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5562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文言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文言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文言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文言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基础知识.docx

《文言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基础知识.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基础知识.docx

文言基础知识

必修一

1、劝学

劝学的文学及文体常识归纳整理:

 《劝学》作者是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学派,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荀子》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一、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拼音:

须臾(yú)舟楫(jí)跬步(kuǐ)驽马(nú)锲而不舍(qiè)

金石可镂(lòu)骐骥(jì)而致千里无以至千里

二、古今异义词

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

爪子和牙齿;今义:

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古义:

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

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

检查;今义:

探究并领会。

三、通假字并释义:

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虽有槁暴有通“又”。

暴通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4、词类活用情况:

(1)动词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3)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4)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輮使之然也(“輮”这种方法)/不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

(5)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专一)。

(6)非利足也----非能水也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足,名词作动词,用脚走。

五、一词多义

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比。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比。

 善假于物也:

对,向。

之:

锲而舍之:

代词。

  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的标志。

  青,取之于蓝:

代词。

  蚓无爪牙之利:

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的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的。

使之然也:

代词,木。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助词,的

而:

表转折:

而寒于水而致千里而绝江河而青于蓝而闻者彰而见者远

表修饰:

顺风而呼吾尝跂而望矣吾尝终日而思矣  。

  

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

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表因果:

而神明自得

  表顺承:

登高而招锲而不舍锲而舍之

者: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

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焉:

⑴兼词,于之,从这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⑵句末语气助词,了。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六、特殊句式

判断句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煣的工艺使它变成这样的。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远处的人能看得见;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资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固定句式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所以不积累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聚细流,就不能成为江海。

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在上面吃泥土,在下面饮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

状语后置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比水更冷。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是水凝结成的,却比水寒冷。

省略句

(1)鞣(之)以(之)为轮(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

(2)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省介词“于”)

七、重点句子翻译

1.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君子说:

学习不可以停止。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情景式默写:

1.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

“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

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

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

4.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是:

,;,。

5.《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

6.《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最后由结论:

,。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

8.《论语》中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9.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

10.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

1、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的观点。

2、孔子曰:

“学而时习之”,又说: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

“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作品)中的“青,,。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青,,”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1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2、,,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

2、师说

师说的文学及文体常识归纳整理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说”比“论”随便些。

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本文阐述的是作者对从师问题的看法。

古今异义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求学的人。

 今义:

学问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

用来。

   今义:

 连词,表因果关系。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

小的方面学习今义:

初等教育学校

(4)吾从而师之       古义:

从,跟从;而,连词。

 今义:

连词。

(5)今之众人        古义:

一般人。

  今义:

很多人。

找出下列通假字并释义:

传道受业解惑:

同授,传授。

句读之不知:

同逗,停顿。

   或师焉,或不焉:

同否。

活用情况:

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

以------为耻,意动用法。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低于,名词作动词。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愚人形容词作名词。

一词多义:

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代词,他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代词,这些

师道之不复:

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

表示宾语前置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代词,代“六艺经传”古之学者:

助词,的   

其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代词,他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代词,那些

其出人也远矣:

代词,指圣人     其皆出于此乎:

副词,大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前指士大夫,后为语气副词,表示揣测

道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道理       吾师道也:

道理

道相似也:

道德学问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

余嘉其能行古道:

风尚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专门技艺的人

孔子师郯子……:

以---为师     吾师道也:

学习、效法

或师焉,或不焉:

从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

吾从而师之:

意动用法,以……为师 不耻相师:

学习、效法

无 无贵无贱:

无论          圣人无常师:

没有

特殊句式

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授予业务知识、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状语后置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我跟从他以他为师。

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不知道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从师学习,有的不从师学习。

被动句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六艺经传都普遍的学习,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重点句子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出生比我早的人,他得知真理[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以他为师;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以,无论高低贵贱,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不通晓句读,不解决疑惑,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了,大的方面却丢了,我没有看出他高明的地方[或我没有看出他是明智的呢]。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这类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么!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8.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不被时俗拘束,向我学习。

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情景式默写:

1、《荀子?

劝学篇》指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

“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

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6、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

7、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

8、《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

9、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是故“,”。

10、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

”1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一致。

3、归去来兮辞

一、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

指战乱。

今义:

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

指做官。

今义:

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悦亲戚之情话古义:

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

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4)幼稚盈室古义:

小孩。

今义:

指不成熟的做法。

(5)于是怅然慷慨古义:

感慨。

今义:

指大方的行为。

(6)将有事于西畴古义:

指耕种之事。

今义:

指发生某事。

(7)既窈窕以寻壑古义:

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义:

女子文静而美好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或棹孤舟 棹,名词作动词

策扶老以流憩 策,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

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2)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城趣 时矫首而遐观

2、动词活用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

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

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策扶老以流憩动词用作名词拐杖

3、形容词活用

携幼入室 幼形容词作名词孩子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善万物之得时 善,形容词作动词羡慕

4、意动用法

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悦

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

5、使动用法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四.一词多义:

心 --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夫 --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 --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 --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富贵非吾愿(“菲”表否定判断)

2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以心为形役(为,被)

3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

稚子于门候)

4倒装句

宾语前置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

“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

“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状语后置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情景式默写:

1.《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自责而回头不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地欢快舒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去来兮辞》中表达归心似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将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归去来兮辞》中写日光暗淡,日将西沉,诗人流连孤松,象征诗人的耿介之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归去来兮辞》中描绘作者顺随自然走到生命尽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归去来兮辞》中体现出游感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烛之武退秦师

一、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矣)      2、共其乏困(供)    3、秦伯说,与郑人盟(悦)

4、失其所与,不知(智)  5、何厌之有(餍)    

二、古今异义(古/今)

 1、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2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3、今有急而求子(您,多指男子/儿子)     

4、以烦执事(婉指秦穆公/掌管某事的人)  5、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名词用作动词驻军,驻扎)    

2、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           

3、既东封郑(使动使…成为疆界)       4、阙秦以利晋(使动使…得利)

5、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在晚上,当晚)

6、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黄昏)      

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用作名词恩惠,好处)

8、共其乏困(形容词用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9、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  10、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使动使…亏损)

四、文言句式

(一)省略句

1、(烛之武)许之(主语)       2、(烛之武)辞曰:

“臣之壮也……”(主语)

3、(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4、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5、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二)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2、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同上)   5、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三)判断句1、邻之厚,君之薄也。

(也表判断) 2、以乱易整,不武。

(否定判断句)

(四)固定句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何必…)

五、重点虚词

而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3、朝济而夕设版焉(语气词,表陈述)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之1、公从之(代词指佚之狐的建议)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这件事)。

3、子犯请击之(代词秦军)。

4、臣之(无意义取独)壮也,犹不如人

5、邻之(无意义取独)厚,君之薄也。

6、夫晋,何厌之(无意义宾语前置的标志)有?

以1、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2、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

4、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5、越国以鄙远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6、阙秦以利晋连词,表目的、

六、解释加点字并翻译句子。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

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

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

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