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3426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

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

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

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50至零上150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和酶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300至400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高温、缺氧、缺水、有着强烈阳光辐射的行星,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140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1)有生命的天体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2)“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

”“至少”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3)“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300至400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

【答案】

(1)①温度一般应在零下50至零上150摄氏度之间②必要的水分③适当成分的大气④有足够的光和热。

(2)“至少”是表示“表示最小的限度”的意思,表明生命起源的过程除了这几个条件,还可能需要其他条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3)列数字;水星温度很高,不适宜生命存在,十分具有说服力。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比较辨析有无此词语语意的变化,从而说明此词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其特点,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

(3)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

(1)①温度一般应在零下50至零上150摄氏度之间②必要的水分③适当成分的大气④有足够的光和热。

(2)“至少”是表示“表示最小的限度”的意思,表明生命起源的过程除了这几个条件,还可能需要其他条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3)列数字;水星温度很高,不适宜生命存在,十分具有说服力。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此题考查对有无此词语的辨析能力。

(3)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下面的话,回答问题。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1)我们“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是为了________。

(2)“破绽”在这段话中指的________,老师看出来破绽是因为________。

(3)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________。

【答案】

(1)玩竹节人不让老师看见。

(2)我们把书竖起来当屏风;后面的同学伸长了脖子往我们桌上看

(3)玩竹节人很有趣,很吸引人。

【解析】【分析】

(1)、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玩竹节人不让老师看见。

(2)我们把书竖起来当屏风;后面的同学伸长了脖子往我们桌上看

(3)玩竹节人很有趣,很吸引人。

【点评】

(1)、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3.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_________,天空是那么_________,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________。

在天底下,_________,而并不_________。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软 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 勾画]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又叫人舒服 既愿久立四望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_________,好像________。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________ ,天空是那么________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________ 。

在天底下,________ ,而并不________ 。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软 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 勾画]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 ,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又叫人舒服 既愿久立四望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________ ,好像________ 。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柔软 柔美]________ 

[勾勒 勾画]________ 

(3)“一碧千里”描写了________ ,“翠色欲流”描写了________ 。

【答案】

(1)清鲜

;明朗

;愉快

;一碧千里

;茫茫

;翠色欲流

;静立不动

;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柔美

;勾画

(3)绿的范围 

;绿的程度

【解析】主要测试学生课内知识的了解。

4.课外阅读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自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至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在12个月中,每日天上有几十架飞机在侦察、轰炸,地上有几十万大军在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

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没有,从来没有的。

长征是宣言书。

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它们的走狗蒋介石等则是完全无用的。

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

(1)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________,长征是________,长征是________。

(2)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________余里,纵横________个省。

(3)军长征大约经历了________年的时间。

(4)写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5)全世界宣告了什么?

【答案】

(1)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

(2)二万;11

(3)1

(4)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5)长征向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它们的走狗蒋介石等则是完全无用的。

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解析】【分析】这道题告诉了我们,长征向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它们的走狗蒋介石等则是完全无用的。

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点评】这道题考察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认真阅读课文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5.阅读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连着三天,雨下个不停。

在下雨天里读书是最惬意的。

上次老爸送我的一本书还放在抽屉里,书名是《鲁滨逊漂流记》。

书很旧很旧,封面已看不出颜色,还用透明胶带粘补过。

翻开书,里面的纸已经泛黄了。

扉页上有几行字,头两行是用毛笔写的:

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赠维儿

   下面落名吴敬山。

吴敬山是老爸的爸爸,我的爷爷,那么这本书是当年我爷爷送给我老爸的。

送书的时间是1965年6月1日,现在推算起来,是我老爸12岁那年“六一”儿童节那天,爷爷送给他的。

接下来的两行字是用钢笔写的,龙飞凤舞,一看就知道是老爸写的:

    学会生存

  赠缅儿

   下面落名是吴维。

爷爷送给爸爸,爸爸送给我,真是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这是一本历险小说,才读了几行,我就爱不释手了。

    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

在一次航海中,船在南美洲海岸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身破裂,水手和乘客都淹死了,只有鲁滨逊活了下来。

海浪把他卷上了岸。

这座小岛荒无人烟,鲁滨逊长达28年的历险生活开始了。

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

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后来,鲁滨逊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

他学会了制作粗糙的面包。

他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又养了一只鹦鹉作伴。

他还做了家具,摆在他所住的山洞里。

    若干年后,鲁滨逊救下了一个俘虏。

那天是星期五,他就给这个俘虏起名叫“星期五”。

从那以后,“星期五”成了他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又过了好几年,鲁滨逊在孤岛附近发现了一艘英国船。

他和“星期五”终于得到了离开孤岛的机会。

我很喜欢《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在书中的一句名言: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

”事实上的确如此:

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

我也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

我想象中的鲁滨逊是这个样子的:

身着羊皮短衣短裤,腰间别一把小锯、一把斧子,肩上挂着弹药袋子,背上背一个筐子,挂一支鸟枪,头顶撑一把又丑又笨的羊皮伞……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像鲁滨逊那样的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我要好好地把这本书珍藏起来,等我有了儿子,我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惬意________抽屉________

鲁滨逊________扉页________

(2)正确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扉页:

   龙飞凤舞:

 荒无人烟:

(3)鲁滨逊在荒岛上会遇见哪些困难?

体现了鲁滨逊哪些精神品质?

(4)读了这本书后,请想想,爷爷和爸爸仅仅是送给我一本书吗?

(5)文章的题目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呢?

(6)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答案】

(1)qiè;ti;xùn;fēi

(2)扉页:

是指衬纸下面印有书名、出版者名、作者名的单张页,有些书刊将衬纸和扉页印在一起装订(即筒子页)称为扉衬页;龙飞凤舞:

多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荒无人烟:

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3)食物缺乏,无处栖身,猛兽的威胁,最大的困难是孤独恐惧。

鲁滨逊想尽了一切办法来战胜这些困难,体现了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又具有顽强毅力的人。

(4)还有对自己的寄托和理想:

希望自己像鲁滨逊一样的坚强勇敢。

(5)要,因为女孩子也需要这种精神!

(6)课文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是我们一家三代相传的书。

在阅读中“我”懂得了一个大无畏具有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是一个成功者,成为一个英雄。

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坚强。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一文选自童话作家杨红樱长篇小说《男生日记》。

是由一个男孩的日记改编成的课文,这篇日记的本身也是这个男孩的读后感。

课文点明了“我”读的一本书《鲁滨逊漂流记》的由来,介绍了这本书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以及“我”喜爱的书中名言和书中人物,突出了“我”对名言的理解和从人物身上萌生的希望。

表达“我”珍藏这本书的打算,发人深思。

课文推出了鲁滨逊的故事。

尽管只是简单的介绍,同样让人感受到了鲁滨逊一人在荒岛上顽强生活的种种艰难,这种不平常的经历,造就了鲁滨逊的不平常的人生。

曲折的经历丰富了人生阅历,同时也检验着人的意志。

这篇课文用传神的笔触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可敬的勇士,闪耀着一个不屈的灵魂。

文章通过鲁滨逊的故事,告诉我们:

在突如其来的不幸遭遇前,不能慌了手脚,要努力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寻找一切有利生存和发展的因素,进行创造性劳动,同时还要努力排除孤单情绪,要看到希望,要乐观向上。

尽管我们现在不太可能会碰到鲁滨逊的境遇,但是他积极的人生观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这也就是《鲁滨逊漂流记》能代代相传的原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运用能力。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

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

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

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

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

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

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

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

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

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

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________的月光     ________的翡翠   ________的交响曲

________的山野     ________的柿子   ________的水墨画

(2)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①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

________

②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

形容非常馋或眼红。

________

③指边唱歌,边跳舞。

形容尽情欢乐。

________

④谁一眼望不到边。

形容十分辽阔。

________

(3)按要求从文中摘抄句子。

(各一句)

比喻句:

________。

拟人句:

________。

排比句:

________。

(4)缩写下面的句子。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

(5)作者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6)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

(1)柔和;碧绿;绝无伦比;空旷;沉甸甸;美丽

(2)不甘示弱;垂涎欲滴;载歌载舞;一望无际

(3)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

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

;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

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

(4)田野是翡翠。

(5)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

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

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

(6)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秋夜的一种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运用修饰语的能力,在于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 横线上应填名词,应注意搭配合理。

比如:

柔和的月光、碧绿的翡翠、绝无伦比的交响曲、空旷的山野、沉甸甸的柿子、美丽的水墨画。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

①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

——不甘示弱。

②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

形容非常馋或眼红。

——垂涎欲滴。

③指边唱歌,边跳舞。

形容尽情欢乐。

——载歌载舞。

④谁一眼望不到边。

形容十分辽阔。

——一望无际。

(3)(4)考查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方法。

比喻句:

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拟人句:

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5)考查对课文的理解。

此题只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6)这是一道有关作者观点态度的探究题,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从文本中找到能表现作者观点的语句,然后分析作答。

【点评】

(1)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

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

增加词汇量。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4)考查学生对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此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6)此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

③___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轻纱似的微云。

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

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按原文填空。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

③___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轻纱似的微云。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波浪线画出联想的内容。

(3)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4)第②③描写了音乐节奏________,第④句表现了乐声________,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答案】

(1)水天相接;微波粼粼;一缕一缕

(2)实在事物: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联想事物: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3)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海面波涛汹涌

(4)B;A;C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体会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从选项中比较判断。

故答案为:

(1)水天相接、微波粼粼、一缕一缕

(2)实在事物: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联想事物: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3)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海面波涛汹涌。

(4)B、A、C。

【点评】

(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体会重要语句的意思,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燕子的双腿被一个小孩“喀嚓”一声剪断;

   奄奄一息的小猫“扑”的一声被抛向疾驶的车轮;

   正在河岸上蜕壳的蜻蜓,被一双散步的脚有意识地踩扁;

   鲜花被两个谈情说爱的人漫不经心地一瓣瓣撕碎、揉烂、碾成泥……

   树上鸟窝里的幼鸟成了人类幼儿的玩物,任凭它们的母亲绕树嘶叫,直至心力交瘁,坠地而死。

   顽童们兴奋地往返奔跑,享受踩踏虫尸所发出的脆响。

   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

 也许,与浩瀚人世相比,这些只不过是一出出不足挂齿的小小杂乱的悲剧而已,但不知几时开始,人类潜意识里有座冰山,人性就变麻木、冷漠、甚至残忍,以肆虐他族之苦,养已欢颜,并引为闲适雅趣。

   生灵何罪之有?

   就因为看不见它流泪流血,

   就因为听不到它呼痛呼救,

   就因为人类比它强大,

   我们就可以任意践踏、蹂躏、摧残?

   再微末也是生命,是比人类更加脆弱的生命。

   人对世界总是不满意,却从不愿反躬自省,自己为这个世界做了些什么?

(1)用“‖”将短文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每部分大意。

第一段:

________。

第二段:

________。

(2)文中的哪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中的麻木、冷漠、甚至残忍的一面。

(3)阅读下面句子,按要求完成题目。

“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

①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②“触目惊心”的意思是________。

③从“心寒”“悲哀”两个词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_______?

④将这个句子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

(4)短文最后几个自然段应读出________的语气。

(5)针对文中提到的现象,写几句你发自肺腑的话,呼吁人们爱护生灵、保护动物。

【答案】

(1)列举人类的种种残忍的行径;对人类的残忍行径发出责问

(2)喀嚓,扑,有意识,漫不经心,任凭,享受。

(3)过渡(承上启下);看都之后心里感到震惊;善良,有同情心;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怎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

(4)强烈谴责

(5)略

【解析】【分析】

(1)分段就是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