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中考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2675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2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中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中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中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中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中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中考题.docx

《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中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中考题.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中考题.docx

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中考题

20XX年01月06日taianliu2009的初中生物组卷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15•日照)比较HIV病毒、大肠杆菌、酵母菌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者体积大小是:

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

B.三者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壁

C.三者中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D.三者中细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核

 

2.(2015•东营)“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理解新世界上的一切的.”如表列出了四种生物所具有的细胞结构(“√”表示有,“×”表示无),其中不正确的是(  )

种类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埃博拉病毒

×

×

×

×

×

酵母菌

×

×

变形虫

×

×

衣藻

A.埃博拉病毒B.酵母菌C.变形虫D.衣藻

 

3.(2015•鄄城县二模)如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种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酵母菌,②是细菌,③是病毒,④是草履虫,⑤是衣藻

B.有细胞壁的是①②⑤;有成形细胞核的是①②④⑤;无细胞膜的是③

C.有荚膜的是②;有叶绿体的是⑤;有伸缩泡的是④;有纤毛的是④

D.⑤营自养生活;①②③④营异养生活.③营寄生生活,①营腐生生活

 

4.(2015•丹江口市校级模拟)下面是三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类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

B.乙图的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

C.乙和丙生物都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D.三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完全一样

 

5.(2015•曹县二模)根据微生物的某一特征进行简单分类(见下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待分类的微生物

流感病毒、青霉、酵母菌、乳酸菌、曲霉、醋酸菌

类别一

醋酸菌、乳酸菌

类别二

酵母菌、青霉、曲霉

A.其分类标准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其分类标准是单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生物

C.流感病毒应该划到类别一

D.流感病毒应该划到类别三

 

6.(2015•德州模拟)H7N9禽流感、“超级细菌”来袭,公共卫生安全再次受到威胁.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7N9禽流感、艾滋病、手足口病的病原体都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小张曾感染H5N1禽流感,治愈后他体内已产生抗体,所以不会再患H7N9禽流感

C.现在各医院都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D.“超级细菌”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

 

7.(2015•奉节县校级一模)若将下列四支试管放置在28℃的恒温箱中一周,其内微生物繁殖最多的是(  )

A.

B.

C.

D.

 

8.(2015•莱芜模拟)在农田土壤的表层自生固氮菌较多.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特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可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开,特制的培养基必须是(  )

①加氮元素②不加氮元素③加葡萄糖④不加葡萄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2015•肥城市三模)如图是著名的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示意图,甲、乙两瓶内装有等量的同种肉汤,甲瓶煮沸,乙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丙图),数日后,瓶中的肉汤也变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未打断瓶颈时,甲瓶肉汤不变质,乙瓶的变质

B.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进入

C.甲、乙形成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是否煮沸”

D.此实验证明“细菌是由原来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0.(2015•广东一模)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了实验设计:

瓶号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请据表分析,本实验设计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

变量是什么?

(  )

A.二组,温度、细菌B.二组,温度、消毒棉球

C.二组,温度、空气D.三组,温度、空气、细菌

 

11.(2015春•乳山市期末)某同学在琼脂的培养基上接种了A、B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在培养基上放了浸过盐水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天后,盐制片周围只有B细菌生长,你对这个实验结果的解释不认同的是(  )

A.不同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

B.A、B两种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区别

C.A细菌在盐水环境中不能够生存

D.在这里B细菌把A细菌给吃了

 

12.(2015秋•临沂期中)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在没有实施实验前,不能打开培养皿

B.每组两套培养皿,其中一套为对照实验

C.接种时,要注意无菌操作

D.两套培养皿应放在不同的环境中

 

13.(2014秋•互助县校级期末)下列不可以作为各小组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问题设计的一项(  )

A.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存在吗?

B.细菌和真菌在什么环境中多一些?

在什么环境中少一些?

C.什么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存在?

D.为什么密封的食物中细菌和真菌繁殖速度很慢?

 

14.(2015春•泰山区期末)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设计了甲、乙两个探究方案如下(每套培养皿中放等量来自同一木头的锯木屑,且保持湿润),对此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方案

分组

培养皿

锯木屑

是否灭菌处理

是否接种细菌

培养环境

方案甲

A组

一套

5克

灭菌

不接种

无菌条件

B组

一套

5克

不灭菌

不接种

自然环境

方案乙

A组

一套

5克

灭菌

不接种

无菌条件

B组

一套

5克

灭菌

接种

无菌条件

A.方案甲不严谨,没有体现单一变量

B.方案乙更能说明问题,体现了对照实验原则

C.在方案乙中,A组是实验组,B组是对照组

D.使锯木屑保持湿润是因为细菌适宜生活在潮湿环境中

 

15.(2015秋•东莞校级期末)在Ⅰ、Ⅱ、Ⅲ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份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数(见下表).实验结果最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糖类的实验方案是选择(  )

培养皿

培养成分

培养皿中的菌落数

琼脂、糖类

35

琼脂、糖类和维生素

250

琼脂、维生素

0

A.培养皿Ⅰ和ⅢB.培养皿Ⅰ和ⅡC.培养皿Ⅲ和ⅡD.无法对照

 

16.(2015秋•零陵区校级期中)如果用下图表示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A

鱼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B

植物

种子植物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C

腔肠动物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

D

微生物

病毒

细菌

真菌

A.AB.BC.CD.D

 

17.(2015秋•大石桥市校级期中)在检测某处细菌、真菌时,要准备两套培养皿,原因是(  )

A.一套培养皿万一不能采集到细菌、真菌,可用另一套备用的再采集

B.两套培养皿做实验可获得更多的细菌、真菌

C.一套培养皿做实验,另一套作对照

D.准备两套是为了防止意外,如不小心打碎等

 

18.(2015秋•肥城市期中)在探究环境因素对细菌生活的影响时,若作出的假设是“细菌适宜在潮湿、养分和氧气充足的环境中生活”,那么探究活动应设置的对照实验有(  )

A.1组B.2组C.3组D.4组

 

19.(2015春•宜春校级月考)某同学为了认识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据此回答:

不正确的是(  )

A.在安置好装置之后,利用酒精灯和其他仪器将试管内的肉汤煮沸,其主要目的是杀灭肉汤内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B.除实验装置中给出的细菌生活的基本条件外,还需要适宜的温度

C.弯曲玻璃管的作用是阻止外界细菌进入

D.肉汤腐败是由玻璃管引起的

 

 

二.解答题(共11小题)

20.(2015•锦州)随着气温的升高,买回来的猪肉容易变质,老师建议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让猪肉保鲜时间较长,多数同学提出将鲜肉放在冰箱就能延长保存时间,为了验证这一方法,其中一个实验小组的图象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材料

环境温度

保存时间

现象

鲜猪肉100g

5℃

一天

鲜猪肉不变质

鲜猪肉100g

28℃

一天

鲜猪肉变质

(1)它们提出的条件问题是      ;

(2)甲、乙两组实验中所涉及的变量是      ,甲、乙两组鲜猪肉都采用100g的原因是      ;

(3)鲜猪肉变质的根本原因是      ;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1.(2015•宜宾)如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是图中的      (填字母).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      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A与C比较,细胞结构上A没有成形的      .A与C的细胞里都没有      ,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图中D的生殖方式是      .

(3)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酿酒、蒸馒头时离不开      (填字母);制作泡菜时要利用乳酸菌,它需要生活在      (有氧/无氧)的杯境中;城市的污水处理是利用A能分解污水中的      ;在夏天受潮的衣物或食物常常发霉长毛,这应该是图中      (填字母)的生长繁殖的结果,我们常常把食品放入冰箱是利用低温      .

 

22.(2015•锦州模拟)有餐馆吃饭时,有些人愿意使用一次性筷子而不愿意使用消毒筷,他们说,一次性筷子没有人用过,要比消毒筷卫生,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八年十班的王林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你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并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王琳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

(2)作出的假设是      .

(3)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第一步:

配制细菌所需要的含各种成分的培养基,取两个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标号为甲和乙,并将甲和乙进行      处理.

第二步:

用      棉棒擦取一次性筷子在甲培养基上轻轻涂抹三下,然后再用      在乙培养基上轻轻涂抹三下.

第三步:

将两个培养皿放入      培养.

第四步:

定时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4)推测实验结果:

      .

(5)要想使该实验方案设计更加合理,应该如何改进?

      .

 

23.(2015•荆州区校级模拟)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的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材料用具:

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检测环境:

手和教室里的空气.

实验设计:

第一步:

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第二步:

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的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

将1、2、3号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第一步的培养皿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

(2)3号实验最适合与      号实验组合成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      .

(3)有同学认为,3号也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你的观点是      .

 

24.(2015•南平模拟)学习了“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后,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冰箱中是否有微生物产生质疑,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请补充完整探究方案:

①把一块鲜牛肉煮成肉冻,平均分装在两个小培养皿中,贴上标签,标上A、B.

②将两个相同的大号培养皿盖在A、B培养皿上后,高温灭菌,再冷却.

③将盖在A培养皿上面的大号培养皿去掉,同时,      (填“去掉”或“保留”)盖在B培养皿上面的大号培养皿,把A、B培养皿一起放入家中经常使用的冰箱中.

④每天观察并记录两个培养皿菌落生长情况.

(2)实验结果:

数日后取出,发现A培养皿有细菌群落,B培养皿没有.

(3)请分析回答:

①该实验中的假设是      .

②该实验起对照作用的是      ;

③该实验中如果不进行高温灭菌,      (填“能”或“不能”)得出实验的结论.

④A、B两组培养皿中的鲜肉冻含有微生物生活所必须的      ,为微生物的生活和大量繁殖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

⑤根据所学知识,防止食品腐败依据的原理主要是将食品中的      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⑥生活中常用的保存食品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

 

25.(2015•龙海市模拟)抗生素能有效地杀死细菌,事实果真如此吗?

对此,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青霉素杀菌作用的实验,他们的实验步骤及观察结果如下:

实验步骤:

①配制琼脂培养基.

②将培养皿、营养琼脂、圆纸片等各种器具进行高温灭菌,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③冷却后,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加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上,然后把一些小圆纸片浸在不同浓度的青霉素中,再放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表面,另外两片浸了蒸馏水的圆纸片也放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表面(见图).      

④放在37℃的恒温箱内一天.

观察实验现象:

一天后取出培养皿,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②目的是      .

(2)把步骤③补充完整      .

(3)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加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上,这个步骤是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      .

(4)将培养皿放在37℃的恒温箱内一天,温度设定在37℃的目的是      .

(5)浸有蒸馏水的两个圆纸片周围没有出现清晰区,它们在实验中起      作用.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周围都出现没有细菌菌落的清晰区,这一现象说明:

      ,其中清晰区越大,表明圆纸片浸有的青霉素浓度      .

(6)观察实验现象时,看到的细菌菌落的形态特点是:

菌落比较小,表面      .每个菌落是由      个细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7)青霉素是由      产生的物质,这种生物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

      .

 

26.(2015春•乳山市期末)如图所示为生物圈中常见的几种微生物,请仔细观察图片后,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按照      的划分标准把上述五种生物划分为两大类.

(2)A代表的生物类群与D所代表的生物类群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相似之处是:

从细胞结构上看,两者都具有      、细胞膜、      ;从营养方式来看,绝大数都是      ,能够作为      成分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同之处是:

从细胞结构上来看,A的代表的生物类群没有      ,是      生物;从繁殖后形成的集合体来看,两个类群所形成的菌落是      、大小和      也有区别,从生殖方式上来看,前者靠      进行生殖,后者一般可通过产生      来繁殖后代.

(3)C所代表的生物类群结构简单,由      和      组成,繁殖过程需要靠      (自身/细胞)遗传信息,利用      (自身/细胞)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

 

27.(2015春•泰山区期末)针对“未洗的手是否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真菌?

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

”两个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

培养皿

A

B

C

实验步骤

将装有牛羊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不作处理

将A,B,C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

出现许多菌落

出现个别菌落

不出现

(1)在步骤1中,将装有牛羊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

(2)在步骤2中,为什么用无菌棉棒取样?

答: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目的是      .

(3)为了使实验严谨,结构可靠,还应设置      .

(4)由A和B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如果将A和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那么探究的问题是      .

(6)A培养皿出现的菌落中,比较小,表面光滑粘稠的是      的菌落,比较大、呈绒毛状、表面颜色为黄色的是      ,的菌落,黄色是      的颜色,一个菌落是由      个细菌或真菌经过      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8.(2015春•乳山市期末)请认真分析下面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处理方法

培养温度

现象结果

无接种细菌

40℃

全部表面清晰

接种细菌

40℃

全部表面变混浊

接种细菌

40℃

全部表面清晰

接种细菌,上面覆盖醋酸

0℃

全部表面清晰

接种细菌,上面盖上吸有青霉素的纸片

40℃

纸片周围清晰,其余表面混浊

(1)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说,培养基中必须含有      的成分,以保证细菌生长的需要,配制好培养基后,首先要进行      处理,冷却后才能够接种细菌.

(2)①和②实验结果的差异说明      ;②和④实验结果的差异说明      .

(3)青霉素对动物细胞和人体细胞没有杀伤能力,但却有杀灭细菌细胞的作用,请你联系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来推测,可能是因为青霉素对细菌细胞结构      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4)以细菌为代表的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许多食品的制作都需要利用细菌或真菌.      能使牛奶变成酸奶,从而使牛奶中的成分更容易被人吸收和利用.      是制作馒头或面包时常用的微生物,它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够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而松软.

 

29.(2015秋•肥城市期中)为探究生物是自发产生的吗?

17至19世纪,英国的尼达姆、意大利的斯帕兰扎尼和法国的巴斯德曾做过下面的实验,试分析回答:

尼达姆的实验:

如图甲,把将煮沸的肉汤放入消过毒的玻璃烧瓶内,并立刻用软木塞盖住,数日后肉汤中发现大量蠕动着的微生物.

斯帕兰扎尼的实验:

①如图甲装置,将肉汤放入烧瓶,用软木塞盖住后煮沸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发现了微生物;②如图乙装置,将肉汤装入烧瓶后,将烧瓶口烧成封闭,加热肉汤至沸腾2分钟,几天后肉汤中发现了微生物;③同操作②,但加热肉汤的时间改为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

巴斯德的实验:

如图丙装置,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小时,一年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

(1)上述实验均对肉汤进行了煮沸处理,其目的都是为了:

      ,提高实验的可信度、科学性;在斯帕兰扎尼的实验中,实际构成了      组对照实验.

(2)对比尼达姆和斯帕兰扎尼的实验,可以推测尼达姆的实验中,肉汤污染的原因可能是:

①      ;②      .

(3)对比巴斯德和斯帕兰扎尼的实验,可以推测斯帕兰扎尼进行的实验③中,肉汤未被污染有可能是因为烧瓶中缺乏新鲜的      .综合他俩的实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微生物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      产生的.

(4)生活中,把人们为了延长食物的保质期,最普通的做法是把食物放在进行冷冻或冷藏,其依据的原理是      ;作为食品加工厂则通常是把需要出售的肉、鱼、水果等加工成罐头,它们实际依据的是图      所示实验原理及装置,进行处理加工的.

 

30.(2015秋•娄底期中)网络上有传言说:

“电脑键盘上的细菌数量比马桶里的细菌还要多!

”这是真的吗?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想要用实验检验该结论,甲同学准备用无菌棉棒分别蘸取电脑键盘表面和马桶内壁,制作成装片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而乙同学准备进行培养菌落来观察,以下是乙同学实验设计步骤:

第一步:

配置细菌生长所需要的培养基两份,进行高温灭菌处理,标号1和2号.

第二步:

将两根无菌棉棒分别擦拭电脑键盘和马桶内壁,并分别在1号和2号细菌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立即盖上盖子.

第三步:

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定时观察和记录.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的结果是      ,则结论得以验证.

(2)实验中的第二步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

(3)如何改进可使实验设计更加合理?

      

(4)甲同学在低倍镜下观察到一些细小的颗粒,他观察到的是否是细菌?

      (填是或否).

(5)实验证明:

电脑键盘上不光有细菌,而且还是各种细菌很好的滋生地.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我们的健康呢?

      .

 

 

20XX年01月06日taianliu2009的初中生物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15•日照)比较HIV病毒、大肠杆菌、酵母菌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者体积大小是:

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

B.三者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壁

C.三者中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D.三者中细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核

【考点】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

【分析】细菌是单细胞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细胞核,有的还有荚膜和鞭毛;

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寄生.

酵母菌属于真菌,大肠杆菌属于细菌,HIV是病毒.

【解答】解:

A、酵母菌用低倍的显微镜就能观察到,大肠杆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病毒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因此可以推断三者体积大小是:

酵母菌>大肠杆菌>病.A正确;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壁,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就没有细胞壁.B正确;

C、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离开活细胞就变成结晶体.C正确;

D、细菌没有成型细胞核.D错误.

故选:

D

【点评】明确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结构特点.

 

2.(2015•东营)“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理解新世界上的一切的.”如表列出了四种生物所具有的细胞结构(“√”表示有,“×”表示无),其中不正确的是(  )

种类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埃博拉病毒

×

×

×

×

×

酵母菌

×

×

变形虫

×

×

衣藻

A.埃博拉病毒B.酵母菌C.变形虫D.衣藻

【考点】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

【分析】

(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3)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点:

植物细胞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