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通道台背回填施工方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2892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涵洞通道台背回填施工方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涵洞通道台背回填施工方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涵洞通道台背回填施工方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涵洞通道台背回填施工方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涵洞通道台背回填施工方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涵洞通道台背回填施工方案DOC.docx

《涵洞通道台背回填施工方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涵洞通道台背回填施工方案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涵洞通道台背回填施工方案DOC.docx

涵洞通道台背回填施工方案DOC

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平塘至罗甸段公路工程PLTJ-10标段

(K82+360~K92+421.612)

 

涵洞、通道台背回填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平罗高速PLTJ-10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一六年十月

目录

1.编制依据1

2.工程概况1

3、人员及机械设备安排2

3.1主要施工管理、技术人员详见下表;2

3.2机械设备3

3.3施工人员3

4、回填基本技术要求3

5、台背回填施工工艺4

5.1施工工艺流程5

5.2测量放线5

5.3基底和过渡段处理5

5.4基坑、台背回填6

6、质量保证体系6

6.1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责任制6

6.2质量反馈系统7

6.3质量控制主要措施7

7、安全、文明、环保措施8

涵洞台背回填施工技术方案

1.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50-2011);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5)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6)《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7年第1号);

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起止里程为K82+360~K92+421.612,全长10061.6m,本标段有31座涵洞和通道共1612横延米。

涵洞结构类型有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钢筋混凝土通道、波纹管涵。

平罗高速土建十标涵洞、通道数量统计表

序号

桩号

结构类型

孔径/孔数

长度

1

K83+730

钢筋砼盖板涵

1-2.0×2.5

74.87

2

K84+323

钢筋砼盖板涵

1-3.0×3.5

90.94

3

K84+840

钢筋砼盖板涵

1-4.0×3.0

24.50

4

K84+938

钢筋砼盖板涵

1-3.0×3.5

87.62

5

K85+040

钢筋砼盖板涵

1-4.0×2.5

26.5

6

K85+512~710K85+710

钢筋砼盖板涵

1-6.0×4.5

200

7

K85+550

钢筋砼盖板涵

1-2.0×2.5

49.5

8

K85+679

钢筋砼盖板涵

1-4.0×4.0

34

9

YK86+020

钢筋砼盖板涵

1-4.0×4.0

38.75

10

YK86+160

钢筋砼盖板涵

1-2.0×2.5

47

11

YK86+301

钢筋砼盖板涵

1-4.0×4.5

63

12

YK86+634

钢筋砼盖板涵

1-4.0×4.6

69.3

13

YK87+600

钢筋砼盖板涵

1-4.0×4.5

63.2

14

K87+842

钢筋砼盖板涵

1-3.0×3.5

62

15

K88+807

钢筋砼盖板涵

1-2.0×2.5

37.5

16

K88+940

钢筋砼盖板涵

1-2.0×2.5

40

17

K89+230

钢筋砼盖板涵

1-3.0×3.5

50

18

K89+530

钢筋砼盖板涵

1-2.0×2.5

36

19

K90+150

波纹钢管涵

1-Φ4

102.95

20

K90+410

钢筋砼盖板涵

1-4.0×4.5

64.8

21

K91+595

钢筋砼盖板涵

1-6.0×5

41.68

22

K92+565

波纹钢管涵

1-Φ4

498.13

23

CK0+160

钢筋砼盖板涵

1-4.0×3.0

12

24

LK0+230

钢筋砼盖板涵

1-4.0×4.0

23

25

CK0+280

钢筋砼盖板涵

1-2.0×2.5

22.50

26

EK0+140

钢筋砼盖板涵

1-2.0×2.0

19.00

27

GH1K0+047.62

钢筋砼盖板

1-6.0×5

38.94

28

EK0+620

波纹钢管涵

1-Φ1

21.25

29

EK0+893

波纹钢管涵

1-Φ2

13.00

30

EK0+980

波纹钢管涵

1-Φ3

14.00

31

EK2+190

波纹钢管涵

1-Φ4

19.26

3、人员及机械设备安排

3.1主要施工管理、技术人员详见下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责

1

刘博峰

项目经理

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管理工作

2

曹二方

项目总工

负责施工方案的设计及交底

3

吴基美

项目副经理

负责现场施工组织

4

吴强

质检负责人

负责现场质量控制,报验

5

张嘉麟

测量负责人

负责现场控制工作

6

李强

试验负责人

负责材料检验、试件留样工作

7

张伟

现场技术员

负责现场技术、质量控制

8

龙振轩

安全员

负责现场安全

3.2机械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8

2

推土机

4

3

压路机

4

4

装载机

4

5

小型夯实机

4

6

自卸车

10

7

全站仪

莱卡

2

8

水准仪

DSZ2

4

9

RTK

南方

2

3.3施工人员

1

工班长

2

2

技术工人

10

4、回填基本技术要求

4.1台背回填材料均应是透水性材料、轻质材料、无机结合料等,严禁采用有机土、腐殖土、垃圾、盐泽土等不合格填料,填料中不得含用树根、草皮等杂物。

4.2对于非片石或砂砾石的轻质材料、无机结合料等回填材料,要求粒径为5-10cm的匀细材料,按15cm分层填筑压实。

4.3台背填筑应顺应路线方向,自台身起,基础底部不小于3m,回填时必须两侧同时填筑,并应按设计宽度一次填足。

4.4涵洞、通道与填方路基连接处按1.5H+3(H为基础顶部到涵洞顶高度)设置过渡段,并应按设计做好纵向和横向防排水系统。

4.5涵洞台背回填填料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6%。

4.6台背回填必须和挖、填方路基有效搭接,纵向接缝必须设台阶,并应按设计做好纵向和横向防排水系统。

4.7回填材料应分层摊铺,压实厚度为15cm,压实度指标为96%,每50m²检测1个点,不足50m²时应至少检验1点,每点均应合格。

4.8回填的部位应及时排水,若无法排除积水时,则应采用片石回填,并在水中分薄层铺筑,直到回填进展到该处的水全部被回填的片石所掩盖并达到能充分压实的时候时,再进行充分夯实。

4.9基坑回填完成前加强安全围护措施,防止人员坠入坑内造成人员伤亡。

4.10技术准备:

(1)回填前确认结构物的强度满足回填要求,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2)确认回填原材料检验合格。

(3)确认试验室标准试验成果(包括填料的重型击实、CBR、含水量、颗粒分析等)。

(4)用油漆在回填部位台背竖直标出每层松铺厚度的红白相间控制线,线宽10cm,两线间距15cm。

 

5、台背回填施工工艺

5.1施工工艺流程

5.2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放出台背回填范围及标高范围。

使用白灰洒出台背施工范围。

5.3基底和过渡段处理

⑴填筑前应首先对施工范围内基底进行杂物和清表处理。

⑵台背回填与路堤衔接部分俗称过渡段,过渡段应采用反开挖施工工艺以避免其端部临空面压实不足的质量缺陷,过渡段长度应不小于1.5H+3m,反开挖后以1:

1.5坡度挖出接搭硬质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并向内横坡2%,且台阶必须要处于压实度合格的已经成型的路基上,否则台阶宽度必须延长到压实度合格的路基上,以保证台背填料与路基填料紧密结合。

5.4基坑、台背回填

⑴基坑、台背回填采用碎石土

基坑回填宽度为3m,应使用透水性材料回填至涵台结构物基础顶面高程,基坑回填压实度不得小于94%;台背回填各层压实度不得小于96%。

⑵台背回填时,填筑必须从涵洞两侧同时、对称、水平分层施工,禁止一侧填碎石土造成偏压。

回填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分层厚度宜为10cm-20cm,填料粒径宜小于50mm,压实作业采用压路机夯实,距墙身外边线50cm用小型夯机夯实,不得留有死角,分层压实厚度为15cm,压实度不小于96%。

用压路机施工时,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压实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碾压原则。

用22T压路机碾压,碾压方向应从两边逐渐压向中间,碾轮每次重叠宽度约0.5—1m。

涵洞两侧及靠边、翼墙部分和涵顶1.0m以内高度范围,采用轻型机械施工,并防止施工机械冲撞、推压结构物。

每层碾压结束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应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回填,否则应重新进行处理,直至符合要求。

⑶施工过程中要在涵、台背墙明显位置用红白油漆标注每层的分界线,并标上层次,以方便检查,每个涵洞划线位置不得少于4处。

在雨季回填时,填筑面应做成3%-4%的坡度,以利于排水。

6、质量保证体系

6.1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责任制

(1)质量目标是:

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5%。

(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责任制。

(3)质量责任制:

项目经理对整个工程负责,项目总工程师主管工程的质量控制,项目副经理协助总工师程进行各工程段的施工质量管理,各部门主管及现场工程师对现场施工质量具体负责,确保工程优质、安全、按工期完成。

(4)测量队在施工前对桩中心进行精确放样,在施工过程中做到重监控、勤量测。

(5)试验室要对回填料和压实度的各项指标进行控制,以保证台背回填各项指标符合施工要求。

6.2质量反馈系统

(1)项目经理部与监理及业主间通过电脑网络和电话,加强生产调度和质量信息的传递。

(2)建立信息报表,定期上报工序自检单、质量台帐等质量记录。

(3)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控,各种数据必须及时反馈至驻监办。

6.3质量控制主要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2)对施工班组实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存档备查。

(3)严格报检检验制度,项目部实行班组、项目部二级检验合格后报监理验收。

(4)各个工序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施工,保存完整详细的影像资料。

7、安全、文明、环保措施

7.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从制度上规范施工。

7.2建立持证上岗制:

进入现场安全员、质检员、试验员等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进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头戴安全帽。

7.3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各级领导和施工人员全员贯彻执行安全制度,形成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责任明确到个人。

7.4加强安全培训,确保安全生产投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举行安全演练以增强所有施工人员的应急水平。

7.5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规定,加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教育,提高全体施工人员安全文明施工意识。

加强各工序的施工管理,施工机具、设备、材料有计划的组织进场,多余的机具、材料及时运出现场,不用的机械设备及时退场。

每道工序作业完毕后必须清场,保持整洁不乱,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7.6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区,划分区域,明确管理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卫生符合标准。

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按平面布置规划定点存放,遵守操作安全规程,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安全装置可靠。

7.7处理好与当地人民群众的关系,积极参与当地精神文明建设。

7.8施工现场的废物专门收集在一起,不随地乱丢,废水、废渣排入指定的地方,最后一起清运到弃土场。

7.9建立、健全施工过程中环境管理体系和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7.10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知识教育,提高全员环保、水保意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7.11所有施工机械做好检修工作,尤其是废气的排放检测,必须符合环保部门废气排放检测标准。

不合标准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严格控制施工产生的噪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