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创奇学校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山西省忻州市创奇学校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市创奇学校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忻州市创奇学校学年高一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高一第一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三国演义》为我国家喻户晓之古典小说名著,然其成书过程,却经历唐、宋、元数代,历五百余年。
晚唐李商隐《娇儿》诗云:
“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可见晚唐已有说“三国”之“说话”。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有“说三分”之专题,霍四究即是当时说三分之专家。
到元至治年间,虞氏《新全相三国志平话》就开始有“说话”的刻本,即“话本”了。
所谓“全相”者,即是有全部图像也。
也即是说,到了此时,已经有三国故事之人物画了。
②另一方面,在金代已经盛行三国戏,如“襄阳会”、“赤壁鏖兵”等就是当时的剧目。
而三国戏到元代便更盛。
著名的剧目有“关大王单刀会”、“隔江斗智”、“连环计”、“诸葛亮博望烧屯”、“关张双赴西蜀梦”等。
这又说明三国故事人物已经在舞台上出现。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元《全相三国志平话》的故事人物插图是上图下文,图的位置只占三分之一的版面,到明代万历年间雕虫馆《元曲选》,就用整幅的插图了,而且刻工精良,构图严整。
这一发展过程,说明三国故事从口头到书面,又从书面到图绘,诚所谓踵事增华。
应该说,明代的木刻插图从艺术角度看,也是高水平的,应该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
③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三国演义》的人物画始终没有像陈老莲的《水浒叶子》一样风靡于艺林。
现在一提起陈老莲的《水浒叶子》,可以说在艺术圈内无人不知。
在陈老莲当时,估计不仅仅是艺术圈内,当是社会的普遍喜爱,因为“叶子”(纸牌)本身就是群众性的娱乐工具。
可惜《三国演义》在人物绘画造型上,始终没有出现像陈老莲的《水浒叶子》这样的高峰,这是历史留下来的空白。
④吾友汪观清先生,近作《三国演义》绣像五十幅,故事十幅,结构精严、形象生动,于三国群英,个个赋予个性,即使小儿观之,亦可辨其为刘、关、张、赵、马、黄或孔明、周瑜、孙权、曹操也。
其所绘战争场面,或舳舻千里,或骏马嘶鸣,如见当阳之尘土,如观赤壁之烈火,如闻西城之琴韵。
⑤咦!
昔年三国之纷争:
茅庐之擘划,三分之筹策,隔江之用计,六出之忠贞,五丈之遗恨,吾一一于纸上得矣。
于是乎益信吾友汪观清先生之妙笔神技,能致神于千载之上也。
⑥《三国演义》得此妙绘,则千年之历史空白至是而得补,从此,陈老莲亦不得专美于前矣。
1.下列对文中前三段所出现的“概念”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说话”,相当于今之“说书”,是艺人在群众中表演的口头艺术。
B.“话本”,是“说话”艺术的稿本。
C.“叶子”,画有一定图案的纸牌,是当时一种群众性的娱乐工具。
D.“全相”,全用图像而不用文字来表现故事情节。
2.下列对文中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引用了李商隐《娇儿》诗,说明了当时有关三国内容的故事到处流传,连小孩子都在讲述三国故事里的人物特点。
B.“说三分”是指评说汉末魏、吴、蜀三国三分天下之事,霍四究是当时评说三国三分天下的专家。
C.通过汪观清的绘画,我们可以清晰了解三国纷争的很多故事。
D.陈老莲独立创造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工具“叶子”。
3.以下对文意进行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全相三国志平话》的出现,表明三国故事不仅由口头流传走向了文字记载,并且由书面走向了绘画。
B.《三国演义》的人物绘画未能像《水浒叶子》一样风靡于艺林,流传于后代,
作者深以为可惜。
C.金代上演了大量的三国戏,如“关大王单刀会”等。
D.汪观清先生所绘的《三国演义》,人物形象鲜明,连小孩子都能辨出画中所绘人物是关羽还是张飞、是孙权还是曹操;所绘战争场面给人如临其境的感觉,因而它不仅填补了千年的空白,还将长期流传。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夜役而出 缒:
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
B.敢以烦执事 执事:
办事的官吏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
使……缺,损害
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3分)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
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D.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6.翻译下列句子。
(5分)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分)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2分)
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荆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轲曰: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樊於期乃前曰:
“为之奈何?
”荆轲曰: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略:
掠夺,夺取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
诚信,信用
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
重金征求
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
狠毒,刻毒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B.太子丹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向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既有意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
C.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D.荆轲赴秦刺杀秦王就必须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关键。
这段描写表现了荆轲的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而樊於期就显得头脑简单,过于轻信。
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1题。
城东早春
杨巨源(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春兴
武元衡(唐)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0.这两首诗都写了春,从时间上看有什么不同?
请分别说明理由。
(4分)
11.从诗歌表达的情感看,两首诗有何不同?
请分别陈述理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②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
③像我一样地,________________,冷漠,凄清,又惆怅。
④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
⑤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吃 饭
王琼华
“我是陈宝山,老部长,您还记得我吗?
”
快下班时,一个电话让我呆了一下,便想起了这个陈宝山。
几年前,我曾到一个叫陈家岔的村里蹲点扶贫,有一个帮扶对象叫陈宝山,一听手机里的声音就知道是他。
陈宝山当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是他这名字挺好,可家里境况太不好了。
帮扶一年后,他这家还是村里一个贫困户。
我回城里时很真诚地跟他说:
“以后有什么困难,还可以直接来找我。
”
看来陈宝山没忘记我这个交代。
也正是这样,我走出办公楼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请陈宝山吃一顿饭,因为我也记得陈宝山当年说过的一句话:
“这人呐,一日三餐都有一碗饱饭吃就好。
”我摸透了他的脾气,在进城路上他肯定不会掏钱吃饭的。
看到陈宝山时,我怔了一下。
哎哟,这陈宝山今天还穿了一件西装。
这大概又是哪个好心人救助的吧。
还不错,进城来找人知道换一件体面的衣服。
我说:
“宝山,我们先吃饭去。
”
“好的,我已经订了包厢。
”
“你订了包厢?
”
他点点头说:
“在粤港大酒店。
我问过人,那里的海鲜做得最地道。
”
“哈哈哈,想吃一回海鲜?
行啦,我请你吃一回海鲜。
”我不好断了人家的念头。
都知道,全城要数粤港大酒店吃饭价位最高。
看来这陈宝山真要把海鲜当泥鳅吃。
也许陈宝山看出了一点什么,马上咧嘴一笑:
“今天是我请您吃饭。
”
——“好啊,你请客,我埋单!
但这话我没说出口,因为他把我扯进了一辆小车,还是奔驰。
接着,陈宝山很熟练地把车子开动起来。
他见我一头雾水,便爽朗地说:
“这车子是我挖到的。
”一番交谈,我才知道陈宝山现在成金矿老板了。
这让我立即警觉起来。
平常,我最不喜欢跟这老板那老板打交道,看来陈宝山这顿饭也不是要让我白吃的,他肯定知道我一句话能让他把矿挖得更好。
陈宝山敬了我三杯酒后,见他还是没说出这进城请吃饭的原因,我便问:
“宝山,要我帮什么忙呢?
”
“没忙要您帮。
”
“怎么啦,宝山要灌醉我才说实话?
”
“我灌不醉您,这种地方牌子的酒我本来就喝不惯。
不过我打听过了,您喜欢喝这牌子的酒。
”
我暗暗噢了一声,有点自嘲起来:
“没事还这么用心请我吃饭?
你这宝山,肚子里还真能憋住话呀。
”
“我这人就是这脾气,半句话也憋不住,肚子里能憋住的就是一泡尿。
”
我哈哈大笑,没想到陈宝山有钱了也变得这么会说话。
于是,我便回敬了三杯。
见他有些醉意了,我又问:
“说吧,有什么事跟我直说。
”
“没事没事,我来城里就是请您这恩人吃顿饭。
”
一直到吃完饭,陈宝山也没有说什么事。
难道他也了解我做人的脾气吗?
当他开车把我送回办公楼时,我还是问:
“宝山,如果真有事,就说出来吧。
看到你能赚钱了,我心里挺高兴的。
”
“真没什么大事。
”
“没大事,那就有小事?
”
“您也知道,在村子里没人看得起我。
我就是挖了一窖金子,他们也不正眼看我。
村里人都敬重您,您是大领导,心肠挺好,人家还说,您这人挺随和,但不随便,听说我们县里头头来请您吃饭也没请动您。
看看,能让您吃我一顿饭,我陈宝山这脸面当然风光了。
嘿嘿,村里村外还有哪个老板能请动您呢?
”
看到陈宝山得意的样子,我倒发呆了。
没想到今天有钱的陈宝山会怀揣这么一种心态。
想当年,他蔫头耷脑当人家的跟屁虫也没吭上一声……
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二段写了“我”以前与陈宝山交往的情况,这属于插叙的叙述方法。
B.小说第二段的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C、陈宝山利用“我”的热心得到了与“我”吃饭的机会,借以抬高自己的身价和地位,并为自己的得计而自鸣得意。
D、陈宝山利用“我”的地位和声誉来为自己赢得脸面上的风光,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情。
14.文中说“难道他也了解我做人的脾气吗?
”从全文来看,“我”在“做人”方面有什么“脾气”?
(5分)
15.如何理解“看到陈宝山得意的样子,我倒发呆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6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刘文典:
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①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②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
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
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
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
“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
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
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
”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③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④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
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
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
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
有学生追忆:
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⑤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
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
“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
”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
“高见甚是。
高见甚是。
”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⑥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
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
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
“保存国粹要紧!
保存国粹要紧!
”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
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
“你跑什么跑?
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
你替谁跑?
”
⑦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
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
“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
”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⑧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
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
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
“大学不是衙门。
”
⑨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
之前刘氏曾有豪言:
“我刘叔雅(“叔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
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
”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
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
“你就是军阀!
”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
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⑩后人赞曰:
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
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16.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界,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魏晋风度”。
B.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沈从文。
C.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到安徽大学去视察,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见面时因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介石很是不满。
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D.文末引用辛弃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表明了作者对这位拥有大学问、真性情的学者的追怀与赞慕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刘文典这样的学者的叹惋。
17.刘文典作为一位“真狂徒”,他的“狂”在文中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
(6分)
18.刘文典在学界享有“活庄子”的美誉,根据传记内容,概括他被称作“活庄子”的原因。
(3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专家认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茶叶中即使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也会农药含量极低,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B.1979年6月,中方正式向日方提出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的设想,首次公开表明了中方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立场。
C.“网络水军”通过雇佣大批人手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产品的目的。
D.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21.填入下文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3分)
认真阅读的结果,不但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_____________。
于是收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无足取的,自己才会渐渐地成长起来。
A.也随时会发现粗劣的瓦砾B.还会发现价值连城的钻石
C.还常常会发现粗糙的砂砾D.也不免会发现令人遗憾的败笔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5分)
广东惠州救助站致信市民勿施舍乞讨者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惠州市救助管理站当地网站发帖——《致市民的一封信》,呼吁市民主动劝导流浪、乞讨者到救助站求助,不要向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施舍钱物。
信中介绍,惠州是一座历史名城,然而,在街头随处可见的流浪乞讨现象与城市形象很不和谐。
只要市民不直接施舍街头流浪乞讨者,街头的流浪乞讨现象将大大减少,这将净化惠州市的市容市貌,改善市容环境,惠州也将更加美丽。
你如何看待救助站致信市民呼吁不要施舍乞讨者这种行为?
请简要陈述理由。
(要求:
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23.仿照下面例句,续写两句话。
(6分)
兰因春而存在,而春也因有了兰的幽美,才多了些温煦,少了些清寒;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主人要出门,托黄狗代管家里的事。
黄狗决定负起责任来,把管家的事做好,不辜负主人的委托。
黄狗到磨房里,对驴子叫道:
“拿点精神出来,动作快一点!
”驴子生气地回答说:
“我不能走快,快了,磨出来的面粉就很粗,主人会怪我的。
”黄狗说:
“别找理由辩解,就照我说的干!
”在厨房里,黄狗看见猫正守在老鼠洞口便训斥到:
“你老蹲着干啥?
要主动进攻嘛。
”猫问:
“老鼠没出来,怎样进攻?
”狗说:
“你怎么不想想我们怎样跟着主人打猎?
我们大声叫,拼命跑,一直把野兽从洞里赶出来。
这么办才对嘛!
”猫回答说:
“逮老鼠可不能那么办。
”黄狗说:
“不要推三阻四的,我有经验,我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
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2018高一第一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3分)(从第二段第四行可知,“全相三国志平话”并非没有文字)
2.D(3分)(原文第三段并没有提到“叶子”为陈老莲“独立创造”的信息,只是提到了陈老莲和《水浒叶子》的关系。
)
3.C(3分)(“关大王单刀会”是“元代”作品而不是“金代”作品。
第二段在第二行说到“三国戏到了元代便更盛”时举了“关大王单刀会”等例子。
)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4.C(行李:
出使的人)
5.C。
(“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不正确。
)
6.①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
(注意“鄙”“远”“君”)(3分)
②(现在它)已经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要扩张西部的疆界。
(注意“封郑”“肆”)(2分)
7.【答案】B。
(信:
凭信之物,信物。
)
8.【答案】D。
(D项,有误,更突出荆轲的义薄云天、视死如归、深谋远虑,机智沉着;樊於期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
9.【答案】既然如此,那么将军的仇就报了,并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洗雪了。
(注意“然则”“见陵”、句意表达各1分)(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10.《城东早春》写了初春之景。
(1分)《春兴》写了暮春之景。
(1分)《城东早春》绿柳新萌,其色嫩黄,“才”字“半”字,都在暗示其“早”,用细节写出了早春之柳的风姿。
《春兴》写了暮春之景。
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
诗中描绘了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景象。
(2分)
11.《城东早春》写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2分)前两句写早春景色的清新可喜,环境的清幽;后两句写芳春时喧嚷若市,表现对于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1分)
《春兴》羁泊异乡的情怀,乡思的深切。
(2分)前2句因落花流莺触动了羁泊异乡的情怀。
后2句写春风特别多情,把乡梦送到故乡,流露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悦,透露出乡思的深切。
(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2.答案:
①怅寥廓 ②忆往昔峥嵘岁月稠③默默彳亍着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⑤为变徵之声(每空1分,错字不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13.(3分)D。
(D项是“‘我’”意料之外的事情,而非“‘我’”意料之中的事情。
)
14.(5分)①热情,②直率,③真诚,④心肠好,⑤信守承诺,⑥乐于助人、真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⑦坚持原则,随和但不随便。
⑧坚持操守,洁身自好。
最不喜欢与这老板那老板打交道,不愿与下边县里的头头有工作外的交往。
(答对一个方面给1分,有5点即可为满分。
)
15.(6分)①“我”既为知道了陈宝山请吃饭的目的和看到他达到了目的后的得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