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2474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0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docx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docx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共4题;共12分)

1.(3分)(2017高三上·肇东月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通牒       谛听       涎皮赖脸       曲突徒薪    

B.人寰       金坼       义愤填膺       椎心泣血    

C.乖剌       沉湎       鬼鬼祟祟       融会贯通    

D.笑靥       颓圮       稍安毋躁       瑕不掩瑜    

2.(3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骁勇/海啸     切磋/蹉跎     笼络/竹笼    

B.猥琐/蔚然     沼泽/招呼     包扎/挣扎    

C.抚恤/女婿     弹劾/核实     扁平/一叶扁舟    

D.淙淙/终于     手帕/拍手     禁受/弱不禁风    

3.(3分)(2017高一下·漳州期末)下列各项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昨天本人在教室丢失了一本《英语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寻物启事)

B.下午四点,我陪同来访的外国友人拜访您的家父。

(给朋友挂电话)

C.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只好笑纳了。

(向朋友介绍收到的礼物)

D.奉上拙著一本,书中定有谬误,敬请斧正。

(送书给朋友后给他发的短信)

4.(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竿翠竹,一支横笛。

生命简约如此,简约到一支竹笛。

游子吹,__________;闺中少妇吹,__________。

征人吹,____________;诗人吹,____________。

①是思君令人老

②是思发在花前

③是江城五月落梅花,是白鸟成行忽惊起

④是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二、文言文阅读(20分)(共1题;共20分)

5.(20分)(2018高二上·佛山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积,字仲车,楚州山阳人。

孝行出于天禀。

三岁父死,旦旦求之甚哀,母使读《孝经》,辄泪落不能止。

事母至孝,朝夕冠带定省。

从胡翼之学。

所居一室,寒一衲裘,啜菽饮水,翼之馈以食,弗受。

应举入都,不忍舍其亲,徒载而西。

登进士第,举首许安国率同年生入拜,且致百金为寿,谢却之。

以父名“石”终身不用石器,行遇石则避而不践,或问之,积曰:

“吾遇之则怵然伤吾心,思吾亲,故不忍加足其上尔。

”母亡,水浆不入口者七日,悲恸呕血。

庐墓三年,卧苫枕块,衰绖不去体,雪夜伏墓侧,哭不绝音。

翰林学士吕溱过其庐适闻之,为泣下曰:

“使鬼神有知,亦垂涕也。

”既终丧,不彻筵几,起居馈献如平生。

中年有聩疾,屏处穷里,而四方事无不知。

客从南越来,积与论岭表山川险易、镇戍疏密,口诵手画,若数一二。

客叹曰:

“不出户而知天下,徐公是也。

”自少及老,日作一诗,为文率用腹稿,口占授其子。

尝借人书策,经宿还之,借者绐言中有金叶,积谢而不辨,卖衣偿之。

乡人有争讼,多就取决。

州以行闻,诏赐粟帛。

元祐初,近臣合言:

“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

”乃以扬州司户参军为楚州教授。

每升堂,训诸生曰:

“诸君欲为君子,而劳己之力,费己之财,如此而不为,犹之可也;不劳己之力,不费己之财,何不为君子?

乡人贱之,父母恶之,如此而不为,可也。

乡人荣之,父母欲之,何不为君子?

”又曰:

“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如此而不为君子者,未之有也。

言其不善,行其不善,思其不善,如此而不为小人者,未之有也。

”闻之者敛衽敬听。

居数岁,使者又交荐之,转和州防御推官,改宣德郎,监中岳庙。

卒,年七十六。

政和六年,赐谥节孝处士,官其一子。

——选自《宋史•徐积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

B.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

C.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

D.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

(2)下列对文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年,指同时,中国古代称同时入学又同一年参加科举考试考中的人为同年。

B.《孝经》,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是集中阐述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

C.庐墓,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其中守护坟墓。

D.诸生,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最早指有学问的士人,文中是指众弟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积为人廉正。

他考中进士时,第一名许安国等人拜见他的母亲,送了重金为他母亲祝寿,他谢绝不受。

B.徐积天性孝顺。

三岁时父亲去世,他天天要找父亲,十分伤心;后来进京应试,他也不忍心丢下母亲。

C.徐积劝人向善。

他认为一个人做君子既不需要出力,也不需要破费钱财,而且是乡人和父母都赞同的事。

D.徐积关心国事。

他虽然隐居在偏僻之处,但对四方之事无所不知,尤其关注岭南的山川地势和镇守情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借人书策,经宿还之,借者绐言中有金叶,积谢而不辨,卖衣偿之。

②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如此而不为君子者,未之有也。

三、古诗词鉴赏(11分)(共1题;共11分)

6.(11.0分)(2020·柳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秋兴

无名氏

枝朗菊黄篱纵,霜轻草碧犹擎。

雁歌阵阵间和鸣,秋士千寻无影。

闲手常梳颓发,清茶宠辱不惊。

诗书笑伴岁枯荣,梦醉夕阳幽径。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笔两句仅十二字,通过六个具有暮秋特色的物象,描绘出一幅鲜明的静景图。

B.上阕写景,调动视觉、听觉的能动性,令人感到虽已深秋但无衰败气氛。

C.“秋士千寻无影”一句暗示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引出下阕对抒情主人公的描写。

D.下阕抓住抒情主人公典型的生活片断进行描写,巧妙地勾勒出人物的形象特征。

(2)这首词是如何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的?

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共1题;共8分)

7.(8分)(2020·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以制木为轮为喻,表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一文,表明作者韩愈对当时社会不学师的风气喟然长叹的一句是“________”。

(3)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感受到山村淳朴的民风之后,产生的与村民无间相处的渴望。

五、现代文阅读

(一)(15分)(共1题;共15分)

8.(15.0分)(2019高三下·静安模拟)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史铁生

①我插队的时候喂过两年牛,那是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村儿——清平湾。

②和我一起拦牛的老汉姓白。

陕北话里,“白”发“破”的音,我们都管他叫“破老汉”。

也许还因为他穷吧,或者还因为别的:

那几颗零零碎碎的牙,那几根稀稀拉拉的胡子。

尤其是他的嗓子——他爱唱,可嗓子像破锣。

傍晚赶着牛回村的时候,最后一缕阳光照在崖畔上,红的。

破老汉用镢把挑起一捆柴,扛着,一路走一路唱:

“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过得好光景……”声音拉得很长,虽不洪亮,但颤微微的,悠扬。

碰巧了,崖顶上探出两个小脑瓜,竖着耳朵听一阵,跑了:

可能是狐狸,也可能是野羊。

不过,要想靠打猎为生可不行,野兽很少。

我们那地方突出的特点是穷,穷山穷水,“好光景”永远是“受苦人”的一种盼望。

天快黑的时候,进山寻野菜的孩子们也都回村了,大的拉着小的,小的扯着更小的,每人的臂弯里都挎着个小篮儿,装的苦菜、苋菜或者小蒜、蘑菇……孩子们跟在牛群后面,“叽叽嘎嘎”地吵,争抢着把牛粪撮回窑里去。

③老乡把喂牛这样的机要工作交给我,我心里很感动,嘴上却说不出什么。

农民们不看嘴,看手。

我喂十头,破老汉喂十头,在同一个饲养场上。

饲养场建在村子的最高处,一片平地,两排牛棚,三眼堆放草料的破石窑。

清平河水整日价“哗哗啦啦”的,水很浅,在村前拐了一个弯,形成了一个水潭。

河湾的一边是石崖,另一边是一片开阔的河滩。

夏天,村里的孩子们光着屁股在河滩上折腾,往水潭里“扑通扑通”地跳,有时候捉到一只鳖,又笑又嚷,闹翻了天。

破老汉坐在饲养场前面的窑顶上看着,一袋接一袋地抽烟,“‘心儿’家(小孩子)不晓得愁,”他说,然后就哑着个嗓子唱起来:

“提起那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破老汉是绥德人,年轻时打短工来到清平湾,就住下了。

绥德出打短工的,出石匠,出说书的,那地方更穷。

④小时候就知道陕北民歌。

到清平湾不久,干活歇下的时候我们就请老乡唱,大伙都说破老汉爱唱,也唱得好。

“老汉的日子熬煎咧,人愁了才唱得好山歌”。

确实,陕北的民歌多半都有一种忧伤的调子。

但是,一唱起来,人就快活了。

有时候赶着牛出村,破老汉憋细了嗓子唱《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也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到大门口。

走路你走大路,再不要走小路,大路上人马多,来回解忧愁……”

⑤破老汉只带着个七、八岁的小孙女过。

那孩子小名儿叫“留小儿”。

两口人的饭常是她做。

⑥把牛赶到山里。

正是晌午。

太阳把黄土烤得发红,要冒火似的。

草丛里不知名的小虫子“磁——磁——”地叫。

群山也显得疲乏,无精打采地互相挨靠着。

方圆十几里内只有我和破老汉,只有我们的吆牛声。

哪儿有泉水,破老汉都知道:

几镢头挖成一个小土坑,一会儿坑里就积起了水。

细珠子似的小气泡一串串地往上冒,水很小,又凉又甜。

“你看下我来,我也看下你……”老汉喝水,抹抹嘴,扯着嗓子又唱一句。

不知道他又想起了什么。

⑦破老汉望着山脚下的那眼窑洞。

窑前,亮亮妈正费力地劈着一疙瘩树根;一个男孩子帮着她劈,是亮亮。

“我看你就把她娶了吧,她一个人也够难的。

再说就有人给你缝衣裳了。

”“唉,丢下留小儿谁管?

”太阳下山了,收工的人们扛着锄头在暮霭中走。

拦羊的也吆喝着羊群回村了,大羊喊,小羊叫“咩咩”地响成一片。

老汉还是呆呆地坐看,闷闷地抽烟。

他分明是心动了,可又怕对不起留小儿。

留小儿的大(父亲)死得惨,平时谁也不敢向破老汉问起这事,据说,老汉一想起就哭,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听说,都是因为破老汉舍不得给大夫多送些礼,把儿子的病给耽误了;其实,送十来斤米或者面就行。

那些年月啊!

⑧秋天,在山里拦牛简直是一种享受。

庄稼都收完了,地里光秃秃的,山洼、沟掌里的荒草却长得茂盛。

把牛往沟里一轰,可以躺在沟门上睡觉;或是把牛赶上山,在山下的路口上坐下,看书。

秋山的色彩也不再那么单调:

半崖上小灌木的叶子红了,杜梨树的叶子黄了,酸枣棵子缀满了珊瑚珠似的小酸枣……尤其是山坡上绽开了一丛丛野花,淡蓝色的,一丛挨着一丛,雾蒙蒙的。

灰色的小田鼠从黄土坷垃后面探头探脑;野鸽子从悬崖上的洞里钻出来,“扑楞楞”飞上天;野鸡“咕咕嘎嘎”地叫,时而出现在崖顶上,时而又钻进了草丛……我很奇怪,生活那么苦,竟然没人逮食这些小动物。

也许是因为没有枪,也许是因为这些鸟太小也太少,不过多半还是因为别的。

⑨哦,我的白老汉,我的牛群,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1)第④段画线句的含义是________。

(2)作品中的景物描写,语言形象生动,请结合第⑧段内容赏析。

(3)小说以“拦牛”为线索构思巧妙,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

(4)赏析作者塑造的“破老汉”形象。

六、现代文阅读

(二)(12分)(共1题;共12分)

9.(12分)(2019高三上·遂宁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法治社会概念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但由于缺乏具体的目标指引,似乎可以指涉无数有关法治的范畴,这稀释了法治社会概念的效用。

法治社会建设需要面对社会生活,有强辨识性的目标指引。

通过分解目标,可以深化对法治社会结构的认识。

从而将法治社会建设具体化、可操作化。

首先,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社会治理,需要有多元的渠道和机制。

目前,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还较为缺乏,既有的制度性渠道也容易流于形式或被虚置。

因此,应当以法律法规或其他规范形式,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导,以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网络体系,打造多样、丰富、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

同时,深入理解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运行规律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完善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

其次,维护良性的物质文化生活秩序,是良好社会秩序的当然之义,也是法治社会的基础。

社会信用体系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基础,以政府强有力的监管体系为保障。

通过信用机制对社会成员和企业进行约束。

通过记录信用状况来揭示信用优劣,整合全社会力量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良性的物质文化生活秩序还需要完善的法律服务体系保障。

我国法律资源的配置与分享存在着失衡现象。

表现为区域、城乡、阶层之间的不平衡。

为此,需要从创造法律资源转向公平合理地配置法律资源,为弱势群体运用法律资源提供更多的便利,完善法律服务资源配置与分享机制。

再次,要调适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供求。

基本公共服务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包括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等。

目前,我国初步建成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但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

调适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供求,需要面对几对关系。

一是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的竞争与协作,二是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

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容易因职能、资源、信息、利益等缺乏整合而导致“孤岛现象”。

因此,需要促进不同机构之间的有效合作,提高国家能力。

三是民众的合作。

民众不能有效合作,少数人的反对会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常常导致公共服务无法落地。

最后,法治社会需要设置与界定社会组织的恰当行为空间,应当坚持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

界定恰当的行为空间,需要面对社会组织的诸种错位行为。

第一,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倾向。

一些社会组织打着公益的旗号,却以营利为目的,甚至沦为敛财的工具。

第二,将社会组织用于避税洗钱。

社会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用于社会公益。

因此法律制度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有诸多优惠措施,有人却借此洗钱避税。

第三,干预政策议程,成为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的工具。

例如,有社会组织受国外支持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对社会组织行为空间有了准确界定,政府才能对这些错位行为依法监管。

(摘编自陈柏峰《法治社会的辨识性指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治社会概念不明确,导致当前对法治社会结构认识不清,具体建设措施不可操作。

B.打造公众参与平台,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是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

C.完善法律体系及法律服务资源配置与分享机制,有助于维护良性物质文化生活秩序。

D.调适公共服务资源的供求需要政府各部门、市场与社会组织以及民众的多方协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缺乏强辨识性的目标指引,这是文章立论的社会背景,文章具有很强现实性和针对性。

B.文章紧扣法治社会建设的具体化、可操作化,从引导公众参与、调配服务资源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C.文章对当前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有论及,体现出了辩证的态度。

D.文章第五段通过列举一些社会组织存在的诸多错位行为,直接证明了当前实施政社分开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公众缺少参与社会治理的多元渠道,政府亟需打造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

B.信用体系的不健全是当前法治社会建设的主要矛盾,构建信用体系是当务之急。

C.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的竞争是造成公共资源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D.界定社会组织的行为空间,政府才能依法监管,就能有效杜绝各种错位行为发生。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共1题;共12分)

10.(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理解发明就是理解未来

教育神圣的使命在于传承文明,教育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

由于教育,人类个体可以分享漫长岁月里人类整体获得的经验与知识。

然而我们经常忽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学校总是以过去的知识告诉人们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这种知识与未来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距。

前人探索与创造的成果构成了教材的主要内容,这些成果受到当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水平的制约,当它们成书的时候,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最新的成就无法纳入其中。

当学生在校园里学习它们的时候,世界又发生了变化,人们永远无法得到完全满足未来需求的知识。

如果没有创造,知识只能帮助人们重复过去的道理,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创造力才能使知识活化,为知识赋予灵魂,它是人类过去的经验与未来命运之间的桥梁。

新知识不是演绎出来的,它是创造的产物。

实际问题从来不会重复,人类经常面临从未出现过的难题,唯有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解决它们。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知识为载体塑造人格、培育创造才能的历程。

创造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气质,它令世界充满生机,飘荡着诗意。

创造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本能。

以创造性的方式关注和参与世界事务,是人类内心深层的欲望和动力。

发明家是生活在现实世界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常常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内心冲动,这种冲动激励他们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许多因素使他们一往无前,义无反顾。

然而,发明家头脑中的观念不容易被社会接受,发明家不容易得到社会的支持,几乎所有的发明家都在逆境中奋斗,因为同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发明的因素:

模仿容易,发明困难。

因循人类活动的最小阻力原则,许多人乐意选择模仿;

发明是一粒有可能带来丰收希望的种子,从播种到丰收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社会关注丰收,漠视过程。

发明家的智慧、精力以及他能够驱遣的财富,常常不足以支持他走完漫长的全程,性急的企业家不愿意在发明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投入。

发明家常常难以度过最困难的时期,使许多优秀发明半途而废。

发明家常常思考人类未来的事,市场只关注眼前的事。

发明家经常在为明天做晚餐,今天没人享用。

晚餐还没有做好,饭铺就已经关张。

几乎所有的先进的技术,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都不怎么好用,因为还未及完善工艺和配套技术。

由于企业家缺乏远见,消费者缺乏宽容,使许多重大的发明经常被拒之门外。

发明是涉及科学、社会与人文的全方位活动,需要多种智慧和资源参与,许多发明家不是社会活动家,应对科学之外的问题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教育过分关注继承,不重视培育驾驭知识的能力。

新技术发明的出现仰仗科学、依赖教育,然而更需要文化,需要鼓励探索、呵护发明的创新文化。

如果把新技术发明比作美丽的红苹果,科学是长出红苹果的树,教育是培育这棵树的土壤和肥料,文化则是看不见的地下水、合适的温度和阳光。

(选自《大众科技报》有改动)

(1)下列各项中,对“学校所传授的知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创造力才能使知识活化,为知识赋予灵魂,它是人类过去的经验与未来命运之间的桥梁。

B.前人探索与创造的成果构成了教材的主要内容,这些成果受到当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水平的制约而存在错误。

C.学生在校园里得到的知识,只能帮助人们重复过去的道理,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永远无法得到完全满足未来需求的知识。

D.学校总是以过去的知识告诉人们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这种知识与未来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2)下列对发明创造者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的阻力和困难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明是一粒有可能带来丰收希望的种子,从播种到丰收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而社会关注丰收,漠视过程。

B.许多发明家不是社会活动家,应对科学之外的问题常常漠不关心。

C.企业家缺乏远见,消费者缺乏宽容,使许多重大的发明经常被拒之门外。

D.发明家常常思考人类未来的事,市场只关注眼前的事。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明家的智慧、精力以及他能够驱遣的财富,常常不足以支持他走完漫长的全程,性急的企业家不愿意在发明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投入。

B.发明家是生活在现实世界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常常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内心冲动,这种冲动激励他们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C.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知识为载体塑造人格、培育创造才能的历程,因而只要实施学校教育,世界就会充满生机,飘荡着诗意。

D.新技术发明的出现仰仗科学、依赖教育,然而更需要文化,需要鼓励探索、呵护发明的创新文化。

八、作文(70分)(共1题;共70分)

11.(70分)(2018·闵行模拟)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生活中,我们自以为是某个事件的关注者,其实,我们往往不明就里,只凑了个热闹,没过多久就忘记了,成为事件的忽视者。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

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

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共1题;共10分)

12.(10.0分)(2020高二上·池州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达,字天德,少有大志,刚毅武勇。

太祖之为郭子兴部帅也,达往从之,一见语合。

从渡江,拔采石,取太平,与常遇春皆为军锋冠。

从破擒元将陈野先,别将兵取溧阳、溧水,从下集庆。

太祖身居守,而命达为大将,帅诸军东攻镇江,拔之。

号令明肃,城中宴然。

授淮兴翼统军元帅。

寻拜征虏大将军。

达尤长于谋略,所至不扰,即获壮士与谋,结以恩义而为己用。

由此多乐附大将军者。

至是,太祖谕诸将御军持重有纪律,战胜攻取得为将之体者,莫如大将军达。

洪武元年,太祖即帝位,以达为右丞相。

帝尝从容言:

“徐兄功大,未有宁居,可赐以旧邸。

”旧邸者,太祖为吴王时所居也。

达固辞。

一日帝与达之邸强饮之醉而蒙之被舁卧正寝达醒惊趋下阶俯伏呼死罪。

帝规之,大悦。

胡惟庸为丞相,欲结好于达,达薄其人,不答,则赂达阍者福寿使图达。

福寿发之,达亦不问;惟时时为帝言惟庸不任相。

后果败,帝益重达。

十七年,太阴犯上将,帝心恶之。

达在北平病背症,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敕往劳,寻召还。

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

达言简虑精。

在军,令出不二。

诸将奉持凛凛,而帝前恭谨如不能言。

善拊循,与下同甘苦,士无不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

尤严戢部伍,所平大都二,省会三,郡邑百数,闾井宴然,民不苦兵。

归朝之日。

单车就舍,延礼儒生,谈议终日,雍雍如也。

帝尝称之曰:

“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

(节选自《明史·徐达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帝与达之邸/强饮之醉/而蒙之被舁卧/正寝/达醒/惊趋下阶/俯伏呼死罪/

B.一日/帝与达之邸/强饮之醉/而蒙之被/舁卧正寝/达醒/惊趋下阶俯伏/呼死罪/

C.一日/帝与达之邸/强饮之醉/而蒙之被/舁卧正寝/达醒/惊趋下阶/俯伏呼死罪/

D.一日/帝与达之邸/强饮之醉/而蒙之被舁/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