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县残联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5583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原县残联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原县残联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原县残联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原县残联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原县残联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原县残联工作总结.docx

《五原县残联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原县残联工作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原县残联工作总结.docx

五原县残联工作总结

五原县残联2010年工作总结

及2011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我县残联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残联的业务指导下,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残疾人的基本需求,立足基层,面向农村,切实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康复、就业培训、扶贫帮困和社会保障工作,一心一意为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较好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

一、基层残疾人组织网络健全完善

按照中残联“城镇抓社区、农村抓乡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7个镇残联都按照“七个一”标准要求,已建设到位;按照全县《推进社区残疾人工作实施方案》的安排,我们将社区残疾人协会建到各(村)办事处。

残协主席由(村)办事处书记或主任担任,各(村)居委会主任为残协联络员。

做到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牌子、有工作职责,选聘了136名(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与他们签订合同,并对他们进行了为期7天的培训,其中4名办事处残疾人专职委员每月500元工资,3名镇残疾人专职委员每月400元工资,129名村残疾人职委员每年补贴500元。

残疾人专职委员协助(村)社区协调处理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维权、生活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并开展入户调查残疾人情况,现已完成80%入户工作。

目前,我县已经形成了以县残联为主导,镇残联为骨干,村(社区)残协为基础的三级组织网络,残疾人工作者队伍达到150人。

二、康复工作成效显著

我县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为目标,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县政府成立了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和康复工作办公室,各镇也成立了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康复工作。

建立了康复中心,为全县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用品用具等服务。

在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了康复室,在117个村、4个社区依托村(社区)卫生所建立了康复站,康复网络已经形成。

培训了116名康复协调员为残疾人进行康复技术知识指导服务,并入户为残疾人建立康复需求档案。

为了对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指导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我县已建成康复活动中心5个,分别是县残联康复活动中心、隆兴昌镇东环康复活动中心、新公中镇康复活动中心、塔尔湖镇康复活动中心、胜丰镇康复活动中心。

通过实施重点康复项目,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70例,其中免费手术70例,为贫困残疾人减免费7万余元;对5名低视力儿童配用助视器进行训练,培训家长1名,2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资助3名聋儿接受区市机构训练;指导3名肢残对象进行肢体矫正训练;培训贫困智残儿童3名、家长2名;救助精神病患者19名,每人补助药费400元,共计7600元。

提供残疾人辅助器具100件,矫正器装配1件;免费配发轮椅、座便器、拐杖等辅助器具60件。

组织4名截肢残疾人安装普及型假肢,共装配大腿假肢2例,小腿假肢2例,残联每人补贴1000元,赢得了广大残疾人的赞誉。

三、残疾人住房状况得到改善

今年,自治区、市残联继续扶持我县实施国家彩票公益金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改造50户,上级财政项目补贴资金2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12.5万元、自治区财政补贴12.5万元。

为了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政府成立了残疾人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促进了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县残联积极为贫困残疾人家庭争取廉租房,11月10日来自城镇的32户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在怡和园小区廉租房的购买资格摇号活动中获得资格号码。

四、残疾人保障金征收和就业培训工作进展顺利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是各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今年在就业和征收工作中我们积极引导各单位正确认识企业自主用人与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关系,增进了社会对残疾人就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积极倡导经济效益较好,工作岗位又相对适合残疾人身体条件的企业,尽量调剂一些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

今年我县新增残疾人就业人数70人,其中集体就业7人,个体从业35人,按比例就业28人。

残联会同就业局将其中个体就业的23名残疾人纳入了小额信贷扶持对象。

2010年市残联、地税局下达我县保障金征收任务73万元,现已入库74.5万元,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征收任务。

为确保征收任务的完成,县财政、地税、残联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及时交换数据、沟通情况,努力做好操作层面的各项工作,使就业保障金征缴面进一步拓宽。

同时对10名城镇个体就业残疾人进行了就业扶持,每名残疾人扶持500—3000元;五月下旬对农村20户具有劳动能力的特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扶持,给予每户特困残疾人家庭500元的生产、生活启动资金,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生产劳动,重拾生活的信心。

充分发挥了就业保障金在“助残、扶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为拓宽残疾人就业门路,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今年六月份县残联与就业局配合开展了残疾人创业培训,共有23名残疾人免费参加培训。

5月31日,在蹦蹦猴食品公司举办了为期30天的食品加工技能培训班,25名残疾人参加了培训。

10月中旬为城镇残疾人举办了为期15天的编花技能培训。

12月底,残联在各个镇举办了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开展了农村残疾人种植、养殖业培训,共培训残疾人200多人,提高了农村残疾人种养殖水平。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于今年9月10日至11日在巴彦淖尔市举行。

我县有6名选手参赛,其中残疾人党兰获得“刺绣”竞赛第二名、刘洋获得“男服制作”第二名、杨晶获得“英文文本处理”竞赛第二名,我县在本次竞赛所取得的成绩位居全市第二名。

五、积极开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爱耳日”等活动

今年3月3日是第十一次全国“爱耳日”,残联工作人员派发科学用耳宣传资料2000余份,并通过短信平台向县辖范围手机用户发送公益性“爱耳日”宣传短信,教居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爱护自己的耳朵和听力;县医院耳鼻喉专家还为40多名残疾人提供耳病义诊和咨询服务。

5月16日是第二十个法定助残日,我县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具体的助残活动:

17日组织了大规模的街头助残活动,全县各医疗单位开展了义诊和捐赠药品活动,义诊人数达300人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4600余元;司法局、148法援中心为残疾人提供了法律咨询服务;教育局、残联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传单3000余份,老年秧歌队沿街进行了宣传活动;14日下午,县四大班子及教育局、卫生局、残联等领导看望慰问了二完小残疾儿童培智班和隆兴昌镇敬老院,并为二小弱智班的孩子赠送了学习用具和体育用品,为敬老院的肢体残疾老人赠送了轮椅和拐杖;助残活动期间有108个县直单位对118户残疾人困难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并送去价值24000多元的生活用品,解决了这些困难户的燃眉之急。

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我市举行了“全市残疾人书法绘画摄影工艺品展”,我县有14副残疾人绘画作品参展。

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按照中共五原县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文件《关于印发<五原县直属机关工委2010年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五直党工发〔2010〕17号)精神,为确保全县残联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取得实际成效,我会成立残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并制订了《残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

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残联干部为主要内容。

以“高效服务、推进发展”为主题,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培育务实型党员干部”为载体,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开展密切联系群众“三项活动”、城乡结对共建活动以及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工作结合起来,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等发挥党员作用,提高机关效能,树好机关形象。

七、保障残疾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今年我县认真贯彻《残疾人教育条例》,将残疾儿童特殊教育和随班就读纳入义务教育规划。

积极招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保证就近入学。

全县接受弱智培训的残疾儿童7名,有121名各类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入学率为88%,共减免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学杂费3600元,筹措资金3.6万元,资助考入大专院校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57名,保障了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受教育的权利。

八、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得到提高

党和国家实行低保政策以来,我县不断完善低保政策,并向广大残疾人倾斜,做到符合一户,上报一户,纳入一户。

目前,全县有2429名残疾人享受低保,其中农村残疾人有1924名,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了25元(A类对象每人每年1700元,B类对象每人每年1140元,C类对象每人每年780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15元提高到275元;11295名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98%,并给予免除给付线和增加5%报销比例的照顾;县残联会同市残联和县人寿保险支公司,为636名三、四级残疾人缴纳了意外伤害保险。

根据巴残联发[2009]38号文件精神,我县开展“阳光家园计划”前期准备工作,为全县机构托养残疾人与居家托养残疾人情况进行了摸底筛查,筛查结果:

居家托养残疾人80名,机构托养残疾人60名。

并为每名居家托养残疾人补贴500元。

上述工作的开展,增进了社会与残疾人的相互理解,残疾人事业得到了社会广泛同情和支持。

广大残疾人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明显增强。

九、核发第二代残疾人证工作进展顺利

为了方便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办证,定期组织下乡办证,这样既减轻了残疾人盲目办证来回往返的旅途劳苦,又减少了残疾人的经济负担。

残联急残疾人之所急,想残疾人之所想的举动受到全社会一致好评。

目前已录入《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7939人,已发证7870人。

十、积极宣传残疾人事业

为进一步倡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关爱、关注残疾人事业,加大了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有效利用我县新闻媒体资源,营造“扶残助残”社会氛围,从而努力推进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

今年,发简讯14期,制作传单6000余份,标语26条;电视、电台、报社播发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等新闻23次,其中市台5次。

十一、上级对我县残疾人工作督查

今年以来,自治区残工委、市残工委先后对我县残疾人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并对我县残疾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希望我县残疾人工作者再接再厉,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残疾人工作。

十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客观条件和残疾人自身障碍的影响,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相当多的残疾人贫困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基本生活需求难以稳定保障;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建设残疾人小康生活的任务还很繁重;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状况,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残疾人实现小康生活仍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2011年重点工作安排

1、完成自治区级社区康复达标区建设任务并通过区级验收;通过实施重点项目使200名各类残疾人康复;免费配发辅助器具60件,完成普及型大、小腿假肢装配各5例。

2、完成城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60名、农村470名;残疾人求职登记80名;盲人计算机培训3名;盲人按摩培训5名;城镇新安置残疾人就业70名;农村稳定就业450名;扶持盲人就业8名。

3、巩固、完善、提高残疾人达标社区22个;新建残疾人工作达标社区9个;新建社区残疾人活动中心1个。

4、扶持贫困残疾人脱贫500名,重点扶持20户残疾人发展养殖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5、保障金征收73万元,其中企业征收33万元,财政划转40万元。

6、安排专项资金4万元,资助考入大专院校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安排专项资金2万元,资助10名肢体残疾人装配普及型大腿假肢;安排专项资金2万元,开展听力助残,资助5名贫困听力残疾人装配助听器,3名聋儿接受听力语言训练;安排专项资金2万元,补贴100名残疾人进行白内障手术复明。

7、积极申请第五期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要争取县级财政补贴,确保项目按期开工,按期完工,接受自治区项目验收。

8、要抓住国家拉动内需,解决民生问题的良好机遇,积极争取项目,争取资金,提高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

回顾一年来我县残疾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们将继续努力,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残疾人工作的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