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训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3977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课外文言文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课外文言文训练.docx

《初中课外文言文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课外文言文训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课外文言文训练.docx

初中课外文言文训练

一、承拙斋家传

张惠言(清)

  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

父兑,以孝闻,事在郡志。

  拙斋学于宜兴杭生,通五经四子书,泛览百家,为诗、古时文,然以躬行为务。

补学生员,九试于乡,不得举。

以所学授生徒,终其身。

作《爱吾庐记》以自述,其辞曰:

“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

破屋数椽,不蔽风日;方庭侷武①,无佳葩奇卉,可从娱目。

有书数千卷,先生昼夜讲习其中。

有四子一孙,各授一经,日与辨析疑义。

使为歌诗文辞,点笔②以为乐。

役使无童仆,客有至者,则延入,蔬食相对,与之论古圣贤,若晤之几席也。

先生以致知格物为基址,以身体力行为堂奥,以惩忿窒欲为墙垣,以推己及人为门户,以书策吟咏为园囿。

保吾墨,全吾真,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

”其指趣如此。

常语学者曰:

“文词小伎,于身心何所益,读圣贤书,如此尔耶?

”子志,试礼部,濒行,命之曰:

“行已有耻,立身之大端也。

得失之际,慎之!

”志兄弟皆恂谨力学,父之教也。

著《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时文若干篇。

年六十有六,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卒。

  【注】①侷武:

空间逼仄、狭小。

②点笔:

圈画改订诗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九试于乡,不得举(  )

⑵客有至者,则延入(  )

⑶常语学者曰(  )    

⑷于身心何所益(  )

  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分)

  ⑴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

  

  ⑵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

  

  ⑶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

  

  3.承拙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内容分条说明。

(2分)

二、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

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

令仪曰:

“汝素寡悔②,何苦而为盗耶?

”曰:

“迫于贫耳!

”问其所欲,曰:

“得十千足以衣食。

”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

既去,复呼之,盗大恐。

谓曰:

“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

留之,至明使去。

”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市井:

指做生意。

②寡悔:

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

③十千:

指十贯铜钱。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2分)

①诸子禽之禽:

②汝素寡悔素:

③问其所欲欲:

④卒为良民卒: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①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

②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

③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3.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

并结合实际说说你的感悟。

(2分)

三、书谢御史

吴敏树【清】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

当乾隆末,①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

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

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

奴曰:

“敢笞我!

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

”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

曰:

“②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

“此真好御史矣!

”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先生文章名一时,③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

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

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

四通八达的道路。

筇(qiǒng):

竹杖。

屐:

登山用的鞋。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①莫敢诘莫:

②先生文章名一时名:

③汝敢笞我!

笞:

④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假: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①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

②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③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

3.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

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

(2分)

 

四、吴起传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

魏置相,相田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

“请与子论功,可乎?

”田文曰:

“可。

”起曰:

“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

”文曰:

“不如子。

”起曰:

“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

”文曰:

“不如子。

”起曰:

“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

”文曰:

“不如子。

”起曰:

“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

”文曰:

“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

属之于我乎?

”起默然良久,曰:

“属之子矣。

”文曰:

“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①将三军将:

__________

②吴起不悦悦:

__________

③好用兵好:

__________

④方是之时方:

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中的意思。

(3分)

①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曰:

“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吴起是怎样的人?

请结合上面的文言文简要阐述。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为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

“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父日:

“有说: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

”孙叔敖再拜曰:

“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

“位已高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说苑·敬慎》

【注释】①令尹:

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②国:

指都城。

③吊:

吊唁。

④受吏民之垢:

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⑤患处之:

灾祸就隐伏在那里。

⑥意益下:

越发将自己看低。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有一老父衣粗衣

②孙叔敖再拜曰

③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④官益大而心益小

2.翻译下列句子。

(3分)

⑴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为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位已高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那位“老父”对孙叔敖提出治楚“三策”的内容是什么?

(用文中语句回答)楚国令尹孙叔敖位高权重,可面对一普通“老父”却是先“正衣冠”后“再拜”,由此可见他是怎样一个人?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子产论政宽猛

郑子产有疾。

谓子大叔曰:

“我死,子必为政。

唯有德者能以宽服①民,其次莫如猛。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

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

郑国多盗,取②人于萑苻③之泽。

大叔悔之,曰:

“吾早从夫子,不及此。

”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

“善哉!

政宽则民慢,慢⑨则纠之以猛。

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注释】

①(服)使…服从。

②〔取〕同“聚”。

③〔萑苻〕读音huán、fú,芦苇丛生的水泽,代指强盗出没的地方。

④〔汔〕读音qì,接近,差不多。

⑤〔从〕通“纵”。

⑥〔诡随〕放肆谲诈。

⑦〔絿〕读音qiú,急,急躁。

⑧〔遒〕迫近,聚集。

⑨(慢)对上司无理。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故鲜死焉

②疾数月而卒

③不及此

④盗少止

2.翻译下列句子。

(3分)

⑴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末孔子称赞太叔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任用,选拔⑵领,邀请⑶告诉,对……说⑷好处

2.⑴爱吾庐是拙斋先生读书的地方。

⑵让儿孙写作诗歌文章,以圈点批改为乐趣。

⑶处在这个地方就心思安宁,进入(房屋)就怡然自得,这些都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

3.⑴博览群书,身体力行⑵安贫乐道,不慕荣利⑶教诲子孙,乐此不疲⑷凭借读书授课,意在修养身心⑸勤奋著书⑹热情好客。

【译文】

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

他的父亲叫承兑,因为孝顺闻名乡里,从事编写地方志的工作。

  承拙斋在宜兴向杭生老师学习,精通五经四书,广泛地涉猎诸子百家,写诗歌、八股文等,并且把亲自做事当作自己的追求。

补学生员,参加了九次乡试,都没有考中。

借所学的知识教授学生,终老一生。

作《爱吾庐记》来自我表述,文章的内容是:

“爱吾庐是承斋先生读书的地方。

有几间破旧的房屋,不能遮蔽风雨、太阳;庭院狭小,没有奇葩异卉可以娱乐眼睛。

有书几千卷,先生在房屋中昼夜讲习。

有四个儿子一个孙子,分别授予一部经书,每天和他们辨析所学文章中的问题。

让他们写诗歌文辞,以圈点他们的文章为乐趣。

没有童仆使唤,有到爱吾庐的人,就请进来,用粗陋的饭食招待,相对而坐,与他们谈论古今圣贤之人,就像在几案边会晤一样。

先生用穷究事物的原理获得知识作为地基,用身体力行来登堂入室,用惩戒怨恨、遏制欲望为院墙,用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为门户,用读写书策、吟咏诗歌为花园。

保全我没有受到尘俗玷污的本性,处于这个地方就心情安定,进入这个地方就自得其乐,这些是没有必要向其他人说的。

”他的乐趣就是这样。

他常常对学生说:

“文章、诗歌的词句文法都是小技艺,对身心有何好处?

读圣贤书,难道就像这样吗?

”他的儿子承志,进京参加会试。

临行前,承拙斋告诉他:

“立身行事要有羞耻之心,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得失之间,要慎重对待!

”承志的兄弟都恭顺谨慎、努力学习,这都是他们的父亲教的。

承拙斋写有《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八股文若干篇。

享年六十六岁,在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去世。

参考答案:

1.①禽:

通“擒”抓获②素:

一向,平时③欲:

想要④卒:

最终

2.①你一向为人本分谨慎,何苦要当小偷呢?

②于令仪就按他说的数目,付给了他钱。

③你太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

3.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

感悟言之有理即可。

【译文】

曹州人于令仪,原来是个以贩卖货物为业的小商人。

他为人宽厚,从不欺骗人,晚年时家道殷实富足。

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偷,到于令仪家里行窃,被他几个儿子抓住了。

原来小偷是邻居家的儿子。

于令仪问他:

“你一向为人本分谨慎,何苦要当小偷呢?

”小偷回答道;“不过是被贫穷逼成这样罢了。

于令仪问他想要什么东西,他说:

“我如能得到十千钱,就足够穿衣吃饭了。

”于令仪就按他说的数目,付给了他钱。

小偷拿了钱以后,已经走出去了。

于令仪忽然想起了什么,又叫住他。

那小偷不知是否有变,非常害怕。

于令仪说:

“你如此贫困,夜里带着十千钱回家,我恐怕你在路上,要被人怀疑盘问,就麻烦了。

于是于令仪留下小偷,在自己家里过夜,到天亮后,才让他回去。

小偷经历了这样的人和事,很受感动,大为惭愧,后来终于成了一个良民。

参考答案:

1、①没有人(谁)②著名闻名③用竹板打④借

2、①宰相和珅位高权重,气焰嚣张。

②这辆车怎么能再让宰相乘坐呢!

③(他)喜好山水,于是游遍了江苏浙江一带,所到的地方,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捧着竹杖草鞋欢迎他。

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谢御史因鞭打和珅家奴,焚烧和珅的车子而被削职的故事。

表现了谢御史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品质。

【译文】

谢御史就是我们湖南湘乡的谢芗泉先生。

在乾隆末年,宰相和珅掌权,权势很大。

有一个得宠的奴仆常常乘坐和珅的车马出门,人们都躲着他,没有人敢质问他。

谢芗泉先生担任御史,巡查京城时遇到了他,非常生气,命令士兵将这个奴仆从车上拖了下来,鞭打他。

这个奴仆说道:

“敢鞭打我!

我乘坐我主子的车,你敢鞭打我!

”谢先生更加愤怒,将这个奴仆痛打一顿,最后将他坐的车烧掉。

谢先生说:

“这辆车怎么还能够让宰相乘坐呢!

”大街上,人们围聚在一起观看,欢呼道:

“这真是好御史啊!

”和珅很恨他,借别的事情免去他的官职让他回到家乡。

谢先生的文章在当时很闻名,他喜欢山水,于是遍游江浙一带,他所到的地方,人们争着送上竹杖和登山鞋迎接。

谢先生喝酒作诗,名气愈来愈大,全天下的人都传扬称道“烧车御史”的名号。

和珅被诛杀后,他恢复郎官职务一直到去世。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率领②高兴③喜爱④正当,在

2、①管理文武百官,让百姓亲附,充实府库的储备,您和我比,谁行?

②田文说:

“这就是我的职位在你之上的原因。

”③吴起才知道自己(确实)不如田文。

3、要点:

①性情率真②心胸开阔③有很强的军事和领导才能④能以国事和大局为重⑤善于与同僚沟通。

【译文】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

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

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国相。

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

"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

"田文说:

"可以。

"吴起说:

"统率三军,让士兵乐意为国去死战,敌国不敢图谋魏国,您和我比,谁好?

"田文说:

"不如您。

"吴起说:

"管理文武百官,让百姓亲附,充实府库的储备,您和我比,谁行?

"田文说:

"不如您。

"吴起说:

"拒守西河而秦国的军队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服从归顺,您和我比,谁能?

"田文说:

"不如您。

"吴起说:

"这几方面您都不如我,可是您的职位却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呢?

"田文说:

"田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

"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

"应该托付给您啊。

"田文说:

"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

"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参考答案:

1.①穿②两次③离开(背弃)④小心谨慎

2.

(1)孙叔敖作楚国的令尹,一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

(2)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

(3)地位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

3.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孙叔敖是个善于听从别人意见,并能虚心接受的好官员。

【译文】

孙叔敖作楚国的令尹,一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

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

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

“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

”老人说:

“是有话说。

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祸患就可能加到他身上。

”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

“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

”老人说:

“地位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

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

参考答案:

1.①很少②病③到,等到④稍稍,稍微

2.

(1)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的政策)没有比刚猛更有效(的了)。

(2)大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施行宽柔政策。

(3)用宽大来调和严厉;用严厉来补充宽大,政治因此而调和。

3答:

说明为政者要宽严相辅而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4分)

【译文】

郑国的子产得了病。

(他)对子大叔说:

“我死(以后),您必定主政。

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够用宽厚(的政策)使民众服从,其次(的政策)没有比刚猛更有效(的了)。

比如烈火,民众望见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的。

水柔弱,民众轻视并和它嬉戏,就很多死(在其中)的,所以宽厚(的政策)难(以实施)。

”(子产)病数月后死去。

大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施行宽柔政策。

郑国(因此)很多盗贼,(他们)从沼泽地招集人手。

大叔后悔了,说:

“我早听从(子产)夫子的,不会到此地步。

”发步兵去攻击沼地的盗贼,将他们全部杀灭,盗贼(才)稍微被遏止。

孔子说:

“好啊!

政策宽厚民众就怠慢,(民众)怠慢就用刚猛(的政策)来纠正。

(政策)刚猛民众就受伤害,(民众受)伤害了就施与他们宽厚(的政策)。

用宽大来调和严厉;用严厉来补充宽大,政治因此而调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