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4221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docx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docx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现在一些工程出现了窗台八字裂缝及顶层墙体裂缝等现象,现分述有关质量通病于下。

 

  一、窗台下斜裂及现浇混凝土楼面的裂缝

⒈原因分析引起窗台下墙体斜裂缝及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由于混涨土本身收缩引起的裂缝;因为混凝土在空气中凝结硬化时体积缩小,当其四周固结,不能自由收缩时,会产生拉应力而引起裂缝。

 

  ⑵由于住宅由预制改为全现浇楼面,使工程整体性大大加强,部分墙体刚度相对增大,而楼面现浇的厚度仍在8-10cm之间,尽管强度满足要求,但楼面相对于墙体的刚度减小,因此一些薄弱部位,如截面突变处、施工缝处和穿线管处,往往首先发生裂缝。

 

  ⑶温度应力裂缝:

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墙面连接处,因温升引起楼面伸长对墙体产生水平推力,使墙体产生裂缝。

裂缝的分布与墙体的受力特点密切相关,在门窗洞口处、平面转折处、由于应力集中,更容易出现裂缝。

  ⑷由于目前住宅楼结构形式基本一致,没有太大变化,设计人员往往只重视强度而忽视变形,在该设伸缩缝的地方不设缝,地基处理也不尽细致,往往使住宅工程沉降变形过大,引起墙体及楼面开裂。

 

  ⑸因为施工周期太短,在地基、主体工程尚未沉实的情况下工程就交付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地基、主体工程继续变形,致命一些工程在交付时无裂缝,而使用一段时间后裂缝就出现了。

这种现象常发生在地基经过人工处理的工程中。

  ⑹有些施工单位为赶工期,在混凝土未达到要求强度时就拆模,施工荷载也加得过早、过大、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发生内部裂缝,也是造成楼面裂缝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⒉防治措施 

  ⑴设计人员在似定地基加固和处理方案时,应将地基处理与上部结构的处理结合起来考虑。

上部结构处理的方法有:

发迹建筑物体形、简化建筑平面、合理设沉降缝、加强房屋整体刚度等,尽可能避免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上部主体开裂。

  ⑵外墙窗台下可以考虑增设一道腰梁。

根据地基情况,腰梁设于一层或其他各层窗台下。

 

  ⑶对超过5层的砖混结构(含贮藏室不超过6层),2层以下外墙及楼地面外形设计应尽量减少突变,在突变外适当加强。

 

  ⑷伸缩缝间距可适当缩短,规范规定≥50m设一道伸缩缝,建议改为40-45m。

  ⑸构造柱及圈梁应严格按规范设置,墙宽、墙高厚比、窗间墙宽度应按规范要求进行计算确定。

 

  ⑹现浇楼面施工缝应留设在分户墙上,不设置于房间跨中1/3处。

  ⑺合理安排施工工期,不能盲目求快,尤其经人工处理过的地基,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进度,以防上部主体结构完成后出现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⑻主体工程施工时应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尤其现浇楼面在施工时混涨土必须达到规定强度后才能拆模;上部施工荷载也不能加得过早、过大和过于集中,并严禁吊装物件的冲击;浇筑混涨土时,管线预埋应深浅适当,当板厚≤80mm、管径≥25mm时,可在板底及板面加一层宽500mm、长度与管同长的钢丝网。

 

  二、顶层墙体裂缝

  ⒈原因分析 

  顶层墙体裂缝,在建筑物顶层端部更为明显,裂缝的产生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⑴温度应力:

由于建筑物处在自然环境中,受温度、季节及风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大,而顶层外露面多,室内外温度差异悬殊,造成造成墙体和现浇混凝土楼盖的胀缩幅度大、频率高,且二者的胀缩系数相差较大,彼此互相牵制生的温度应力也较大,这是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

  ⑵设计不当:

设计单位在设计中往往考虑结构受力较多而考虑变形较小,虽然墙体裂缝由多种因素造成,但设计方面未采取相应措施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如砖混结构墙的高厚比控制不严、屋面保持层厚度不够、无架空层、端部房间纵墙开洞过大等都是造成墙体开裂的原因。

 

  ⑶施工不当:

砖砌体的施工质量欠佳也是墙体开裂的一个重要因素,砌筑砂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灰缝砂浆不饱满、留槎不正确、干砖上墙等都会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⒉防治措施

  从设计角度分析,设计上对温度应力的控制措施较小,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⑴屋面保温层的最小厚度应较现在的作法有所提高,尽量不采用炉渣保温,保温材料要严格控制质量、含水率。

必要时,屋面在有保温层的基础上增设架空隔热层。

 

  ⑵外墙厚度采用370mm,外墙转角处构造柱截面可采用370mm,外墙转角处构造柱截面可采用370mm×370mm,以增强房屋整体性。

 

  ⑶顶层端部房间内纵墙尽量不开窗,如非开不可,窗口应尽量减小,并加腰梁一道;外墙门窗洞口不宜过宽,并在顶层端部房间内外纵墙及山墙采用配筋砖砌体。

 

  ⑷顶层两端房间外纵墙与内横墙交接处及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均设构造柱,杭裂住上下端锚固在相应圈梁内。

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一、设计中的重点加强部位

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

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

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

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

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况下会发生渗漏缺陷,容易引起住户投诉,是裂缝防治的重点。

根据上面的原因分析,我公司在近几年的图纸会审中,十分注意建议业主和设计单位对四周的阳角处楼面板配筋进行加强,负筋不采用分离式切断,改为沿房间(每个阳角仅限一个房间)全长配置,并且适当加密加粗(即按照技术导则一的第6条中的前半条文采用)。

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凡采纳或按上述设计的房屋,基本上不再发生45度斜角裂缝,已能较满意地解决好楼板裂缝中数量最多的主要矛盾,效果显著。

对于外墙转角处的放射形钢筋,我公司根据实践检验,认为作用较小。

其原因是放射形钢筋的长度一般不大(约1.2米左右),当阳角处的房间在不按双层双向钢筋加密加强而仍按分离式设置构造负弯矩短筋时,45度的斜向裂缝仍然会向内转移到放射筋的未端或外侧,而当采用了双层双向钢筋加密加强后,纵、横二个方向的钢筋网的合力已能很好地抵抗和防止45度斜角裂缝的发生和转移,并且放射形钢筋往往只有上部一层,在绑扎时常搁置在纵横板面钢筋的上方,导致钢筋交叉重叠,将板面的负弯矩钢筋下压,减少了板面负弯矩钢筋的有效高度,同时浇筑时钢筋弯头(即拐脚)容易翘起造成平仓困难,所以建议重点加强加密双层双向钢筋即可。

二、商品砼的性能改善

目前已普遍采用泵送商品砼进行浇筑,但受剧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各商品砼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处掺剂,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

因此建议有关部门牵头,尽快健全和统一对商品砼厂商的行业管理,并根据成本投入比例,相应和合理地提高商品砼的市场价格(特别是用于地下室和住宅楼面工程的砼),促使商品砼厂商转变观念,控制好原材料质量,选用高效优质砼外掺剂,改善和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值,建立好控制体系(即按技术导则中第二条执行),是一项改善商品砼质量和性能的根本性工作。

另一方面承包商在订购商品砼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砼品质的明确要求,不能片面压价和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砼的品质,导致砼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

同时现场应逐车严格控制好商品砼的坍落度检查,以保证砼熟料的半成品质量。

三、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45度斜角裂缝为主外,其他还有较常见的两类:

一类是预理线管及线管集散处,另一类为施工中周转材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

现从施工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并分类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一)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钢筋在楼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坑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

在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

但当垫块间距放大到1.5米时,钢筋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法保障,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距限制在1米左右。

与此相反,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较难问题。

其原因为:

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撑马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

在上述四个原因中,前二条是客观存在,不可能也难于提出措施加以改进(否则楼面负筋用钢量将大大增加,造成浪费)。

但后二个原因却在施工中必须大大加以改进,对于最后一个原因,根据大量的施工实践,建议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钢筋小撑马,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毫米(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别是对于Φ8一类细小钢筋,小撑马的间距应控制在600毫米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才能取得较良好的效果。

对于第3条原因,可采取下列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A、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予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

B、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

C、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全体操作人员充分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必须行走时,应自觉沿钢筋小马撑支撑点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架空部位钢筋。

D、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一般应不少于3-4人或以上)在砼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容易发生处(四周阳角处、预埋线管处以及大跨度房间处)应重点整修。

E、砼工在浇筑时对裂缝的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挑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尽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

(二)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

当预理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

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

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按技术导则三的第4条要求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

根据我公司的经验,建议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间距≤150,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毫米。

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按技术导则三的第4条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

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予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三)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

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天一层。

因此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

除了大开间的砼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

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

对这类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A、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砼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一般不宜≤24小时)必须获得保证。

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天一层为宜,以确保楼面砼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

B、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前,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标材料,避免冲击振动。

24小时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

第3天方可开始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

C、在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

D、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一般约40平方米左右)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毫米)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四)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

砼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发生。

但实际施工中,由于抢赶工期和浇水将影响弹线及施工人员作业,因此楼面砼往往缺乏较充分和较足够的浇水养护延续时间。

为此,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湿养护,并建议采用喷HL等品种和养护液进行养护,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并可避免或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四、对裂缝的弥补处理

在采取了上述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由于各种原因仍可能有少量的楼面裂缝发生。

当这些楼面裂缝发生后,应在楼地面和天棚粉刷之前预先作好妥善的裂缝处理工作,然后再进行装修。

根据我公司的经验,住宅楼地面上部的粉刷找平层较厚,可以通过在找平层中增设钢丝网、钢板网或抗裂短钢筋进行加强,并且上部常被木地板等装饰层所遮盖,问题相对较小。

但板底则粉刷层较薄,并且通常无吊顶遮盖,更易暴露裂缝,影响美观并引起投诉,所以板底更应妥善处理。

板底袭缝宜委托专业加固单位采用复合增强纤维等材料对裂缝作粘贴加强处理(注:

当遇到裂缝较宽、受力较大等特殊情况时,建议采用碳纤维粘贴加强)。

复合增强纤维的粘贴宽度以350-400毫米为宜,既能起到良好的抗拉裂补强作用,又不影响粉刷和装饰效果,是目前较理想的裂缝弥补措施。

 

浅释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及其对策

    作者:

肖广

    据建设部统计,约有10%的住宅质量存在通病,楼板裂缝就是其中主要一项,它严重地影响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也是工程质量投诉的聚焦点。

    一、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最大的缺点就是易产生裂缝,裂缝可分为:

骨料与水泥石的接触面上及水泥石内部产生微裂,这种微裂,肉眼看不见,一般在0.05mm以内,称为微裂缝;肉眼看得见的裂缝,称为宏观裂缝。

根据成因,裂缝有非受力(非结构性)裂缝和受力裂缝两大类。

    目前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是混凝土工程建设普遍的技术问题。

由于混凝土构件裂缝的成因相当复杂,因此对裂缝应根据不同成因作具体分析,纵观近年来建设工程出现楼板裂缝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水泥引起的混凝土楼板裂缝:

    

(1)组成水泥的熟料的一系列水化反应引起的混凝土楼板的温度裂缝。

    由于混凝土的导热率低,水泥水化时放出的热量不易散失,容易使内部最高温度达到60℃以上,由于外部温度冷却较快,就使混凝土内外温度相差几十度,形成温度梯度,造成温度变形并产生温度应力,温度应力和温度差成正比,当这种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内外约束力(包括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大量积聚引起。

    一般来说,混凝土越厚,水泥用量越大,水泥水化热越高,内部温度越高形成的温度应力越大,产生裂缝可能性越大。

    

(2)由于水泥水化反应引起化学收缩及水泥浆体的干缩湿胀,引起楼板收缩缝。

混凝土是一种收缩性材料,虽然其收缩的绝对值不大,但由于其较高的弹性模量和很低的抗拉强度,即使很小一点的收缩变形也会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即出现开裂。

    (3)碳化收缩:

    空气中通常含有0.03%的CO2,在有水气存在的条件下,会和水泥浆体内所含的Ca(OH)2作用,生成CaCO3和H2O。

而其它水化产物也与CO2反应,例如:

    3CaO·2SiO2·H2O+CO2=CaCO3+2(CaO·SiO2·H2O)+H2O

    CaO·SiO2·H2O+CO2=CaCO3+SiO2·H2O

    在上述反应的同时,硬化浆体的体积减小,出现不可逆的碳化收缩。

一般认为,在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浆体相对湿度(%)内含水量低,使溶解的CO2量受到限额,从而减弱了碳化反应,另一方面,在含量较多时,又有碍于CO2的扩散,所以碳化反应在一定的相对湿度范围内进行最快,否则反应较慢,而且当相对湿度在25%以下或者接近100%,即浆体在充分干燥或饱和的场合,都不易产生碳化收缩,因此,在一般的大气中,实际的碳化速度很慢,通常在一年后才使浆体表面产生微细裂缝,主要影响其表面质量。

    水泥细度越细,混凝土越容易开裂,这是因为:

    

(1)细度大的水泥水化快,产生较大的水的消耗,易引起混凝土的自干燥收缩。

    

(2)水泥细度细,则使毛细管细化,较细的毛细管失水时将产生较大的张力。

    (3)细颗粒容易水化充分产生更多易于干燥收缩的凝胶和其它水化物。

    2设计和施工引起的裂缝:

    

(1)设计方面:

    1)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允许长度),导致温度变形过大引起层盖纵拉裂缝;

    2)暗埋PVC电管,削弱了混凝土截面的有效高度,又因为该管与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不一致,粘结效果差,往往沿电线管埋设方向因应力集中而出现裂缝。

裂缝通常与通过灯座走向的PVC管走向相近。

    3)未按规范规定设置构造柱而导致梁变形后引起楼板拉裂缝。

    4)混凝土掺合料(添加剂)的设计不合理引起的裂缝,据专家介绍,混凝土掺合料(添加剂)的用量敏感度极高,用量稍为增加,强度及凝结时间都会受到极大影响,伴随外界温度影响、施工养护不当,均会加剧裂缝的扩展。

这种现象多半出在商品混凝土。

    

(2)施工方面:

    1)业主盲目要求赶工期,一块楼板浇捣后不满24h就上砖砌墙,造成未达到强度的混凝土板再加上模板支撑因砖料堆载后发生新的变形,混凝土内部即产生微小裂缝,经过如上述凝缩和温度糖化收缩,原来的微小裂缝形成肉眼可见的裂缝,造成楼板的初始损伤。

    2)施工中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存在的细微孔洞。

    3)混凝土施工中,施工人员对楼板钢筋保护不够,使受力钢筋位置偏离设计位置,也会导致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

    4)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足,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较快,失水过多,从而引起混凝土的开裂,其裂缝起初类似龟裂,裂缝细小而浅短,且大部分位于混凝土的表面。

裂缝出现后,若注意及时处理补救(重新抹面),则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影响不大;若不及时处理,而后期混凝土的干燥收缩,裂缝将越来越大,深入到混凝土内部,将严重损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

    5)其它原因。

    3.由于保护层混凝土如上述的碳化或保护层不足造成露筋所引起的裂缝:

    保护层混凝土如上述的碳化或保护层不足造成露筋而导致钢筋的锈蚀,锈蚀产生的体积比钢筋被锈蚀前的体积膨胀2~3倍,使钢筋外围混凝土产生相当大的拉应力,引起沿钢筋方向的裂缝。

这种裂缝一般发生在沿海地区或建筑物使用多年以后。

    4.外界温度引起的裂缝:

    季节温度变化大,尤其是夏天白天屋顶日照温度高达70℃以上,屋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砖砌体温度可达30~40℃,混凝土和砖墙的线胀系数相差一倍以上,受热变形值不一样,变形应力引起屋顶围梁和墙体交接处产生非常明显的水平裂缝,楼板出现45°斜裂缝,严重的还会引起外墙和窗台产生对角的斜裂缝。

    5.周围施工引起的裂缝:

    临近建筑物基础降水施工,导致周围已有建筑物室外地面、底层室内地面都因不均匀沉降变形造成不同程度的下陷和裂缝,室外管道也因地基土沉降诱发断裂,楼板裂缝主要集中在底层,墙体也有许多无规则的龟裂现象。

    临近建筑物基础施工爆破或锤击桩施工产生的震动效应也容易引起周围已有建筑物开裂,一般在顶层墙体和楼梯间都会有不同程度地出现裂缝。

等等。

    6.产权单位野蛮装修导致的楼板裂缝:

    产权单位没有结构知识,野蛮装修、乱打乱敲,地板、墙体、柱子打洞、开槽、铺线铺管,拆除承重墙的现象非常严重,楼板上超负荷堆放材料,等等,经常导致混凝土楼板和墙体开裂,同时严重破坏建筑物的承载力的抗震性能。

    二、预防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几点对策:

    笔者根据上述原因分析,结合施工实践,斗胆提出以下几点预防对策,愿意和同行共同磋商。

    1.从水泥方面控制或预防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对策:

    

(1)控制温度裂缝最根本措施就是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差,由于粉煤灰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或复合水泥的水化热均比硅酸盐水泥小,一般可考虑选择粉煤灰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或复合水泥。

各种水泥熟料矿物的水化热及放热和放热速率具有下列顺序:

C3A>C3S>C4AF>C2S,因此,为了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和放热速率,必须降低熟料中C3A>、C3S>的含量。

但是C2S的早期强度很低,所以不宜增加过多;C3S前含量也不应过少,否则,水泥强度发展过慢,因此,在设计水泥熟料矿物组成时,首先应看重减少C3A>的含量,相应增加C4AF>的含量,由此制成中热水泥和低热矿渣水泥。

对于楼板较厚的结构,应优先选择中热水泥甚至低热水泥,不得已而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应考虑在保证强度指标的情况下,掺加一定量活性掺和料,活性掺合料对水泥的替代率越大,降低混凝土温升的效果越好。

    

(2)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就绝对值或相对速度而言,水泥熟料中各单矿物的减缩作用,其大小顺序都按次序排列:

C3A>C3S:

C4AF>C2S,所以减缩量大小常与C3A>的含量成线性关系。

同时,浆体的干缩值随C3A>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并且干缩值的差别,绝大部分是由于C3A>含量变化的缘故,其它组成的作用比较次要,因此应尽量使用C3A>含量低的水泥。

    据有关统计,在所有危害建筑物耐久性或有损外观的裂缝中,有90%是与超荷冲撞、冰冻和化学侵蚀等原因有关,由干缩产生的只占10%左右。

但在实践中仍需注意水泥不应磨得过细,还要妥善选择石膏掺量,适当控制水灰比,并加强养护,以有利于减少干缩,对于碳化收缩,一般仅限于表面,还与空气中的湿度情况有很大关系。

    水泥的干缩率为:

矿渣硅酸盐水泥>中低热水泥>粉煤灰水泥,因此应尽量少用收缩量大的水泥,如矿渣水泥。

另外,水泥用量、用水量大,干缩越大,在满足施工和易性的条件下尽量减小混凝土的水灰比,尽量减小单位体积水泥浆量和砂浆量,还应避免采用细度太细的水泥,杜绝采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

    水泥是普通混凝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组成水泥的熟料的一系列水化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