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属的哲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3763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属的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下属的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下属的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下属的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下属的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属的哲学.docx

《下属的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属的哲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属的哲学.docx

下属的哲学

下属的哲学

文/刘勇

一、你是一个称职的下属吗?

领导为什么没有效果?

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做一个称职下属,而不是如何做一个称职的上司。

或者说没有站在“下属”的角度来思考“领导”的问题。

正如一位学者曾经说过的:

“除非先学会跟随和被领导,不然你永远当不了领导。

所以,懂得如何做一个称职的下属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那么,我们就需要问一下:

你是一个称职的下属吗?

或者说你在管理上司方面有效吗?

保拉J.卡普里尼在《高效经理的日常管理必修课》中针对“你在管理老板方面是否有效?

”列出了10问答题。

我们在这里对保拉J.卡普里尼提出的10个问题做了一些修改和调整,现列出如下:

1、你是否清楚上司的目标,并使你的下属也能够清楚?

2、你是否拥有实现上司的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并对你有所依赖?

3、你是否清楚上司的风格和习惯,并因此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4、你是否清楚上司的优势和长处,并很好地发挥了他的优势和长处?

5、你是否帮助上司实现了他所追求的目标,甚至超出了他的期望?

6、你是否获得了上司的信任,使得上司能够放心地授权于你?

7、你是否在适当的时候显示了对上司的欣赏和感激?

8、你是否明智地使用了上司的时间和资源?

9、你是否帮助上司使得他在他人眼中看上去很好?

10、你是否告诉上司你的目标,以及为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和帮助?

 如果你能对上面的10个问题给肯定的回答,说明你是一个称职的下属,或者说,你在管理你的上司方面是有效的。

你做上司也是非常称职的。

如果你不能对上面多数的问题给予肯定的回答,那你不会是一个称职的下属,而且也不可能会成为一个称职的上司。

二、不要执拗于自我的想法和目标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这是走向成功的基础。

但是,在你处于下属角色的时候,就需要很好地了解和把握上司有什么样的想法和目标,这同样是走向成功的基础。

【案例与分析】

有这样一位销售经理,在走上新的岗位以后,依据自己的经验和对市场的分析,把关注点放在扩大市场占有率上,并为自己设立了比较领先的目标。

一个季度下来有了明显的效果,市场占有率也有了回升,但销售收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区域经理为此对他进行了严厉的训斥,要求他必须采取措施提高销售收入并加大货款回收力度,以改善当前的销售业绩。

这位销售经理认为自己的想法没有错,继续自己的营销策略。

第二季度下来,销售业绩仍然没有大的改观。

区域经理非常恼怒,解聘了这位上任不久的销售经理。

原来这个区域经理面临改善当前销售业绩的重大压力。

总经理已经放出话来:

“如果销售业绩年底没有实质性地改善,就走人。

这位销售经理在上司一再明示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仅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反而让上司“炒了鱿鱼”。

他正确的做法是一上来就要明确上司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期望和目标,而不是一上来先明确自己的想法和目标。

其实,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他们没有把“实现自己的想法和目标”与“实现上司的想法和目标”一致起来,他们甚至不清楚上司有什么样的想法和目标。

这就导致他们的工作方向和重点与上司的要求背道而驰,工作越是努力,离上司的期望就越远。

这样的下属是很难得到上司的信任和重用的,甚至会被上司弃之不用。

据大前研一记载,松下幸之助每当策划新项目时,一定要先选出3名候选人同他们谈话。

最后,从中选择和自己的想法比较接近的人来全权负责这个项目。

用松下幸之助自己的说法就是:

就算自己亲自主持该项目,但由于双方的想法基本一致,结果也会基本相同。

这样的下属让自己放心,即使他人看起来更优秀也不能替代。

上司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成功,我们的成功就是上司的成功。

这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也是我们与上司在想法和目标上达成一致的基准点。

如果你们不能达成一致,那么多半是你们的沟通还不到位。

【建议与对策】

1.经常性的询问,至少一年一次。

为了更好地了解上司的期望和目标,要学会与上司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和沟通,每年至少一次询问上司有什么样的期望和目标。

我们不仅要清楚上司明示的目标,还要清楚上司内心没有说出来的期望和目标,有的是来自于上面的压力,有的是来自上司个人职业发展的压力等。

案例中的销售经理如果清楚区域经理面临的来自上面的巨大压力,也许就不会执拗于自我的想法和目标了。

2.要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我们不仅自己要清楚,而且要让自己的下属也清楚上司的期望和目标,监督、指导和帮助下属抓好组织落实,确保目标的实现。

对于年度(季度)目标任务,我们要用书面的形式表示出来;对于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和任务,要能够在上司布置完后,随即口述一遍,以确保能够准确理解上司的期望和意图。

3.定期汇报工作进展情况,至少一月一次。

要让上司适时了解工作的进展情况,至少每月一次向上司专题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

对一些重要的、紧急的任务要做到随时汇报。

经常与上司进行工作上的沟通,可以检验我们是否准确地把握了上司的期望和目标,并能够很好地得到上司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不要执拗于自我的想法和目标,绝不是放弃自我的想法和思考。

而是要懂得站在上司的立场来思考问题采取行动,帮助上司获得更大的成功。

当然,如果上司的期望和目标不切实际,或者冒有很大的风险,我们要能够积极地影响和改变上司原有的想法和目标,以力争实现最好的结果。

三、适应上司,是必须的选择

保持自己的风格是好的,但过多地表现自己的风格,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很容易使自己与他人对立起来。

尤其是作为下属,学会适应上司的风格是必须的选择。

【案例与分析】

有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新来了一位总经理,这位总经理一上任就表现出了与前任领导完全不同的工作作风,有一些中层干部依然习惯于过去的工作节奏,并没有适应他雷厉风行的工作风格,使得这位新来的老总常常对下属的工作不满意,经常在会议上大发其火,甚至是破口大骂。

有一次,一位中层干部当面接受了新来老总部署的一项任务,过去10天了依然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这种拖拖拉拉的作风让新来的老总十分恼怒,“一纸调令”就把这位中层干部调离了原工作岗位。

实际上就是“冷冻”起来了:

你不是不愿意干活吗?

那你就在旁边看风景吧。

也许这位新来的领导有些过于强势,但作为下属如果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工作风格,以适应上司的需要,实际上是在要求上司做出改变,这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

在商界和政界都取得巨大成功的韩国总统李明博认为,作为下属要懂得改变性格去适应自己的上司。

他在自传中这样说到:

“也许有人会反驳我说,这是要让身体去适应床,是带有权威色彩的和非科学的思维方式,但我的方法比较实用。

李明博作为一个从平民成长起来的总统,他的人生体验是值得我们很好地回味和学习的。

我们很多人以为坚持自己的行事方式是有个性和有能力的表现。

其实,恰好相反,如果我们的风格与上司的风格“格格不入”,就难免会发生冲突和摩擦,而上司是不会因为我们做出改变的。

这样的话,我们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就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

【建议与对策】

一是要了解自己的上司。

清楚上司的管理风格,是倾听型的,还是与阅读型的;是强势型的,还是授权型的等等。

同时还要清楚上司最关心的是什么、最担心的是什么、最喜欢的是什么、最厌恶的是什么等等。

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

“上司是怎么做事的?

”“上司有什么样的习惯?

”“上司喜欢什么样的下属?

”等等。

同时,我们要主动与上司进行沟通与交流,学习上司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了解上司对工作的一些要求和看法。

二是适应自己的上司。

调整自己的工作风格,以上司擅长的工作风格,而不是以自己擅长的风格去配合上司开展工作。

比如,上司喜欢早来,我们就不要晚到;上司喜欢下基层,我们就不要蹲办公室;上司喜欢口头汇报,我们就避免书面汇报或长篇大论;上司的喜欢快节奏的工作,我们做事就不能拖沓,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上司喜欢事事都要请示汇报,我们就要做到一事一请示,一事一汇报;上司不喜欢事事都要请示汇报,我们就要清楚哪些事可以自己做主,哪些事必须先请示,哪些事必须后汇报等等。

我们不是反对有自己的风格,相反,我们要提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只是在配合上司工作的时候,要懂得与上司保持相互的协调与一致,为上司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说它是一个必须的选择,实际上是一个主动而积极的选择。

四、保持相似,是有条件的选择

什么是保持相似?

就是让自己在价值观、想法、爱好等方面与对方保持或存在相似性。

有实证研究证明,如果两个人存在相似性,那么这两个人就容易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

如果说适应上司的风格是必须的选择(见博文《适应上司,是有条件的选择——下属的哲学(3)》),那么与上司在价值观、想法、爱好等方面保持相似就是有条件的选择。

【案例与分析】

乾隆皇帝爱书法,和珅就刻意模仿乾隆的书法,他写的字酷似乾隆的御笔。

乾隆后期有些诗匾题字,干脆就交由和珅来代笔。

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故宫崇敬殿的御制诗匾,据考证就是由和珅代笔的。

和珅为了迎合乾隆皇帝,还下功夫学诗、写诗,造诣也很深。

和珅的诗作很合乎乾隆的审美趣味,很多时候乾隆就命和珅即景赋诗,以代替自己亲为。

在和珅的《嘉乐堂诗集》中就有很多首是奉乾隆皇帝的命令写的。

和珅知道乾隆皇帝崇奉喇嘛教,于是自己也认真研习喇嘛教的经典。

很快,和珅就达到了能同乾隆皇帝一起“修持密宗”的程度。

因此,乾隆很信任和坤,也很喜欢和坤,许多事情都安排给和坤来做,和珅的官职也扶摇直上,这在大清朝296年的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我们暂且不论和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他与乾隆相处的做法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

如果我们保持与对方的相似性,那么,我们就容易获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

罗伯特·西奥迪尼在《说服的科学》中曾经谈到说服的六个原理,其中就有“相似性”。

他认为“相似性可以将人们真正聚在一起……。

管理者可以利用自己与他人的相似之处,与新聘员工、其他部门的主管,或者是新老板建立关系……。

这样一来,人们就会对你形成好感,在随后的交往中始终认为你是个和善且值得信任的人。

《美国行为科学家》杂志也刊登过类似的一篇文章,研究者埃万斯利用保险公司记录中的被保险人的统计数据证明,如果销售人员与潜在客户的年龄、宗教、政治,甚至是吸烟习惯相似,那么销售人员成功销售保单的可能性会更大。

这说明与上司保持相似可以更好地获得上司的信任和好感。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保持相似也会给自己和上司带来不良的后果。

有许多领导走向失败正是被那些拚命追求相似性的下属所害的。

比如斯大林、尼克松等人的失败就存在这样的因素。

在上司的价值观、思路和爱好等已经产生偏离的情况下,依然“歌功颂德”,实际上是在“作恶”。

正如孟子所说的“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只是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非常优秀的领导人身边都会有一两个“唱反调”的人,但他们也清楚,这样的人是绝对不能多的。

【建议与对策】

1.要顺其所好,不要投其所好。

顺其所好和投其所好的最终目的是要与对方保持相似性,以引起对方的好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但是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是自然而为,从心里尊重对方,仰慕对方,希望能够更好地支持和帮助对方,可以说是一种利他的行为;后者是勉强而为,并不一定从心里认同对方,而是怀有讨好,甚至是利用对方的目的,可以说是一种利己的行为。

投其所好的可恶之处就在于激发上司潜在的消极性,引导上司走入极端,或者陷入不良的嗜好之中,这不仅害了上司,也让自己也成为了一个“罪人”。

2.要1+1>2,不要1+1=1。

作为下属要保持与上司的相似性,但不要有盲从性。

保持相似性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和上司进行交流与合作,只有在充分信任和交流的基础上,双方的优势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达到1+1>2的目的。

不要盲从性就是要有自己的追求、想法和爱好等,而不是盲目地模仿、复制上司的追求、想法、爱好等,以便更加充分地发挥自我的智慧和能力。

否则,我们相对上司就是一个多余的人,一个没有用的人,只能达到1+1=1的目的。

1+1=1的可悲之处就在于自己“消灭”了自己,不知道如何表现自己的价值,成为一个对他人有所用处的人,这实际上是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废人”。

与上司保持相似性是对的,但也要看到“唱反调”的价值所在。

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罪人”,也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废人”。

保持相似只是一个有条件的选择,而不是一个必须的选择。

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我们共同的原则、方向和目标。

五、汇报工作,你需要注意什么?

向上司汇报工作,在许多人看来很简单,似乎没有必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然而,最容易忽视的,也往往是最不应该忽视的。

【案例与分析】

有这样两个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同时进入了一家公司,他们俩人专业知识都很扎实,工作也很勤奋,也有好的工作业绩。

可是,一年以后一个成了业务主管,另一个却依然默默无闻。

为此,私下里有许多的议论,甚至有人说“×××是老板的亲戚”。

有人就问他们的上司,但他只说了一句话:

“只是有的人让你放心而已!

”。

原来他们俩人有一个只知道埋头工作,却很少主动向上司汇报工作。

而另外那个年轻人非常懂得汇报的重要性,定期向上司汇报工作。

每次出去谈项目都要在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给自己的上司,遇有一些特殊情况,也总是先请示上司有什么样的意见和想法,再做决定。

每次出差在外都要报告出差在外的工作情况,回公司的第一件事是先向上司作汇报。

所以,上司对这个年轻人很放心,也愿意安排给他一些重要的项目和外出任务。

如此下来,这位下属就掌握了很多的资源,建立了广泛的人际关系,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在公司的地位和影响也就越来越大,提升他做业务主管也就水到渠成了。

可见,“汇报”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简单,可轻可重,可有可无。

有很多的老板不放心。

在家不放心,出门在外不放心,就是因为自己的下属不懂得汇报工作,让他很心焦。

追随松下辛之助30年的江口克彦在《我在松下三十年——上司的哲学下属的哲学》中曾经专门谈到过这个问题。

他认为:

“对于上司来说,最让人心焦的就是无法掌握各项工作地进度……。

如果没有得到反馈,以后就不会再把重要的工作交给这样的下属了。

所以要知道,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汇报,却能让你得到上司的肯定。

《哈佛学不到》的作者马克·麦考梅克说的更加尖锐:

“谁经常向我汇报工作,谁就在努力工作——相反,谁经常不汇报工作,谁就没有努力工作。

这也许不公正,但是你说老板又能根据什么别的情况来判断你是否在努力工作呢?

我们很多人都不喜欢向自己的上司汇报工作,要么只顾埋头工作,不知道汇报的重要性,甚至不清楚自己应当汇报什么,以及如何汇报;要么自己的工作没有干好,甚至问题一大堆,不敢面对自己的上司。

不论是哪一种情况,这都会让上司对我们的工作不放心,对我们的工作不放心就是对我们的人不放心。

对我们的人不放心,我们的“路”也就基本走到头了。

【建议和对策】

1.清楚汇报的内容。

汇报的内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常规性的,比如月度目标、年度目标等,这需要定期汇报,每周或每月汇报一次。

一种是非常规性的,比如突发事件、临时工作等,这需要及时汇报,根据上司的要求汇报,不能让上司找上门来询问我们如何如何,这会让上司很没有面子。

2.把握好汇报的方式。

要依据上司喜欢的方式来汇报,上司喜欢“口头”的方式,我们就要避免长篇大论;上司喜欢“书面”的方式,我们就要避免简简单单;上司喜欢大事小事汇报,我们就要学会一事一报;上司不喜欢事事汇报,我们就要懂得有所取舍。

这样会让上司容易听取我们的汇报。

3.汇报要真实、简洁。

不要在汇报中有虚假的情况,或者说,不要欺骗自己的上司,一旦让上司知道我们欺骗了他,他就会对我们以后所有的汇报持有怀疑的态度。

也不要过分地夸张和渲染,这会让上司感觉我们是不是另有所图,失去对我们的信任,要学会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4.汇报要准备充分。

每一次汇报绝不能简单化,要作充分的准备,要清楚上司最需要了解什么,以及可能要了解什么。

如果我们给上司汇报的是“一张纸”,那么我们的手里就要握有“十张纸”,以尽量避免回答上司问题时“张口结舌”,这会让上司怀疑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态度。

5.汇报要亲历亲为。

我们需要亲自而不是让下属或他人来代替自己作汇报。

亲自向上司汇报不仅是对上司的尊重,也是一次与上司进行一对一交流的好机会。

很多时候,我们一些好的想法,包括自己的一些要求都可以在这个时候提出来。

6.不要过分地宣扬自己。

汇报的目的是让上司了解我们的工作情况,接受上司的监督和指导,而不是宣扬自己的功劳。

我们可以宣扬自己的上司、宣扬自己的团队,但不能宣扬自己。

我们自己做的怎么样,只要汇报到位,上司心里自然是很清楚的。

好的汇报可以让上司更多地了解我们的能力、追求和业绩,不好的汇报会让上司发现我们的无能、自私和懒惰。

好的汇报不在于你的“汇报”有多么漂亮,而在于你的“业绩”有多么漂亮。

一个人要会做,也要会说。

不会做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不会说就没有人知道你会做。

六、请示上司,我们应该如何做?

很多人喜欢向上司请示工作,而不喜欢向上司汇报工作,这是因为不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都可以用一句话“您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

”就能够轻松搞定。

但是,这样的做法只能是自欺欺人而已。

【案例与分析】

《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作者查尔斯·加西亚曾经谈了自己在**服役时的一段经历。

当时他只有24岁,担任驻巴拿马共和国美国南方司令部司令约翰·高尔文将军的特别助理。

有一次。

高尔文将军委派给他一项任务。

几天后,他抱着一大堆问题来找高尔文,就与此次任务相关的任务、时间、地点、原因和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统统问了个遍。

高尔文将军没有等他说完就不耐烦地厉音吼道:

“加西亚中尉,如果你想让我来做你的工作,那我要你干什么?

你被撤职了,解散!

正当加西亚心烦意乱,不知所措的时候,高尔文将军高声地说道:

“加西亚中尉!

别带问题给我。

我要的是解决方案。

”加西亚这才如梦方醒。

加西亚的经历很有典型性,在我们的周围就有很多这样的人。

不管大事小事都要请示,而且只提问题不提方案,上司怎么说自己怎么做,上司不说自己就不动。

威廉·翁肯和唐纳德·沃斯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谁背上了猴子》。

这篇文章成为《哈佛商业评论》有史以来重印次数最多的两篇文章之一。

在这篇文章里,威廉·翁肯和唐纳德·沃斯把猴子比喻为工作,并十分形象地描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

下属经常以“老板,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

您知道……”的方式,就把本属于下属的工作转移到了上司的手中。

原来“猴子”在下属的肩上,现在却跳到了上司的肩上。

自己轻松了,却让上司忙活了。

这实际上是把“上下关系”颠倒过来了,不是上司在给下属安排工作,而是下属在给上司安排工作。

这样的下属不仅对上司无用,反而会给上司带来无谓的麻烦。

上司要我们做什么?

上司需要我们能够解决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仅仅把问题罗列出来。

这种自作聪明的做法必然会遭到上司的讨厌和反对,最终只能是自欺欺人。

【建议与对策】

1.能不请示,则不请示。

好的下属必然是请示少汇报多。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样的事需要请示,什么样的事不需要请示,能自我做主的要自我做主,这是一个优秀下属的基本要求。

威廉·翁肯和唐纳德·沃斯在《谁背上了猴子》这篇文章中曾经把下属的主动性分为五个层次,其中“自己主动行事,然后定期汇报”是最高层次的主动性。

实际上,有许多工作是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事,需要我们独立做出决策并组织实施,我们只需要把工作完成后向上司做出汇报而已。

主动性高的下属往往请示少而汇报多,主动性差的下属往往是请示多而汇报少。

2.不要提问题,要提解决方案。

好的下属手里往往会有3个解决方案。

如果我们需要就某一项工作先行请示尔后行动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案,而且至少要有3个方案:

最可行的方案,最大胆的方案和最可能失败的方案。

而且,对每个方案都要进行利弊分析。

当上司征求你的意见时,你要能够提出哪一个方案是可以优先考虑的方案,哪一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案等等。

3.方向要正,方法要奇。

好的方案一定是守正出奇的。

要体现组织的价值追求,体现上司的目标和要求。

不能执拗于自我的想法和目标,要与上司在方向和目标上保持一致,这是基本的原则。

不能上司提出向东,我们却提出向西,与上司的方向和目标背道而驰。

达成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是可以变的,要有创意,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能够超越上司的期望和要求。

实际上,上司和下属是一种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作为下属要想收获自己“被需要”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要让自己成为问题的克星,而不是问题的推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