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训练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55391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训练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训练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训练新人教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训练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训练新人教版

《愚公移山》自主学习

基础锤炼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州()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荷担者()

孀妻()始龀()

穷匮()亡以应()

一厝朔东()雍南()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年且九十()

(2)惩山北之塞()

(3)聚室而谋()

(4)毕力平险()

(5)指通豫南()

(6)杂然相许()

(7)如太行、王屋何()

(8)且焉置土石()

(9)荷担者三夫()

(10)始龀()

(11)寒暑易节()

(12)虽我之

死()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推动科学技术更好的发展与普及,我们今晚还将特别举行“网易科学之夜“。

(将“举行”改为“举办”)

B.河北邯郸市涉县后池村因为义务上山修路,依靠双手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被誉为太行“新愚公”。

(在“后池村”后面加上“居民”)

C.在持续的高温笼罩中,使空调用电需求持续增大,北京、天津、山东等多地电网负荷刷新了历史记录。

(删去“多地”)

D.我国的蘑菇种类繁多,分布在森林、草原、平原、路边等都可以采到。

(删去“分布”)

4.仿写画线句子。

顽强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碍,使奋斗者获得成功。

成功就像彼岸,唯有搏击风浪才能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学常识填空。

列子,本名__________,__________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课内精读

1.翻译下列句子。

(1)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反应有何异同?

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

助之”、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的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

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4.本文语言简洁,但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

从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一)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

有人珥①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

后土②生信,信生夸父。

(摘自《山海经》)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③。

渴欲得饮,赴饮河、渭。

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

尸膏肉所浸④,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摘自《列子》)

注释:

①珥:

戴着玉质耳饰。

②后土:

共工氏(炎帝后裔)之子。

③隅谷:

虞渊,太阳落下去的地方。

④尸膏肉所浸:

被他尸

体膏肉浸润。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有山名曰/有仙则名

B.将走北饮大泽/双兔傍地走

C.邓林弥广数千里焉/且焉置土石

D.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期日中

2.翻译句子。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理解夸父“弃其杖”“生邓林”的结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如何理解“夸父逐日”这一壮举的?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①,鼓琴而歌。

孔子问曰:

“先生所以乐,何也?

”对曰:

“吾乐甚多。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

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

人生有不见日

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

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

”孔子曰:

“善乎!

能自宽者也。

(摘自《列子》)

注释:

①鹿裘带索:

形容衣服粗陋,多指隐士之服。

1.解释下列的加点词。

(1)鼓琴而歌()

(2)行年九十()

(3)能自宽者也()

2.翻译句子。

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列需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断开,断三处。

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

4.用自己的话说说荣启期的三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愚公移山》自主学习

基础锤炼

1.jìsèyūhèshuānɡchènkuìwúcuòyōnɡ

2.

(1)将近

(2)苦于(3)谋划、商量(4)尽、全(5)直(

6)纷纷地(7)把……怎么样(8)哪里(9)肩负、扛(10)才、刚(11)更替(12)即使

3.C(删去“使”)

4.示例:

成功就像绝顶唯有攀山越岭才能登临成功就像甜果唯有经历风雨才能成熟。

5.列御寇道家

课内精读

1.

(1)你也太不聪明了。

(2)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3)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孤儿。

(4)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增加高度,何必担忧挖不平?

2.相同点:

“妻”和“智叟”在“力量的弱小”上提出了相同的质疑(疑问)。

不同点:

“妻”的疑虑中有担心和关心,“智叟”的质疑和阻拦中只有嘲笑(讥讽)和轻视(鄙视)。

3.D(结尾反映了当时人们有“人定胜天”的强烈愿望,和变革大自然的雄伟气魄,也反映了作者对作品中所阐述的哲理思想的坚信,以神话的形式给予了肯定)

4.寥寥六字,把一个邻家小孩积极参与挖山的动作、神情写活了。

作者不直接写孩子小,而是用“始龀”这一典型特征来表现他的幼小,孩子天真、可爱的样子跃然纸上。

“跳往助之”中只一个“跳”字,就把孩子兴奋得跳来跳去的那种稚气生动地描摹了出来,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5.示例:

众人“杂然相许”并纷纷献计献策,表明他们是坚决支持愚公

移山的;此外,邻人刚刚七八岁的孩子也跑来帮忙,说明愚公移山之举深得人心。

6.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

拓展阅读

(一)1.B(A.名叫/出名;B.跑;C.语气助词/哪里;D.太阳/一天)

2.夸父不估量自己的力量追逐太阳,连追太阳到隅

谷。

3.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出一种勇敢追求,为人类造福、死而后已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4.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死后,他的手杖,还

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

他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参考译文】

茫茫荒野之中,有一座山名叫成都载天。

有个人耳朵上挂着两条黄蛇,手里拿着两条黄蛇,名字叫夸父。

后土生了信,信生了夸父。

夸父不估量自己的力量追逐太阳,连追太阳到隅谷。

夸父口渴想喝水,就赶向黄河、渭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喝,将到北边的大湖中饮水。

还没有到达,半道就渴死了,他遗弃了他的手杖。

手杖被他的尸体骨肉所浸润,化为桃林,桃林弥漫几千里远。

(二)1.

(1)弹奏

(2)经历的年岁(3)宽解,宽慰

2.有的人出生没有见到日月,无法幸免(死在)襁褓中。

3.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

4.一乐是幸生为人,二乐是幸生为男人,三乐是活到九十了。

【参考译文】

孔子游泰山,遇到荣启期行走在郕的郊野,衣衫粗陋

,鼓琴而歌,孔子问道:

“先生为何如此快乐?

”老头回答说:

“我快乐的原因很多啊!

天生万物,以人最为尊贵,我有幸生为人,是第一快乐之事。

人又分为男女,男尊女卑,以男人为贵,而我有幸生为男人,是第二乐事。

有的人出生没有见到日月,无法幸免(死在)襁褓中,而我都九十了,这是第三件快乐之事啊。

至于说贫穷,

这是人生常态,死亡也不过是每个人都要去的终点。

我贫穷是处于人之常态,老之将死也不过是寿终正寝,有什么可以忧愁的呀?

”孔子说:

“好啊!

你真是一个能自我宽解的智者啊!

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面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油光可鉴:

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B.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精通时事:

了解社会大事)

C.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

(掌故:

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

这里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

D.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杳无消息:

形容一点儿消息也没有)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仲裁(zhòng)溃退(kuì)要塞(sè)一丝不苟(ɡǒu)

B.气氛(fēn)慷慨(kǎi)镌刻(juān)屏息敛声(píng)

C.由衷(zhōng)翘首(qiáo)悄然(qiāo)殚精竭虑(dān)

D.桅杆(wéi)咆哮(páo)默契(qì)锐不可当(dāng)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4.下面各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桥墩雄跨推祟长虹卧波

B.竹竿映衬暄嚣交头接耳

C.斟酌宏敞踏青因地治宜

D.岔道暴晒鱼鳍春寒料峭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赵州桥横跨在汶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一句中,“横跨在洨河上”这个短语是补充短语。

B.“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一句中,“这座”是数量词。

C.“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一句中,主语为“到解放的时候”。

D.“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名句默写

6.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8分,每空1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          。

(2)___________________,玉盘珍羞直万钱。

(3)马作的卢飞快,。

(4),鬓微霜,又何妨!

(5)在古代忠君与爱国紧密相连,所以古代很多爱国诗人或词人留下了一些忠君思想的千古名句,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

(6)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即使中国发展强大起来,也不会称霸,因为中国在近现代历史的惨痛遭遇中有深刻感受,正所谓“,”,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不想被侵犯,也不会侵犯他国。

(用《<论语>十则》中的句子填空)

三、字词书写

7.看拼音,写汉字。

cuīkūlāxiǔ(______)yízhǔ(______)liánméng(______)lǐnliè(______)dānjīngjiélǜ(______)páoxiào(______)juānkè(______)jǐnbēng(______)

四、诗歌鉴赏

8.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日

汪藻①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②烟暝③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注释)①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

②茅茨:

茅草屋顶。

③烟暝:

烟雨迷蒙。

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了一个多雨的“春日”,作者是用浮云带雨、田水如镜、客衣沾湿等典型景物来表现。

B.诗中“客衣湿”所呼应的一联是“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C.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春日桃花含苞欲放的神态,点染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D.尾联描绘了一幅绚丽、喧闹的田园图景,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田园生活的闲适情怀。

2)下面选项中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景中含情B.视觉、触觉相结合C.比喻、拟人D.动静结合

五、文言文阅读

9.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妾妇之道(______)

(2)无违夫子(______)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5)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⑤何夜无月?

⑥何处无竹柏?

⑦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月色入户_______________

②欣然起行_______________

③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

④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

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4)文中的“闲人”一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

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示例:

闲人——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

月夜处处都有,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雅的人才懂得欣赏。

闲人——

六、现代文阅读

11.现代文阅读。

我的母亲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

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

“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跌股便是丢脸,出丑。

)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

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

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

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说:

“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

“娘(凉),什么!

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

她说:

“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

好用来说嘴!

”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

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翳病。

医来医去,总医不好。

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用自己的话概括以上节选的主要内容。

2)在学习方面,母亲是如何要求我的?

在做人方面,母亲又是怎样训导我的?

3)从哪些方面看出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

4)体会下列语句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5)试用你的眼光评价一下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说出你评价的理由。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

夏洁然樊云芳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这是在卡多拉游泳场的8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

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象轻盈的箭,“味”地插入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妙!

妙极了广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

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她的这个动作五一三六,从裁判手里得到了九点五分。

这位年方16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她的娇小苗条的女伴,门岁的周继红,以接近的分数赢得了银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两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

他说:

“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说说这则特写第一段的写作特点。

2)品析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2)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3)本文按照怎样的顺序逐一描写的?

分别有着怎样的特点?

4)说说本则描写了观众什么内容?

有何作用?

七、语言表达

13.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时间好像一条皮鞭,它能鞭策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

八、作文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宗璞遇见紫藤萝,生的喜悦取代了心的悲痛;海伦·凯勒遇见安妮·莎莉文老师,黑暗的世界自此有了光明;杜小康遇见孤独,一场暴风雨使他从稚嫩走向成熟。

其实,世间的一切,都是一场魅力的遇见。

就像,遇见一朵绽放的花,就有了心灵的愉悦;遇见一本睿智的书,就有了思想的提升。

遇见一个良师益友,生命就留下抹不去的痕迹;遇见一段多彩人生,生命就沉淀下博大而厚重的精神……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A

4.D

5.C

二、名句默写

6.

(1)浅草才能没马蹄

(2)金樽清酒斗十千(3)弓如霹雳弦惊(4)酒酣胸胆尚开张(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空1分。

凡错、漏、增字,该空不给分)。

默写(每空1分,

解析:

(1)浅草才能没马蹄

(2)金樽清酒斗十千(3)弓如霹雳弦惊(4)酒酣胸胆尚开张(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空1分。

凡错、漏、增字,该空不给分)。

默写(每空1分,共9分)

三、字词书写

7.摧枯拉朽遗嘱联盟凛冽殚精竭虑咆哮镌刻紧绷

四、诗歌鉴赏

8.1)D

2)B

五、文言文阅读

9.1)(方法)(违背)

2)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3)富贵不能惑乱他的心,贫贱不能动摇他的节,威武不能屈服他的志。

这才叫做大丈夫!

4)“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

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10.1)窗户高兴考虑,想到交错纵横

2)想到没有可以同我游乐的人,于是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

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D

4)示例:

表现出苏轼的悲凉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