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高考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科普文章》 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3616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合高考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科普文章》 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整合高考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科普文章》 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整合高考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科普文章》 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整合高考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科普文章》 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整合高考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科普文章》 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合高考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科普文章》 同步练习.docx

《整合高考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科普文章》 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合高考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科普文章》 同步练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合高考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科普文章》 同步练习.docx

整合高考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科普文章》同步练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科普文章)》同步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张存浩:

中国化学激光之父

沈黎明

张存浩,祖籍山东无棣县,1928年出生在天津。

父亲张铸,曾留学美国,回国后担任天津化工局高级工程师。

母亲龙文瑗,云南哈尼族人,知书达理。

由于父亲工作忙,张存浩是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的。

两岁时,母亲便开始教他读书识字,同时给他讲有意义的历史典故和做人的道理,希望他将来能像父亲一样成为一个有知识、爱国的人。

渐渐地,在母亲精心启迪和教诲下,张存浩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然而就在张存浩按部就班地读书时,震惊中外的抗日战争爆发了,随着日本侵略者的大规模入侵,他们在沦陷区学校推行起奴化教育。

面对此情况,心有民族大义的龙文瑗不愿儿子接受这样的教育,与丈夫商量后,毅然把9岁的张存浩送到重庆,请他在重庆大学任教的姑姑、姑父代为抚养。

张存浩的姑姑、姑父悉心照料、培养着张存浩,或许是受姑姑、姑父潜移默化的影响,上中学后张存浩对物理和化学课情有独钟,成绩在班级里始终名列前茅。

特别是姑姑、姑父身上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献身祖国教育和科学事业的言行,对张存浩影响很大。

没多久,这种相对平静的学习生活,在日本侵略者的肆虐中被打破。

目睹日军的恶行,屈辱感在年少的张存浩心中不断升腾,他暗下决心:

“一定要好好读书,用以将来报国、救国,绝不能让日本人再这样肆无忌惮地欺负我们!

”从此他学习更加刻苦。

1943年,刚学完高二课程的张存浩便以优异成绩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第二年又转入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

1947年,张存浩完成大学学业后又考上天津南开大学化工系研究生。

1950年张存浩获得了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

1950年下半年,当时朝鲜战争爆发不久,原本想继续读博的张存浩,从中美对待朝鲜的迥异态度上敏锐地感到,中美两国关系将日趋紧张。

想到此,他决定放弃读博深造,迅速回国。

回到祖国,张存浩暂居北京,不久收到了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京城四家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发出的邀请。

正在张存浩抉择之际,一天,时任东北科研所大连分所所长的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张大煜找到了他。

一位年长自己二十多岁的前辈科学家如此看重自己,亲自登门相邀,张存浩深受感动,当即点头答应,当晚便随张大煜乘火车前往大连,开始了实现报国梦想的科研人生。

20世纪50年代初,地域辽阔的中国只在玉门有块很小的油田,产量很低,根本满足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的需要。

国家将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重任交给了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年轻的张存浩接下了科研生涯中第一个重要课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攻关,他和同事们终于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做到能从每立方米煤气中得到200克产品,不仅超过当时国际上从每立方米煤气中得到160克的最高水平,更是将美国只能得到50克的水平甩在了后面,一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可就在这时,我国发现了大庆油田,合成油研究很快被叫停。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面临西方国家的核威胁,毛泽东提出了我国要独立自主打造原子弹的计划。

火箭推进剂作为原子弹发射的重要燃料,被提升到发展国防尖端技术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

领导指派他迅速转向火箭推进剂的研究,同时任命他为该项目负责人,这一次张存浩又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张存浩和同事们首次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完成了科研任务。

自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问世后,激光在军事、民用方面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国际科学界研究的热点。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几家单位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和探索,有的做气动激光,有的做自由电子激光,有的做化学激光……但功率都不高。

张存浩经过认真思考认为应该搞化学激光。

随后“化学激光研究室”成立,张存浩被任命为室主任。

经过半年努力,研究室便将激光的功率从0.3瓦提升至100瓦,并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超音速燃烧型氟化氢、氟化氘激光器,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此后,张存浩在化学激光器研发上不断攻关,带领着中国人在这一领域不断发展。

1979年,他提出研究波长更短的氧碘化学激光,经过数年奋战,于1985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

1992年,张存浩牵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

多年后,他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奖,他也因此赢得了“中国化学激光之父”的美誉。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张存浩立志报国主要是儿时受父母的影响。

母亲常给他讲有意义的历史典故和做人的道理,希望他将来能像父亲一样成为一个有知识、爱国的人。

B.张存浩目睹了日军的恶行,屈辱感在年少的张存浩心中不断升腾,他暗下决心要好好读书,将来报国、救国。

C.张存浩不仅学习刻苦,成绩优秀,还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所以在1950年放弃了读博深造的机会,毅然回国,报效祖国。

D.张存浩在科研生涯中,不断开拓进取,科研水平多次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其在化学激光器研发方面,在国际上还有首创。

【答案】A

【解析】“儿时受父母的影响”错误,主要是受姑姑、姑父的影响。

原文“特别是姑姑、姑父身上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献身祖国教育和科学事业的言行,对张存浩影响很大”。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存浩的父母担心张存浩的生命安全,将张存浩送到在重庆大学任教的姑姑家,由姑姑、姑父代为抚养。

B.张存浩回到祖国后,最终接受张大煜的聘请,一是因为被张大煜的亲自登门相邀感动,二是因为考虑到在这家单位工作能实现报国梦想。

C.大庆油田的发现,使张存浩所研制出的在当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失去了其价值,张存浩后来改做火箭推进剂研究。

D.国际科学界看到了激光在军事、民用方面广泛的应用前景,热衷于对此进行研究,中国虽也开展了相关研究与探索,但起初结果并不理想。

E.张存浩赢得“中国化学激光之父”的美誉,是因为他提出搞化学激光,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答案】DE

【解析】A.“担心张存浩的生命安全”错误,原文是“不愿儿子接受这样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指日本侵略者推行的奴化教育。

B.“二是因为考虑到……”于文无据。

C.“使……成果失去了其价值”说法不准确,原文只是说“合成油研究很快被叫停”,是否“失去了其价值”不得而知。

3.结合材料,简述张存浩在“化学激光”领域的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由张存浩担任室主任的“化学激光研究室”,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超音速燃烧型氟化氢、氟化氘激光器。

②1985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

③1992年,张存浩牵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首先确定内容所在区域,张存浩在“化学激光”领域的成就的相关内容在文章的最后两段。

简述成就时要全面,不要遗漏要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房玄龄,生而为宰相

初唐的天空,星光灿烂。

在后人看来,这些光芒属于魏征、王珪、尉迟敬德、李世勣……一个个激情张扬的人。

他们思考、磋商、争辩,挺直了脊梁建功立业,做人成事。

然而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问题是:

这么多个性鲜明的人,最容易骄傲不服气,碰撞成灾难性的内斗和党争。

他们太需要一个没有个性、没有激情的人,来做稳压器。

这个人就是房玄龄。

他总是笑眯眯地洞明世事,又总是不吭声地隐忍委屈。

皇亲李神通攻击过他,重臣萧瑀攻击过他,“第一宠将”尉迟敬德也攻击过他,眼看都要变成朝里的“出气筒”了,可他还是和没事人一样。

他简直天生是给李世民做宰相的。

有一次房玄龄得了重病,一个口齿轻佻的小官吏开玩笑道:

“宰相小病去探访有好处,如果病得快要死了,去探访也就没什么用了。

”有人将这话挑唆到房玄龄那里,房玄龄对此的反应是——见到那个随众来探访自己的小官吏时,笑着调侃一句:

“你都肯来看我,那我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啊……”

房玄龄还是出名的“怕皇帝”者。

急躁任性的李世民,也和大臣们一样,经常拿房玄龄当“出气筒”,越用越顺手。

房玄龄照例不争辩、不顶撞,逆来顺受,道歉了事。

有人因此讥讽老房“没骨气”,尤其是他身边还有傲骨铮铮的魏征做对比。

其实房玄龄心里很明白,李世民是个多么骄傲的人,成天被魏征骂来骂去又不能还嘴,难免心理不平衡。

那我老房做做自我牺牲吧,皇帝把气撒在我身上,总比他攒多了委屈以致决策失常要好。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次又一次心照不宣的表演:

皇帝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发雷霆痛骂宰相,剥官落爵叫他回家待罪。

房玄龄也就乖乖回家,平静地告诉家人“把房子打扫打扫,待会儿皇帝要过来接我回去”。

而李世民果真就来接了,两人携手上车回宫,谁都不多说什么,好像发脾气那一幕从来就没发生过。

那些君臣的脾气,终于在性情温和、通达睿智的房玄龄手里,揉捏成方向一致、和衷共济的“合力”了。

但“老好人”房玄龄的本事绝不止于此,他有着令人惊叹的办事效率和实干能力。

李世民和魏征等人通过争辩讨论定下了大政方针,房玄龄就和他选拔的一批实用性人才一起埋头苦干,去实现贞观的宏图大卷。

贞观时代,朝廷全部官员只有643人,房玄龄做了22年的宰相——除了贞观的最后一年他已过世之外——他总是日复一日处理着繁杂的日常行政事务,让一个高度精简的行政机构,发挥出强大的作用,支撑起贞观之治的日常大局。

以至于李世民有时会抱怨他太过细致,警告说,身为宰相应该只管大事,把那些小事丢给下属就好。

可房玄龄还是继续“我行我素”地“琐碎”着。

当时尚书省下辖的各部里,工作最烦琐、最被士人看不起的,是管理财政预算和账目的“度支司”,一度无人肯任其职。

房玄龄竟以宰相之尊自任“度支郎中”,亲自把守着大唐国库。

这22年的殚精竭虑,比起早年辅佐李世民征战天下、决战玄武门,更值得记录在房玄龄一生功业的榜首。

诚如后世史学家所公认的那样:

作为宰相,他开国有功,却从不突出自己;王珪、魏征以谏诤闻名,他就竭尽全力给他们提供机会;李靖、李世勣善于带兵,他就在后方做好后勤支持;每一个官员,他都能让他们在贞观时代淋漓尽致地展示才华;他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政绩工程”,然而天下人都知道,这个国家少不了他。

李世民也一样知道。

人生终是难免一死。

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走到古来稀的71岁。

在那个时代里,他已经是活得很长的老人了。

高龄带来的疾病难以克服,房玄龄的身体越来越差。

而此时,比房玄龄年轻许多的皇帝也已重病缠身,那太过绚烂的一生迅速地消耗掉了李世民的寿命。

重病中的李世民,让人把房玄龄抬到殿中,在御座之侧放下,君臣对坐流泪,竟是相视无言。

回首他们在渭北秋风之中的初遇,时光已经流逝了32年。

一段浩浩荡荡的贞观时代,回荡着各种各样的旋律。

人们立德,立言,立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把自己独一无二的声音,铭刻在这个时代上。

“贞观”因此而朝气蓬勃、气象万千。

但贞观的第一宰相房玄龄,却在洪亮之声中沉默着,埋头忙于记录、整理、实施——他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声音,他的声音就是“贞观”。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写了魏征,王珪等人的激情张扬、骄傲。

个性鲜明,为的是反衬房玄龄的沉稳、低调、大度的性情。

B.房玄龄作为宰相处理政事的人文环境并不太好,作者描写人文环境,突出了房玄龄的执政能力和隐忍性格。

C.房玄龄是出名的“怕皇帝”者,他被皇帝当作“出气筒”,逆来顺受,他的软弱性格导致他做事也不干脆。

D.作者在叙事时,通过运用把人物放置在具体的场景中来刻画的手法,使传主的形象血肉丰满。

【答案】C

【解析】“他的软弱性格导致他做事也不干脆”于文无据。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中叙述一个口齿轻佻的小官吏开房玄龄玩笑的事件,从房玄龄的回话中可以看出房玄龄的机智。

B.房玄龄身为重臣,几十年来,没有做过大事,处理的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以至于君王李世民抱怨、警告他。

C.文章写李世民的急躁、骄傲、任性的性格是为了侧面表现房玄龄的温和、通达、睿智等性情。

D.从小官吏开房玄龄的玩笑,被君王遣回家,君臣年高体衰时惺惺相惜等方面来突出传主形象,以小见大,可谓匠心独运。

E.本文用鲜明的事例反映人物形象,也通过作者的评述补充人物形象,行文叙评结合,以评为主,使人物形象鲜明丰满。

【答案】CD

【解析】A.主要表现的不是“机智”,而应该是大度。

B.“没有做过大事”不准确,只是文本没有写其所做的大事而已。

E.“行文述评结合,以评为主”错,应该是“以叙为主”。

3.文末“他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声音,他的声音就是‘贞观’”,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

请结合全文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房玄龄虽然是个没有个性没有激情的人,但将唐朝君臣揉捏成方向一致、和衷共济的“合力”。

②他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政绩工程”,然而以惊叹的办事效率和实干能力成就了“贞观之治”。

③这句话是对他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精神的高度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他从来没有自己的声音,他的声音就是‘贞观’”这句话是对房玄龄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精神的高度概括,房玄龄虽然没有个性,但他对“贞观之治”却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这句话的内涵理解要抓住房玄龄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与历史贡献来进行概括。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丰子恺:

抒情漫画缘何依然动人

范 昕

1910年,在李叔同的推荐下,陈师曾即兴创作的文人水墨画陆续发表在上海的《太平洋画报》上。

这应该是中国现代的第一批漫画。

其中一幅名为《落日放船好》,简单至极,画中央是一株无叶的柳树,一位身着长袍、头戴斗笠的书生独坐船头,隐于柳树后,仿佛漂浮在无尽的时空中。

“即兴之作,小形,着墨不多,而诗趣横溢”,这批画给丰子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于35年之后他仍记得其中一部分的题目。

丰子恺早期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古诗新画。

图画与诗意的结合,原本不稀奇,宋代以来的文人画即有这样的传统。

丰子恺这一系列作品既有对文人画的继承,也有他的特别之处:

不是对诗意的简单阐释,而是在技法和意境上进行大胆的创造。

尝试古诗新画以前,丰子恺其实热衷户外写生。

20世纪20年代执教于上虞的春晖中学期间,一次他向学校请假寄居在杭州西湖的朋友处。

一晚月上柳梢时,他出门写生,想去描绘月光下的西湖,却怎么也无力捕捉月夜微妙的情境氛围,只得徒劳而返。

他的朋友观赏过丰子恺描绘的湖光月色之后,脱口而出唐代诗人赵嘏的诗句: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这诗句让丰子恺豁然开朗。

他突然琢磨起,是不是可以放弃对西湖的直接描画,转而尝试去表达由诗句联想到的场景。

他想描绘的,其实是关于西湖的诗句引发的想象,而非风景本身。

这件事令丰子恺一生难以忘怀,不禁深感“诗人眼力可佩,习画应该读诗”。

1926年,军事冲突在上海蔓延,丰子恺一家从江湾逃离,最终在沪江大学里找到了避难所。

一晚,丰子恺随口问骑在自己膝上年仅4岁的小儿子瞻瞻:

“你最喜欢什么事?

”瞻瞻率性回:

“逃难。

”丰子恺纳闷,设法探问他:

“你晓得逃难是什么?

”瞻瞻解释道:

“就是爸爸、妈妈、宝姐姐、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丰子恺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理解的“逃难”是这样的!

这样一次对话,激发丰子恺思考关于童年的话题。

他写了一篇《从孩子得到的启示》,感叹“仆仆奔走的行人,扰扰攘攘的社会,在他们看来都是无目的地在游戏,在演剧。

唉!

我今晚受了这孩子的启示:

他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

丰子恺能够发现孩子心里和成人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他的很多画都是来源于儿女的嬉戏,看到哪个孩子有个有趣的举动,就马上画下来。

孩子们碰到蚂蚁搬家,不但不去伤害它们,还用小凳子放在蚂蚁搬家的路上请行人绕行。

为丰子恺最早的“儿童相”漫画提供灵感的,则来自日常的温情一幕。

一天,丰子恺完成了一天的教务,妻子抱了儿子瞻瞻,携了女儿阿宝,到弄堂门口等他回家。

瞻瞻坐在母亲的臂上,口里唱着:

“爸爸还不来,爸爸还不来!

”阿宝拉住了母亲的衣裾,在下面同他合唱。

马路上熙来攘往的人群中,瞻瞻一眼就认出了带着一叠书和一包食物回家的父亲,突然欢呼舞蹈起来,几乎使他母亲的手臂撑不住。

阿宝陪着他在下面跳舞,也几乎撕破了母亲的衣裾。

母亲则在一旁笑着喝骂他们。

这时,丰子恺觉得自己立刻化身为两个人。

其中一人体验着小别重逢时的家庭团圆之乐,另一个人,则远远地站出来,从旁观察这一幕悲欢离合的活剧,看到一种可喜又可悲的世间相。

对丰子恺而言,儿童的世界更接近真实,更具有自然之美,这正是他希望通过作品努力捕捉乃至置身其中的境地。

可贵的是,丰子恺描绘日常,出于感情,也出于自然,其实也是带有诗趣的。

恰如他自己所说,“这种画表面都平淡,浅率的人看了毫无兴味,深于感情的人始能欣赏”。

(选自《文汇报》)

【相关链接】有一天,门前来了卖鸡崽的小商贩,孩子们齐声向爸爸呐喊“买小鸡”。

丰子恺和小商贩讨价不成,小商贩拔腿就走,孩子们顿时哭声一片。

丰子恺再度加码讲价,小商贩还是不依,孩子们的哭声更强了。

因为还会有来卖小鸡的,丰子恺就抚慰孩子们,“我们等一会再来买吧,但你们下次……”丰子恺立即把话打住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

这些成人世界的道理,丰子恺没有告诉孩子们。

女儿丰一吟回忆说:

父亲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种对童真的珍视和守护,一言一行都饱含对子女真善美的教育。

(节选自望秋园《丰子恺是个慈父》)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写丰子恺在抒情漫画方面取得的成就,先从陈师曾写起,是说明丰子恺的漫画创作受到了陈师曾的绘画影响。

B.丰子恺的抒情漫画至今依然能够感染读者,是因为他继承传统,敢于创造;热衷写生,大胆尝试;而且他能守护童真。

C.“仆仆奔走的行人,扰扰攘攘的社会”是丰子恺艺术成就的土壤,举家的逃难虽然艰辛,但对于画家而言却是幸事。

D.丰子恺描绘日常景物,不仅出于感情,而且出于自然,带有浓浓的诗意,感情丰富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答案】C

【解析】文章出现“逃难”文段,只是为了说明丰子恺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善于守护童真,逃难“对于画家而言却是幸事”于文无据。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丰子恺对陈师曾发表在上海《太平洋画报》上的一批画做深入研究,对陈师曾赞赏有加,以致丰子恺早期有大量的作品是仿效陈师曾的“古诗新画”。

B.宋代以来的文人画就有图画与诗意结合的传统,丰子恺早期作品中,有大量的古诗新画,这些作品不是对诗意的简单阐释,而是大胆的创造。

C.丰子恺寄居杭州西湖,月上柳梢时出门写生,却无法捕捉月夜微妙的情境氛围,徒劳而返,后来从朋友的诗句中得到启发,让他豁然开朗。

D.丰子恺一家从江湾逃离到沪江大学避难,小儿子对“逃难”的喜欢,给他的启示是:

孩子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

E.有一天,丰子恺的妻子带着子女到弄堂口等他回家:

儿子瞻瞻和女儿阿宝看见带着一叠书和一包食物回家的父亲而欢呼舞蹈,妻子因陷于难堪而烦恼地责骂孩子们。

【答案】BD

【解析】A.“仿效陈师曾的‘古诗新画’”分析概括错误,“古诗新画”是丰子恺对宋代以来文人画的继承与创新。

C.理解错误,是从朋友“吟诵唐代诗人赵嘏的诗句”中得到启发的,而不是“朋友的诗句”。

E.“妻子因陷于难堪而烦恼地责骂孩子们”表述不够准确;原文是“母亲则在一旁笑着喝骂他们”,看不出“烦恼”。

3.丰子恺“对童真的珍视和守护”包含着哪些优秀的品质?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优秀品质:

①率真。

在孩子面前,言行举止都源自内心,不掺杂一点成人世界里的东西。

②正直。

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不固执己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

③友善。

平等待人,爱世界的一切生命;和孩子对话心平气和,不责怪打骂孩子。

(能准确答出两点且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性题目,既涉及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找到体现丰子恺“对童真的珍视和守护”的优秀品质的句子,再通过文章后半部分写他与儿子对话中的感悟,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感悟,还有材料中买小鸡等事情,从这些事例中概括分析,然后联系现实谈自己的看法,注意要紧紧围绕材料来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鲍勃·迪伦:

迷人之谜

柏 琳

鲍勃·迪伦是谁?

1985年,电影导演斯科特·科恩采访鲍勃·迪伦时这样描述他:

桂冠诗人,身穿摩托夹克的先知,神秘的游民,衣衫褴褛的拿破仑,一个犹太人,一个基督徒,无数的矛盾集合体。

完全不为人所知,像一块滚石。

他曾经被分析、定级、分类,钉在十字架上,定义、剖析、调查、检验、拒绝;但是从来没有被弄明白过。

1941年5月24日,迪伦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

少年时他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岁自学了吉他、钢琴、口琴等乐器。

高中时,他就加入了一个小型摇滚乐队。

1959年,他进入明尼苏达大学。

同年,他读到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也读到另一本“垮掉的一代”的著作《裸体午餐》。

他说:

“我完全爱上垮掉的一代、波希米亚、咆哮那群人、凯鲁亚克、金斯堡、柯索、费林格提……他们对我的影响就如同猫王对我的影响一样。

”也许是受到某种感召,这个少年在刚满20岁时从大学辍学,孤身一人来到纽约,即将开始一段美国民谣的传奇。

去纽约之前,他给自己起了“迪伦”的艺名。

1962年,他发行处女专辑《鲍勃·迪伦》。

1963年,他第二张专辑中的《答案在风中飘》成为20世纪中下叶美国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圣歌”。

1964年,《时代变了》发行,被认为是迪伦的“抗议专辑”。

他的朋友艾伦·金斯堡在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号啕大哭,“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

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

”《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使他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

这些表达对核武器军备赛的担忧,以及有关贫困、种族歧视、监狱、沙文主义、战争、反思原教旨主义等内容的歌曲,迪伦只花了20个月就全部写完了。

此后,他对于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刻意要与60年代轰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他说:

“我不想再为任何人写歌,不想成为什么代言人,我只想从我的内在出发来创作音乐。

”1964年另一张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中,已经不见抗议歌曲的影子。

“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当人们期待迪伦能成为民权运动的旗帜时,他这样回答。

他走了另一个极端——1965年的新港音乐节上,鲍勃·迪伦给民谣音乐插上了电。

1965年美国迎来了抗议运动的高潮,迪伦却带上一把电吉他,给一个彷徨的时代诊断了病症: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你孑然一身,你无家可归,你默默无闻,像一颗滚石。

”这首收录在专辑《重返61号公路》里的摇滚乐,叫作《像一块滚石》,几十年后被《滚石》杂志评为500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

当时,迪伦不仅在政治上被视为脱逃的懦夫,也被视为民谣的叛徒。

但对迪伦来说,这首歌不仅意味着他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更意味着一场挣脱——从一个“抗议歌手”的躯壳逃往自己灵魂深处。

此时,他的兴趣转移到了诗歌和小说上,因为这不受歌词长度限制。

他待在纽约的公寓里,埋首大堆书籍,陷入了疯狂的诗歌阅读中,读兰波也读布莱希特,喜欢艾略特,还曾为爱伦·坡的《钟》谱上吉他曲。

“我就这样训练自己的思维,丢掉不好的习惯,并学着让自己沉静下来。

我读了整本的拜伦的《唐璜》,从开始到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