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厂报告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5077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厂报告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服装厂报告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服装厂报告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服装厂报告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服装厂报告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服装厂报告表.docx

《服装厂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厂报告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服装厂报告表.docx

服装厂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

北京X服装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盖章):

北京X服装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06年月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评价单位北京X公司(公章)

项目负责人:

评价人员情况

姓名

从事专业

职称

上岗证书号

职责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北京X服装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北京X服装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北京市X

联系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纺织服装制造C181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绿化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200

其中:

环保投资(万元)

6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3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06年06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名称:

北京X服装有限公司

二、建设性质:

新建

三、地理位置:

四、项目概况:

该项目厂区北侧、西侧紧邻闲置房屋,东侧、南侧为空地,且南侧约250米外为五环路,建设项目周边环境详见附图2。

厂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绿化面积200平方米,包括办公楼、生产车间、生活区等。

其中办公楼为四层独栋建筑,从下到上依次为库房层、质检层、办公层及开发层;生活区为两层简易建筑,包括有职工宿舍、浴室、食堂等设施,建设项目厂区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

四、工程内容:

布料的裁剪、缝纫、熨烫等。

五、生产规模及设备:

项目年产服装3000套,以女装为主,品种有西服、夹克、长裤。

主要生产设备名称见下表。

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名称

数量

缝纫机

60

蒸汽烫台

4

压衬机

2

锁边机

3

验布机

1

打节机

1

钉扣机

1

贡针机

1

密包机

1

穿带机

1

分线器

1

吊瓶熨斗

10

六、主要原辅材料及用量:

布10000米;

线500捆

扣子125包×200粒;

拉链1000个

 

七、项目投资及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为2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万元,由业主自筹。

八、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职工80人,实行一班制,工作时间每日8小时,年工作日250天。

九、能源消耗:

(1)给水

该项目所在地区的自来水供水管网较为完备,每人每日用水量约0.02立方米,按全年工作日250天计算,年用水量约400立方米。

(2)排水

该项目所产生的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x河。

(3)供电

该项目由该地区供电局提供,用电量约为6000度/年。

(4)供暖及制冷

夏季制冷采用电风扇,冬季取暖采用集中供暖。

(5)燃料

该项目职工食堂采用液化天然气,消耗量为1500立方米/年。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不存在原有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X平均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市区1-2个等级,采暖期空气质量一般为2级,偶尔为3级;非采暖期空气质量一般为1级,偶尔为2级。

该项目地处北京市X,所在区域大气污染源主要是道路交通的汽车尾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

依据《北京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4)》北京市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

2004年,市区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分别为每立方米0.055、0.071、2.2和0.149毫克。

与2003年相比,二氧化硫下降9.8%,二氧化氮下降1.4%,一氧化碳下降8.3%;受春季沙尘和秋冬季大雾天气影响,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增加5.7%。

2004年市区主要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值单位:

毫克/立方米

项目

年份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

可吸入颗粒物

2004年

0.055

0.071

2.2

0.149

2003年

0.061

0.072

2.4

0.141

2004/2003

-9.8%

-1.4%

-8.3%

5.7%

国家二级标准

0.060

0.080

0.100

四、噪声环境质量现状

该项目所在地区声环境现状评价执行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Ⅰ类标准。

项目所在区域噪声环境状况很好,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及《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Ⅰ类标准(昼间55dB,夜间45dB)。

2006年2月12日我们在该项目尚未运营的前提下,对该项目厂界声环境质量进行了实地监测,监测当天的天气状况如下:

天气

晴转多云

相对湿度

60%

气温

-1/5℃

风向

南转北

风力

2级

――

――

监测时段:

白天15:

00~19:

00

监测布点:

共布4个点位,噪声监测布点位置见附图4。

监测结果如下: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单位:

等效声级[dB(A)]

监测点

噪声值dB(A)

备注

1#项目南侧

52.5

项目南边界外1米

2#项目西侧

42.5

项目西边界外1米

3#项目东侧

49.1

项目东边界外1米

4#项目北侧

45.6

项目北边界外1米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邻近区域内的办公楼。

 

评价适用标准

1、大气环境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氮采用修改后的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标准限值见下表。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单位:

mg/Nm3)

污染物名称

TSP

PM10

SO2

NO2

CO

年平均

0.20

0.10

0.06

0.08

——

日平均

0.30

0.15

0.15

0.12

4.0

1小时平均

——

——

0.50

0.24

10.0

2、地表水

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标准。

Ⅴ类标准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单位:

mg/LpH除外

项目

PH

COD

BOD

石油类

总磷

总氮

硫化物

氨氮

标准值

6~9

40

10

0.1

0.4

2.0

1.0

2.0

3、地下水

地下水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

mg/L

项目

(Ⅲ类)标准

项目

(Ⅲ类)标准

pH值

6.5—8.5

挥发酚类

≤0.002

总硬度

≤450

氰化物

≤0.05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六价铬

≤0.05

硫酸盐

≤250

砷化物

≤0.05

氯化物

≤250

≤0.001

硝酸盐氮

≤20

氟化物

≤1.0

亚硝酸盐氮

≤0.02

氨氮

≤0.2

高锰酸盐指数

≤3.0

细菌总数(个/mL)

≤100

大肠菌群(个/毫升)

≤3.0

4、噪声

环境噪声评价执行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类标准。

环境噪声标准

类别

标准限值(dB(A))

昼间

夜间

1

55

45

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执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中“排入地表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三级限制,有关的污染物浓度排放限值见下表。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

单位

三级限制

CODCr

mg/l

100

BOD5

mg/l

30

pH

——

6~9

SS

mg/l

80

石油类

mg/l

8.0

2、废气排放标准

本项目职工食堂油烟排放执行国家《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规定。

饮食业单位的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限值按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级;饮食业单位的规模按基准灶头数划分,基准灶头数按灶的总发热功率或排气罩灶面投影总面积折算。

各项标准限值详见下表。

饮食业单位的规模划分

规模

小型

中型

大型

基准灶头数

≥1,<3

≥3,<6

≥6

对应灶头总功率(108J/h)

1.67,<5.00

≥5.00,<10

≥10

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m2)

≥1.1,<3.3

≥3.3,<6.6

≥6.6

饮食业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规模

小型

中型

大型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

60

75

85

该厂灶头数为2个,执行饮食业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小型对应的标准。

3、厂界噪声标准

厂界噪声执行国家《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Ⅰ类区标准,标准限值见下表。

厂界噪声标准单位:

dB(A)

类别

55

45

4、固体废弃物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规定。

根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要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使本辖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内”,针对本项目规模较小,所排污染物无毒,排放量较少的特点,要求项目各项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有关环保标准。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工程分析:

本项目是布料裁剪、缝纫、手针、熨烫等一体化的服装加工项目,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主要采用缝纫机、蒸汽烫台、锁边机等先进设备,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优势条件,主要用于女装的制作,合格率在95%以上,品种有西服、夹克、长裤等。

主要污染工序:

1.水污染:

项目生产过程仅在熨烫过程中需要少量用水,会产生水蒸气,对环境不产生影响。

其他过程无需用水,无生产废水产生,废水来源主要为室内清洁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卫生间冲厕污水、洗浴污水、职工食堂产生的废水,主要水污染物为COD、BOD5、SS、油脂和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其中职工食堂产生的污水由隔油池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其余污水经过厂区化粪池处理,进入市政污水管网。

本项目职工人数为80人,按年工作日250天计算,职工生活用水标准为20L/人•日,则本项目用水量约为400m3/a,按用水量的80%被排放进行计算,则本项目的废水排放量为320m3/a。

其中CODcr排放浓度为450mg/l、排放量为0.144t/a;BOD5排放浓度为250mg/l、排放量为0.08t/a;SS排放浓度为350mg/l、排放量为0.112t/a。

2.噪声污染:

项目噪声源主要是服装生产过程中缝纫机、蒸汽烫台、锁边机等产生噪声;厨房油烟净化系统的1台排烟风机产生的噪声。

生产活动不在夜间进行作业。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级经现场实测小于55dB(A),同时为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排烟风机将安装隔音罩,预计降噪后声级小于55dB(A)。

3.大气污染:

项目不设置锅炉,生产过程中无废气产生。

供暖采用旧宫镇旧宫一村集中供热。

本项目设有职工简易食堂,共有2个灶眼,1台油烟净化器,食堂情况见下表。

食堂油烟分析表

食堂面积

6m2

供应餐数

一天3次

年工作日

250个工作日

就餐人数

80人

燃料种类

液化天然气

燃料用量

1500m3/a

灶头数

2个

排烟机位置

厨房东南侧

油烟处理措施

高效油烟净化器

油烟处理效果

>60%

厨房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放,以下按2个灶头计算油烟排放量:

2个灶头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为:

1.1m2×2=2.2m2

按照国标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单个灶头基准排放量为2000m3/h。

如不经过油烟净化治理,则油烟排放量为:

2000m3/h×4mg/m3=8g/h

8g/h×2h/d=16g/d

16g/d×250d/a=4kg/a

经过油烟净化治理,油烟排放浓度为1.6mg/m3,则排放量为:

2000m3/h×1.6mg/m3=3.2g/h

3.2g/h×2h/d=6.4g/d

6.4g/d×250d/a=1.6kg/a

治理前油烟年排放量为4kg/a,治理后油烟年排放量为1.6kg/a。

油烟排放情况一览表

污染物

标准mg/m3

处理前指标mg/m3

处理后指标mg/m3

油烟

2.0

4

1.6

产生量

-

0.016kg/d,4kg/a

0.0064kg/d,1.6kg/a

根据有关实测,油烟初始浓度为4mg/m3,设计中安装油烟净化器。

油烟去除率达到60%时,油烟出口处排放浓度分别1.6mg/m3,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标准(2.0mg/m3)的规定。

本项目厨房油烟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要求。

4.固体废弃物:

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布料的边角料及生活垃圾。

边角料由专门的人员收集后回收利用,日产日清,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由专门人员送往垃圾处理厂。

项目产边角料为布块、线头等,每天约产生0.1kg,则年产生边角料0.025t/a。

本项目共有职工80人,按每人每天产生0.1kg生活垃圾,每年工作日250d进行计算,则本项目产生生活垃圾2t/a。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

职工食堂

油烟

4mg/m3,4kg/a

1.6mg/m3,1.6kg/a

生活污水

CODCr

450mg/L,0.144t/a

450mg/L,0.144t/a

BOD5

250mg/L,0.08t/a

250mg/L,0.08t/a

SS

350mg/L,0.112t/a

350mg/L,0.112t/a

工业垃圾

边角

废料

0.025t/a

0.025t/a

生活垃圾

生活

垃圾

2t/a

2t/a

缝纫机

蒸汽烫台

锁边等

噪声

<55dB(A)

厂界达标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由于该项目是租赁房屋用地,不占用耕地,不另行施工建设各种建筑物、传输线、管线,不改变地面或铺路,一切利用原有设施。

由于用地性质未发生改变及无新建筑物,因此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影响很小。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不存在施工期环境影响。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水环境影响分析:

1.污染源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生产过程中无生产废水产生,但设职工食堂、职工宿舍、职工洗浴室,故废水来源主要为室内的清洁废水,食堂污水、员工清洗污水及卫生间冲厕废水。

本项目职工人数为80人,按年工作日250天计算,职工生活用水标准为20L/人•日,则本项目用水量约为400m3/a,按用水量的80%被排放进行计算,则本项目的废水排放量为320m3/a。

污水分别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各项污染因子排放情况CODcr排放浓度为450mg/l、排放量为0.144t/a;BOD5排放浓度为250mg/l、排放量为0.08t/a;SS排放浓度为350mg/l、排放量为0.112t/a。

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该项目废水排放不满足《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中“排入地表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三级限制,超标排放。

但根据《X污水排除与处理规划》,预计该区污水排放问题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解决。

2.污染防治措施

废水经化粪池及膈油池处理后全部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二、声环境影响分析:

1.污染源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噪声源主要是服装生产过程中缝纫机、蒸汽烫台、锁边机等产生噪声;厨房油烟净化系统的1台排烟风机产生的噪声。

项目在夜间不生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级经现场实测小于55dB(A),同时为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排烟风机将安装隔音罩,预计降噪后声级小于55dB(A),满足国家《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Ⅰ类区标准。

2.污染防治措施

生产活动不在夜间进行,且在排烟风机上安装隔音罩。

三、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污染源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锅炉、无生产废气排放,夏季制冷采用电风扇,冬季取暖采用旧宫镇旧宫一村集中供暖,职工洗浴及饮用水采用电热水器,职工食堂采用液化气作燃料,因此主要的大气污染是职工食堂产生的油烟,油烟经过油烟净化器排放,满足国家《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规定。

2.污染防范措施

(1)确保厨房中的全部含油烟废气经排风风机引至屋顶处理达标后排放,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日常要对油烟净化设备加强维护、保养和清理,使其保持较高的净化及除尘效率。

四、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1.污染源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布料的边角料0.025t/a及生活垃圾2t/a。

边角料由专门的人员收集后回收利用,日产日清,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由专门人员送往垃圾处理厂。

可以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有关规定。

2.污染防范措施

(1)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企业的运营与管理,建立生态型企业,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最大限度节约和回收资源。

(3)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对可再利用的资源进行回收。

(4)制定严格的垃圾收集、存放、外运规定,由专人负责,采用封闭的存放和外运措施,防止飞扬、异味和运输过程中的遗洒。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职工食堂

油烟

油烟净化器

达标排放

生活污水

CODCr

BOD5

SS

油脂

隔油池

化粪池

超标排放

工业固废

边角废料

分类收集

送垃圾站处理

日产日清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

在使用过程中应关闭门窗,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加强固体废弃物、油烟及污水排放的管理,则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北京X服装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X。

厂区北侧、西侧紧邻闲置房屋,东侧、南侧为空地,且南侧约250米外为五环路。

厂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绿化面积200平方米。

项目年产服装3000套。

项目总投资为200万元。

2.项目生产过程中无生产废水产生,只产生生活污水。

项目用水量400m3/a,年排水量320m3/a。

污水分别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则年排CODcr0.144t/a,BOD50.08t/a,SS0.112t/a。

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该项目废水排放不满足《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中“排入地表水体及其汇水范围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二类限制,排放超标。

但根据《X污水排除与处理规划》,预计该区污水排放问题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解决。

3.项目噪声源主要是服装生产过程中缝纫机、蒸汽烫台、锁边机等产生噪声;厨房油烟净化系统的1台排烟风机产生噪声。

项目在夜间不生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级经现场实测小于55dB(A),同时为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排烟风机将安装隔音罩,预计降噪后声级小于55dB(A),满足国家《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Ⅰ类区标准。

4.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锅炉,无生产废气排放,夏季制冷采用电风扇,冬季取暖集中供暖,职工洗浴及饮用水采用电热水器,职工食堂采用液化气作燃料,主要的大气污染是职工食堂产生的油烟,油烟经过油烟净化器排放,满足国家《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规定。

5.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布料的边角料0.025t/a及生活垃圾2t/a。

边角料由专门的人员收集后回收利用,日产日清,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后由专门人员送往垃圾处理厂。

可以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有关规定。

二、建议

1.加强企业的清洁生产管理,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减少工艺过程中原材料无组织排放。

2.员工食堂产生的生活污水全部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制定严格的垃圾收集、存放、外运规定,由专人负责,采用封闭的存放和外运措施,防止飞扬、异味和运输过程中的遗洒。

4.要对食堂的油烟净化处理系统定期保养、维护,必须确保制作间的油烟达标后排放。

5.要加强管理制度,制定防火管理制度,配备完善的防火设施。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城市建设规划,在落实环保投资和环保治理措施的情况下,对环境的影响不大。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