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选择题题型训练02人类的家园地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3853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选择题题型训练02人类的家园地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选择题题型训练02人类的家园地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选择题题型训练02人类的家园地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选择题题型训练02人类的家园地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选择题题型训练02人类的家园地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选择题题型训练02人类的家园地球.docx

《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选择题题型训练02人类的家园地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选择题题型训练02人类的家园地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选择题题型训练02人类的家园地球.docx

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选择题题型训练02人类的家园地球

题型训练:

02人类的家园——地球

一、单选题

1.(2020·宁波)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不断探索了解地球。

下列说法不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 )

A.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 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C.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D.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2.(2018·金华)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 麦哲伦环球航行                                                  

B. 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C.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D. 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3.(2017·杭州)1864年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

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

A. 地核-地幔-地壳         B. 地幔-地核-地壳         C. 地壳-地幔-地核         D. 地壳-地核-地幔

4.(2017·杭州)2008年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大约距今42亿年的古老岩石。

这一发现最有可能成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证据(  )

A. 宇宙诞生于距今137亿年前                                 

B. 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 

C. 距今2亿年前大陆发生了漂移                              

D. 距今6500万年前哺乳类动物开始繁盛

5.今年深圳(22.5°N,114°E)中考于6月22、23日举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天是北半球夏至日,深圳学校操场正午旗杆影子长度为一年中最短

B. 今天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今晚能看到一轮圆月

C. “深圳夏季高温多雨”描述的是天气现象

D. 我国神圣领土黄岩岛(15°N,118°E)位于深圳的东南方向

6.(2016·湖州)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B. 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

C. 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曾是海洋水的一部分           

D. 地球上的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

7.(2019·杭州)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A. ⑴⑵⑶                                

B. ⑴⑵⑷                                

C. ⑴⑶⑷                                

D. ⑵⑶⑷

8.(2019·绍兴)地壳和地表形态都在不断的变化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岩石圈由大小相同的六大板块组成               

B. 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处

C. 外力作用主要是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           

D. 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9.(2019·金华)据统计,2018年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119次,与2017年相比,地震活动明显增强。

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                                

B.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C. 发生地震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D. 现在已经能对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10.(2018·杭州)2018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面对灾害和意外,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出并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B. 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潮湿毛巾掩盖口鼻

C. 发生地震时,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          

D. 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11.(2018·衢州)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是汶川地震10周年。

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在六楼的同学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生                      

B. 室外的同学跑到教室内躲避

C. 在三楼教室的同学,马上到阳台大声呼救           

D.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护头部

12.(2017·衢州)今年4月12日,浙江临安发生4.2级地震时,我市有轻微震感。

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准确预报地震

C. 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                                

D. 所有的地震都会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13.(2020·绍兴)水是生命之源,有关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流水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之一                         

B. 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C.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D. 人类需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14.(2020·杭州)如图是六大板块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

A. 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    

B. 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中央

C. 我们生活的杭州位于亚欧板块                             

D. 青藏高原是由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

15.(2016·温州)如图是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 流水                                     B. 冰川                                     C. 风力                                     D. 生物

16.(2016·金华)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部分

C. 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D. 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不必节约用水

17.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回答

乙地多山区地形,该地高海拔处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A. 风光旖旎,滑雪胜地                                           

B. 开辟梯田,种植水稻

C. 草原广阔,放牧羊驼                                           

D. 环境优美,发展科技

18.(2013·义乌)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B.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最内层是地幔

C. 火山爆发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D. 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说明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C

分析: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赤道半径比两极半径长21千米;

2、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

4、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解答:

A: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说法正确,A错误;

B:

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说法正确,B错误;

C: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错误,应该分为六大板块,C正确;

D: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说法正确,D错误。

故选C

2.C

分析: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古代的天圆地方说:

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的说法,也有“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近代的球体理论:

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现代的椭球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并非是一个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解答:

A、麦哲伦环球航行是朝着一个方向航行最终回到起点,能够证明地球是圆的;故A正确;

B、太空拍摄的照片更加直观的证明地球是圆的;故B正确;

C、铅笔位置的变化是模拟麦哲伦航行,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故C错误;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说明地球是圆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

C

3.C

分析:

主要考查了地球内部圈层划分,无图考图,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分析解答。

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

解答:

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

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到内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故选C

4.B

分析:

解答此题可以借助于查阅相关的资料,来帮助理解地球形成的年限及当时的条件、地质学研究表明:

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

解答:

解:

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

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2008年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大约距今42亿年的古老岩石.这一发现最有可能成为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观点的证据。

故选:

B

5.D

分析:

本题要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月相、天气与气候、经纬网等基础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

2012年北半球的夏至日是6月21日,所以前天是夏至日这一说法正确,但深圳的纬度是22.5°N,在北回归线的纬度是23.5°N,深圳位于北回归线的南方,夏至日当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所以那一天深圳学校操场正午旗杆影子不是一年后中最短的(最短应该是太阳直射在22.5°N那天),由此可知,所以A错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看到的应该是接近于上弦月的峨眉月,不是圆月(圆月应该出现在农历十五),B错误;“深圳夏季高温多雨”描述的是较长时间内深圳天气的平均状况,是气候而不是天气现象,C错误;  通过在经纬网上的描点可知, 黄岩岛(15°N,118°E)位于深圳(22.5°N,114°E)的东南方向,D正确。

故选D。

6.B

分析:

太阳是一颗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月球是一颗不会发光的卫星.我们居住的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答:

解:

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故A叙述正确;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故B叙述错误;

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曾是海洋水的一部分,故C叙述正确;

地球上的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该地区地壳活跃,故D叙述正确.

故选:

B.

7.A

分析:

地壳运动即地质运动,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

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解答:

地壳不断变动是内力的作用;

(1)高山的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是内力作用;故

(1)符合;

(2)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是内力的作用;故

(2)符合;

(3)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是内力的作用;故(3)符合;

(4)风蚀的岩石,是风力的作用,即外力的作用;故(4)不符合;

故答案为:

A。

8.D

分析:

地壳运动即地质运动,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

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

解答:

A、板块的大小是不相同的;故A错误;

B、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接或边缘处地壳活跃处;故B错误;

C、地球表面高低不平是内力的作用导致的;故C错误;

D、海陆变化是内力作用导致的,即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故D正确;

故答案为:

D。

9.B

分析: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解答:

A、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和边缘地带,其分布是不均匀的;故A错误;

B、地壳运动是由于地球内力所致,而地震是内力导致的现象之一;故B正确;

C、发生地震时要远离建筑物;故C错误;

D、地震的预测还不无法做到准确、及时的预报;故D错误;

故答案为:

B。

10.A

分析:

当遇到山体滑坡以后,你一定要与滑坡的垂直方向跑,千万不要朝着滑坡方向跑;遇到大火时,首先立即报警,再以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的撤离火场;

解答:

A、泥石流发生时,要往两边山坡上逃生,避开泥石流;故A正确;

B、发生火灾时,二氧化碳和有毒气体都会上浮,所以要俯伏逃生;故B错误;

C、发生地震时,房屋、楼房容易发生坍塌,所以人要跑到室外开阔的地方逃生;故C错误;

D、煤气中毒的人,体内缺氧,所以中毒的人要先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故D错误;

故答案为:

A。

11.D

分析:

在震区中,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坚固的墙体,塌下来时可以承受住形成空间的地方。

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

解答:

A、地震时不可以乘坐电梯;故A错误;

B、地震时室外的同学应该找空旷的地方,而不能进入室内,建筑物有可能会倒塌;故B错误;

C、在室内的同学应该躲在墙角或桌子下面,不能去阳台,阳台有可能会损坏;故C错误;

D、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在地震时有可能掉落,所以要避开;在躲避时要注意保护头部等重点部位,防止受伤;故D正确;

故答案为:

D。

12.A

分析: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

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

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

解答:

A、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A正确;

B、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准确预报地震,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B错误;

C、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地震会导致停电致电梯无法正常运行,C错误;

D、所有的地震都会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真正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D错误。

13.C

分析: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

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

解答:

A、流水的冲刷是改变地球地形的外力作用之一;故A正确;

B、海洋水占地球水总量的96.5%,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故B正确;

C、水循环的环节包含了蒸发、降水、蒸腾、水汽输送、径流;故C错误;

D、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合理;故D正确;

故答案为:

C。

14.C

分析: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

岩石圈的基本构造单元是板块;板块边界是中洋脊、转换断层、俯冲带和地缝合线;由于地幔对流,板块在中洋脊分离、扩张,在俯冲带和地缝合线俯冲、消减;全球被分为欧亚、美洲、非洲、太平洋、澳洲、南极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全球地壳构造运动的基本原因是这些板块的相互作用;板块强度很大,板块的边缘是构造运动最剧烈的地方,主要变形在其边缘部分。

解答:

A、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错误,是对岩石圈而不是对陆地,A错误;

B、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中央,错误,主要在板块的边缘而不是中央,B错误;

C、我们生活的杭州位于亚欧板块,说法正确,C正确;

D、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错误,是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而形成的,D错误。

故选C

15.C

分析:

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垅(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冰川地貌常有冰川U谷、刃脊、冰斗和角蜂(欧洲的地貌大多受到冰川的作用),海蚀地貌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通常分布在石质海岸).

解答:

解:

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风蚀作用形成的风蚀城,属于外力作用.

故选:

C.

16.A

分析: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三部分。

C、地球的岩石圈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D、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并且还有些会受到污染。

解答: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故A说法正确。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故B说法不正确。

地球的岩石圈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分别是: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故C说法不正确。

虽然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并且还有些会受到污染,所以需要节约用水,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

A

17.C

分析:

由题干提供经纬线信息及图示可知,图示中的山脉为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脉,该地区为山区,适宜放牧。

解答:

读图可知,乙地为安第斯山脉地区,该地区为山区,为草地,适宜放牧。

故答案为:

C

18.A

分析: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科学考察发现,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

解答:

A、岩层在运动的过程中,还会引起地面的震动,也就是发生地震.当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表,就叫做火山喷发.火山是由火山口喷发的物质堆积而成的高地.地震和火山是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A正确。

B、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最内层是地核,B错误。

C、当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表,就叫做火山喷发.火山爆发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C错误。

D、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D错误。

故选: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