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竣工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5374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竣工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工程竣工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工程竣工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工程竣工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工程竣工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竣工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docx

《工程竣工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竣工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竣工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docx

工程竣工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盐源县巴基河三级水电站工程竣工验收

 

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编制单位:

浙江万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O一三年十月

 

 

批准:

陈薇

 

审定:

申根荣

审核:

申根荣

 

主要编写人员:

林恩平、张青淼、邹向荣、邵益元王江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巴基河流域位于四川省盐源县、云南省宁蒗县。

巴基河为永宁河右岸大支流。

永宁河在盐源县沙拉地村汇入卧落河。

卧落河汇入小金河,小金河为雅砻江一级支流。

巴基河上游又叫宁蒗河。

巴基河全河集雨面积1714km2,河长89.5km,河道平均比降7.8%。

巴基河三级水电站工程为小

(1)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以发电为开发目的,无其他综合利用要求,初选电站装机容量2×12MW,正常蓄水位2090.00m,枢纽工程采用闸坝雍水,引水式地面厂房发电。

电站设计引用流量32.50m3/s,额定水头83.88m,总装机容量2×12MW。

电站枯期平均出力6980KW,设计保证率P=90%时保证出力为4133KW,多年平均年发量为10132万KW·h,装机年利用小时数4222h。

本电站规模为小

(1)型,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

首部枢纽自左向右依次布置有:

进水口、左岸挡水边墙、冲沙闸(1孔)、泄洪闸(3孔)、右岸纽面、右岸挡水边墙。

闸墩下部自水流方向依次布置有:

防渗齿槽、铺盖、闸墩基础、护坦、海漫等。

闸墩上方是交通桥和启闭机排架。

冲砂闸布置在泄洪闸左测,取水口下游的巴基河左岸。

由一孔宽8.0m的闸孔组成,纵向长度17.0m;闸宽8.0m,最大闸高9.0m。

冲砂闸为C20钢筋混凝土结构,闸墩厚2.5m,底板厚2.5m,冲砂闸闸底板上下游各设一道深度1.5m的混凝土齿墙,齿墙底宽2.0m。

冲砂闸上设开敞平面工作钢闸门一道。

闸门尺寸8.0×5.5m(宽×高),设检修平板钢闸门一道,闸门尺寸8.0×5.5m(宽×高)。

泄洪闸布置在冲沙闸右侧、河道的主流位置。

泄洪闸由3孔宽8.0m的闸孔组成,纵向长度17.0m;闸宽8.0m,最大闸高9.0m。

泄洪闸为C20钢筋混凝土结构,闸墩厚2.5m,底板厚2.5m,泄洪闸闸底板上下游各设一道深度1.5m的混凝土齿墙,齿墙底宽2.0m。

每孔泄洪闸上设开敞平面工作钢闸门一道。

闸门尺寸8.0×5.5m(宽×高),设检修平板钢闸门一道,闸门尺寸8.0×5.5m(宽×高)。

闸室上游设防冲混凝土铺盖,长45.0m,厚0.8m。

混凝土防渗齿槽墙设在闸上游齿脚底部,齿槽深3m,进入中密砂卵石层2m,厚0.8m。

闸后斜坡护坦底坡采用i=0.00,长25.0m,底板厚1.5m,表面采用C40耐磨混凝土衬护。

护坦末端设计防冲齿槽,齿槽深6.0m。

护坦下游设干砌大块石海漫25.0m与下游河床衔接。

主要工程量:

砂卵石开挖9870.85m3,石方开挖4569.35m3,回填大卵石365.84m3,混凝土浇筑17250m3,钢筋制安660.8t。

巴基河三级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验收工作主要是针对取水枢纽工程中相关建筑物的验收,检查是否完成与完善截流挡水、防渗、泄洪、金结安装及启闭(卷扬)机安装、监测设施设备安装及取值等工程情况,并对首部枢纽工程相关施工项目进行检查与评定。

巴基河三级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参建单位:

业主单位:

盐源县绿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丽水利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乐山市聚能水电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

浙江万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金属结构制安:

内江东工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首部枢纽工程主要施工时段:

(1)2010年08月18日正式开工;

(2)2010年8月20日一期截流;

(3)2011年8月25日二期截流;

(4)2011年1月15日右岸闸坝结构混凝土浇至高程2092.00m(设计坝顶高程)。

(5)2012年1月30日闸坝高程2092.00m以上部位土建基本完成,标志取水枢纽土建工程基本完成。

(6)2013年10月20日计划进行闸坝下闸蓄水前的安全鉴定。

1.2大坝下闸蓄水必备条件

(1)完成基础开挖及基础处理工程:

河床覆盖层开挖、边坡覆盖层和岩石开挖、相关建筑物的基础处理、左右岸边坡支护处理等。

(2)完成坝基防渗工程:

闸前嵌入式混凝土防渗墙、坝基齿槽开挖及混凝土浇筑、水平铺盖混凝土浇筑等。

(3)完成左、右岸挡水坝、泄洪闸、冲砂闸、进水闸、上游铺盖、下游护坦等主体建筑物工程。

(4)完成监测设施安装工程:

闸坝及左右岸边坡相关监测等。

1.3主要工程形象

截止2013年8月30日,在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本标完成的主要工程形象面貌为:

巴基河三级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已完成设计的相关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施工(左、右岸边墙、泄洪闸、冲砂闸、进水口),并完成坝顶高程以上相关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施工:

1、闸坝闸墩浇筑至2092.00m高程(坝顶设计高程);启闭机排架浇筑至2101.50m高程;

2、金属结构部分全部完成(详见金属结构自检报告)。

3、进水口栅库段浇筑至坝顶2092.00m高程;

4、进水口闸室浇筑至坝顶2092.00m高程,启闭机排架施工完成;

5、进水闸室后渐变段施工完成;

6、配电室、值班室砼浇筑、砖砌体、初装修施工完成;

7、进水口检修门启闭机及闸门安装验收完成;

8、闸坝监测工程:

全部完成闸坝相关监测设施设备的埋设、安装、调试及蓄水前的初始数据的采集。

1.4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截止至2013年6月,巴基河三级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标完成的主要工程量如下:

项目名称

设计工程量

完成工程量

备注

单位

数量

单位

数量

覆盖层开挖

m3

2531

m3

2643

砂砾石开挖

m3

8669.2

m3

9870.85

石方明挖

m3

4532

m3

4569.35

混凝土浇筑

m3

21164.81

m3

17250

取消左岸纽面及储门槽砼浇筑

钢筋制安

t

615

t

660.8

下游纽面改为直墙段增加部分钢筋

回填大卵石

m3

491.1

m3

365.84

金属结构安装

t

257.5

t

274.61

增加回转式清污机及生态流量水管

1.5剩余工程计划安排

1)根据设计要求,需对大坝坝址两岸边坡进行挂网喷浆处理。

该工作计划在2014年3月—4月内完成施工;

2)根据设计要求,将进水口与基岩边凹腔进行回填。

该工作在2014年3月—4月内完成。

根据总体进度和工程的实际情况,剩余工程在2014年3月至4月内完成,即水库蓄水后不影响剩余工程的进行。

2.施工总体规划

中标后,我公司按照中标承诺,从公司范围内组织了精干的施工队伍,选调高素质、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有经验的施工队伍及精良的施工设备投入本标工程的施工,确保了本合同工程按计划顺利的实施。

1、由公司统一配置成套的施工工程机械,并增添大量新设备,提高机械化施工作业水平。

2、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优先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

3、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作业程序,紧密地安排施工工序的衔接,形成平行交叉的作业程序,避免互相干扰和影响,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狠抓工程施工进度。

4、开挖采用先边坡后基坑自上而下的开挖方式,严格按爆破参数控制预裂爆破,保证开挖后基岩的完整性和开挖面的平整度,软基边坡开挖,测量随时监控,严格按设计削坡,人工配合修整。

喷锚支护及砼工程严格按规程规范施工,确保了工程质量。

5、使用新规范、利用新工艺,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配备精良的施工设备,以合同为依据,强化项目内部管理,充分挖掘生产要素的潜力,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1施工人员配置

施工人员配置遵循精简、精干、高效的施工原则进行,施工高峰期人数达80人。

项目部对施工人员本着一专多能的原则,打破工种界限,搞好人员及劳动力合理调配,最大可能地做到人尽其能。

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确保各个工作面、各道工序的工作质量。

施工人员组成表

人员类

管理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

熟练工人

普通工人

合计

人数(人)

2

4

24

50

80

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表

技术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

熟练工人

高工

工程师

助工

高级技工

技工

人数(人)

1

4

2

4

20

2.2组织机构

本标工程我公司中标后立即组建了浙江万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盐源县巴基河三级水电站工程项目经理部”。

按照项目法实施管理,项目经理代表公司全权负责本工程的施工组织领导工作,有关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生产经营活动向业主和公司负责。

项目部按决策层、管理层、作业层三层协作的原则设置。

项目施工按“队为基础,两级管理,一级核算”的模式运行。

项目部具体组织机构设置如下图。

2.3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为确保本标工程质量管理持续有效进行,我部根据公司ISO9002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了项目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了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见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2-1);编制了本标工程《项目质量计划》。

对合同质量要求:

达到国家、水利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合格率100%,工程验收合格。

进行质量目标分解,明确了项目经理为质量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为质量主管、技术责任人;项目部质量管理部门和其它职能部门,负责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施工技术及各项管理工作。

贯彻执行质量责任制,主张谁实施谁负责,质量与经济利益挂钩。

做到质量整体系统和局部关系的组织、人员、资源及措施落到实处。

测量、试验、质检、木工、钢筋工、砼浇筑工等关键工种人员均坚持持证上岗。

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作业层

项目经理

各个施工作业队

浙江万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巴基河三级水电工程项目经理部

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副经理

工程技术部

质量安全部

实验室

经营部

物供部

财务部

综合部

决策层

管理层

 

项目经理为施工质量第一责任人,对本标项目施工质量全面负责,总工程师为质量主管、技术责任人;质量安全部负责本项目质量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和《水工工程基本建设管理的若干规定》,实施项目部制订的管理制度,全员参与、全面控制施工质量,作好原始记录,整编质量报表及竣工资料。

逐级签订项目质量责任书,质量目标逐层分解,明确每个人的质量责任,做到质量控制步步到位。

2.4施工质量管理

2.4.1质量控制依据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其质量控制依据除相关施工管理规程规范如《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水工混凝土试验规范》(DL/T5150—2001)、《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混凝土技术规范》(DL/T5207-2005)等之外,还包括设计图纸和相关的技术函件等。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测量及试

验质检组

基础处理

质检组

金属结构

质检组

开挖

质检组

砼浇筑

质检组

万里建设巴基河三级水电站工程项目部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副经理

质检部

 

2.4.2质量管理制度

1、岗位责任制度:

对关键和特殊工序制定详细的并落实到人的施工过程控制和操作细则,并对技术人员按专业分工负责责任制,专业技术人员既是该工序技术质量负责人,又是工序施工负责人,有效防止因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责任不清而导致的质量缺陷。

2、工程实行初检、复检、终检、联检及旁站制度:

施工过程坚持施工队班组自检、作业队质检员复检、项目质检部质检工程师终检,在三检合格的情况下由项目部质检工程师将检验合格证呈交监理工程师,并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时间内,质检工程师、质检员与监理工程师一起,对申请验收的部位进行联检,在联检合格后,监理工程师在验收合格证上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作业。

本标设专业质检工程师1名,施工队配备专职工程师和技术员2名,每个作业班组设兼职质检员1名,组成项目质量三级自检制度。

质检员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坚持旁站制,在现场进行质量跟踪检查,加强对各道工序特别是关键部位或技术复杂部位的专职检查,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有关人员纠正,对在施工中发现的问题作好记录,达不到质量或工艺要求的工序不得进入到下道工序。

3、现场交接班制度:

换班时的两班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对测量点线、监理要求及其它技术要求进行交接班。

4、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对于隐蔽工程,在覆盖前必须严格遵循质量检查程序,施工中组织各专业的质检工程师对隐蔽工程进行联合检查验收。

在自检合格后,由质检部主管报请监理工程师组织设计、业主和施工单位“四方”进行最终隐蔽工程联合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步工程施工覆盖。

5、实行工程质量终身制度:

按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作业,实行定人、定点、定岗施工,各自负责其相应的责任。

施工现场挂牌,写明施工区域,技术负责人及行政负责人,接受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

6、严格执行质量奖惩制度:

对施工过程中违反技术规范、规程的行为,质检人员有权当场制止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对不重视质量、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的人,质检人员有权要求行政领导给予严厉处理,并追究其相应的责任,做到奖优罚劣,确保一次达标。

7、一票否决制度:

施工过程中对质量不符合规范、规程及设计要求的,坚决执行一票否决制度。

8、质量事故上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施工过程中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上报,对发生质量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报告的直接主管人员和其它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2.4.3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坚持公司企业质量管理方针,贯彻执行质量标准,针对本工程具体特点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对整个工程施工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严格控制,制定一系列质量管理保证措施,使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其具体质量保证措施有: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的组织措施。

项目经理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质量副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任副组长,项目质量部牵头组织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在人力资源上配置足够的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和技术工人,通过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争创优质工程。

2、制定质量目标和创优规划,开展目标管理。

根据项目质量目标和创优规划提出的各项指标,从项目部到队班组逐步分解为工作指标、管理指标和操作指标,层层抓落实,责任到人,奖优罚劣,确保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达到标准,通过PDCA循环的过程,保证各项工程质量指标,确保工程质量总目标的实现。

3、按照本企业ISO9002系列质量标准贯彻执行。

对各种原材料的检验、试验记录;施工过程控制的工序检验检测、质量评定记录;分部工程及阶段性验收记录等质量特性、技术参数,按“贯标”要求做到“说到就要做到,做到就要有记载”。

4、编制分项工程施工措施、方案报请监理部批准,经技术交底,待各项工作准备充分后,分部分项工程才能开工,有效地保证了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

积极开发科技新成果,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以先进的技术确保高质量的产品。

关键性的重点工艺开展TQC活动,组织技术攻关。

2.5施工设备

为保证质量,除了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我司我部亦投入了足量设备资源,并精心维护,保持设备的各项性能。

主要机械设备总汇如下表

1、开挖运输设备

2、砼设备

3、风、水、电及加工设备

4、金结安装机械

5、测量设备表

3.原材料质量检测情况和结果

巴基河三级水电站工程使用的原材料:

水泥、钢筋、砂石骨料均由业主单位统一组织供应。

水泥和钢筋的选购由业主对生产厂家的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情况进行调查试验的基础上,经过技术、经济综合分析比较后选用的。

混凝土外加剂由我部自行通过试验择优选购,在采购前试验方法及成果得到了监理工程师的确认。

首部枢纽工程使用的砂石骨料由业主供应。

我部对所有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监理工程师进行抽查,首先检查外购材料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和品质检验报告。

同时试验室按规范规定和国家(行业)现行标准进行取样检验,监理工程师进行抽检,不合格的材料严禁用于本工程。

3.1水泥

首部枢纽工程主要使用的水泥为P.O42.5水泥。

我部按照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进行了取样检验,检测项目有:

细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等指标,共检测了15组,合格率为100%。

检测结果各项指标均符合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要求。

检测结果详见下表:

水泥物理性能自检和抽检成果统计表

项目

细度(%)

凝结时间(min)

安定性(试饼法)

抗折强度(MPa)

抗压强度(MPa)

初凝

终凝

3d

28d

3d

28d

规定值

≤10

≥45

≤600

合格

≥3.5

≥6.5

≥17

≥42.5

组数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最大值

3.9

198.0

263.0

合格

6.4

9.3

29.2

51.8

最小值

0.7

107.0

149.0

4.3

7.5

20.0

45.1

平均值

2.0

149.7

198.5

5.0

8.5

23.8

48.2

合格率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结论:

通过检测,首部枢纽工程施工所用水泥各项指标均符合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要求,评定为合格。

3.2钢筋

3.2.1材料

首部枢纽工程主要使用的钢筋规格有Φ32、Φ25、Φ22、Φ20、Φ18、Φ16、Φ14、φ12、φ10、φ8等。

我部和监理工程师均按照DL/T5169-2002《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了取样检验,检测项目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等指标,对I级、II级钢筋共检测104组,合格率100%。

检测结果各项指标均符合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T701-1997《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13013-19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标准要求。

检测结果详见下表:

 

钢筋力学性能试验自检成果统计表

型号规格(mm)

组数

屈服强度(MPa)

极限强度(MPa)

延伸率(%)

冷弯180°

合格率(%)

≥235I级

≥335II级

≥370I级

≥490II级

≥25I级

≥16II级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1

φ8

4

320

300

305

475

415

445

32.5

25

29

合格

100

φ10

4

310

275

290

470

435

455

31

26

28

合格

100

φ22

1

300

285

295

445

405

425

35

33

34

合格

100

φ25

1

310

305

310

430

430

430

32

32

32

合格

100

2

Φ12

16

410

355

380

570

530

550

29.5

25

27

合格

100

Φ14

16

415

355

380

570

530

550

30

25

27

合格

100

Φ16

12

435

370

395

615

535

555

28

25

27

合格

100

Φ18

20

415

405

410

595

575

585

27.5

25.0

26.0

合格

100

Φ20

12

425

345

395

600

535

570

30

22

27

合格

100

Φ22

13

485

360

400

630

530

580

29

20

25

合格

100

Φ25

5

415

345

385

595

540

570

28

18

25

合格

100

工字钢

1

330

335

330

475

465

470

33.3

33.3

33.3

合格

100

结论:

对首部枢纽工程施工使用的钢筋各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均满足规范DL/T5169-2002《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要求,评定为合格。

3.2.2钢筋

钢筋焊接质量检测数据表

公称

直径

mm

检测

次数

抗拉强度MPa

质量标准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抗拉强度MPa

断裂特征

结果评定

Ф16

2

535

515

530

490

延性断裂

合格

Ф22

8

615

525

558

490

延性断裂

合格

Ф25

6

590

540

560

490

延性断裂

合格

Ф28

3

590

570

580

490

延性断裂

合格

首部枢纽工程钢筋焊接的种类主要有单面搭接焊和绑扎。

我部按照DL/T5169-2002《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要求进行了取样检验,合格率100%。

检测结果各项指标均符合GB50204-2002《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标准要求,评定为合格。

3.3砂石骨料

首部枢纽工程使用的骨料为本地天然骨料,其中砂细度模数为2.2~3.0,粗骨料最大粒径为80mm,分成D20mm、D40mm、D80mm三级。

我部按照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进行了取样检验;检测项目有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吸水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超径、逊径等指标,检测情况分析:

天然砂检测了8组,合格率为97.5%(由于料场前期无冲洗设备,部分细骨料的含泥量、泥块含量不合格,部分骨料含泥量、超逊径出现超标现象,监理及时要求将不合格骨料清除出场),粗骨料检测了豆石10组,小石10组,中石10组,大石10组,合格率100%。

检测结果详见下表:

天然砂检测结果统计表

出产地

检测项目

细度模数

含泥量(%)

泥块含量(%)

标准

2.2~3.0

≤3(≥C30和有抗冻要求的)≤5(<C30)

不允许

拉萨河料场

检测组数

5

53

53

平均值

2.86

2.87

0

最大值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