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现代文整理6.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55507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现代文整理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现代文整理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现代文整理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现代文整理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现代文整理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现代文整理6.docx

《高中语文现代文整理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现代文整理6.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现代文整理6.docx

高中语文现代文整理6

高中语文现代文整理(高三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单元

一、阿Q正传

①作者:

鲁迅

②理解:

鲁迅先生一生都在思考国民性问题,他一生以笔为刀,解剖中国人的灵魂,对民族精神的消极方面给予彻底的暴露和批判。

鲁迅先生创作《阿Q正传》意在“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让世人清醒头脑,着眼于启蒙,写出中国人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惨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沉睡的民众。

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为疗救这样病态的社会、病态的国民而发出痛苦的呐喊。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

他是赤贫的雇农,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阿Q的性格十分丰富、复杂。

他有农民的优点:

“真能做”,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他身上又有农民的弱点:

主观、保守、狭隘、愚蠢。

他还受封建思想的种种影响,严于“男女之大防”及排斥异端等等。

  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畏强凌弱、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手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伪的精神胜利之中。

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麻醉剂,它使得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现实处境,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悲惨命运,虽然受尽欺凌,却并无真正的不平。

但尽管如此,阿Q作为一个劳动人民,还是表现出自发的革命要求。

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时,他就想“投降革命党”,希望从此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不过他的“革命观”是与落后农民的私欲和许多糊涂观念联系着的,他并没有真正地觉醒。

阿Q的精神胜利法,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的弱点。

所以,阿Q又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

同时,由于人类各民族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类似的病态心理,因此,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对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精神弱点的形象概括。

另一方面,通过阿Q这一典型新形象与革命的关系,也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通过阿Q的悲惨结局,鲁迅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族革命中的重要性。

③写作背景: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众愚昧,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

而以孙中山为首的少数有志之士,披荆斩棘,浴血奋战,试图挽救危亡的中国。

这就是近现代之交轰轰烈烈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1月1日,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中国似乎出现了希望的曙光。

可是,由于领导这次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没有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一起参加革命,壮大革命队伍,反而对要求革命的农民采取排斥和压制的态度;他们也没有彻底打击和镇压封建势力,反而采取了妥协、宽容和姑息态度。

所以,革命遭到失败。

例如,在武汉,曾任清廷21混成协协统,多次破坏湖南革命党人活动,又亲手杀害过起义士兵的黎元洪,却当上了革命后湖北省军政府的大都督;在绍兴,曾在徐锡麟案件中直接筹划杀害秋瑾的章介眉,也当上了革命后绍兴军政府的“治安科长”。

当时,在“咸与维新”的幌子下,封建军阀、官吏个个狡诈善变,他们通过各种途径纷纷钻进革命阵营,一旦得势,便回过头来屠杀革命党。

在这种形势下,帝国主义得以与封建势力勾结,一起向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进行反扑。

1912年4月,孙中山被迫辞去大总统的职务,而代表地主买办阶级的袁世凯得以窃取政权。

辛亥革命流产了。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

资产阶级把有强烈革命要求的农民拒之门外,而与封建势力妥协,这就不可能解决中国人民尤其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问题。

因此,广大农民在革命之后,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承受着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剥削和精神上的奴役。

他们仍然“想做奴隶而不得”。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向来采取暴力镇压和精神奴役的政策。

就后者说,是利用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和愚民政策。

在阿Q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精神奴役的“业绩”和被奴役者严重的精神“内伤”。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历史,是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屈辱史,封建统治阶级在这种特殊的历史下形成一种变态的心理,一方面对帝国主义者奴颜婢膝,表现出一副奴才相;另一方面对自己统治下的臣民又摆出主子的架子,进行疯狂的镇压,凶狠的盘剥。

鲁迅不止一次地对这种畸形变态心理作出精妙的概括:

“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

所以中国人倘有权利,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

”他们对帝国主义侵略本已到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地步,但偏要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

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却追求精神上的胜利。

这一思想深深毒害着处于下层的劳动人民。

我们从《阿Q正传》中就可以看出,阿Q和赵太爷,在某种程度上,其实都是一类货色,假如阿Q得势,将是个赵太爷,假如赵太爷失势,则又会是活脱脱一个阿Q。

从更远的思想根源来说,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思想陈陈相因,封建礼教、封建道德规范一代代从精神上麻醉和毒害劳动人民。

这种麻醉和毒害造成了阿Q的愚昧落后和麻木不仁。

统治者的“精神胜利法”和对人民进行的封建麻醉教育,正是造成劳动人民不觉醒的精神状态的麻醉剂。

这种麻醉剂只能使劳动人民忘却压迫和屈辱,无反抗,无斗志,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剥削、受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

鲁迅以思想家的冷静和深邃思考,以文学家的敏感和专注,观察、分析着所经历所思考的一切,感受着时代的脉搏,逐步认识自己所经历的革命、所处的社会和所接触的人们的精神状态。

二、哈姆雷特

①作者:

威廉·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四大喜剧《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无事生非》(或译作《皆大欢喜》),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和《理查二世》等。

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二首长诗。

他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生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被称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②理解: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重要的作品,这部悲剧就其表现的社会内容和哲学内涵来说都是最丰富的。

它以精湛的艺术形式,博大的思想内容表现出主人公人文主义理想的幻灭,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索。

早在12世纪就流传着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英法两国的剧作家都据其情节写过中世纪的血亲复仇为中心的剧本。

1601年,莎士比亚将其改编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激烈矛盾冲突的杰出悲剧,使这一复仇故事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无数次地说起这部剧作,总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主人公哈姆雷特身上。

哈姆雷特原来的生活幸福而平静,命运之神没有给过他一丝暗示便在突然间将他的命运整个逆转了,一个个不幸接连向他猛攻,生活的灾难粉碎了他的理想,内心的痛苦更随外部事件的刺激而愈加激烈。

他陷入忧郁而严肃的沉思里,所有外在的冲突都最终转向内心,直达灵魂的深处。

哈姆雷特完全是内省的、主观的和敏感的,他遵从自己思想的律法,迟迟不踏入行动的世界,而现实却偏偏要他付诸行动,理想与现实的格格不入更加剧了他内心的争斗。

这两部影片在原剧基础上对哈姆雷特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注解,90版的哈姆雷特健康强壮,精力充沛,有时他会因为心灵无休止地遭遇折磨而变得紧张和狂暴,有时他又十分乐观,从不轻易自我怜悯,也不允许自己终日躲藏在忧郁的阴影里,他的言行总是充满了生命力;而2000版的哈姆雷特则是尖锐的和不可接近的,他孤独迷茫,在时空中踽踽独行,懒散而没有方向,他拖着身躯活在真实的空间,而思想却留在了虚拟的影像里,他厌恶这个世界!

在哈姆雷特的思想与行动中进行调和是艰难的,他的思虑太重太细致,常会将他的行动深深地包裹。

但这并不是说他完全与行动绝缘,他虽然猜疑、犹豫、软弱,却并非天性如此,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不停地责备、痛骂自己,他了解永远生活在犹豫怀疑之中是不可能的,该来的总是要来,生存还是毁灭,是他必须解决的问题。

而当他有勇气斗争时,他的行动便产生了力量,他说:

“有准备就是一切”。

哈姆雷特的性格是独特的,我们熟悉他就像熟悉我们自己。

在他的故事里,我们不只是旁观者,“我们内里有无法表现出来的心事”,借着哈姆雷特,我们察觉到自己的思想,并努力将它们牢牢抓住。

三、套中人

①作者: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

著有小说《在钉子上》、《小职员之死》、《库页岛》、《在流放中》、《第六病室》和《变色龙》、《套中人》等,独幕剧《结婚》、《论烟草的危害》、《蠢货》、《求婚》、《一个不由自主的悲剧角色》和《纪念日》。

他生活和创作的年代,正是俄国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制度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

他的小说的总特点是:

运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露了那个社会的各种病态,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热烈地向往新生活的到来。

②理解:

契诃夫用讽刺手法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

别里科夫的世界观就是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这个形象从外表、言论到生活习惯、思想方法,无不是“套子”式的。

但是他所作所为,在客观上却起着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作用。

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

可以说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但更是受害者,白色恐怖的时代特征在他身上有着鲜明而深刻的具体体现:

他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更为可恨的是,他不仅自己自觉地生活在“套子”里,而且还要把周围的一切都装在“套子”里。

作品问世以来,别里科夫已经成为那些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

③写作背景:

这篇小说反映了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

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

当时担任宗教院检察总长的波贝多诺斯采夫给沙皇的奏章中说:

“在当前这个艰苦的时代,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平息那种头脑不清、濒于疯狂的社会舆论;必须禁止那种人人饶舌的不可名状的街头巷议,以期尽量减少流言蜚语……”(转引自《契诃夫传》)在此之前,受欧洲进步文明潮流的影响,俄国也兴起变革之风,尤其在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间,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制度的呼声日益强烈,并付诸行动。

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进行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

全国警探遍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

第二单元

五、《画说》

①作者: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

原名正权,本名张懽,后改名爰(yuán),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

后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

 

  传说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里梦一老翁送一小猿入宅,所以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改名猨,又名爰、季爰。

后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所以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

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②理解:

选用亲身经历和历史人物为例介绍说理,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平实质朴的语言风格。

六、《你为什么会感到愉快》朱光潜

①作者: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

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等。

1897年9月19日生。

支持马克思主义少时课读于孔城高小,考入桐城中学,毕业后任教于北乡大关小学。

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后肄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

他还请桐城著名书法家方守敦题写“恒、恬、诚、勇”4字的条幅,作为座右铭。

五四运动中,他毅然放弃文言文,改写白话文。

1921年,朱光潜发表了白话处女作《福鲁德的隐意识说与心理分析》,随后又发表《行为派心理学之概略及其批评》、《进化论证》等读书心得,初步形成自己对治学和学术研究活动的看法。

1922年,他在《怎样改造学术界》中,倡导培养“爱真理的精神”、“科学的批评精神”、“创造精神”和“实证精神”。

这些观点一直影响着他漫长的学术道路。

香港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大学吴凇中国公学中学部、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

1924年,撰写第一篇美学文章《无言之美》。

又到上海与叶圣陶、胡愈之、夏衍、夏丏尊、丰子恺等成立立达学会,创办立达学园,广泛进行新型教育的改革试验,倡导教育的自由独立。

  1925年出国留学,先后肄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斯塔斯堡大学,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

1933年回国,先后在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安徽大学任教。

并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

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盟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作协顾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朱光潜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认为,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觉,物所以呈现于心者只是形象。

因此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和实用的态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实用等,只是聚精会神地对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的观赏。

  解放后,朱光潜系统接触到马克思主义。

经过对自己以前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批判,提出了美是主客观的辨证统一的美学观点,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条件,此外加上主观的意识形态或情趣的作用使物成为物的形象,然后才是美。

他还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实践观点(即把主观视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对立统一于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美学思想,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美学流派。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解放后出版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

1950年以后提出主客观统一说,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条件,此外还须加上主观的意识形态或情趣的作用,使物成为物的形象,然后才是美。

  20世纪60年代,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主观视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实践。

在“文革”期间,朱光潜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仍认真系统地研究马列主义原著,力求弄懂弄通。

1984年,香港大学授予朱光潜为该校名誉教授。

1986年3月6日,朱光潜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朱光潜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政协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朱光潜主要编著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G.E.莱辛的《拉奥孔》、G.W.F.黑格尔的《美学》、B.克罗齐的《美学》、G.B.维柯的《新科学》等。

朱光潜不仅著述甚丰,他本人更具有崇高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学术品格。

他勇于批判自己,执著地求索真理:

当他认识到以往在唯心主义体系下研究美学“是在迷径里使力绕圈子”,就开始用更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研究,使自己的美学思想向真理趋进;他反对老化、僵化,提倡不断进取。

为方便研究马列主义原著,他在花甲之年开始自学俄语,更在八十高龄之际写出《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翻译近代第一部社会科学著作——维科的《新科学》,学习研究一生不辍。

  朱光潜熟练掌握英、法、德语,几十年来,翻译了300多万字的作品。

其中他对黑格尔110万字的巨著《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历史性的崇高声誉。

他出版的译著还有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莱辛的《拉奥孔》、克罗齐的《美学原理》、路易哈拉普的《艺术的社会根源》和《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等。

此外,他通过系统认真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自然辩证法》的一些译文提出了具有重大价值的修改意见。

  朱光潜是一位以救国兴邦为己任的爱国知识分子。

在旧中国的漫长岁月中,尽管道路有过曲折,但他追求真理,向往光明,在复杂的斗争中,辨明了方向,看清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在解放前夕的关键时刻,断然拒绝国民党当局的利诱威胁,毅然决定留在北京。

他在与广大人民一起迎接解放的日子里,曾兴奋地说:

“我像离家的孤儿,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恢复了青春。

”解放后,他始终不渝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对党赤诚相见,肝胆相照。

尽管他曾遭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从未动摇过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及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粉碎“四人帮”以后,他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精神振奋,老当益壮,积极翻译名著,撰写文稿,发表演讲,指导研究生,在学术研究和教育领域驰骋不懈。

1983年3月,他应邀去香港中文大学讲学,一开始他就声明自己的身份:

我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但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这就是他对自己后半生的庄严评价。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

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②理解:

从生理学的角度,阐述审美活动中的节奏感、移情作用和内摹仿问题。

③写作特色:

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深奥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

④补充:

朱光潜遭遇“朱光潸”

  箸名美学家朱光潜早年出版过《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当时最流行的书籍之一。

  过了不久的1936年初,朱光潜在写《文艺心理学》等专著之余,又写出一部亲切自然的《谈美》小册子。

书店在出版时,将《谈美》封面附注上“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字样。

书出版之后,受到广泛欢迎。

  不久,上海书摊上便出现一本署名“朱光潸”,题目为“致青年”的书。

书名接近,姓名几乎难辨不说,该书竟也有一个副题:

“给青年的十三封信”;与朱光潜先生的著作副题只少一个“第”字,打眼看去,没有什么分别;封面设计也追踪摹形:

书名字形,位置相仿,连一些直线中间嵌一些星星都一样,所以,一位朋友寄这本书给朱光潜后,连朱光潜自己也以为是自己的作品。

  待看清楚后,朱光潜先生竟然给这位“朱光潸”写了一封信。

首先,他请朱光潸原谅,说是自己误将此书认作自己的了。

接下说:

  “光潸先生,我不认识你,但是你的面貌,言动,姿态,性格等等,为了以上所说的一点偶然的因缘,引动了我很大的好奇心……不认识你而写信给你,似乎有些唐突,请你记得我是你的一个读者。

如果这个资格不够,那只得怪你姓朱名光潸,而又写《给青年的十三封信》了!

  接下,朱光潜先生将自己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时的情形略作回溯。

认为当时“稚气和愚?

”,但因坦坦白白流露,才得到青年的喜爱。

这话的潜台词,大约是告诉那位“朱光潸”,人得“坦坦白白”、“老老实实”做人;否则就算一时得逞,也难免长久不被人戳穿,落得个不道德名。

  这封信的落款也颇有意思:

“几乎和你同姓同名的朋友”。

信当然无法寄出,只好在《申报》上发表。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著作等身,建树颇丰。

他一生曾三立座右铭,给人们留下了悠长的思索。

  第一次,是在香港大学教育系求学时。

他以“恒、恬、诚、勇”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恒,是指恒心,即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持之以恒、百折不挠。

恬,是指恬淡、简朴、克己持重,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诚,是指诚实、诚恳,襟怀坦白,心如明镜,不自欺,不欺人。

勇,则是指勇气,志气,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

这四个字不仅集中反映了朱光潜先生求学时的精神状态,而且贯穿了他的一生。

朱光潜先生曾说:

“这四个字我终生恪守不渝。

  第二次,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时。

朱光潜先生兴趣广泛,学过文学、心理学和哲学。

经过比较和思索,他发现美学是他最感兴趣的,是文学、心理学和哲学的共同联络线索,于是把研究美学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

当时,他的指导老师著名的康德专家史密斯教授竭力反对。

他告诫朱光潜说,美学是一个泥潭,玄得很。

朱光潜先生认真思索后,决定迎着困难上。

这时,他给自己立下这样一条座右铭:

“走抵抗力最大的路!

”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学研究中,终于写出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具有开创意义的论著。

  第三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

座右铭共6个字“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此地,是说凡此地(地位、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在这条座右铭的激励下,朱光潜先生不断地给自己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在他80多岁时,依然信心十足地承担起艰深的维柯《新科学》的翻译任务。

  朱光潜先生三次所立的座右铭,由于环境不同,侧重点自然有异。

第一次,主要是确立做人求学之志;第二次,侧重点是理想、事业的抉择;第三次,在学有所成后,对自己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从朱光潜先生三立座右铭中,我们除了看到一个自我砥砺、矢志以求的形象外,难道不应该获取更多的人格力量和思想的启迪吗?

第三单元

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

①作者: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一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被评为二十世纪影响世界最深的人。

作品《资本论》、《共产党宣言》。

②理解:

本篇是马克思17岁中学毕业时所写的毕业论文。

他认为青年在择业时要有热情,选择适合自己的、能给人类带来幸福、能完美自身的职业,表现了这位年轻人对自己未来所作的最初选择的严肃考虑。

③写作特色:

以优美的文笔、深刻的语言、填密的思考、严格的推理,使人兴奋、鼓舞,给人以振聋发联的力量。

 十、《生命的节日》

①作者:

季栋梁(1963-),宁夏同心县人,当代作家。

其作品先后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散文?

海外版》、《散文选刊》、《小小说选刊》等转载,并入选中国文学年度排行榜、年度最佳诗歌、最佳散文、最佳小说、最佳小小说等各种选本。

《觉得有人推了我一把》曾获中国文学奖。

《和木头说话》入围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生命的节日》和《夏日原野上的追赶》分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截止目前已经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小说《觉得有人推了我一把》获中国作家奖,小说《和木头说话》入围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被誉为宁夏文学界的“新三棵树”之一。

2006年所著的短篇小说《奔跑的风景》在当年8月入选中国原创小说8月推荐榜。

这是2006年宁夏作家在全国文坛取得的又一成就。

2007年1月25日,在“百花迎春”首届宁夏文艺界迎春联欢会,季栋梁获得“镇北堡西部影城文学艺术奖”、2006年度宁夏“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②理解:

“酒”既是父子两代人不甘失败的刚强性格的象征,又是战胜命运后欢

乐和喜庆的标志,它的一再出现不仅贯穿起前后情节,而且颇有意味地点出了作品的主题;在奋进中享受生命和亲情。

 ③写作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