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答辩问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5714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答辩问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答辩问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答辩问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答辩问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答辩问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答辩问题及答案.docx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答辩问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答辩问题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答辩问题及答案.docx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答辩问题及答案

5.6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和剪力墙的变形特点有什么不同?

P27

5.7风荷载计算需考虑哪些因素?

高度、体型、地区

5.8框架内力分析中,分层法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1)梁上荷载仅在该梁上及与其相连的上下层柱产生内力,在其他层梁上及柱上产生的内力可忽略不计;

(2)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产生的水平位移可以忽略不计.

5.9重力荷载代表值是如何确定的?

P37

5.9规程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层间水平位移做出了限值?

其目的是什么?

如果高层建筑结构的层间水平位移太小,是否合适,为什么?

P7,表2-3

1<=/800,防止过大导致建筑物倒塌。

太小:

说明结构的整体刚度太大,加大了地震作用效应,而且也不经济。

5.10风荷载计算中,分整体风荷载计算和局部风荷载计算,其目的是什么?

整体风荷载是指整个建筑所受到的风荷载,由整体承担,而局部风荷载是局部面积建筑所受到的风荷载,由局部承担。

它们计算时所用风荷载体型系数不同。

5.11抗震设计时,为什么要进行0.2V0的调整?

怎样调整?

P44

为发挥框架抵抗水平力的作用,总框架承受的最大层剪力宜在0.2~0.4Vo之间

对总框架剪力Vf<0.2V0的楼层,Vf取0.2V0和1.5Vf,max中的较小值。

5.12什么是反弯点?

弯距为零的点

5.13总体信息中,周期折减系数的意义是什么?

因为不考虑填充墙的刚度,实际刚度会大点,所以要折减

5.14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什么要限制结构的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

高层建筑P42

6.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分析需要注意的问题

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计算主要包括总剪力墙、总框架、总连梁的内力计算和各片墙、各榀框架,各根连梁的内力计算。

6.1如何计算在各类水平荷载作用下总剪力墙上任意一点发生的水平位移?

如何进行水平位移验算,用哪个参数进行验算?

P134

6.2如何计算在各类水平荷载作用下总剪力墙任意一点的内力(弯矩、剪力),总框架的内力(弯矩、剪力)?

P135

6.3在刚结计算体系中,什么是总框架的广义剪力?

如何计算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矩?

总框架的广义剪力等于总框架的总剪力加上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距。

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距:

Cb为连梁的平均约束弯距的等效剪切刚度

Cf为总框架抗推刚度

6.4用公式(6-2)—(6-4)算出的剪力在什么体系中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

但在什么体系中就不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而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与总连梁分布约束弯矩的代数和?

这两个体系中总弯矩是否相同?

铰接计算体系。

刚度体系中的不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而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与总连梁分布约束弯矩的代数和。

不同,刚度特征值λ

6.5在刚结体系内力计算中,λ应该用考虑什么折减后的计算值。

刚度折减,折减系数不小于0.5。

6.6什么时候调整Vf?

怎样调整Vf?

对总框架剪力Vf<0.2V0的楼层,Vf取0.2V0和1.5Vf,max中的较小值。

6.7如何计算各根连梁的第i个刚结端的分布约束弯矩?

如何计算连梁第i个刚结端的约束弯矩?

各根连梁的第i个刚结端的分布约束弯矩可由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距按下式求出:

式(6-12)

连梁第i个刚结端的约束弯矩,可由连梁杆端分布弯距与层高相乘得到。

式(6-13)

6.8在求各根连梁内力时,应注意剪力墙轴线处约束弯矩M12和剪力墙墙边处连梁杆端弯矩Mb12这两个概念的不同。

如何计算这两个不同的弯矩?

剪力墙轴线处约束弯矩M12式(6-13)

剪力墙墙边处连梁杆端弯矩式(6-14)

6.9在求出总剪力墙在各楼层处的内力(弯矩、剪力)后,如何求各片剪力墙在各楼层处的内力(弯距,剪力)?

不管是铰接体系还是刚接体系,均应按照各片剪力墙的等效抗弯刚度进行再分配。

6.10在求出MWij,VWij后,对于整截面剪力墙和小开口整体剪力墙,还应怎样考虑连梁?

P46

对第i片剪力墙在第j层楼盖上、下方的剪力墙截面弯距分别加上或减去剪力墙墙边处连梁杆端弯矩的一半。

6.11对于联肢剪力墙,求出MWij,VWij后,还需进一步求出什么?

P47

根据墙顶和墙底的弯距和剪力等效的原则,求得其“相当荷载”,据此求出联肢墙的每个墙肢和连梁的内力。

6.12D值法又称改进的反弯点法,主要在什么地方进行改进?

如何用D值法计算各榀框架的内力?

P47

D值法中:

反弯点高度取决于荷载形式、梁柱刚度比、建筑物总层数和柱所在的楼层号。

按照各柱的D值进行分配可以得到各柱在各楼层处剪力(通常是近似该柱上下端两层楼板标高处剪力的平均值作为该柱该层的剪力),然后确定出普通框架柱和壁式框架柱的反弯点高度,便可以计算柱端弯距,再根据结点平衡条件可求出梁端弯距,进而求出框架梁的剪力和柱的轴力。

6.13在D值法中如何确定反弯点位置?

y0,y1,y2,y3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如何计算这四个参数?

反弯点高度:

-标准反弯点高度,由《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表4.2、4.3查取

上下层梁刚度不等时的修正值,由表4.4查取

上下层层高不等时的修正值,由表4.5查取

反弯点高度取决于荷载形式、梁柱刚度比、建筑物总层数和柱所在的楼层号。

当反弯点高度(

时,反弯点在本层;当

时,本层无反弯点,反弯点在本楼层之上,当

时,反弯点在本层之下。

6.14在用Excel表(表13-17至表13-36)计算内力时,须特别注意公式当中每个参数的含义;并且当中许多公式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P42-47

6.15在计算柱轴力和梁端弯矩(表13-37)时须注意正负符号。

P42-47

6.16地震荷载是和风荷载分别是按怎样的分布作用在结构上的?

水平地震作用地震荷载:

倒三角形分布、顶点集中荷载

风荷载:

倒三角形分布、均布荷载、顶点集中荷载

7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分析

7.1高层建筑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一般要不要考虑荷载的最不利布置?

为什么?

P48活荷载一般情况都不大(1.5~2.0),仅占全部竖向荷载的10%~15%,计算时可不考虑荷载的最不利布置,也不考虑活荷载的折减。

7.2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剪结构内力时,各荷载是取标准值还是取设计值?

为什么?

P48标准值,以便于各种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

7.3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有哪些方法?

力距分配法、分层法

7.4为什么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可以采用分层法?

分层法是力矩分配法的进一步简化,其计算过程跟力矩分配一样

7.5试简述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单层框架结构的计算过程。

P49

求出结点的固端弯距,计算分配系数,然后力矩分配和传递。

7.6请画出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P49

7.7请指出分层法计算框架时,为什么除底层柱之外,其他层柱的线刚度乘上0.9,传递系数用1/3。

7.8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结构时,分层计算所得的杆端弯矩就是最后弯矩吗?

为什么?

梁端弯距是最终弯距,柱端的最终弯距则需要由上、下两层所得的同一柱端弯距叠加而成。

7.9如何由梁端弯矩计算梁端剪力?

计算各跨梁端剪力时,可将梁看作简支梁,求出梁在梁端弯矩和该跨梁上的恒载作用下的支座反力即为梁端剪力

7.10如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柱的轴力?

各柱上端轴力由横向框架梁端剪力、纵向框架梁端支反力(按简支梁计算)与上层柱传来的轴力相加而得;各柱下端轴力为上端轴力加本层柱自重。

7.11如何计算框—剪结构中作用在剪力墙部分的竖向荷载?

P50

(1)按负荷面积计算各层楼板及墙重垂直的梁传递的荷载

(2)剪力墙左右端连梁通过与剪力墙相连端传递的荷载

(3)剪力墙的自重(扣除门洞部分重)

7.12画出框—剪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剪力墙的计算简图。

P158

7.13如何计算框—剪结构中剪力墙部分的内力?

恒载作用下剪力墙的轴力有以下几部分:

(1)墙肢自重;

(2)墙肢两侧由楼板传来的三角形荷载;(3)纵向梁传来的集中荷载

剪力墙所承受的弯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连梁与剪力墙相连处作用于剪力墙的弯距;另一是各恒载和剪力墙的剪力向剪力墙形心处平移所得弯距

7.14如何计算连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跟主梁的计算方法相同

7.15如何计算壁式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7.16试画出壁式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8荷载效应及内力组合

8.1什么是荷载效应?

什么是荷载效应组合?

荷载效应是指在某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或位移。

荷载效应组合是指通常在各种不同荷载作用下,分别进行结构分析,得到内力和位移后,再用分项系数与组合系数加以组合。

8.2在结构设计时,为什么要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高层建筑P39

由于各类荷载性质的不同,它们出现的频率以及对结构的作用也不尽相同,需考虑它们的组合作用,组合的依据是根据实际出现的情况,用概率统计的方式进行

8.3非抗震设计与抗震设计相比,荷载效应组合的公式有何不同?

P52

有地震作用的效应组合,除了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还要考虑水平、竖向地震作用下的效用。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也不同。

8.4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公式中的SGE含义是什么?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恒载+活荷载*(50%+80%)

8.5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跟哪些因素有关?

P52

恒荷载:

当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可变荷载取1.2,永久荷载取1.35;当对结构有利时,应取1.0,活荷载:

1.4

8.6进行构件截面设计时,构件的控制截面应如何选取?

通常是内力最大的截面,但不同内力并一定在同一截面达到最大值,一个构件可能同时有几个控制截面。

P54表8-2

8.7什么是截面的最不利内力?

结构在截面产生的最危险内力

8.8框-剪结构中,梁、柱、剪力墙在考虑地震作用的情况下,内力组合通常有哪几种?

P54表8-2

8.10框-剪结构中,梁、柱、剪力墙需要考虑的最不利内力有哪些?

P54表8-2

8.11在框架梁的设计中,对于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的内力可以进行塑性调幅。

什么是塑性调幅?

为什么要进行塑性调幅?

怎样进行塑性调幅?

塑性调幅是对梁端支座乘以调幅系数

弹性计算时,框架构造梁的端弯距较大,配筋较多,给施工带来困难;另一方面,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性质,所以对竖向荷载作用下带来梁端弯距在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组合之前需要进行内力调整,既塑性调幅。

为了获得梁(含连梁)、柱杆端截面的弯矩和剪力,需要将计算的节点内力值换算为支座边缘的内力标准值

(q为作用在梁上的均布荷载)

在内力组合前,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支座边缘处的弯矩需乘以弯矩调幅系数(本设计取0.8),跨中弯矩乘1.1。

9截面设计和结构构造

9.1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什么是“三个水准”、“二阶段设计”?

结构抗震设计p15

三水准: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二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

针对所有进行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应进行小震作用的抗震计算和保证结构延性的抗震构造设计,以到达三水准要求

第二阶段:

针对甲级建筑和特别不规则的结构,用大震作用进行结构易损部位(薄弱层)的塑性变形验算

9.2如何实现“三个水准”的设防目标?

采用二阶段设计实现;一、承载力验算(弹性计算)二、弹塑性变形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以实现第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

9.3本设计如何实现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加强结构的薄弱部位,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如剪力墙的底部加强(底部加强部位高度取值,构造配筋)

9.4结构重要性系数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意义是什么?

γ0:

(无地震作用组合)对不同安全等级的结构偏安全考虑

γRE(有地震作用组合):

地震作用时间很短,且地震的产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材料在快速加载下的性能与静力性能有较大的差别,因而对承载力进行调整,且在不同受力状态下,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9.5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根据房屋的设防烈度、结构类型、房屋的高度确定

9.6什么是“强柱弱梁”?

为什么要“强柱弱梁”?

如何实现“强柱弱梁”?

即节点处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应大于梁端实际手弯承载力,目的是控制塑性铰出现的位置在梁端,尽可能避免出现在柱中。

框架柱设计时弯矩设计值乘上一个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9.7什么是“强剪弱弯”?

为什么要“强剪弱弯”?

如何实现“强剪弱弯”?

防止梁端部、柱和剪力墙底部在弯曲破坏前出现剪切破坏

目的保证结构发生弯曲延性破坏,不发生剪切脆性破坏

对不同抗震等级采用不同的剪力增大系数

9.8什么是“强节点强锚固”?

为什么要“强节点强锚固”?

如何实现?

防止杆件破坏之前发生节点的破坏

节点核心区是保证框架承载力和延性的关键部位,它包括节点核心区手剪承载力以及杆件端部钢筋的锚固

进行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截面验算,采取构造措施

9.9抗震设计时,如何保证框架梁塑性铰区有足够的延性?

通过配箍来控制,满足抗震设计时配箍构造要求

9.10为什么要控制梁截面的受压区高度?

防止将构件设置成超筋构件,而产生超筋脆性破坏

9.11抗震设计时,框架梁剪力设计值如何取值?

为什么?

高层p74

保证强剪弱弯

9.12抗震设计的框架梁对配置贯通钢筋有什么要求?

本设计如何满足此要求?

沿梁全长顶面和地面应至少各配置两根纵向钢筋,一二级抗震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小于梁梁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

三四级和非抗震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9.13框架梁纵向钢筋切断点的位置如何确定?

锚固长度如何确定?

高层p85

在构件受力较小部位断开

9.14框架梁端为什么要设置箍筋加密区?

对箍筋加密区有什么要求?

抗剪要求,防止梁端发生剪切破坏

箍筋间距一级100mm和6d的较小值,二级100和8d的较小值,三级150mm和8d的较小值

9.15次梁是否也要设置箍筋加密区?

为什么?

不用,次梁只是承受本层的竖向荷载,不考虑水平荷在,即不考虑次梁参与抗震

9.16梁上集中荷载作用处为什么要设置吊筋?

吊筋如何计算?

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其下部混凝土可能产生斜裂缝而发生冲切破坏,为保证梁有足够的受冲切承载力

计算见混凝土下p31

9.17梁为什么要设置腰筋?

设置腰筋有些什么规定?

为加强梁构件混凝土抗收缩及抗温度变形的能力

当梁高〉550mm要设置腰筋,且腰筋间距不宜〉200mm,连接腰筋的拉筋用6-8直径,间距一般为腰筋间距的两倍。

9.18为什么要控制框架柱的轴压比?

为了使得柱的延性,

9.19框架柱柱端弯矩设计值如何取值?

为什么?

保证强柱弱梁高层p73

9.20框架柱剪力设计值如何取值?

为什么?

对柱本身保证强剪弱弯,高层p74

9.21顶层中节点和顶层端节点处柱的纵向钢筋如何锚固?

高层p85

9.22柱的纵向钢筋如何接头?

在什么位置接头?

9.23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时,搭接长度如何计算?

9.24柱的箍筋直径有何要求?

二级不宜小于10mm,三级柱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允许采用6mm四级柱剪跨比不大于2或柱中全部纵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不应小于8mm

9.25柱箍筋加密区的范围如何确定?

高层p80

底层柱上端区取:

柱长边、柱净高的1/6和500mm的较大值

底层柱柱根以上1/3柱净高范围

一级和二级框架角柱的全高范围

9.26柱的剪跨比如何计算?

长柱和短柱的破坏形式有什么不同?

9.27为什么要采用复合箍筋?

体积配箍率如何计算?

9.28加密区的箍筋间距、箍筋直径箍筋肢距有何规定?

高层p80

9.29框架节点核心区的水平箍筋如何配置?

是否都需要计算?

指导书p68。

三四级不用计算

9.30剪力墙墙肢应进行哪几方面的承载力计算?

正截面承载力,斜截面承载力

9.31墙肢正截面承载力如何计算?

指导书p68

9.32剪力墙的水平分布钢筋如何确定?

9.33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如何确定?

轴压比

9.34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如何确定?

底部加强部位与其他部位有何不同?

一二级抗震不小于层高或剪力墙长度的1/16,且不小于200mm

三四级抗震不小于层高或剪力墙长度的1/20,且不小于160mm

一般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中较大值

9.35约束边缘构件与构造边缘构件有何不同?

本人设计的是哪一种构件?

设置部位不同,起得作用不同

9.36连梁的弯矩要否调幅?

为什么?

要,要实现强墙若梁,使梁首先屈服

9.37连梁的腰筋和箍筋设置有哪些要求?

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设置腰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设置拉结筋

箍筋按斜截面计算确定外,抗震设计时,其最小配置量与框架梁两端加密区的要求相同

9.38框架梁为什么不用弯起钢筋?

9.39上层柱钢筋比下层多时如何处理?

10基础设计

10.1高层建筑浅基础有哪些类型?

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壳体基础、岩层锚杆基础、

10.2天然地基浅基础设计要考虑哪些问题?

埋置深度的选择、地基承载力、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地基变形

10.3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如何确定?

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

不宜小于房屋高度的1/15

桩基:

自室外底面至承台的面的距离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

非抗震设计或6的度抗震设计时,基础埋深可酌情减小

主楼和群房基础埋深宜有高差,即将主楼基础加深,利用高差形成侧限

当基岩埋藏较钱而不满足埋深要求时,可在基底打地锚增加稳定性

10.4为什么基础要有足够的埋深?

实际工程达不到要求怎办?

1防止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发生滑移和倾斜,提高基础的稳定性

2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基础沉降量

扩大基础截面

10.5什么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一般如何取值?

是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的地基土单位面积上的承载能力

《高层建筑框架》P75

10.6适合高层建筑的桩有哪些类型?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

10.7广东常用的桩型有哪些?

各能进入什么土层?

入多深?

《高层建筑框架》P82

10.8钻孔桩有哪三项技术要求?

泥浆护壁回转钻清孔

10.9灌注桩的钢筋(纵筋和箍筋)应如何配置?

《高层建筑框架》P83

10.10灌注桩纵筋伸入承台和桩身长度各应如何确定?

深入承台35d伸入桩身长度见《高层建筑框架》P83

10.11预应力管桩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高层建筑框架》P82《土力学》P212

10.12锤击式预应力管桩施工时要控制哪些指标?

1能否满足贯入度要求或标高的设计要求

2打入后的偏差是否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

10.13最后贯入度是什么意思?

是否是一个定值?

指最后一击桩的入土深度,通常取最后一阵的平均贯入度为最后贯入度,一阵为10击。

不是定值,但不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

10.14静压桩的终压值是什么意思?

是否是一个定值?

静压桩终压力Pu是桩尖达到设计持力层终止压桩时出现的最终静压力,其每次出现持续时间通常只有5~10秒。

10.15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要考虑什么因素?

桩身材料、地基土对桩身的承载力

10.16单桩水平承载力如何确定?

还有哪些抗水平力的措施?

以水平静载荷实验最能反应真实情况,没有实验资料时,可按《桩基规范》第5.7.2条估算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

单桩水平承载力与桩身抗弯能力有关。

长桩水平承载力主要由桩身材料的抗弯能力控制,而短桩的水平承载力除桩身材料的抗弯强度外,多受桩周土的横向抗力或桩在土中的稳定性控制。

10.17基础梁(拉梁)一般受哪些力?

首层墙体重量、传递水平剪力、承受柱脚弯距

10.18基础梁的梁面标高如何定?

进考虑承受首层墙体重量的情况时,一般可设0.2m左右,考虑传递水平剪力、承受柱脚弯距时,应取承台顶面

10.19桩的间距应取多少?

对于大直径钻(冲)挖孔灌注桩,桩中心距S≥2.5d(桩身设计直径),扩底端中心距S≥1.5D(扩底端设计直径)或D+1(D>2时)挖孔桩桩边净距小于2d切小于2.5时,应要求采用间隔开挖,预应力管桩桩距通常取3d~3.5d,对高层建筑主楼下大面积密集群桩,桩距应加大至4d~4.5d

10.20桩承台平面尺寸如何定?

《高层建筑框架》P86《土力学》P243

10.21承台保护层如何取值?

桩入承台的深度取多少?

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当有砼垫层时,不应小于40mm,垫层厚度宜取100mm

桩入承台深度大直径桩不宜小于100mm,中等直径桩不宜小于50mm

10.22预应力管桩与承台连接处应如何做?

为什么?

宜采用机械截桩头后在桩顶插粗钢筋的连接方法《高层建筑框架》P86

10.23剪力墙下的桩应如何布置?

剪力墙下各桩宜沿墙一排布置

10.24承台厚度如何确定?

根据承台所受的冲切承载力计算以及承台厚不宜小于300mm

10.25单柱单桩要设承台吗?

为什么?

要,因为承台要局部抗压

10.26剪力墙下的承台梁受什么力?

应如何考虑?

传递水平力

10.27承台配筋如何计算?

见建筑基庄技术规范5.6.2

10.28承台面标高如何定?

电梯井处标高又如何?

承台顶面到室内地坪高差,电梯井处要低2~2.5m(这题不确定的)

11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图纸目录:

11.1图别、图号怎样表示?

P87

11.2图纸应按照什么循序及原则排列?

结构总说明,桩基础统一说明及大样,墙、柱定位图,各标准层柱、剪力墙配筋图,梁配筋图,板配筋图,楼梯配筋图,梁、柱、剪力墙等构件的构造通用图,特殊情况下增加的培面配筋图。

结构总说明

11.3结构总说明中如何表示本工程设计采用的项目,有否漏项?

P87-88

11.4结构类型、等级、基础型式、主体结构用料等级、非承重墙体材料及构造、楼板配筋构造、施工缝或后浇带构造、施工要求等,是否已表示清楚?

11.5是否清楚结构总说明中各条文的含义?

11.6结构总说明中选用或填写的内容与其他设计图纸有否存在矛盾的地方?

基础平面及大样图

11.7轴线和尺寸线有否按照规定标注齐全?

11.8基础、柱、剪力墙、基础梁等构件是否已标注齐全?

11.9各构件是否都有编号及定位尺寸?

11.10首层的间隔墙、首层第一跑的楼梯如何支承?

地基梁

11.11基础的做法和详图是否都已表示清楚?

11.12是否清楚本工程设计中基础的施工方法?

各层结构平面

11.13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配筋图有哪些表示方法?

本图属于哪种表示方法?

P87,本图属“平法”

轴线和尺寸线有否按照规定标注齐全?

11.14梁、板、柱、剪力墙等构件是否已标注齐全?

是否与计算书相符?

11.15各构件是否都有编号及定位尺寸?

11.16孔洞的尺寸及做法是否已标注清楚?

P89

11.17梁、板编号的原则?

柱子编号及归并的原则?

P95

11.18是否已正确表示了楼板的厚度?

P89

11.19建筑制图规范对各构件的表示方法(虚、实,粗、细)有哪些规定?

图纸的线型是否符合规定?

P89

11.20结构平面图中如何表示楼梯间、电梯井、凹板等?

P89

11.21如何表示各板的底钢筋、面钢筋、分布钢筋及标注钢筋的长度?

框架、剪力墙配筋图

11.22柱、剪力墙的纵向钢筋是否已标注齐全?

是否与计算书相符?

11.23柱、剪力墙的纵向钢筋在哪里切断、锚固或搭接?

搭接长度是否足够?

见柱表,搭接长度35D

11.24梁、柱箍筋加密区范围以及加密区、非加密区、节点核芯区的箍筋做法?

是否采用了复合箍筋?

是否有分布钢筋?

见结施9和梁平法说明(柱-底层1/3柱净高;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