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肾脏疾病实验室检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3768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1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肾脏疾病实验室检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9肾脏疾病实验室检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9肾脏疾病实验室检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9肾脏疾病实验室检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9肾脏疾病实验室检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肾脏疾病实验室检查.docx

《9肾脏疾病实验室检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肾脏疾病实验室检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肾脏疾病实验室检查.docx

9肾脏疾病实验室检查

肾脏疾病实验室检查

目录

1.肾脏的生理功能

2.肾功能检查的目的

3.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

4.肾小管功能检查

5.肾脏功能受损早期实验指标

复习思考题

 

1.肾脏的生理功能

1.肾小球滤过:

生成尿液,排泄水、代谢产物。

2.肾小管重吸收、排泌、浓缩稀释功能,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

3.肾脏的内分泌功能,促红细胞生成素:

调节红细胞生成,肾素、前列腺素:

调节血压,维生素d:

调节钙、磷代谢。

2.肾功能检查的目的

1.判断肾脏功能损害的程度。

2.判断肾脏疾病的预后、

3指导和调整药物用量。

4.评价肾脏病的治疗效果。

3.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

(一)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1.原理:

肾在单位时间内将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为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客观指标,也是目前临床上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最常用的试验。

2.标本采集:

检查前准备,低蛋白饮食3天(<40g/d),禁食肉类,避免剧烈运动。

收集血液和尿液标本,第4日晨8:

00时,排尽余尿,收集并记录此后24小时尿量,加入甲苯4~5ml防腐,同日任何时间采抗凝血2~3ml,与24小时尿液同时送检。

计算(标本24小时尿计算法):

注意事项-充分饮水,使尿量>2ml/min。

-禁用含高肌酐的药物: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

-完全、准确收集和测量尿液,避免粪便污染。

-糖尿病患者应在病情控制较好的情况下测定。

3.参考范围:

成人80~120ml/min,新生25~70ml/min,2岁以内小儿偏低,40岁以后每10年平均下降4ml/min。

>70岁为正常值的60%。

4.临床意义:

(1)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的早期指标,当血清肌酐和尿素两项指标尚在正常范围时,ccr即可降低。

(2)估计肾功能损害程度及慢性肾衰竭分期:

(3)指导治疗和用药:

<40ml/min,限制蛋白质摄入量,<10ml/min,为透析指证。

<,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常无效,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4)监测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

若移植物存活ccr会逐步回升,否则提示失败,ccr一度上升后又下降,提示发生排异反应。

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功能损害程度:

70~51ml/min轻度损害;50~31ml/min中度损害;<30ml/min重度损害。

(二)血清肌酐测定:

1.原理:

每天肌酐的生成量较恒定,主要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肾小管基本上既不吸收也不排泌。

当外源性肌酐摄入量稳定时,血中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能力。

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血清肌酐(scr)升高。

2.标本采集:

血清,黄色或红色管帽真空采血管空腹采血。

3.参考范围:

成人30~106μmol/l,儿童18~53μmol/l。

4.临床意义:

血清肌酐增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至正常的50%时,scr仍可正常,降至正常水平1/3时,scr明显上升,且上升曲线斜率会陡然变大,所以scr增高提示肾脏病变较重,常作为肾衰竭病情观察和疗效判断的有效指征。

(三)血清尿素测定

1.原理:

尿素为蛋白质代谢终产物,主要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

肾功能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清尿素(bun)浓度增高。

高蛋白饮食,应用解热镇痛类药、头孢类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可影响检查结果。

2.标本采集:

血清,黄色或红色管帽真空采血管空腹采血。

3.参考范围:

成人:

1.8~7.1mmol/l,儿童:

1.8~6.5mmol/l。

4.临床意义:

(四)血清尿酸测定:

1.原理:

尿酸(ua)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大部经肾小球滤出,在近端肾小管几乎被完全重吸收。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ua排出减少,血液中浓度升高,所以血清ua也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但是受肾外因素影响较大,分析结果时应综合考虑。

2.标本采集:

血清,黄色或红色管帽真空采血管空腹采血。

采血前严格禁食含嘌呤丰富的食物3d,避免过度肌肉运动。

3.参考范围:

男性180~440μmol/l,女性120~320μmol/l。

4.临床意义:

4.肾小管功能检查:

(一)尿浓缩稀释试验:

1.原理:

髓袢、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主要在adh调节下实现肾对水平衡的调节:

浓缩稀释功能。

生理情况下,夜间水摄入少,肾小球滤过率较白天低,浓缩稀释功能仍继续进行,所以夜尿较昼尿少而比重高。

在日常或特定饮食条件下观察尿量和尿比重变化可判断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

2.标本采集:

昼夜尿比密试验(莫氏试验),受试日正常饮食,少饮水,晨8时排尿弃去,每2小时留尿1次,白天6次,晚上8时至次晨8时1次共7个标本,分测尿量和比密。

3小时尿比密试验(齐氏试验),受试日正常饮食和活动,晨8时排尿弃去后每3小时留尿1次至次晨8时,分装8个容器,分别测定尿量和比密,排尿间隔时间准确,尿须排尽。

3.参考范围:

昼夜尿比密,夜尿量<750ml,昼尿量:

夜尿量为3~4:

1,至少1次尿比密>1.020。

最高与最低尿比密之差≥0.009。

3小时尿比密:

昼尿量:

夜尿量为3~4:

1,至少1次尿比密>1.025,另一次<1.003。

4.临床意义:

(1)间质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和痛风性肾病等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致不同程度肾浓-稀释缩功能损害。

肾浓缩功能减退的早期改变:

夜尿>750ml或昼/夜尿量比值降低,尿比密值及变化率正常。

浓缩-稀释功能严重受损:

同时出现夜尿量增多及尿比密无1次>1.018,或昼尿比密差值<0.009。

肾脏浓缩-稀释功能完全丧失:

尿比密固定在1.010~1.012。

(2)尿量超过4l/24h,尿比密均低于1.006,见于尿崩症。

(二)尿渗量测定:

1.原理:

渗量,代表溶液全部溶质的微粒总数量,与微粒种类及性质无关,渗量相同不论其成分如何渗透压相同。

尿比密与尿渗量:

都能反应尿中溶质含量,但尿比密易受溶质微粒大小和分子量大小的影响;尿渗量受溶质离子数影响,不能离子化的蛋白质、葡萄糖对其影响小,所以尿渗量更能真实地反映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

2.标本采集:

(1)禁饮尿渗量测定,用于尿量基本正常的患者。

晚饭后禁饮8小时,清晨1次性送尿液检查,同时空腹采集静脉血测血浆渗量。

(2)随机尿尿渗量测定,常用于尿量减少患者,同时空腹采集静脉血测血浆渗量。

3.参考范围:

尿渗量(uosm),600~1000mosm/kg·h20,平均800mosm/kg·h2o,24小时波动范围:

50~1200mosm/kg·h2o。

血浆渗量(posm),275~305mosm/kg·h2o,平均300mosm/kg·h2o。

尿渗量/血浆渗量(uosm/posm)=3~4.5:

1。

4.临床意义

(1)判断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尿渗量及尿渗量/血渗量的比值正常,提示肾脏浓缩稀释功能正常。

尿渗量及尿渗量与血渗量的比值减低提示肾脏浓缩功能受损。

尿渗量与血渗量的比值等于或接近1为等渗尿,提示肾脏浓缩功能接近完全丧失,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及慢性肾盂肾炎晚期。

尿渗量<<200mosm/kgh2o,或尿渗量与血渗量的比值<1,为低渗尿,提示肾脏浓缩功能丧失而稀释功能仍然存在,见于尿崩症。

(2)鉴别肾前性和肾性少尿,肾前性少尿,肾前性少尿肾小管浓缩功能完好,尿渗量较高>500mosm/kgh2o肾性少尿。

尿渗量较低,<350mosm/kgh2o。

5.肾脏功能受损早期实验指标

(一)尿微量清蛋白测定:

1.原理:

清蛋白为尿蛋白的主要组分,仅微量排出。

当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尤其是电荷屏障破坏,通透性增加,滤出量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的时,尿清蛋白可以增高。

2.标本采集4h、8h、12h和24h定时留尿或随机尿。

定时留尿时将该时段内的全部尿液集于干燥、洁净的容器内,标本混匀后用量筒准确测定总体积,留5ml用于测定。

随机尿标本留5~10ml即可, 需同时测定尿液肌酐浓度,以每毫克清蛋白与每毫摩尔或每克肌酐的比值表示,避免受尿量的影响。

3.参考范围<30mg/24h。

4.临床意义微量清蛋白尿持续>30mg/24h常作为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在尿蛋白一般定性和定量阳性前即可出现。

尿微量清蛋白增高也可见于肥胖、高脂血症、剧烈运动或饮酒等。

(二)尿转铁蛋白测定

1.原理:

转铁蛋白(tf)主要在肝内合成,其分子量与清蛋白接近,直径大小也相似,在生理状态下tf和清蛋白都很难通过肾小球滤过膜,但由于tf的负电荷比清蛋白少,当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发生早期损害时,tf比清蛋白更容易漏出。

是反映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的灵敏指标。

2.标本采集:

随机尿,需要同时测定尿液肌酐进行校正。

3.参考范围:

透射比浊法<0.173mg/mmolucr(<1.53mg/gucr),散射浊度法<2.0mg/l。

4.临床意义:

肾小球损伤时尿中tf排出增加,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变化更为敏感。

(三)α1-微球蛋白测定

1.原理:

α1-微球蛋白(α1-mg)分子量仅27kd,血浆中α1-mg以游离或与tgg和清蛋白结合两种形式存在。

游离的α1-mg可自由透过肾小球,但原尿中α1-mg约99%被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并分解,仅微量自尿中排泄。

由于α1-mg尿浓度也远高于其他低分子量蛋白,目前已成为检测尿中低分子量蛋白质首选指标,正逐渐取代长期沿用的尿β2-微球蛋白测定。

2.标本采集血α1-微球蛋白测定标本采集:

血清,黄色或红色管帽真空采血管空腹采血。

尿α1-微球蛋白测定标本采集:

4h、8h、12h和24h定时尿或随机尿,随机尿测定时需要同时测定尿液肌酐进行校正。

3.参考范围:

血清游离α1-mg:

10~30mg/l;成人尿液α1-mg:

<15mg/24h。

4.临床意义:

尿α1-mg增高提示近端肾小管功能受损,血清α1-mg增高提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α1-mg和血清α1-mg增高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受损。

复习思考题

1.列举肾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2.如何采集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的标本?

3.有哪些注意事项?

4.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参考范围是多少?

5.解释内生肌酐清除率异常的临床意义。

6.列举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的正常范围,解释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氮异常的临床意义。

7.解释尿酸异常的临床意义。

8.列举肾小管功能检测的项目。

9.尿浓缩稀释试验标本的采集方法,解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

10.解释肾脏功能受损早期实验室指标异常的临床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