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期中测试3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5326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期中测试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活与哲学期中测试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活与哲学期中测试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活与哲学期中测试3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活与哲学期中测试3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期中测试30.docx

《生活与哲学期中测试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期中测试30.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活与哲学期中测试30.docx

生活与哲学期中测试30

生活与哲学期中测试30

生活与哲学期中测试三十

班级座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52%

1、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臾,扶四海于一瞬”。

这段话说明()

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规律

C、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包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2、除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的共同特征是()

A、由分子、原子构成B、看得见、摸得着

C、可以被人们认识D、客观实在性

3、近20年来,约有7000条新词产生。

诸如:

外企、知识经济、电子邮箱、信用卡、下岗、再就业等。

从哲学上讲,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物质依赖于意识

4、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宇宙间不存在什么造物主,这个观点说明()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世界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C.世界的本原是意识D.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5、在印度多次发现小孩被母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的现象。

这些“狼孩”中有些已八九岁了,但还不会说话,不能思维。

这个事例说明()

A、狼孩的语言器官不行,因而不能说话

B、狼孩的大脑不是人脑,因而不能思维

C、人脑不一定是思维器官,狼孩虽有人脑,因而不能思维

D、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狼孩没有社会实践,因而不能思维

6、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②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④心外无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B、由于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C、由于知识构成不同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8、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必须做到

①深人实际进行调查,反对学习书本②从客观事实的总和出发,而不以个别事实作为出发点③全面了解本地实际,反对借鉴外地经验④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②④B.①③④C.①②D.③④

9、“办任何事情都必须求真务实,严禁虚报浮夸、欺上瞒下。

”从哲学上看,虚报浮夸,欺上瞒下违背了辩证唯物论___________的原理。

()

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D.物质是意识的反映

10、下列观点、作法中不能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有()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喜鹊报喜、乌鸦报丧

C、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

D、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1、古人云: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

”这告诉我们()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B、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矛盾推动的结果

C、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必须重视各个局部的作用

12、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闪电雷鸣B、船高水涨

C、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D、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3、“和尚挑水”的故事中包括的哲学观点是()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要加强思想工作

B、人多,经济效益不一定好

C、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是有条件的

D、全局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14、人们要按规律办事,又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规律和规则的区别在于()

A、规律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则反映客观事物的现象

B、规律是主观的东西,规则是客观的东西

C、规律是可知的,规则具有主观随意性,是不可知的

D、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本身固有的,规则是人们根据需要制定出来的

15、“实事求是”中的“是”指的是()

  A、是非问题B、对的事情或事物

C、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D、可知性

16、“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

”从哲学上看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在于()

A、要求人们不要去做重复性的工作B、要求人们坚持联系的观点

C、鼓励人们要有创新精神D、鼓励人们要敢于改变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17、有位同学一次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于是他下定决心,加倍努力,每天早起晚睡,课间也不休息,大量地做习题。

结果,神思恍惚,期末考试成绩下降得更厉害。

这件事情说明()

A、规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B、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人们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违背规律办事,只能遭到失败

D、有预期的目的,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8、荀子在《天论》中说: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注:

从,顺从,听命。

孰与,那里比得上。

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哲理是()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

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C、必须发挥意识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服务

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

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给社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某些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冠以“新潮”的名字,称之为“时代在发展”。

据此回答19-20题

19、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称之为“时代在发展”的观点是()

 A、正确的,因为它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

 B、正确的,因为它是以前所没有的

 C、错误的,因为它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D、错误的,因为它没有看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20、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这一事实表明 ()

 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B、事物总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21、哲学上讲的“矛盾”是指( )

A、说话做事前后不一      B、事物内部各方面互相排斥

C、事物外部各方面相互斗争   D、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2、“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只缘矛盾来捉弄,岂是庸人爱自扰?

”此诗的错误在于( )

A、只看到处处有矛盾,忽略了时时有矛盾  

 B、幻想没有矛盾,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C、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      D、忽视了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

2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这表明( )

A、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     B、矛盾双方都有其共同之处

C、事物都有自身规律       D、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2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下列表述中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B、趋利避害、扬长补短与量力而行、积极而为

C、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与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与抽薪止沸、入乡随俗

25、仲由问孔子:

“听了就去干吗?

”孔子说:

“不能。

”冉求也问孔子:

“听了就去干吗?

”孔子说:

“干吧!

”公华西问孔子:

“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回答不一样呢?

”孔子说:

“冉求平时做事畏缩,我要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我要约束他。

”这个故事表明( )

A、任何事物都具有不确定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C、要用矛盾分析法来分析一切    D、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

26、下列说法中,反映矛盾双方转化的是()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祸福相倚,难易相成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伸

D、失败乃成功之母

二、非选择题:

48%

27、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大会上。

胡锦涛指出,我们一定要把长征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在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不懈地发扬光大,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道理分析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必要性。

6%

28、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9%

29、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理论;一个以这样的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党。

党成立以来每一次理论上的创新,每一个理论成果的产生,都来源于的客观实际情况,都大大推进了我们事业的发展,给我们党和国家带来了新的面貌。

⑴上述材料反映了唯物论的什么道理?

4%

⑵从辩证法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必须坚持理论创新?

4%

30、现阶段,我国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上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方面,国家区分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

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这一措施得到了绝大多数人们的支持、理解。

但仍有少数人有看法:

个别高收入者认为这是劫富济贫;、少数非法收入者极力反对,采取种种手段隐瞒、转移收入;个别低收入者认为还不公平,应该大幅度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国家区分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政策”体现的哲学道理?

4%

(2)不同的人对国家采取的措施为什么有不同的认识?

4%

31、某地过去由于对生态环境重视不够,乱砍滥伐现象严重,从80年代后期,生态环境开始恶化。

该地班干部群众在反思和学习后,作出了实施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

经过最近10多年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一个有利于农村经济和整个区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体系逐步形成。

结合材料分析上述材料体现哪些哲学道理?

8%

32、(文科生做)2006年2月27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长三角蓝皮书》认为:

过去的“长三角制造”振兴了长三角经济,扩大了就业,增加了区域经济总量,但目前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生产资料短缺、能源运力吃紧、环境承载能力削弱、欧美市场的技术壁垒、倾销诉讼越来越频繁……使被誉为“长三角发动机”的制造业在内外交困中陷入阵痛期。

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如何解决长三角制造业目前面临的困难。

7%

32、(理科生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一切社会矛盾。

请用有关的哲理分析这句话。

7%

泉州九中高二年政治期中考试卷答题卷(20061108)

一、单项选择题:

5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二、非选择题:

48%

27、运用辩证唯物论的道理分析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必要性。

6%

 

28、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9%

 

29、⑴上述材料反映了唯物论的什么道理?

4%

 

⑵从辩证法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必须坚持理论创新?

4%

 

30、

(1)分析“国家区分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政策”体现的哲学道理?

6%

 

(2)不同的人对国家采取的措施为什么有不同的认识?

4%

 

31、结合材料分析上述材料体现哪些哲学道理?

8%

 

32、(文科生做)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如何解决长三角制造业目前面临的困难。

7%

(理科生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一切社会矛盾。

请用有关的哲理分析这句话。

7%

 

泉州九中高二年政治期中考试卷答案(20061108)

一、单项选择题:

5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二、非选择题:

48%

27、用意识能够反作用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来回答。

6%

28、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要求我们必须全面看问题。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全面的发展观。

3%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事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与农村的发展都是相互联系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推动整体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协调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协调农村与城市的发展。

3%

(3)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我们的发展不仅要考虑满足本代人的需要,还要考虑满足后代人的需要,这就要求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3%

29、答:

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指导人们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我们党成立以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大大推进了我们事业的发展,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4%

⑵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进行理论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以促进我们事业的发展。

4%

30、

(1)①物质决定意识,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国家根据收入分配上客观上存在的不合理,区分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等措施,就是从实际出发的结果。

3%

②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树立正确意识,发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

上述措施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

(2)①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利益立足点不同,世界观、方法论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会不同,材料中部分非法收入者、过高收入者、低收入者对国家采取的措施认识不同,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立场和利益立足点等不同而造成的。

4%

31、第一,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材料中由于乱砍滥伐使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的趋势,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

2%

第二,由于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视不够,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2%

第三,人们在反思和学习之后,大规模地植树种草,使生态农业体系逐步形成,说明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

第四,人们做出实施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后,进行植树种草,使生态农业体系基本形成,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2%

第五,事物又是变化发展的。

后来,由于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使环境逐步好转,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32、(文科)①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长三角制造业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到目前面临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3%

②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要求我们正视矛盾,揭露矛盾,不回避目前长三角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前提。

2%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针对长三角制造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既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处理好生产与环境的关系,又积极应对倾销诉讼,利用世贸规则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进长三角制造业的发展。

2%

32、(理科)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不存在没有矛盾的世界,题中认为是错误的。

4%

(2)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要正视矛盾,揭露矛盾,不能回避矛盾,掩盖矛盾。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