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架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3261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4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爬架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爬架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爬架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爬架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爬架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爬架施工方案.docx

《爬架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架施工方案.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爬架施工方案.docx

爬架施工方案

盘锦苏宁广场X-1地块项目X-1-1区(回迁区二区)A1~A6、A13、A16#楼

XHR-10型动轨式爬架施工方案

 

北京星河人施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一三年九月

盘锦苏宁广场X-1地块项目X-1-1区(回迁区二区)A1~A6、A13、A16#楼

XHR-10型动轨式爬架施工方案会签单

星河人公司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2013年月日

施工单位

 

安全主管:

 

技术主管:

 

2013年月日

盘锦苏宁广场X-1地块项目X-1-1区

(回迁区二区)A1~A6、A13、A16#楼

XHR-10型动轨式爬架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1.1工程概况

盘锦苏宁广场X-1地块项目X-1-1区(回迁区二区)A1~A6、A13、A16#楼工程地点:

盘锦市,施工单位:

中建八局大连公司,建设单位:

盘锦苏宁置业有限公司。

盘锦苏宁广场X-1地块项目X-1-1区(回迁区二区)A1~A6、A13、A16#楼结构形式:

主体为剪力墙结构。

A1~A6#楼标准层层高:

2.9m,A13、A16#楼标准层层高:

3.0m

A1#楼地下2层,地上34层。

6~34层为标准层,总高度为98.6m;

A2#楼地下2层,地上34层。

6~34层为标准层,总高度为98.6m;

A3#楼地下2层,地上33层。

5~33层为标准层,总高度为98.6m;

A4#楼地下2层,地上34层。

6~34层为标准层,总高度为98.6m;

A5#楼地下2层,地上33层。

5~33层为标准层,总高度为98.6m;

A6#楼地下2层,地上33层。

6~33层为标准层,总高度为98.6m;

A13#楼地下2层,地上33层。

6~33层为标准层,总高度为99.0m;

A16#楼地下2层,地上33层。

6~33层为标准层,总高度为99.0m。

1.2编制依据

序号

内容

备注

1

结构施工图,建筑施工图

电子版

2

动轨式爬架安装操作规程和动轨式爬架技术指标

企业标准

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4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202-2010

5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80-91

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8

《钢管脚手架扣件》

GB15831-2006

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11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1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

13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14

《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3811-2008

15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

2.爬架爬升原理及性能指标

2.1爬升原理

爬架主框架是由横梁、斜杆、导轨、立杆组成的空间桁架体系,当架体在使用工况下时,通过连接于主框架上面的导轨,利用卸荷座卸荷到附墙导向座上面,附墙导向座安装在建筑结构上;当架体在提升工况下时,提升葫芦挂于提升座上,提升座固定安装于主框架立杆之间,提升钢丝绳穿过底座滑轮连在提升葫芦挂钩上并吃力预紧,提升钢丝绳另一端则挂在附墙导向座上,这样,通过电动葫芦链条的收缩,可以实现架体相对于建筑结构的上下运动,从而实现爬架的升降运动。

2.2性能指标

序号

项目

性能指标

1

架体宽度

0.75m

2

架体高度

14.4m

3

离墙距离

0.45m

4

电动葫芦

7.5T功率500W

5

升降速度

12cm/min

6

架体步高

1.8m

7

立杆间距

0.35m、0.75m、0.9m、1.2m、1.5m、1.8m

8

附着最大间距

5.7m

9

荷载要求

允许两作业面同时施工,每层不超过3kN/m2

2.3性能特点

✓同一提升机位不少于3个附着点,分层卸荷

✓具备防外倾及导向功能

✓每套提升机位安装自动启动安全防坠装置

✓设计安装有刚性的竖向主框架及水平承力桁架

✓爬架一次性安装,操作简便,材料成本低

3.爬架工程工期及施工范围(以合同为准)

工期:

按照施工单位主体施工工期确定。

施工范围:

爬架爬升阶段进行主体结构施工,爬架爬升到顶后进行高空拆除。

A1#楼爬架:

自5层顶板下返800mm开始搭设,最后一次附着在33层,防护至屋面层。

A2#楼爬架:

自5层顶板下返800mm开始搭设,最后一次附着在34层,防护至屋面层。

A3#楼爬架:

自4层顶板下返800mm开始搭设,最后一次附着在33层,防护至屋面层。

A4#楼爬架:

自4层顶板下返800mm开始搭设,最后一次附着在34层,防护至屋面层。

A5#楼爬架:

自5层顶板下返800mm开始搭设,最后一次附着在33层,防护至屋面层。

A6#楼爬架:

自4层顶板下返800mm开始搭设,最后一次附着在33层,防护至屋面层。

A13#楼爬架:

自5层顶板下返800mm开始搭设,最后一次附着在33层,防护至屋面层。

A16#楼爬架:

自5层顶板下返800mm开始搭设,最后一次附着在33层,防护至屋面层。

4.施工方案设计

4.1平面设计

盘锦苏宁广场X-1地块项目X-1-1区(回迁区二区)A1~A6、A13、A16#楼共设计动轨式爬架243套,其中:

A1#楼设计动轨式爬架31套,分为二片,第1~15#机位为第一片,第16~31#机位为第二片(详见:

XHR-G13-241-01a);

A2#楼设计动轨式爬架28套,分为二片,第1~14#机位为第一片,第15~28#机位为第二片(详见:

XHR-G13-241-02a);

A3#楼设计动轨式爬架33套,分为三片,第1~9#机位为第一片,第10~24#机位为第二片,第25~33#机位为第三片(详见:

XHR-G13-241-03a);

A4#楼设计动轨式爬架32套,分为二片,第1~16#机位为第一片,第17~32#机位为第二片(详见:

XHR-G13-241-04a);

A5#楼设计动轨式爬架32套,分为三片,第1~9#机位为第一片,第10~24#机位为第二片,第25~32#机位为第三片(详见:

XHR-G13-241-05a);

A6#楼设计动轨式爬架28套,分为二片,第1~14#机位为第一片,第15~28#机位为第二片(详见:

XHR-G13-241-06a);

A13#楼设计动轨式爬架28套,分为二片,第1~16#机位为第一片,第17~28#机位为第二片(详见:

XHR-G13-241-07a);

A16#楼设计动轨式爬架31套,分为二片,第1~15#机位为第一片,第16~31#机位为第二片(详见:

XHR-G13-241-08a);

注:

施工过程中,爬架结合工程进度按照架体分片进行整体提升。

4.2立面设计

本工程设计架体外排高度均为14.4m,架体宽度0.75m,架体步高1.8m,架体底面距离临近上楼面0.8m。

导轨配置:

导轨Ⅰ×1根+导轨Ⅱ×1根;

横梁配置:

横梁Ⅰ×1件+横梁Ⅱ×5件。

4.3预埋设计(图一)

4.3.1预埋件位置

按方案设计中爬架平面布置图的平面预埋位置(详见:

XHR-G13-241-01a、02a、03a、04a、05a、06a、07a、08a)及立面预埋位置(详见:

XHR-G13-241-01b、02b、03b、04b、05b、06b、07b、08b)进行逐点放线预埋。

预埋方式按照工地实际情况选用,预埋位置及预埋件均须按照爬架平面布置图中爬升机构编号进行。

4.3.2预埋件制作

预埋件材料:

采用φ40×2.5PVC管。

PVC管与结构主筋绑必须扎牢固,预埋间距必须满足要求。

4.3.2.2PVC管预埋件

利用φ40×2.5PVC管作为预埋件,长度为相应点位处墙厚(梁厚)。

采用在模板上开孔的方式时,长度为相应的墙厚(梁)加60mm。

预埋件的埋设及要求:

依据“爬架平面图”中平面预埋位置及立面预埋位置逐点放线预埋。

合模后安装预埋件,PVC管与结构钢筋进行绑扎(木模板施工的可以采用模板上开孔固定的方式),保证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预埋件位置准确,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要保证窗洞、边梁处的预埋件中心以下至少有200mm的混凝土厚度,以保证强度要求。

混凝土浇筑、震捣时应避让爬架预埋点,以防止预埋件发生较大偏移。

如果有漏埋、预埋超出精度要求,可用水钻打眼,必须保证附墙装置安装齐全可靠。

4.3.3预埋尺寸要求

项目

尺寸要求

预埋孔中心距

160mm

临近两层预埋孔垂直偏差

20mm

多层累积预埋孔垂直偏差

40mm

同一预埋处两孔水平偏差

10mm

注:

若预留孔偏差超过20mm,必须调整。

4.3.4预埋件的埋设

预埋时预埋件与结构配筋点焊或绷扎,防止浇注时预埋件位置偏移。

预埋件两端须利用海绵、泡沫、锯末、胶带封堵,防止浇注时注入水泥。

4.3.5固定预埋件

电梯井位置,爬架穿墙螺栓无法周转位置需使用固定预埋件,具体位置及使用数量如下:

A2#楼第3、4、25、26#机位需使用116件固定预埋件,A3#楼第4、30#机位需使用58件固定预埋件,A4#楼第4、29#机位需使用60件固定预埋件,A5#楼第4#机位需使用28件固定预埋件,A6#楼第3、4、25、26#机位需使用116件固定预埋件,A13#楼第3、4、25、26#机位需使用116件固定预埋件,A16#楼第3、4、28、29#机位需使用116件固定预埋件。

4.4钢梁设计

特制钢梁是爬架附着的基础安装构件,本工程部位机位处使用了特制钢梁,具体为:

动轨式L型钢梁使用位置:

A6#楼24#机位,A13#楼12、19、24#机位。

动轨式B型钢梁使用位置:

A1#楼在11、12、14、17、19#机位,A2#楼在12、13、16、17#机位,A3#楼在12、13、15、18、19、21、22#机位,A4#楼在12、13、15、18、20、21#机位,A5#楼在12、13、15、19、21、22#机位,A6#楼在2、12、13、16、17、27#机位,A13#楼在2、8~10、15、17、18、27#机位,A16#楼在12、13、14、17、30#机位。

动轨式三角型钢梁使用位置:

A2#楼5、23#机位,A13#楼13#机位,A16#楼10、11、20、21#机位。

4.4.1动轨式L型钢梁安装要求如下:

特制直梁进行转接,特制钢梁安装时横梁保证水平;水平偏差≤30mm。

上中下三层特制钢梁间采用调整拉杆连接形成整体,按照设计图安装拉杆,使这几层特制钢梁与结构形成稳定承力桁架。

斜支撑钢管在楼面支撑点间距800~1500mm;与地面夹角应控制在60度左右;斜支撑与特制钢梁钢管利用扣件扣接并多扣一个防滑扣件,两根斜支撑中间高度及楼面支撑点处扣搭小横杆及扫地杆。

4.4.2动轨式B型钢梁安装

(1)特制钢梁安装时横梁保证水平;水平偏差≤30mm;

(2)钢梁安装必须贴实楼面;钢梁根部与结构之间的空隙用木方垫实。

(3)钢梁前端需预埋定位筋,保证钢梁水平方向不发生位移;

(4)钢梁端部安装穿墙螺栓位置必须加垫板,螺母必须拧紧。

注:

在使用动轨式B型钢梁位置,阳台栏板位置须在正对提升机位处预留200mm*300m的洞口,详见方案附图(立面预埋定位)。

4.4.3动轨式三角型钢梁安装:

三角钢梁为焊接刚性三角架,应用于建筑结构挑檐或空调板处,目的是转接爬架附着位置,安装时要求三角钢梁必须贴实墙面,禁止悬空。

5.爬架安装流程

搭设安装平台

摆放底座、安装导轨,组装水平桁架各部件

将横梁用螺栓连接于导轨上,将主框架立杆扣于横梁上

将斜杆扣于立杆和横梁上

安装附墙导向装置后,将架体卸荷到导向座上

随结构接高架体、搭设脚手架、铺设中间层或临时脚手板

与建筑结构做临时架体拉接、张挂外排密目安全网

装完第三个横梁后,安装提升座和上一层附墙导向座

接高主框架立杆、将架体搭设至设计高度、铺设顶层脚手板、挡脚板

铺设底层安全网及脚手板、制作翻板

上部架体与结构进行有效拉接(拉接间距不大于6m)

张挂外排密目安全网至架顶

将防坠吊杆插入底座防坠装置内,安装提升钢丝绳

摆放电控柜、分布电缆线、安装电动葫芦、接线、调试电器系统

预紧电动葫芦、检查验收、拆除架体与结构上部拉接、同步提升一层

安装全部完毕,进入提升循环

 

6.具体安装方法

6.1爬架安装平台搭设(如图所示)

A1、A2、A5、A13、A16#楼在5层搭设安装平台,A3、A4、A6#楼在4层搭设安装平台。

平台由原防护架改造而成,离墙距离不大于200mm,平台宽度1.2m,外侧搭设单排防护,单排防护高度1.5m,详见图二。

如原防护架宽度不足,外侧搭设挑架。

平台操作面位于搭设平台层顶板下返L=800mm(平台平整度必须满足要求)。

在正对爬升机构预埋孔位置处脚手板上预留300mm*300mm孔洞,以便安装防坠吊杆。

平台基本承载要求:

3kN/m2

平台脚手架基本要求:

项目

尺寸要求

脚手板面水平度控制

20-50mm

平台内缘离墙

200-300mm

平台外侧搭设单排防护高度

1500mm

平台架宽度

1200~1300mm

6.2底座摆放

将底座中心摆放到设计尺寸,横纵偏差小于±10mm。

6.3竖向主框架安装

竖向主框架由横梁、斜杆、导轨、立杆组成,按照爬架立面设计高度进行连接。

(1)将导轨Ⅰ安装在底座上;

(2)把横梁Ⅰ安装在导轨上;

(3)把四根6m立杆插入并固定在底座上,然后与横梁Ⅰ固定;

(4)继续安装横梁Ⅱ到制定位置,然后把提升座扣在四根立杆上,并固定;

(5)继续安装导轨Ⅱ,把横梁Ⅱ安装在导轨上,把四根立杆插入并固定在提升座座上,然后与横梁Ⅱ固定,接高架体到制定高度;

竖向主框架安装要求:

垂直于底座顶面和建筑物外表面,禁止偏移及扭转。

利用铅锤吊线检测竖向主框架垂直度偏差。

连接螺栓齐全、不松动,螺栓朝向向下。

保证四根立杆的中心尺寸,横纵偏差小于±10mm。

6.4水平桁架安装(图三)

(1)水平桁架构件包括中间框架、横杆、斜杆、立杆。

中间框架为焊接刚性框架,横杆、斜杆为6.3#槽钢杆件。

水平桁架单元跨模数为0.75m、0.9m、1.2m、1.5m、1.8m,

(2)水平桁架的组装要根据爬架平面图的水平模数进行选件组装,其水平模数间距也就是上部脚手架的立杆柱距。

(3)水平桁架连接节点利用M20×40螺栓连接,螺栓插入由里向外,螺母确保拧紧。

(4)未利用定型杆件连接的水平桁架,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搭设,其上、下弦杆、斜杆搭设双钢管。

(5)单根横杆水平偏差≤10mm、直线段的横杆累积水平偏差≤30mm;水平桁架内排架应平行于建筑物外墙,纵向垂直度≤50mm。

(6)利用水平尺检测水平桁架水平及垂直,利用水管检测远距离跨度间水平,对不符合水平要求处,在中间框架、立杆下面加垫木方或先期使用可调托撑进行调整。

6.5附着支承结构的安装

(1)穿墙螺栓、附墙导向座的安装:

检测预埋孔位置正确后,安装穿墙螺栓。

墙体内側安装垫板,预紧梯形螺纹特制螺母;墙体外侧安装附墙导向座和防坠杆座组件,导向座、防坠杆座组件中心线与导轨及预埋孔中心线对齐,水平偏差≤30mm。

导向座和垫板必须贴实墙体后,方可拧紧穿墙螺栓螺母。

穿墙螺栓禁止漏装、虚装;后垫板垫实结构;螺母必须拧紧,拧紧力矩40~65N·m禁止松动。

(2)可调拉杆安装:

先固定附墙导向座,可调拉杆与导向座之间利用销轴连接(注意,销轴必须正确安装开口销);可调拉杆与导向座的连接必须用专用销轴。

6.6提升座的安装

每套爬升机构安装一套提升座,提升座安装于主框架立杆之间。

6.7提升钢丝绳的安装

(1)材料规格配置

规格

单套爬升机构配置数量

提升钢丝绳

Φ206×37

1根

(2)提升钢丝绳的安装

提升钢丝绳从底座的滑轮穿过,将钢丝绳嵌入滑轮槽中并保证滑轮转动,一端挂于附墙导向座上,另一端挂于电动葫芦下吊钩上,电动葫芦挂在提升座上。

6.8绳卡的安装

(1)材料规格配置

名称

规格

数量

间距

提升钢丝绳

Y20

4个/端

120~150

(2)安装要求:

1.绳卡安装方向一致;

2.绳卡安装U型一端卡钢丝绳绳尾一端;

3.间距要符合要求;

4.绳卡螺栓、螺母应拧紧。

6.9电器控制系统安装

(1)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必须有电工完成,电工需持证上岗。

(2)电缆线固定安装于爬架外侧横杆下面且主电缆线分布于同一步高内,分片处主电缆线预留长度应满足提升一层高度,电缆线接头必须利用绝缘防水胶布绑扎牢固;接线应牢固可靠,避免虚接、漏接;

(3)电控柜应满足接零及漏电保护等安全要求;接线盒固定于架体节点;

(4)爬架避雷方法采用与建筑结构接地连接的方式;

(5)电动葫芦安装于提升座上安装防尘防雨罩,电动葫芦链条要保持清洁润滑,下吊钩调到底处时链条不得翻链、扭接。

特别注意不得翻链,检查时从链条一端顺到下钩;要防止扭链,以保证葫芦下钩转动灵活。

7.钢管脚手架搭设

爬架除水平承力桁架和竖向主框架以外架体搭设钢管脚手架。

按照爬架施工组织设计的平面图、立面图设计位置搭设脚手架。

所用材料:

钢管《低压流体输送焊接钢管》(GB/T3091-2008)

扣件《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

7.1立杆搭设要求

(1)立杆搭设起点为水平桁架立杆点,立杆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

(2)立杆钢管使用最大长度6m。

(3)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临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立杆应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大于60mm;多根立杆应平行,平行度偏差不大于100mm。

7.2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搭设要求

(1)纵向水平横杆宜设置于立杆内側,其长度不应少于3跨,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接。

(2)纵向水平杆接长时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分布,相邻两根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距离不宜大于柱距离1/3。

使用木脚手板,纵向水平杆设置于横向水平杆下,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

(3)每一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必须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其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4)操作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架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柱距的1/2。

(5)操作层上横向水平杆应伸向结构并距结构200mm;外伸长度不宜大于架体宽度的0.4倍同时不得大于500mm,否则应采取加强措施,如可采取斜拉或斜撑于架体立杆的方式进行卸荷。

(6)操作层外排架距主节点600mm和1200mm高度处各搭设一根纵向水平横杆作为防护栏杆;在水平桁架顶部距主节点300mm高度处搭设一根纵向水平杆。

(7)内外大横杆应水平、平行,某直线段水平偏差不大于30mm。

主节点小横杆必须设置,禁止漏装,用直角扣件连接。

7.3内外剪刀撑搭设

(1)外剪刀撑从水平承力桁架下弦杆立杆处搭设至爬架顶部,利用旋转扣件与立杆扣接,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大于4跨或6m,斜杆与地面夹角应该在45°~60°之间。

(2)内剪刀撑按照爬升机构跨度设置,自提升滑轮组件侧立杆搭设至相邻爬升机构上导轮组位置。

(3)剪刀撑斜杆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采用3个旋转扣件,端部扣件盖板边缘具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4)剪刀撑搭设应随主体,与纵向和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

7.4扣件安装注意事项

(1)扣件规定必须与钢管直径相同。

(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

(3)扣件安装时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

(4)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5)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不应小于100mm。

8.防护搭设

8.1架体底层防护

爬架底层有钢管做刚性内挑,内挑后离结构外檐不得大于200㎜,在内挑上满铺脚手板。

8.2脚手板及挡脚板的搭设

(1)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50mm厚)。

(2)结构施工时,脚手板操作层四层,分别在架体第一步、第四步、第六步和最上面一步。

(3)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并保证铺设牢固,离墙距离底层不大于200mm,另外两层根据施工需要尽可能不大于300mm。

(4)脚手板搭接时,接头必须支承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伸出横向水平杆长度不应小于100mm,接缝不大于10mm、脚手板端头利用钢筋或铅丝固定于支撑杆件上。

(5)爬架底层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其缝隙小于5mm。

(6)在操作层外排架处,利用木板搭设挡脚板,其高度为180mm。

彩条腰带挡脚板,设置于外排架安全网外侧。

挡脚板应垂直于脚手板、高度一致,对接缝设置于立杆处,利用铅14#以上钢丝与立杆固定。

(7)架体离墙距离大于500mm应按照内挑防护示意图的要求进行内挑,然后在上面满铺脚手板。

8.3翻板制做

(1)在爬架最底层内排架与结构外缘之间制做安装翻板,在中间层和最上面操作层内排架与结构外缘之间挂水平网。

(2)翻板一般利用胶合板制做,利用标准件(合页)或自制加工的铰链连接。

(3)制做翻板时,要依照建筑结构外形,分块制做,遇滑轮组件及立杆时,制做凹槽。

(4)翻板应连续设置,拼缝及与脚手板和建筑物的间隙应小于10mm,翻板水平夹角应控制在30°~60°,翻板与脚手板搭接长度不小于100㎜

(5)翻板制做安装时间可在爬架第一次提升后。

8.4安全网铺设

(1)安全网使用2000目/100㎝2以上的密目安全网。

(2)架体外排架内側必须铺挂密目安全网。

(3)爬架底层脚手板下面铺设密目安全网兜底。

(4)顶层和中间层脚手板层架体内排至结构处张挂水平网。

(5)铺设安全网必须绷紧、平滑、无缝隙(间隙不大于20mm),架体转角处利用钢筋绷网。

8.5架体断片端头防护搭设

(1)在架体断片处制作活动翻板,架体在施工状态时翻板保持封闭,翻板共设四层,分别设在脚手板铺设层。

(2)操作层断片处在0.9m高处搭设一道拦腰杆,拦腰杆及小横杆距建筑物一端要小于200mm。

(3)断片处须张挂密目安全立网进行封闭;两片架体之间须用小横杆连接。

(4)架体提升前,须解除安全立网、连接小横杆,翻板翻起并固定,架体提升到位后及时恢复以上部件。

8.6爬梯搭设

(1)爬梯应设置在爬架提升跨度较小的跨度。

(2)利用钢管扣件进行搭设,搭设角度在30~50度。

(3)爬梯必须两侧搭设扶手杆。

9.爬架正确操作

爬架在遇五级(含五级)以上大风和大雨、大雪、浓雾和雷雨等恶劣天气时,禁止进行升降和拆除作业,并应预先对架体采取加固措施。

夜间禁止进行升降作业。

9.1爬架升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