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校园歌曲出现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54943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早的校园歌曲出现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早的校园歌曲出现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早的校园歌曲出现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早的校园歌曲出现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早的校园歌曲出现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早的校园歌曲出现在.docx

《最早的校园歌曲出现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早的校园歌曲出现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早的校园歌曲出现在.docx

最早的校园歌曲出现在

三一文库(XX)

〔最早的校园歌曲出现在〕

  *篇一:

中国校园歌曲的发展

  校园民谣就是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创作,或称为“校园歌谣”、“现代民歌”、“乐府民风”等等。

校园民谣形象地反映出青年学子的生活,表现出年轻人的蓬勃朝气、青春活力以及他们那富有诗意的浪漫气息,其曲风总体来说朴实明快、积极向上,充满活力。

  发展历程

  起源

  有不少人认为,此歌曲形式最早出现在我国台湾,其实最早的校园民谣是在日本出现的。

1868年,品川弥二郎创作了一首《阿宫先生》,校园民谣的雏形便出现了。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校园民谣热在日本走向低潮。

  校园民谣概念的首次出现,是在七十年代初的台湾。

扬弦的《渡口》、赵树海的《子夜徘徊》、胡德夫的《少年中国》等。

这些人的作品包括台湾民谣时代后期的大批校园歌手,如罗大佑、齐豫、侯德建、黄大成、红蚂蚁等,他们构成了一个绝对经典的时代。

  兴盛

  70代中期,校园民谣在台湾兴起,并且发展迅猛。

台湾是校园民谣的成名地,所以谈到校园民谣就不能不谈到台湾的校园民谣。

1975年6月6日在台北中山堂的“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上,台湾大学学生杨弦把台湾诗人余光中怀乡的诗谱成曲子演唱,深受青年欢迎。

自从一位名叫李双泽的歌手在演唱会上拍案而起,喊出了“唱我们自己的歌”的口号后,台湾校园歌曲佳作不断。

像侯德健的《龙的传人》,叶佳修的《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等,都是那一时期产生的。

从1974年到1980年的顶峰期,台湾共产生了300多首校园民谣,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罗大佑的《童年》。

  大陆的发展

  大陆校园民谣的产生,最为直接、深远的影响来自台湾的校园民谣。

校园民谣在传入大陆后,逐渐成了一种音乐现象:

它首先被那些对音乐有着执着追求的校园歌手们所吟唱、使之流行于中国大陆的各个高等学校,然后因为一个成功的商业运作迅速风靡了整个社会并产生了极大反响。

校园民谣,它记录了一个时代、一种学校的文化氛围、一代莘莘学子的梦想与追求和对易逝的青春岁月的怀念。

断殇篇

  代表人物:

叶佳修、李建复、潘安邦、罗大佑、刘文正等。

  传世作品:

《外婆的彭湖湾》、《童年》、《龙的传人》、《雨中即景》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大潮刚刚蔓延大陆,内地乐坛还只是一潭平静的湖水,校园内传唱的仍是以“红色歌曲”居多。

此时,在台湾以校园民谣创作为代表的新生代创作歌手成就最为人瞩目。

  1980年,李健复在新格旗下推出了首张专辑《龙的传人》。

作品一经问世便在岛内引起轰动,成为几个世纪的经典。

叶佳修创作、潘安邦演唱的歌曲《外

  婆的彭湖湾》让还是学生的叶佳修一夜成名,此后,他的一系列乡村风格作品:

《赤足走在田埂上》、《乡间小路》均成为经典。

初出茅庐的罗大佑为刚刚转投到滚石旗下的张艾嘉制作了专辑《童年》而声名鹊起;歌曲《童年》也成为了罗大佑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说台湾校园民谣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刘文正,作为校园民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留下了几十首传世作品。

如《雨中即景》、《若是你在我身边》、《小雨打在我身上》以及他复出后的作品《三月里的小雨》等等。

那时,他常以法国影星亚兰德伦的造型出场:

西装、帽子、白色围巾,并由此开创了其个人歌唱生涯中最具鲜明的形象。

他的表演动作与嘴型都很夸张,衣着光鲜华丽,加上外形魁梧、相貌英俊,一时间成为了许多妈妈级歌迷们少女时期的梦中情人!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内地乐坛以及校园民谣随之迎来了它“闪亮的日子”。

盛世篇

  代表人物:

郁冬、老狼、叶蓓、高晓松、小柯等。

  传世作品:

《老屋》、《同桌的你》、《青春无悔》、《冬季校园》等。

1989年还在清华读书的老狼和几个志趣相投的哥们成立了中国第一支校园乐队“青铜器”,开始了新的音乐尝试。

几年后,偶然的机会,与高晓松一起开启了内地校园民谣的魔盒。

  1994年4月,广州大地音乐公司先后悄然发行了三张专辑。

封面使用的是淡黄色牛皮纸,卡带的制作也相当粗糙,它们分被命名为《校园民谣一》(1983-1993)、《校园民谣二》、《校园民谣三》。

随后,“校园民谣”的名字在各大媒体成为热门语言。

三张专辑中的歌曲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青春》、《故事里的书》、《等人想在喝酒》、《那天》等等已成为今天所有学子熟知的经典,它们将校园民谣推向了巅峰。

  衰败篇

  代表人物:

朴树、许巍等。

  传世作品:

《白桦林》、《那些花儿》、《在别处》等

  老狼在华纳坐了三年冷板凳,鲜有新作问世;老前辈徐沛东成了中国轻音乐协会的会长,南方音乐人的代表陈小奇也随之入主广东音乐协会,并开了自己的音乐公司。

说这一时期是内地乐坛的“魏晋南北朝”似乎更恰当。

校园民谣的在这朝代中,风雨飘摇。

  “魏晋南北朝”中,太和麦田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小众歌手朴树。

他的《我去2000年》专辑中的《白桦林》、《那些花儿》等歌曲迅速在各大高校传唱开来,而他也成为了校园歌手中有机会上央视春晚的唯一一位。

许巍,是一个应该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记上重重一笔的名字。

作为早期摇滚乐的代表人物,他身上特有的人文气质和书卷气也让人们相信他在校园民谣中的地位。

04年,许巍再次推出了全新创作专辑《每一刻都是崭新的》,专辑中每首歌曲都是他全新的人生感悟的结晶,歌曲《旅行》、《坐看云起》、以及同名主打《每一刻都是崭新的》也迅速成为各大音乐排行榜的上榜歌曲。

  中兴篇

  代表人物:

水木年华、极光组合等。

  传世作品:

《蝴蝶花》、《青春正传》、《十年》、《别来无恙》等。

2000年,水木清华一个叫卢庚戌的理工科学生创作了一首叫《蝴蝶花》的歌曲。

歌曲迅速在北京高校各大高校传唱开来,并一度成为清华的“校歌”。

歌曲中描写的淡淡的忧愁、失恋的感伤,象极了早期的校园民谣风格。

而这首歌也让这位音乐才子声名鹊起有人预言:

他将会成为罗大佑式的任务。

  随后,喜洋洋公司迅速看到了这位校园才子巨大的市场空间。

于是,一个号称“内地乐坛最高学历”的组合“水木年华”终于在2001年横空出世。

除了小卢,另一位队员李健也来自清华。

首张专辑《一生有你》一炮打响,水木年华也囊括了当年几乎所有颁奖典礼的所有新人奖项。

说水木年华挽救了疲软的校园民谣,并不为过。

  01年大地发行了一张校园民谣的合辑。

市场反响并不大,但却让许多人记住了一个名字:

极光组合。

一样的两人组合,一样的一人一把吉他,三段式的歌曲模式,但他们还是给乐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原创作品《十年》一经问世便得到了歌迷的认可,网上、媒体好评如潮。

《十年》的风格与《蝴蝶花》类似,年少时的轻狂、初恋时的感伤、忧郁的人生、可爱的姑娘。

可它还是感动了许多青春不再的人。

可没过多久,极光就因合约问题匆匆解散。

  民间音乐创作的繁荣和网络的普及也让一批“地下校园民谣”浮出水面。

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的王泽创作杨颖、乔媛、唐景莲以及王泽演唱的的《心愿》、武汉大学曹汝娟的《玻璃杯》、《流光》、《秋梧桐》很快成为了最后的祭奠”。

未知篇

  代表人物:

  传世作品:

  *篇二:

发展校园歌曲

  发展校园歌曲,加强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2011-09-24来源:

/

  摘要:

校园生活几乎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历程,校园歌曲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也都有着不同的记忆,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校园歌曲与学生之间产生了距离,因此,发展校园歌曲,加强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优秀的校园歌曲可以产生直接的、巨大的感染力,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在感受音乐美的愉悦和陶台过程中,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以净化,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渗透到学生的的心理、情感等各个领域,使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

学堂乐歌;校园歌曲;音乐教育;美育

  学堂乐歌是我国最早的校园歌曲,自1902年《男儿第一志气高》创作至今,校园歌曲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学堂乐歌的兴起和发展对音乐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2O世纪7O年代中期,校园歌曲在台湾兴起,并且发展迅猛。

大陆校园歌曲也随之产生和发展,并到达了巅峰,然而当今社会校园歌曲与学生产生了距离,学生们演唱社会流行歌而不去唱校园歌曲,正说明了我们当前学校音乐教育的缺失。

因此发展校园歌曲,加强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一、我国最早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是指我国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也常常用于指代清末民初新式学堂中开设的乐歌课。

它是随着新式学堂的产生而产生,在维新变法中起步,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发展并逐步壮大起来的。

学堂乐歌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历史上一次带有启蒙意义的音乐运动。

可以说,学堂乐歌的兴起是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创始和发展的主要标志。

  由于学堂乐歌产生在清末民初这样一个与其他国家文化碰撞比较激烈的特殊历史时期,因此形成了有别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新的音乐风格,无论在歌词或旋律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特别是中国早期的学堂乐歌的创作者大多留学日本,也正是他们开辟了中国学堂乐歌创作的先河,凶此在受到了较多的日本学校歌曲的影响。

比如,在歌词的创作上追求与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把曰常生活中的语言和文字与歌曲内容统一一起来,而不提倡把歌词写成儿童难以理解的文言文或古风化的语言。

另外,在曲调创作上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选曲填词,这也是当时曰本乐歌的主要创作方式。

由于沈心工、曾志、李叔同、辛汉等我国最早的学堂乐歌的创作者都曾留学日本,因而大多也就采用这样的创作方式,而这种方式也较好地适应了当时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相对落后的状况,对学堂乐歌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现代校园歌曲的发展及现状

  校园歌曲,是受广大学生喜爱,广泛流行于校园的歌曲,它体现了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

校园歌曲朝气蓬勃、毫无矫饰,完全是率真性情的流露,听起来十分亲切感人,它形象地反映出青年学子的生活,表现出年轻人的蓬勃朝气、青春活力以及他们那富有诗意的浪漫气息,其曲风总体来说朴实明快、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唱。

  20世纪70年代中期,校园歌曲在台湾兴起,并且发展迅猛。

火陆校园歌曲的产生,最为直接、深远的影响来白台湾的校园歌曲。

到了2O世纪9O年代,《同桌的你》《睡在LN的兄弟》

  等作品又将校园歌曲推向了巅峰。

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作为记录着年轻人梦想与激情的音乐篇章,校园歌曲,以真诚纯洁为标志,给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们留下了青春的证明与印迹。

现代校园歌曲以“技巧趋于现代精神走向中国”为创作原则,因而也被称为“现代的民歌”。

它从我国的民间歌曲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将西方乡村歌曲的音乐元素融会其中,形成了种独特的“通俗歌谣体”体栽。

音乐结构短小精悍,旋律简洁朴实、清新爽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时代感。

它不论写景物,写风月还是写爱情,在文字意境方面都给人以美感,散发出淳朴的乡土气息,是青年学生求新、求变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动表现。

  然而当今的校园里就连小学生们随口唱出的也都是社会上红极一时的流行歌曲。

表面看来,流行歌曲旋律k口、易学、符合社会潮流,青少年们随口唱唱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进一步来看,学生们演唱社会流行歌而不去唱校园歌曲,正说明了我们当前学校音乐教育的缺失,也说明校园歌曲与学生产生了距离。

  三、发展校园歌曲,加强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自1902年我国有了最早的校园歌曲《男儿第一志气高》至今,校园歌曲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

学堂乐歌的兴起和发展对音乐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首先,在学堂乐歌兴起的形势下,出现了以沈心工、李叔同、曾志态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一批音乐教育家,从而为中国音乐的教育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师资基础,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其次,通过乐歌活动,展示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音乐的兴趣,丰富了人们的音乐文化的修养,活跃了人民群众的音乐生活,从而肯定音乐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通过乐歌活动,系统地把西方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技能及音乐会的演出形式介绍到国内,使西方基本音乐理论和技能开始系统地、‘大范围地在中国传播。

再如,通过乐歌活动,肯定了集体合唱这一新的音乐表现形式,使“集体歌唱”这‘形式深入人心,为后来的群众歌咏运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之,乐歌活动在我国学校音乐启蒙教育方面有着十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的实践成果为五四以后中国现代新音乐文化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奠定了的基石。

  校园生活也几乎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历程,每个人也都有着自己或多或少的校园情结,对校园歌曲也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

校园歌曲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易学易唱。

发展校园歌曲、发挥校园歌曲的影响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校园歌曲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直接影响着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身心的发展。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在语言已经穷尽的地方,音乐才开始它起作用的领域,那些无法用语言告诉人的东西,可以用音乐的旋律来诉说,因为音乐是直接表现人的情绪和内心感受的。

  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灭,社会上音乐活动的状况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网络歌曲、流行歌曲作为时尚文化代替了校园歌曲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生活。

这也是由青少年特有的生理和心里特征所决定的,他们对流行歌曲有所偏爱,而流行歌曲的存在发也挥着它应有的作用。

许多学生喜欢唱爱情主题的流行歌曲,其实并不一定是真正陷入了爱情的漩涡,只是现在的青少年普遍“渴望长大”的一种表现,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

发展校园歌曲、加强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就成为音乐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在高尚、健康和低级、庸俗的界线上对学生进行引导

  和把关。

这不但影响学生的现实思想,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以后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打下良好的基础。

音乐是最具情感的艺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们在音乐美的愉悦和陶冶过程中,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以净化,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优秀的校园歌曲可以产生直接的、巨大的感染力,使学生们充满道德、激情,摆脱狭隘的个人利益。

在音乐教育中,通过优秀的校园歌曲是学生得到美的愉悦,真的启迪,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渗透至人的心理、情感等各个领域,使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

同时,我们也呼吁广大词曲创作者能创作出更多适合广大学生心里发展的作品,在曲风上增加一些时尚元素,让新时代的校园歌曲真正走进校园。

  京都名师论文网中心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最顶级的论文工作平台,致力于为全国各类客户提供论文指导、发表论文服务,以提供高品质教育论文服务为己任,是全国唯一一家依托北京各大高校学术资源、设置在北京大学校内的论文发表服务机构。

一直以来,京都名师论文网致力于对高品质教学论文、阅读教学论文、音乐教学论文的传承与传播,对中国高品质原创论文事业的推动,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参考文献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俞玉滋,张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马爱红试论“学堂乐歌”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12期

  *篇三:

20世纪歌曲发展史心得体会

  《中国20世纪歌曲发展史》

  课程学习总结

  院系名称:

化学化工系

  班级名称:

应用化学2班

  学号:

2012030198

  姓名:

王姿雅

  《20世纪歌曲发展史》课程学习总结

  《20世纪中国歌曲发展史》是一门结合中国20世纪不同时期的背景介绍中国歌曲发展概况的课程。

在这次课程的学习中,通过欣赏不同时期的歌曲,使我感受到了蕴含在歌曲中的民族情感,获益颇多。

让我从此对民族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了解了歌曲的背景后,那些歌曲听起来似乎更有味道了。

  一直很喜欢听邓丽君的歌,通过这段时期的学习,使我了解了这些歌曲的背景,听起来韵味也不同了,感觉很不错,值此我越来越喜欢这个课了。

  中国音乐的蒙昧时期早于华夏族的始祖神轩辕黄帝两千余年。

据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余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可能已经可以烧制陶埙,挖制骨哨。

这些原始的乐器无可置疑地告诉人们,当时的人类已经具备对乐音的审美能力。

到夏商时期夏商出现铜质乐器乐舞有大夏等西周春秋战国有了完善礼乐制度有专门音乐机构因为乐器发展到当时种类繁多有了八音分类法有了三分损益法有了师乙这种音乐家有了儒墨法等不同音乐思想秦汉时期有了记谱法和更多音乐理论有了乐府和宫廷音乐鼓吹曲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新的音乐理论和记谱法隋唐五代宫廷音乐十部乐西域乐器传入霓裳羽衣舞这种大曲还有教坊梨园诞生产生一批优秀音乐家如万宝长中外音乐大交流宋辽金元时期说唱音乐产生杂剧和南戏发展为戏曲形成打基础音乐理论有蔡元定十八律文人音乐姜夔明清时期戏曲诞生民族器乐西安鼓乐福建南音说唱发展鼓子词等清末民初西方音乐传入

  学堂乐歌兴起。

  在近现代时期始自清代末叶的鸦片战争这段时期,历经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百多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交织着传统音乐和欧洲传入的西洋音乐,但音乐文化的发展是以民主,科学为主要潮流的。

传统音乐首先以革命民歌的发展为以热潮,在红色根据地,边区,解放区,革命歌曲更具有优秀的传统,如《天心顺》,《绣金匾》等。

戏曲音乐中京剧的形成影响及于全国。

各种地方小戏、评剧、越剧、楚剧等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民族器乐则以民间出现各种器乐演奏的社团为特点,如“天韵社”,“大同乐会”等等。

  西洋音乐的传入中国虽可以上溯到元、明时期,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影响于中国应当是清末民初的学堂民歌运动。

学堂乐歌作为学生音乐教材,以宣传爱国反帝,拥护共和,以及学习欧美科学文明为内容,如《中国男儿》,《体操-兵操》等,这些乐歌又不仅流传于学校,而且广泛影响到社会各界。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肖友梅又在上海创建国立音乐院,这是正规专业音乐教育的开始。

肖友梅呕心呖血,毕生献给了我国早期专业音乐教育事业。

这一时期,专业音乐的发展以歌曲为主要体裁,器乐曲相对来说较为薄弱。

但在器乐作品民族化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较好的作品,如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瞿维的钢琴曲《花鼓》,马思聪的小提琴曲《内蒙组曲》,马可的管弦乐曲《陕北组曲》,民族器乐曲如《春江花月

  夜》,以及华彦钧的《二泉映月》。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歌曲又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

  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校园歌曲了,有很多感触。

校园歌曲就是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创作,其或称为“校园民谣”、“现代民歌”、“乐府民风”等等,其曲风总体来说朴实明快、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唱。

让我没想到的是“校园民谣”最早的校园歌曲是在日本出现的。

由于学生们不满贵族欣赏日本雅乐,文部省根据学校没有音乐教材的情况,发动社会创作一些适合学生唱的歌。

于是,反映校园生活的歌曲便应运而生了。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校园歌曲热在日本走向低潮。

  校园歌曲的演唱在70代中期,校园歌曲在台湾兴起,并且发展迅猛。

如果说日本的校园歌曲是校园歌曲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那么,台湾则是校园歌曲真正成型的诞生地,并将校园歌曲推向了辉煌。

  在听到这一部分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高晓松和老狼合作的《同桌的你》以及《睡在上铺的兄弟》,以真诚与纯洁为标志,给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留下了青春的证明与印迹,令我感触颇多。

  当我们回首青春的时候,所有真实的、虚幻的、美丽的、迷惘的片段扑面而来,就像我们静静坐在窗前准备用一生去记忆的一道风景。

而当它随风而逝时,

  除了美丽,谁能清晰地记得它的每一种色彩,谁能把它讲述得像那个瞬间一样真实。

校园歌曲只是人们有意识的给定的一个名字。

其实校园歌曲的土壤永远在那些心怀无限梦想的校园里。

听着激励的校园歌曲,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找到了些本该属于我的东西,很感谢《20世纪歌曲发展史》,感谢你给我带来了以前没有的视听体验,感谢你让我更加成长,懂得更多知识,感谢你让我发现了很多淳朴的歌曲,谢谢你!

《最早的校园歌曲出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