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2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3264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方案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方案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方案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方案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设计方案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方案21.docx

《教学设计方案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方案2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设计方案21.docx

教学设计方案21

教学设计方案

(2)

(1)

教学设计方案授课题目:

模块二轮式工程机械传动系检修课题十一主减速器的检测与调整授课时间2学时授课进度第11次教学目标知识:

能认知驱动桥的各组成部件,并说出各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知道主减速器的功用及工作原理;能理解主减速器调整的目的和原理。

能力:

能正确选择拆装工具和设备完成驱动桥的拆装;能完成主减速器的检测并鉴定零件部件的损伤情况;能利用维修资料完成主减速器的调整,使之恢复到良好的工作状态。

素质:

良好的安全意识、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沟通能力;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

主减速器的检测、拆装与调整教学难点:

主减速器轴承预紧度(或间隙)的检查与调整;主减速器大小锥齿轮啮合印痕的检查与调整教学内容设计及进程一、任务引入二、知识准备1.ZL50装载机的结构2.主减速器的检测与调整内容及目的三、任务实施1.主减器的检测2.主减器零件部的鉴定3.主减器的装配与调整四、任务总结10204515教学资源选用1.《底盘结构与维修》教材;2.ZL50装载机使用与维修手册;3.ZL50装载机挂图;4.多媒体课件;5.ZL50装载机主减速器虚拟拆装动画;工程机械杂志教学方法选择1.案例分析;2.问题引导;3.任务驱动;4.角色扮演;5.网络辅助【学生课前准备】预习上次课布置的新课内容;完成上次课部署的作业;学习锥齿轮传动原理;上网查找有关主减速器调整方法的内容,收集调整数据;准备劳保用品、教材、作业单等。

【教师课前准备】准备投影教室、底盘实训室设备及工具、ZL50装载机驱动桥、任务单、零件图册、维修手册、教案及教学课件;预设ZL50装载机驱动桥故障等。

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一、任务引入(10分钟)

(一)复习提问1)主减速器的功用?

(――板书)2)主减速器在驱动桥上的装配位置及装配关系(――板书,投影图)

(二)导入新课案例:

有一台ZL50装载机,客户反映驱动桥有异响。

转速高声音更响,请分析其异响产生的原因。

(驱动桥包括主减速器、差速器与半轴,故障可能是主减速器的主从动齿轮磨损、差速器齿轮磨损、半轴和半轴齿轮间隙过大所致。

)设问:

1)主减速器装到驱动桥壳体内,是不是将所有的螺栓拧紧了就完事了?

为什么?

2)主、从动锥齿轮哪个损坏换哪个行不行?

任务:

1)通过主减速器的检测,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2)主减速器拆检,鉴定零部件损伤情况;3)主减速器装配与调整,排除故障。

二、知识准备(20分钟)

(一)ZL50装载机驱动桥的结构ZL50装载机驱动桥主减速器装配图

(二)主减速器的检测与调整内容及目的内容:

1)从动齿轮轴承预紧度的检测与调整2)主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间隙)的检测与调整3)主、从动锥齿轮啮合的检测与调整4)从动锥齿轮止推螺栓的调整课前组织。

通过提问来复习旧课,让学生对主减速器的装配关系加深印象。

通过维修案例引入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设置疑问,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入新课。

向学生提供任务单、维修手册、资源网址等信息学生分组自主学习,利用网络、维修资料查找数据和信息,为完成学习任务做好准备。

采用问题驱动方式,让学生去自学和协作学习主减速设问:

1)为什么要调整轴承的预紧力?

2)什么是主、从动锥齿轮正确的啮合关系?

目的:

主减速器的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必须有适当的相对位置,才能保证两齿轮的正确啮合,否则在传动过程中就会发生冲击和加剧磨损。

为此,对主减速器要有正确的装配与调整,才能保证主、从动锥齿轮实现正确的啮合。

主减速器的调整质量是决定主减速器圆锥齿轮副使用寿命的关键。

在进行调整作业时,必须遵守的规则:

(1)先调轴承的预紧度,再调整锥齿轮的啮合印痕,最后调啮合间隙。

(2)主、从动锥齿轮轴承的预紧度必须按原厂规定的数值和方法进行调整。

(3)在保证啮合印痕的前提下,调整啮合间隙。

啮合印痕和啮合间隙的变化量符合技术要求,否则更换齿轮副。

三、任务实施(45分钟)

(一)安全环保教育吊装设备的使用、总成部件的可靠支承、零件清洗时的环保问题等

(二)任务解析选择ZL50装载机驱动桥为操作机型。

1、主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间隙)的检测与调整经验检查:

即用手推拉接盘时感觉不到有明显间隙,且转动自如为好。

用弹簧秤检查(见右图):

拧紧固定螺母(在不装配油封的情况下,扭矩要达到200Nm-250Nm),用弹簧秤拉动接盘,拉力达到17-30N时,主动锥齿轮轴开始转动为宜。

若测定的拉力值大小不符合规定应进行调整。

调整方法:

增减前端两口圆锥滚子轴承间的调整垫片进行调整。

拉力大于规定值时,增加垫片厚度;反之,减小垫片厚度。

2、从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间隙)的检测与调整经验检查:

即用手转动从动锥齿轮,应该转动自如,且轴向推动无间隙。

用弹簧秤检查(见右图):

也可用弹簧称钩在从动锥齿轮紧固螺栓上测量时的切向拉力为11.3-25.9N。

测量检查:

ZL50装载机从动锥齿轮左、右轴承的正常间隙为0.05-0.10mm。

可用百分表测量从动锥齿轮轴向位移量来检查。

检查时,将表固定于壳体上,表头抵在从动锥齿轮背面,左右撬器检测与调整的目的、要求及内容,并在小组之间展开讨论。

整理调整数据,制定调整方案,记录在任务单上。

教师总结调整方法和注意事项。

时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分两小组,每组1台ZL50装载机驱动桥,按制定的计划和方案进行实施。

实施过程中,组员扮演不同角色,如调度、材料员、工具员、修理工等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查阅维修资料,教师在现场进行指导。

教师在现场随机抽考个别学生的操作技能,并记录平时成绩。

动从动锥齿轮,看其轴向移动量。

调整方法(如右图所示):

通过调整左、右轴承螺母来进行。

调整时先将螺母旋紧,再退回1/10-1/6圈,使最近的一个开口与锁止板重合,用锁止板固定。

调整后,轴向推拉齿轮应无间隙感;转动齿轮时应无卡滞现象。

3、主、从动锥齿轮啮合的检测与调整

(1)啮合印痕的检查与调整检查方法:

在主动锥齿轮的轮齿上涂上红丹漆,然后在齿轮啮合的情况下转动齿轮,检查从动齿轮齿面的印痕。

正确的啮合印痕如图所示。

调整方法:

当啮合印痕不符合规定时,可通过调整垫片和左右调整螺母(具体方法见教材图6-8说明)。

――注意,调整前应确保锥齿轮轴承预紧达到要求。

为便于记忆可记住下述调整口诀:

大进从、小出从;顶进主、底出主;一进一出保间隙。

(2)啮合间隙的调整方法是通过调整左、右轴承螺母来移动从动锥齿轮。

当从动锥齿轮远离主动锥齿轮时间隙变大,反之则变小。

移动从动锥齿轮的方法是将一侧的轴承调整螺母旋入几圈,另一侧就旋出几圈。

――注意:

调整前应先将从动锥齿轮的轴承预紧度调整好。

正确的主、从动锥齿轮啮合间隙范围为0.15-0.40mm,若齿隙大于上述规定数值的上限(0.40mm),应使从动齿轮往靠近主动齿轮的方向移动;若齿隙小于下限值(0.15mm),则反向移动。

原则:

间隙过小,松开左侧螺母,拧进右侧螺母,这样是使从动轮离开主动轮。

间隙过大,松开右侧螺母,拧进左侧螺母,这样是使从动轮靠近主动轮。

4、从动锥齿轮止推螺栓的调整止推螺栓端部或顶套距从动锥齿轮背面的间隙应为0.2mm-0.40mm。

调整时,拧松固定螺母,转动止推螺栓,拧紧后再反转1/3圈,然后用锁定螺母锁紧即可。

四、任务总结(15分钟)

(一)学生自评1、每汇报任务完成情况2、学生交流收获和体会

(二)教师点评1、评价每组任务完成的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2、强调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五、布置作业(2分钟)教师在现场提问:

是否其他机型的主减速器轴承预紧(间隙)也如此调整?

提示学生,不同机型调整方法各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触类旁通,切不可生搬硬套。

教师在现场提问:

如果没有红丹漆,是否还可以用其他办法来代替?

(例如用粉笔可不可以),启发学生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师了解每组零部件鉴定结论,查看任务单记录。

可预设将止推螺栓顶住从动锥齿轮,此时主减速器转动困难,让学生去分析原因,会加深学生的印象。

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重点要谈收获和体会,也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答疑。

复习思考设计:

1.差速器有什么作用?

差速器是如何工作的?

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差速锁?

2.查找相关资料,了解ZL50装载机后桥差速器的结构,差速器如何进行调整。

课后作业:

作业单:

P24,第一大题,2、4、15小题;第三大题,1、8;第五大题,1小题上网查找一个有关主减速故障案例,并进行分析(写在作业单背面)。

参考文献与资料(学生用):

底盘拆装与维护,校本教材小松培训教材,企业教材进口工程机械维修,参考书工程机械,杂志ZL50装载机械使用维修手册各类工程机械电子版维修手册小松和山推培训课件教学后记(内容、方法、学情、资源等):

1、执行情况较圆满地按授课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

由于学生人数太多,致使任务实施阶段时间不足,个别学生操作时间较少。

2、设备利用情况只有两台ZL50装载机驱动桥,缺少其他机型;拆装工具每组一套基本够用,但专用工具不足(如,开槽螺母专用调整工具);测量工具每组一套略少;吊装设备基本满足需要,应增加吊带的种类;维修工具满足要求,主要使用了砂轮机、切割机、丝锥和板牙;缺少后桥拆装工作台。

3、教法、学情效果分析采用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效果很好,学生基本能够配合和接受,只是时间难以把握,实施起来受到限制。

此外,自主学生和协作学习主要利用课外时间来完成,但个别学生不配合,占用了过多的课上时间,今后需要研究如何提前部置适当的课前预习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实践操作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效果较好。

但是,由于时间限制,只能完成一轮操作,学生的体验不够全面。

今后,应该考虑增加学时,使学生可以进行角色轮换,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总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尽管有很多优点,但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控制不好教学活动进程,效果会大打折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