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辽宁省大石桥市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5152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辽宁省大石桥市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选辽宁省大石桥市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选辽宁省大石桥市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选辽宁省大石桥市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选辽宁省大石桥市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辽宁省大石桥市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docx

《精选辽宁省大石桥市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辽宁省大石桥市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辽宁省大石桥市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docx

精选辽宁省大石桥市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

大石桥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10月月考

高三地理科试卷

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第I卷

一、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1~3题。

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

1.图中PQ两点间的距离约为:

()

A.2200千米B.1100千米C.550千米D.275千米

2.此时:

()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B.图示地区日出的地方时早于6时

C.非洲最南端气候高温多雨D.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3.有关图中海峡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信风带,风急浪高B.位于海沟,地壳活动

C.寒暖流交汇,鱼类丰富D.纬度较高,结冰期长

为避免人们交流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的方法。

下图是某校同学自制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

动,通过长指针表示全球日期分布。

读下图回答4~5题。

4.当长指针指向Q时,伦敦时间为:

()

A.3时B.9时

C.15时D

.21时

5.当北京时间8时整,长指针指向:

()

A.PB.QC.MD.N

 

下图是北半球夏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

hpa)垂直分布示意图,N市日出时间约为11时30分(北京时间),完成6~7题。

6.N市可能位于:

()

A.美国中央大平原B.珠江三角洲C.恒河平原下游D.尼罗河三角洲

7.该天气系统西移过境N市,该市的风向:

()

A.东北风转西南风B.东南风转西南风C.西北风转东南风D.东北风转西北风

下图为某地气候降水分配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若该地最冷月气温约为18℃,

则该地最不可能位于:

()

A.亚洲B.欧洲

C.非洲D.北美洲

9.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地

位于北半球,则该气候有利于水稻种植

B.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则典型植被为常绿硬叶林

C.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D.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西南风

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示洋流中

A.①为暖流B.②为寒流C.③位于北半球D.④位于南半球

11.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B.②洋流有降温或减湿作用

C.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等高线反映一特定岩层顶面起伏形态的构造图称为构造等高线图。

这种构造图定量地、醒目地反映了地下构造,特别是褶皱构造形态。

这是油气田、煤田和一些层状矿床的勘探和开采中经常编绘的一种重要图件。

读某背斜构造岩层顶面标高(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10孔的孔深可能是:

()

A.245米B.300米

C.345米D.355米

13.该背斜构造脊线大致经过的孔的位置是:

()

A.12—11—6B.10—9—7

C.12—10—9D.11—9—7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

在适应环境

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及“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完成14~15题

14.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B.排水设施过多,使绿化面积大大减少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

D.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15.关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与“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模式都增加了水资源利用率B.前者可增加城市大气降水

C.下雨时,后者的地表径流量更少D.后者可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翡翠

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

翠玉白菜(左图)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16~17题。

16.这件翠玉白菜工艺品与右图中岩石类型相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7.图中岩石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⑤D.⑦-④-②-①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

回答18~20题。

 

18.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

A.1800~1900B.1900~2000C.2000~2100D.2100~2200

19.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

A.喜光、喜湿B.喜阴、喜湿C.好热、耐旱D.耐寒、好旱

20.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增强B.水土流失加重C.气候变暖D.降水减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各地将启动实施“单独两孩”(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

下图是我国甲、乙、丙、丁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

据此完成21~23题。

21.从图中数据来看,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区)是:

()

A.甲B.乙C.丙D.丁

22.“单独两孩”政策逐步实施后,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B.人口老龄化得以有效缓解

C.城市化水平得以提升D.男女比例出现较大波动

23.从图中看出,13年来甲省(区):

()

A.人口数量明显增多B.省(区)内人口流动量大

C.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提高D.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大

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24~25题。

 

24.图中a、b两曲线:

()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25.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根

本的措施是:

()

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

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C.在中心

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D.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

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统计图。

据图判断26~28题。

 

26.图中①区域地形区的名称是:

()

A.太行山B.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D.秦岭

27.图中②区域的区域特征是:

()

A.河流

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B.热量充足,可达亚热带水平

C.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

D.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但冬春季节较干旱

28.当前,①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最迫切的问题是:

()

A.盐碱地的治理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C.酸雨的防治D.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2012年6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宣传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

这一主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结合下图,完成29~30题。

 

29.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质疏松 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A.①②B.

②④C.③④D.②③

30.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

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和积温、降水量等值线线的分布图。

(1).据图分析该区域的地势特点。

(8分)

 

(2).说明图中的沙地区域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4分)

(3).在图中甲、乙、丙三地任选一地,说明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并从自然条件方面说明理由。

(8分)

 

32.(10分)旅游地理:

世界旅游组织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图8为某旅行网发布《2016春节自由行趋势报告》的相关材料。

试分析近年我国游客春节赴境外旅游成为常态的主要原因。

33.(10分)环境保护

近年来,焚烧秸秆已成为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5年10月18日,环保部通报近两周(10月5日至17日)全国秸秆焚烧卫星遥感巡查监测情况,监测到20个省(区)存在疑似秸秆焚烧火点,数量达862个。

环保部通报认为,现实中的秸秆焚烧点远远多于卫星遥感巡查监测捕获的火点数;另外10月下旬以后,吉林、黑龙江等地也将陆续进入秸秆焚烧多发高峰期。

据图说明着火点的分布特点,并指出影响图中着火点分布的因素。

 

大石桥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10月月考高三地理科答案

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第I卷

1、B2、A3、D4、C5、A6、D7、C8、B9、A10、C11、A12、B13、D14、D15、C16、C17、D18、A19、B20、C

21、C22、A23、D24、B25、C26.D27.A28.B29、B30、B

31.

(1)地势特点:

中间高,东西两侧低;且总体西部地势高于东部。

(4分)

理由:

由水系特点判断,大体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河流向两侧流动,因而中部为河流的分水岭,地势较高。

同纬度西部的积温低于东部地区,所以西部地势总体高于东部。

(4分)

(2)自然原因:

距海较远;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2分)

人为因素: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2分)

(3)甲地:

以畜牧业为主;

理由:

甲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气候较为干旱;积温低于2000°C,热量条件差;位于高原且地势起伏较小,有利于牧草的生长。

(8分。

方向2分;理由6分)

乙地:

以种植业为主。

理由:

乙地区的年降水量多在400mm以上,气候较为湿润;且积温也较高,在2000°C以上

,热量条件好;山麓地带的冲积平原,肥沃的黑土适合发展种植业。

(8分。

方向2分;理由6分)

丙地:

以林业为主。

理由:

位于山地,地势起伏较大;积温在1500°C以下,热量条件较差;降水量在400mm左右,气候比较湿润,适合发展林业。

(8分。

方向2分;理由6分)

32.旅游地理(10分)

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转变;(2分)去周边国家飞机飞行时间比较短;(2分)目的地气候温暖适宜;(2分)一些国家签证政策放宽;(2分)我国境内外商品价格差较大、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使得我国游客春节期间出境旅游的意愿增强。

(2分)(每答对1点得2分)

33.(10分)环境保护

分布特点:

分布不均匀(2分);主要集中在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平原地区(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和辽河平原(2分),

影响因素:

农作物的分布及其收获期(2分),卫星过境时段,云层的覆盖率(2分),农民的环保意识(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