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3150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学习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配套K12学习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配套K12学习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配套K12学习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配套K12学习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学习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0.docx

《配套K12学习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学习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0.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K12学习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0.docx

配套K12学习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0

第10讲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一、选择题

(2018·天津河西区一模)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地质历史上生物、构造及其活动情况。

下图为某地质勘探队员绘制的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

据图完成1~2题。

1.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的地质时期是(  )

A.古生代前期

B.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

C.新生代后期

D.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岩石没有生物化石,为变质岩

B.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

C.丙处岩石由岩浆上升冷凝而形成

D.丁岩层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解析:

第1题,图中断层切断了含有恐龙化石的岩层,但未切断含有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于这两个岩层之间,即中生代和新生代之间。

第2题,甲处岩层侵入沉积层中,为侵入型岩浆岩;乙下面的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岩层)表面有被侵蚀的痕迹,说明在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丙处岩石形成于侵入岩周围,属于变质岩;丁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属于沉积岩,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答案:

1.D 2.B

(2018·湖南师大附中模拟)读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图1)、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图2)和花岗岩地貌景观照片(图3),完成3~4题。

  

3.图1中甲、乙之间区域(  )

A.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地

B.岩层向下弯曲

C.可能存在石油、天然气

D.肯定不存在生物化石

4.图3为甲地照片,该景观的岩石类型最有可能为图2中的(  )

A.a  B.b

C.cD.d

解析:

第3题,根据甲、乙之间区域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判断,该区域地质构造为岩层向上拱起的背斜,但该区域有河流流经,应为河谷,A、B错;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C对;根据图示信息无法判断甲、乙之间区域是否存在化石,D错。

第4题,根据图2中有三个箭头指向d判断d为岩浆,c为岩浆岩,则a、b为沉积岩或变质岩;图3中花岗岩为岩浆岩。

答案:

3.C 4.C

(2018·河北百校联考)研究地质构造,可以科学地推断地层形成过程与地貌的关系。

下图示意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

据此完成5~6题。

5.对岩石①、②、③形成的先后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6.对岩石②形成后,地质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浆喷发→地壳下降→深海沉积→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

B.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堆积→水平挤压

C.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堆积作用

D.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岩浆喷发→水平挤压→堆积作用→外力侵蚀

解析:

第5题,岩层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据图可知,岩层③在岩层①、②的下面,所以岩层③最早形成,①曾经是个火山口,被后来形成的②层覆盖。

第6题,据图可知,②上面有很厚的沉积物,说明其形成后曾经历过地壳下沉,沉积物沉积,后来地壳上升加上受到水平挤压,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到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后来由于堆积作用,形成了松散的沉积物。

答案:

5.D 6.C

(2018·开封一模)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塞布尔岛到处是细沙,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水深2~4m,因每年平均移动100m而为人称奇。

下图示意塞布尔岛位置。

据此完成7~8题。

7.塞布尔岛由(  )

A.板块挤压形成

B.珊瑚虫遗体堆积形成

C.河口泥沙堆积形成

D.洋流挟沙冲积形成

8.塞布尔岛的移动方向是(  )

A.向东B.向西

C.向南D.向北

解析:

第7题,板块挤压形成的岛屿位于板块的交界处,而塞布尔岛位于美洲板块内部,A错;珊瑚岛是由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的,面积不大,地势低平,由于珊瑚虫生活在温暖的浅海环境,所以珊瑚岛大多位于热带地区,而塞布尔岛位于北温带,B错;由图可知,塞布尔岛并不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所以不可能是河口泥沙堆积形成的,C错;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可知,塞布尔岛位于洋流流经的海域,由题干中“塞布尔岛到处是细沙,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可知,该岛是由洋流挟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冲积岛,D对。

第8题,根据大洋表面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在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形成顺时针流动的大洋环流,而塞布尔岛恰好位于该大洋环流中自西向东流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经过的海域,所以该岛的移动方向为向东。

答案:

7.D 8.A

(2018·郑州模拟)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

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坡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

读图回答9~10题。

9.①坡是(  )

A.迎水坡,流速快

B.迎水坡,流速慢

C.背水坡,流速快

D.背水坡,流速慢

10.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是(  )

A.①坡和②坡B.③坡和④坡

C.①坡和③坡D.②坡和④坡

解析:

第9题,图示①坡后期沙波剖面高于前期沙波剖面,说明是堆积坡,依据材料可知该坡为迎水坡,因坡面阻挡而水流较慢,泥沙堆积。

第10题,图示②④两坡后期沙波剖面低于前期沙波剖面,说明以侵蚀为主。

答案:

9.B 10.D

(2018·淮南模拟)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

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

下图为全新世(11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

据此完成11~13题。

11.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C.风力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D.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12.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海平面相对于陆地(  )

A.呈上升趋势B.基本稳定

C.呈下降趋势D.反复升降

13.如此后海平面显著下降,则图中(  )

A.沙坝向陆地方向推移

B.潟湖的盐度逐渐降低

C.沙坝向海洋方向推移

D.潟湖受侵蚀水深增大

解析:

第11题,图示a位于陆地河流入海口处,则该三角洲应是河流泥沙堆积而成;b位于潮汐通道处且三角洲由外海向潟湖发展,则应是外海涨潮时海浪堆积而成。

第12题,图示岩层沉积物由下向上依次为沼泽沉积、潟湖沉积、沙坝沉积和浅海沉积,说明该处由沼泽逐渐演变为浅海,则海平面不断上升。

第13题,海平面显著下降,则通过涨潮进入潟湖的海水会逐渐减少;同时陆地水体进入潟湖后,潟湖水体不断流入外海,必然使潟湖水体盐度降低。

答案:

11.D 12.A 13.B

(2018·新乡调研)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凹坑,我国珠江口庙湾岛上的花岗岩风化坑极为典型,它多出现在裸露的巨大砾石顶部及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岩石面上。

研究者在凹坑内发现岩石的长石经外力作用,其钙、钾等元素流失,并向黏土矿物转化。

图1示意风化坑剖面,图2示意地壳物质循环。

据此完成14~16题。

14.岩石按成因分类,庙湾岛的风化坑属于图2所示的(  )

A.①类岩石B.②类岩石

C.③类岩石D.④类岩石

15.形成庙湾岛风化坑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物理风化B.化学风化

C.流水侵蚀D.海浪侵蚀

16.在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岩石面上易形成风化坑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利于潮水涨落,加速海浪侵蚀

B.有利于凹坑积水,促进化学风化

C.有利于风化物迁移,增强流水侵蚀

D.有利于吸收太阳辐射,加快物理风化

解析:

第14题,根据材料可知,庙湾岛上的风化坑岩石是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

依据图2判断,①为侵入型岩浆岩,②为喷出型岩浆岩,③为沉积岩,④为变质岩。

第15题,根据风化坑的概念可知,其是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再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化学元素流失及矿物类型的转化可以判断,该风化坑的形成主要是化学风化作用的结果。

第16题,由图1可知,坑口是有水渍线的,且由风化坑概念可知,风化坑是积水风化作用的结果,因此在风化坑的形成过程中必须有积水,而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岩石面有利于在坑内保存积水。

答案:

14.A 15.B 16.B

二、综合题

17.(2018·东莞质检)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松恩峡湾是挪威最大的峡湾,也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湾,全长达204km,最深处达1308m。

下图示意松恩峡湾的位置及形成过程。

材料二 有旅游者这样描写松恩峡湾:

刀剁斧劈般的千米绝壁之下,一道强劲的碧水将群峰劈开;极险的悬崖公路有着骇人的名字——“山妖的阶梯”;瀑布从冰雪覆盖的山巅飞身而下,农庄镶嵌在陡壁上,彩虹飞架。

材料三 公元8-11世纪,维京海盗在松恩峡湾一带迅速发展,一度让欧洲人闻风丧胆,造就了峡湾人心中一段无比骄傲的历史,但在关于挪威峡湾的世界遗产情况报告中提到——目前峡湾的生存环境异常艰险困苦。

(1)说明松恩峡湾的形成过程。

(2)分析松恩峡湾附近古代海盗猖獗的地理原因。

(3)为改善峡湾人生活,有人提出大力发展峡湾旅游,你认为是否可行?

请说明理由。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冰川侵蚀形成谷地,后来气候变暖使冰川消退,海水入侵淹没谷地,形成峡湾。

(2)当地热量不足,地形陡峭,不利于农业生产;而当地的峡湾地形、森林、造船技术等都有利于海上活动;西欧过往贸易船只多,易成为抢劫对象。

(3)如果认为可行则从观赏价值、增加就业岗位、邻近消费市场等方面回答;如果认为不可行则从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来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水入侵淹没谷地,形成峡湾。

(2)纬度高,热量不足,地形陡峭,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发展受限;受北大西洋暖流和冰川侵蚀的影响,沿岸多优良港湾;森林广布,为造船提供了丰富的原料;陆上交通闭塞,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西欧沿海地区过往贸易船只较多。

(3)可行。

峡湾风光优美,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发展旅游,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收入;靠近欧洲经济发达地区,消费市场广阔。

或不可行。

地形陡峭,缺少必要的旅游设施建设场地;交通不便,接待能力有限;纬度高,适合旅游的时间较短;常有雪崩或落石,安全性较差。

高考大题·命题探源

主题探究

(一) 天气与气候

纵观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综合题命题点分布可知,以天气和气候为主题的综合题有2015年全国卷ⅠT37和2013年全国卷ⅠT36。

2015年全国卷T37以青藏铁路建设为背景,以青藏铁路沿线等温线图、路基两侧热棒照片及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和相关文字材料为载体,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有气温分布特点、原因及对冻土层分布的影响,大气和地面受热原理及应用等。

2013年全国卷T36以我国西南地区的区域等高线图和文字材料为载体,侧重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有气温高低的成因分析,天气特征的描述、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的分析等。

高考对天气和气候主题的考查仍会以区域图文材料为载体,侧重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相关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和能力如下:

(1)运用大气、陆面、水面的受热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以区域等高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和其他统计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征、成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以区域的天气统计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天气特征、气象灾害和大气环境问题。

(4)以区域图、统计图等材料为载体,考查气候特征、成因及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5)以区域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气候变化的原因、危害、影响及防治措施。

(高考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

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

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解析:

(1)主要从地形着手分析。

由图a、图b可知,攀枝花位于金沙江谷地中,地势较低,且经常受下沉气流增温作用的影响;再加上攀枝花北有高大山脉阻挡寒冷的冬季风,故1月份气温较高。

(2)从位置、地形等方面推测。

攀枝花纬度低,且位于谷地中,冬季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干燥气流影响,降水少,但气温较高;受下沉气流影响大,晴天多;受高大山脉阻挡的影响,风力较弱。

(3)“避寒之都”不仅要求冬季不寒冷,还要考虑环境清洁优美。

而攀枝花是钢铁工业城市,大气污染较重,且是谷地地形,空气流通不畅,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净化。

答案:

(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3)论据:

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

(2018·邯郸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奥伊米亚康位于东西伯利亚地区,因迪吉尔卡河上游,气温年较差达101.8℃,是世界最冷的永久定居点,北半球的寒极就在这里。

当地居民生活幸福,以长寿著称于世。

居民的食物以鱼、马肉和奶制品为主,还会采摘野生浆果补充营养。

这里的房屋建筑为木质结构,房子特别厚实,门窗有四五层。

这里有“三大怪”:

屋子木桩上面盖(木桩深埋地下,木屋与地面最少有0.9m的间隔);水管不埋露在外;汽车启动直线开。

(1)分析北半球的寒极在奥伊米亚康而非北极点的原因。

(2)从地理角度分析奥伊米亚康居民普遍长寿的原因。

(3)推测奥伊米亚康“三大怪”的成因。

答案:

(1)奥伊米亚康地处东西伯利亚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处于山地环绕的盆地之中且地形北低南高,南下冷气流至此抬升积聚,使盆地内部更加寒冷;北极点地

处北冰洋,海冰覆盖,海冰(水)比热容大,(并有热量从冰下传向冰上的低层空气),致使冬季气温比奥伊米亚康高。

(2)严寒能杀死细菌,空气洁净(无明显环境污染);当地存在富有营养而健康的饮食(以及纯净的水);保有传统的生存方式,生活压力小(或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

(3)屋子木桩上面盖:

防止室内热气融解冻土地基,发生房屋倒塌;水管不埋露在外:

冻土深厚,无法在地下开挖管线(水管沿线有加热设施以防冻);汽车启动直线开:

防止因道路结冰而出现汽车打滑或侧翻,防止极端低温带来的汽车零部件损坏而产生故障。

高考大题·命题探源

主题探究

(二) 河 流

纵观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综合题命题点分布可知,以河流为主题的综合题主要有2016年全国卷ⅡT36和2016年全国卷ⅢT36。

2016年全国卷ⅡT36以欧洲罗讷河流域等高线图和文字材料为载体,考查罗讷河的水文特征、河流的综合治理、恢复河流生态等问题。

2016年全国卷ⅢT36以南美内格罗河流域图文字材料为载体,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流域的人文地理特征(河上很少有桥)和流域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等问题。

两题均侧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高考对河流这一主题的考查仍会以流域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和能力如下:

(1)结合流域图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2)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流域存在的问题和流域综合整治的措施及效益。

(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016·高考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

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

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2)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

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下表。

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相应位置。

整治和开发目标:

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

阶段

时间

主要措施

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 

第一阶段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

①、

第二阶段

20世纪20-80年代

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

②、、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

恢复河流生态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解析:

(1)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河流补给水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不同河段的补给方式不同(罗讷河上游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其他河段以降水补给为主);气候特征不同(北部支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均匀,地中海沿岸支流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

(2)根据主要的治理措施判断,第一阶段对河道形状和分汊治理的主要目标是改善航运条件和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以治理其“野性”的特点;第二阶段梯级开发可加快水电开发和改善航运条件,整理河谷滩地可以促进土地的开发。

(3)成立国家唯一授权的机构,可以加强流域内各方面利益的协调,促进流域的综合整治和开发。

(4)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洪水峰值,同时可以恢复河流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答案:

(1)上游(瑞士境内):

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

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

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

(2)①改善航运条件 防洪 ②发电 改善航运条件 土地开发(防洪)(注:

填写顺序不分先后)

(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流的自然水文过程在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方面至关重要。

水流挟带营养盐、溶解气体、泥沙等物质向下游流动,是河流物理化学过程与地貌形成过程的驱动力。

同时,河流流量的变化将引发生物的生活行为,例如鱼类产卵、树种散布等。

图1为黄河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图中阴影部分)位置图,图2为黄河河口湿地典型植被生活史过程与河流水文过程关系示意图。

(1)简述高流量过程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

(2)据图分析河流流量变化对湿地生物生长的影响。

(3)推测黄河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曾经退化的原因。

(4)结合河流水文变化特点,提出修复黄河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建议。

解析:

(1)从示意图看,高流量过程,流量增加,水位上升,流速加快,挟带的泥沙量增加等。

(2)从图中发现流量变化的不同阶段对应生物生长的不同阶段,芦苇等在培育、发芽阶段需要水量较少,营养生长阶段需水量大,生殖后期、种子扩散阶段需水量减少等。

(3)由湿地退化可推断黄河径流量减少,径流量的减少有自然原因,更是上游用水量增加的结果。

(4)从图中可知,水文特征变化直接影响生物生长,近年来流量减少,导致湿地退缩。

修复黄河湿地生态系统,要通过人工调节。

答案:

(1)流量迅速增加且增幅变大,流速加快,水位升高;水体中溶解氧与营养物质增加;挟带的泥沙量增加等。

(2)河流流量的变化将影响湿地生态系统中植被的行为特征。

如芦苇在每年3月初开始发芽,5月中旬后,进入营养生长期,需水量大,8月中旬以后,芦苇进入生殖生长期,需水量降低。

4-9月是黄河河口水文过程的高流量时期,对应着河口典型湿生植被,如芦苇、翅碱蓬的发芽成苗、生长等关键阶段。

(3)上游人口增加,工农业用水量增加,导致下游流量减少,水位下降,甚至出现河流断流;水流挟带营养盐、溶解气体、泥沙等物质减少;湿地生物锐减,生态系统退化。

(4)借助黄河调水调沙活动,增加洪峰流量,使尽可能出现洪水漫滩过程;4-5月适当增大流量,促进湿地生物发芽生长等。

高考大题·命题探源

主题探究(三) 地形和地貌

纵观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综合题命题点分布可知,以地形和地貌为主题的考查没有单独出现过,只是在一些主题中渗透有关地形和地貌的考题,如2016年全国卷ⅠT36

(2)考查了冲积平原对茉莉花种植的影响,2016年全国卷ⅠT37

(1)考查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2015年全国卷ⅡT37

(1)考查了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2014年全国卷ⅡT36

(2)考查了地形对河流含沙量大小的影响,2013年全国卷ⅠT36考查了地形对气温和大气环境的影响等。

综合分析可知高考对地形和地貌这一主题的考查主要侧重于地形、地貌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上。

高考对地形和地貌这一主题的考查仍会延用前几年的命题模式,将地形、地貌渗透到其他主题中考查,其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如下: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典型地貌类型(如喀斯特地貌、冲积扇、三角洲、雅丹地貌等)和地形区的成因。

(2)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地形对气候、河流、植被、农业环境等要素的影响。

(2018·泉州考前适应性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壳运动及外力作用是影响黄河冲积扇沉积物剖面特征的主要因素,在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下,沉积物沉积的过程在时间上是连续的。

黄河冲积扇沉积的第四纪松散的土层厚达30~50m,其底层为分布稳定的粘土和粉质粘土,不易透水,其上为冲积形成的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的松散含水介质。

该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地势较高的冲积扇地带。

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决口改道。

图1为黄河冲积扇分布图及城市A和B一线冲

积扇剖面示意图。

图2为城市C附近理论与实际沉积剖面图。

(1)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简析黄河下游易决口的自然原因。

(2)描述冲积扇上城市A和B一线沉积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

(3)判断城市C附近岩层的沉积在时间上是否连续,并从地质作用推断其成因。

(4)分析山麓冲积扇有利于城市建设的自然条件。

答案:

(1)黄河由峡谷进入平原,比降减小,流速降低;泥沙堆积加剧,造成河床抬升,水位上涨;汛期河水水位上涨加剧,对堤岸压力增大,容易造成决口改道。

(2)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减小,自西向东沉积物厚度逐渐变小。

理由:

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

(3)沉积发生中断(沉积不连续),缺失了P1地层。

由于地壳运动,先形成的P1地层被抬升,风化剥蚀后,导致该地层消失,之后继续接受沉积。

(4)山麓冲积扇地势较高,不易发生洪涝灾害;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也便于城市规划建设;冲积扇地下水量大且易于保存;结构较松散的沉积层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地下空间资源,便于城市地下工程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