌混合,从而形成强度较大的水泥土桩或石灰桩,并与桩周地基土起复合地基作用,对含水量高的软土地基加固效果显著。

33.下列建筑中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不要求沉降观测的是______。

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

B.复合地基或软弱土地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

C.单桩承载力在4000kN以上的建筑

D.荷载分布均匀、地基条件简单的7层及7层以下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

答案:

D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10.2.9条规定,荷载分布均匀、地基条件简单的7层及7层以下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不要求沉降观测。

34.考虑地震时建筑场地的类别是地,其划分原则为______。

A.根据场地土类别划分

B.根据土层的剪切波速划分

C.根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

D.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

答案:

D

[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1.6条中表4.1.6规定,选项D中的叙述是正确的,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

35.除岩石地基外,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下列哪项有关。

______

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Ⅱ.基础宽度Ⅲ.基础埋深Ⅳ.地基土的重度

A.Ⅰ、Ⅳ

B.Ⅰ、Ⅱ、Ⅲ

C.Ⅱ、Ⅲ、Ⅳ

D.Ⅰ、Ⅱ、Ⅲ、Ⅳ

答案:

D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4条,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fa=fak+ηbγ(b-3)+ηdγm(d-0.5)

式中:

fak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b为基础宽度,d为基础埋深,γ为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γm为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b、γd为承载力修正系数,可知D选项正确,与这四个因素都有关。

36.软弱土层的处理办法,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______。

A.淤泥填土可以采用水泥深层搅拌法

B.杂填土可采用强夯法处理

C.杂填土必须采用桩基

D.堆载预压,可用于处理有较厚淤泥层的地基

答案:

C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7.2.2~7.2.5条规定软弱土层的处理方法很多,对于杂填土可采用桩基,但并非必须采用桩基。

37.对挡土墙必须进行的计算,其计算内容不包括______。

A.变形计算

B.承载力计算

C.抗倾覆计算

D.抗滑动计算

答案:

A

[解答]对挡土墙必须进行的计算中,不包括变形计算。

38.对于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当无垫层时,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最大为______。

A.30mm

B.40mm

C.60mm

D.70mm

答案:

D

[解答]《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8.2.2条可知,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当无垫层时,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70mm。

39.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______。

A.0.3m

B.0.5m

C.0.8m

D.1.0m

答案:

B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1.2条可知,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宜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

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40.地基土的冻胀性类别可分为不冻胀、弱冻胀、冻胀、强冻胀和特强冻胀五类,砾砂、粗砂的冻胀性类别应为______。

A.不冻胀

B.弱冻胀

C.冻胀

D.按冻结期间的地下水位而定

答案:

A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附录G表G.0.1,地基土的冻胀性类别可分为不冻胀、弱冻胀、冻胀、强冻胀和特强冻胀五类。

冻胀类别应根据土名、冻前天然含水量、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和平均冻胀率来确定。

按表中注6规定,碎石土、砾砂、粗砂、中砂(粒径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大于15%)、细砂(粒径小0.075mm颗粒含量大于10%)均按不冻胀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