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研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4330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研究.docx

《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研究.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研究.docx

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研究

 

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创新研究

(2006年12月)

 

课题负责人:

刘吉臻

主要参加者:

李双辰郭炜煜荀振芳水志国孙华昕

课题来源:

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研究起止时间:

2006.09——2006.11

 

目录

一、创新与创新型人才1

(一)创新及其哲学分析1

1.创新的定义与内涵1

2.创新的特性3

3.创新的哲学分析4

(二)创新型人才及其特征6

1.创新精神7

2.创新能力8

3.创新人格9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性与紧迫性10

1.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11

2.中华民族的复兴急需创新人才12

3.培养创新人才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14

二、大学:

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17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社会定位:

从边缘到中心17

(二)培养创新人才:

当代大学的历史使命19

1.培养人才:

大学的首要职能和固有职能19

2.培养创新人才:

衡量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之一21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

国际比较22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从“学会生存”到“教育的四大支柱”23

2.美国:

创新人才培养的先驱24

3.英国的绅士型人才理念与德国的“全人”理念25

三、中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形势29

(一)中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9

1.机遇29

2.挑战30

(二)中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成绩与问题34

1.我国大学教育所取得的成绩35

2.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38

(三)面对问题,抓住机遇,回应挑战44

四、中国大学教育创新及其实践47

(一)大学教育创新的条件与要素47

1.思想创新47

3.环境创新50

4.人才培养模式创新51

(二)个案分析:

华北电力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53

1.创新办学体制:

开启校企合作新模式53

2.明确学校定位:

以特色求发展55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重实践,强能力58

4.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多样途径、自主发展63

一、创新与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出发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创新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如果没有创新,人类就不可能从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进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

如今,人类即将步入的知识经济与全球化时代更加呼唤创新与创新型人才。

早在1995年,江泽民同志就指出了创新的重要性,他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

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创新”成为目前中国最流行、应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从学校到企业和科研机构,从政府、团体到民间组织,无不把“创新”诉诸笔端、挂在嘴上、贴到墙上,甚至作为校训或企业精神理念。

那么,什么是创新?

创新的涵义是什么?

(一)创新及其哲学分析

1.创新的定义与内涵

创新的英文是“innovation”,起源于拉丁语“innovare”,原意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

我国比较权威的汉语词典1989年出版的《辞海》与《辞源》中均未有“创新”这个词汇,而只有对“创造”的解释。

《辞海》对创造的解释是“作出前所未有的事情。

如发明创造”。

《辞源》的解释是“发明或制成前所未有的事物”。

由此可见,“创新”一词为外来引进的词汇,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弘扬的理念。

“创造”的英文是“creation”,释义为“创作、产生、创作物”。

“创新”一词,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

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奠定他一生事业基础的创新理论,第一次把创新引入了经济领域。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在熊彼特看来,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

这种“创新”或“新组合”包括五种情况:

一是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的特性;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四是掠取或控制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五是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熊彼特此处所说的创新是经济领域里的创新,他所谓的“创新”是指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

创新作为一种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还存在于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领域,产生各种不同形式的创新。

如知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教育创新等。

把创新与创造相比较,二者的涵义基本相同,只是创造比较强调从无到有,产生新的东西;创新的涵义除此之外,还侧重于变化、变革。

如上述引进“新组合”而产生新的效益。

创新的内容很丰富,冯增俊先生认为:

它不但是发明、发现,也不仅仅是新思想、新行动,而是把新思想、新行动、新事物、新工艺在社会中推广开来,并得到足够数量的人群认可的活动。

关于创新的定义,不同领域的学者们还有多种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创新似可定义为:

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新的观念、行动与方法,并用于改变社会生产与社会文化而获得重要成果的变革过程。

2.创新的特性

概而言之,创新有以下特性:

(1)首创性。

创新是解决前人所没有解决的问题,因而其成果必然是新颖的,首创的。

(2)未来性。

由于创新所要解决的课题都是前人所没有解决的,因而创新始终把目光注视未来。

创新总是面向未来、研究未来、追求未来、创造未来的。

(3)变革性。

从创新成果的实质来看,都带有变革性,创新成果往往是变革旧事物的结果。

(4)价值性。

创新的社会效果都具有普遍的社会价值,如经济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等。

(5)先进性。

创新之所以为创新,即是因为其成果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如果没有先进性,新事物就不可能战胜旧事物,也就谈不上创新了。

(6)效益性。

创新的最终目标应是增加学校、企业和政府的效益,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只有达到了增加效益的目标,才真正达到了创新的目的。

3.创新的哲学分析

第一,创新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表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如人的语言、思维、制造和使用工具、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与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关系等,都是人类所特有的属性,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所在。

因而,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这是对人的社会属性的总体概括。

从认识哲学的角度来看,创造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活动,创造性(亦即创新——笔者著)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表现。

无独有偶,现代新儒学的创始人、被美国学者艾恺称为“最后一个儒家”的梁漱溟先生早在70多年前就提出了类似的看法,他说: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

从生物的进化史,一直到人类社会的进化史,一脉下来,都是这个大生命无尽无已的创造。

……其能代表这大生命活泼创造之势,而不断向上翻新者,现在唯有人类。

故人类生命的意义在创造。

”此所说“创造”,即是创新之意。

由此可见,创新是人类的本性,是人的生命的本质特点,人天生就有创造的冲动。

人们正是在创造的冲动的支配下,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改变着世界,也改造着人类自身,体验了创新的快乐与生活的美好。

因此创新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类个体生命应有之义,是个体生命的提升。

第二,创新是人类自我实现的最高表现形式。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至少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依次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递增。

其中,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即是人发挥创新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从价值哲学的观点来看,创造是指人的自我实现的活动,人的自我实现最根本的一条是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与内在完善,而人的主体性中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就是超越精神。

这种超越精神,可理解为创造或创新精神。

创造所带给人的精神愉悦是任何物质享受和感官享乐所无法比拟的,那是灿烂的生命之花最深沉、最辉煌、最汪洋恣意的绽放,是人类最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所谓自我实现的人就是指那些主体性特别鲜明、充分发挥个人的创新潜能使主体创造在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活动中率先得到实现的人。

第三,创新并非天才所专有,而是人人皆有的潜能。

从存在哲学来看,创造力并不是只有天才才能够拥有的一种能力,而是每一个健全的人都具备的潜能,只不过在天才的身上,这种潜能通过主体的悟性和实践努力变成了现实的力量并作用于客观世界。

这就意味着,创新不只是一少部分社会精英的专利,人类社会每一个个体都有创新的能力与权利,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与生活本身都是值得去创造的。

这一点,也正是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所着重强调的。

在杜威看来,理想的民主主义国家应当充分利用各人不同的却饶有变化的才能,来共同促使社会前进,绝不该借口人的天赋不齐而造成阶级鸿沟。

这就决定了以创新为基础的教育的民主性、大众性。

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所指出的:

“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要求每个人都有自我负责和实现个人计划的能力。

这一目标比其他的所有目标都重要。

创新是由人来进行的,因而在了解创新的基础上,有必要了解创新型人才及其特征。

(二)创新型人才及其特征

同对“创新”的多样化解释相类似,关于创新型人才的定义及其特征,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可谓见仁见智,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界定与分析。

多数学者是从创新型人才的特征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定义的。

也就是说,创新型人才的定义与其特征是紧密相连的。

关于创新型人才的特征,1996年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中国召开的人才素质理论研讨会上提出了创新人才的七条标准:

一、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二、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三、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四、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有终身学习的本领,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六、丰富多彩的个性;七、具有和他人协调与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在此基础之上,许多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的特征进行了概括总结。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徐通模认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最主要的内涵;王安民先生认为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沈召前先生认为创新型人才就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品质和创新人格等几个方面素质的人才;何桂强先生则从知识水平、能力结构、人格特点三个方面来分析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件构成;还有学者从智力性因素与非智力性因素方面来分析;肖川先生认为创新人才应具有理性精神、具有广博的基础文明教养、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有效的自我表达能力、具有自我延伸的能力、具有自由—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综合上述各家观点,笔者认为,“创新型人才”与“创新”的概念出现的背景相类似,它们都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

创新型人才的定义与特征可从创新的精神、能力、人格三个方面来界定。

1.创新精神

所谓创新精神,也即创新意识,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有强烈的不断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渴望变革,追求卓越。

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着追求等。

具有强烈创新精神的人总是拥有一种渴望认识世界的激情,拥有追求知识、追求发明和发现的强烈愿望。

创新精神是一种卓越的精神品质。

中华文化元典中不乏创新精神,但是后来的儒学思想,并没有很好地发展这种精神。

如: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

“作新民”。

《诗》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大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日新其德”。

(《易经·大畜·彖》)“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第一》)都包含了自强不息的意思。

自强不息,日日新,是中华人文精神的一种特质,也是一种创新的特质,只可惜这种特质在后代发展和发挥得很不充分,奴性的文化特质占了上风。

2.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本质力量所在。

创新能力可以分为知识水平与能力结构两个方面,一方面,创新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厚实的人文底蕴与科学素养,有较宽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还要有应用知识的能力,即较强的实践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性的创新思维能力。

后者以前者为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

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创新的起点和前提,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

如果说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原动力,那么创新思维就是创新的载体。

3.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要素,以非智力因素为主。

创新人格是创新主体内在素质的结晶,是创新的保证,对创新人才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创新人格是创新型人才的最主要特征,是创新型人才形成的最根本条件。

人格是个体在实践中形成的德和才的内在素质的整合体,包括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道德品质、气质、个性心理品质和学识才能等。

所谓创新人格是创新主体合理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在创新实践中形成的超越自我的人格。

其中非智力因素在创新人格中居于主导地位。

也就是说,在构成创新人格的“智商”(IQ)与“情商”(EQ)中,情商的作用居主导地位。

韦克斯勒曾收集了众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少年时代的智商资料,结果发现,这些获奖者中大多数不是高智商,而是中等或中上等智商。

但这些创新型人才的非智力因素也就是情商却十分惊人。

有学者认为,在一个创新型人才的成功因素中,智商的作用占25%,情商的作用占75%,用公式可表达为:

  成功=25%IQ+75%EQ

情商指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勤奋、毅力、责任心、事业心、兴趣、爱好等。

关于情商的作用,发明大王爱迪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得出的结论是: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

关于创新人格的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于1980年在第22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概括出创新人格十个方面的特征:

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敢于冒风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抱负;不轻信他人意见;富有幽默感;易于被新奇事物所吸引;具有艺术的审美观;兴趣爱好既广泛又专一。

我国也有类似研究,如《中国当代名人成功报告》总结出五百余名人的“创新人格特质”,包括:

善于抓住机遇,深厚的功底,杰出的才华,坚定的信念,敬业精神,特殊个性,勇于承受压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表现自己,等等。

综上言之,创新型人才可以定义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人。

与普通人相比,创新型人才往往个性更独立、心灵更自由、好奇心更强、观察力更敏锐、思维更独特、意志更顽强、批判精神与超越欲望更强烈。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性与紧迫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马约尔先生1998年在给《世界教育报告》写的前言中有这样一句发人深思的话:

“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

”时代已经再也不允许我们的教育向新世纪输送“知识填充器”和高分低能的“应试工具”式的后代,而必须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不管是从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的角度,还是从中华民族复兴的角度,甚至从学校与个人发展的角度,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迫在眉睫之势。

1.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

关于知识经济的定义,按照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基础上的经济。

迄今为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以土地和农业劳动力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时代,以厂房、机器和工人为基础的工业经济时代。

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代替资本,成为首要的生产要素,知识与信息作为资源与资本可以直接转化为财富。

因而知识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实力最重要的指标,也将成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手段。

知识经济中“知识”的含义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而是体现为“4W”:

一是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二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是指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三是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是指对某些事物的操作技能和处理能力;四是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的信息,它包含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以便有可能接触有关人员并有效地利用他们的知识。

可见,知识经济中的“知识”,既包括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知识与能力,也包括科学和技术两个方面,而且科学又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类型。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知识经济的更深层含义:

所谓“知识经济”,并非所有的“知识”都是“资本”;“知识经济”的实质是“智力经济”,是“信息经济”,它具备明显的动态性、时效性和发挥与运用的能动性;它强调知识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素,如何通过人们的创造性转化,而由一种无形的资产转化为有形价值的生产方式。

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决定性的要素是人们的创造性,也即创新能力。

一说“知识经济”,着实让一些知识分子激动,然而殊不知“知识经济”并非“书呆子经济”。

如果没有先进的价值观和先进的思维方式以及掌握知识、驾驭知识与转化知识为生产力的能力,恐怕“知”和“识”永远是分离的,“知识”永远变不成“资本”。

一个学究式的传统读书人,即使他读过许多书,背诵了很多概念、公式,由于缺乏创新能力,他也很难创造出价值。

因而知识的创新与应用是知识经济的基础,而知识的创新与应用有赖于人才,亦即创新型的人才,因而知识经济的先决条件在于大批创新人才的出现。

只有大批具有厚实的人文底蕴与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创新人才的出现,才能迎接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从而振兴国家与民族,并使个体生命质量得到提升,达到真正自我价值的实现。

2.中华民族的复兴急需创新人才

进入新的世纪,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多种挑战与机遇,如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加入WTO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还有人类普遍面临的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等等。

如在中国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水平、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石,社会与国家的强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创新知识的应用。

而目前中国的人才状况则是:

有近两亿文盲,对教育的投入不足还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我国教育思想界还未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结果造成国民只懂接受、不懂创新的状况,甚至从事研究开发工作人员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据2000年度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学院(IMD)提出的世界竞争力报告,我国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在47个国家和地区中仅列第28位。

我国从事研究开发工作人数和企业从事研究开发工作人数在世界排名第4位,有明显优势,但“获得合格工程师难易程度”得分4.20分,排名为最末位。

“IT技术人才的可获得程度”得分4.689分,排名为倒数第二。

研究开发人力资源综合状况排名第28位。

教育体系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程度得分5.13分,排名32位。

大学教育适应国际竞争程度排名45位。

教育体系综合竞争力水平排名38位。

这说明创新型人才不足已经是影响我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参与国际竞争最大的障碍。

中华民族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大批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并把挑战转化为机遇的创新型人才。

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邓小平同志在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强调了新时期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以此为基础,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并阐明了创新人才与科教兴国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

“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

”“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这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因而,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3.培养创新人才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实现自身发展与自我价值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理想。

从古希腊时期起,西方哲学家就对这一问题进行过许多探索。

近代以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指出:

“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

”在汲取前人智慧与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创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

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由此可见,马克思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考察人的发展的。

在马克思看来,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力、道德和审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括两重含义:

一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二是指人的道德精神和审美意识的高度发展。

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这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人作为劳动力提出的客观要求,亦即反映了工业经济时代对作为劳动力的人提出的素质要求,说明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时代性。

由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从人的本质要求的角度提出的,含有辩证唯物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合理内容,因而具备一定的真理性,对现实社会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他指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从而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性。

随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培养新时期的“四有”新人目标,即培养“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并针对新的时代特点,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要求,进一步科学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进入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极为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如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同时,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在科教兴国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他明确指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神圣任务: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这体现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与个人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对马克思学说的理论创新。

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前提条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准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创新的意义还在于对自我提升生命质量的发现和开拓,也即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性”。

从此意义上讲,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创新精神是否得到充分张扬,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得到自我实现的标志,也是其是否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大学:

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

迈入知识经济即将成为主流的21世纪,对创新与创新人才的呼唤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教育,期望培育出大量新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创新型人才。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

“为了迎接下一个世纪的挑战,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

扩大了的教育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