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阅读效果不如纸质阅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2328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化阅读效果不如纸质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数字化阅读效果不如纸质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数字化阅读效果不如纸质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数字化阅读效果不如纸质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数字化阅读效果不如纸质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化阅读效果不如纸质阅读.docx

《数字化阅读效果不如纸质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化阅读效果不如纸质阅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字化阅读效果不如纸质阅读.docx

数字化阅读效果不如纸质阅读

数字化阅读效果不如纸质阅读

日期:

2012-04-20作者:

鲁哲来源:

新民晚报

 

 

市统计局上午公布“2012年上海市民阅读情况调查报告”,61.2%受访者认为——数字化阅读效果不如纸质阅读

  本报讯(记者鲁哲)数字化阅读来势凶猛。

市统计局今天上午发布的“2012年上海市民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在1000名12周岁以上的受访市民中,数字化阅读和纸质阅读已接近“平分秋色”,但61.2%的受访者认为数字化阅读效果不如纸质阅读。

  

六成以上受访者每天阅读时间超1小时

  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保持每天阅读的良好习惯,每天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占63.9%。

  从年龄看,阅读时间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减少。

12-20岁的受访者每天阅读时间大大超过其他年龄段受访者,每天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下的仅占12.1%,1-2小时的高达63.9%,2小时以上的占24.3%。

21-40岁和41-60岁受访者的阅读时间大致相等,1小时以下占37%左右,1-2小时占44%左右。

  

四成以上受访者每年阅读1-6本书

  2011年,42.8%的受访者阅读量在1-6本书;10.8%阅读量在7-12本书,即每2个月读书一本以上;10.5%阅读量在13本及以上,即每月读书一本以上。

  从年龄看,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一样,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12-20岁的受访者每年阅读不足1本书的仅占3%,大大低于其他年龄段受访者;而每年阅读1-6本书的占57.6%,阅读7-12本书的占18.2%,阅读13本书及以上的占21.2%,均高于其他年龄段受访者。

  对于阅读目的,71.6%的受访者选择“了解外界变化”,比重在各选项中居于首位;而“提高自我修养”、“放松消磨时光”、“满足业余爱好”等选项的选择比重也居于前列,分别为60.2%、57.8%和56%;选择“提高工作能力”的受访者占40.7%。

  当问及没有更多时间阅读的原因,57.9%的受访者选择“工作学习太忙”,比重最高;其次为“家务太多”,比重为28.7%;再次为“书价太贵”,比重为23.5%。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选择“对阅读不感兴趣”的仅占10.3%,但是12-20岁群体中这一选项比重却高达24.2%。

  

数字化阅读和纸质阅读比例大致对等

  电脑、手机以及电子书等的普及,打破了传统纸质阅读的一统天下。

调查显示,受访者选择传统纸质阅读的占50.1%,选择数字化阅读的占47.5%,两者比重相差不多,另有2.4%选择“说不清”。

  分年龄看,选择数字化阅读比例最高的是21-40岁的青年群体,占66.2%;而选择纸质阅读比例最高的是61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占85.1%。

  分学历看,选择数字化阅读的比例随着学历的提升而增多,大专及以上群体选择数字化阅读比例最高,占57.5%;选择纸质阅读的比例随着学历的降低而增加,初中及以下群体选择纸质阅读比例最高,占67.4%。

  

纸质阅读对深层次阅读不可替代

  当问及数字化阅读的主要好处时,选择“方便信息搜索”、“获取途径便利”和“内容丰富”的受访者分别为71.2%、65.3%和57.7%。

但数字化阅读也存在不可忽视的缺点。

当问及“数字化阅读的主要缺陷”时,选择“容易疲劳”的占70.7%。

  在问及哪种阅读方式可以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时,61.2%的受访者选择纸质阅读,选择数字化阅读的仅为32.9%,可见纸质阅读对于深层次阅读仍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

电子书和纸质书的革命

摘要电子书“一夜蹿红”,纸质书籍的地位岌岌可危,有人预言“书将在不久以后消失”。

而通过比较新兴的电子书和传统的纸质书籍各自的优点,我认为纸质书籍还有发展的空间,未来可能会出现两者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现象。

关键字电子书纸质书籍优点(优势)

对电子书的定义,各界比较统一的看法是:

“电子书代表人们所阅读的数字化出版物,从而区别于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出版物,电子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通过数码方式记录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借助于特定的设备来读取、复制、传输。

”电子书大约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

内容、阅读器、阅读软件。

对于大多数普通的消费者来说,电子书是这几年才开始走红的新型的文化消费方式,但是它以便捷、灵活、廉价等优势迅速“虏获”了广大消费者的心,大有取代纸质书籍之势。

那么,纸质书籍和电子书各有何优势呢?

电子书是否真的能取代纸质书呢?

∙电子书的优势

 作为电子产品的新宠儿,电子书当然有着数字产物的共同优点:

获取与携带方便。

只要通过网路下载或很小的电子设备就能有大量的阅读资料,购买方便快捷,可透过网路超连结的特性获得更进一步资料。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省去舟车劳顿之苦。

除此之外,与纸质书籍相比,电子书还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第一,易于检索与互动。

当然纸质书籍也有此功能,但那种检索与互动是缓慢且鲜少的。

而电子书只需鼠标一点、在键盘上一输,快则几秒钟、慢则几分钟就能轻松实现全文检索和与作者的互动;第二,灵活性,读者可根据需要订制电子书,也可随意按照自己的喜爱与习惯改变字体大小及字型;第三,多元化,可供阅读的平台越来越多,电子书内容亦呈现多媒体影音资料相互融合的趋势,设计也越来越精美;第四,价格便宜,购买和保存图书的成本降低;第五,个人出版成为可能。

不需经过传统出版物出版时的种种繁复冗杂程序,编辑出版与创作可以同时进行。

∙纸质书籍的优势

而作为两千余年来人类历史文明传承最重要的媒介—-纸质书籍在电子书的迅猛冲击下是似乎是不堪一击:

同样数量的阅读资料,与电子书比起来,它笨重而庞大,昂贵而不易保存,出版发行远远落后于创作,印刷后就再难改动、、、尽管纸质书籍的缺点很多,但它的优点也不容忽视。

电子书需要现代技术作支撑,比如电、网络、电子设备等,一旦离开了这些,电子书也就不复存在了。

而纸质书籍只要不遭水浸火烧分解等就会一直存在。

凡是数字产物,不可避免地会释放一些有害人类健康的辐射,阅读纸质书籍则完全不必有此担忧。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电子出版的宽松性,电子书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纸质书籍虽然编辑出版的过程繁琐,但它的质量也相应的比电子书要高得多。

电子书由于要依靠电子阅读器或电脑等媒介进行阅读,而这些媒介往往有其他娱乐功能,容易让人分心。

而纸质书的作用比较单一,阅读环境更纯粹,能够让人静下心来阅读,因此使人更容易理解与消化书中内容,还能深入的分析和品味。

纸质书籍还具有收藏价值,拥有一间书满架的书房是文人亘古不变的梦想。

此外,重要的是阅读纸质书籍是人类几千年来的习惯,想要彻底转变不太现实。

不管电子阅读方式如何受到关注,在一段时间内传统读物依然具备不可替代性,对于很多人来说,散发着墨香气息的传统读物地位依然不可动摇。

纸质书籍独有的文化韵味也是数字化书籍所取代不了的。

捧一本经典读物,端一杯清茶,静静阅读,那是电子阅读无法体会到的一种感觉。

在2008年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位“未来展望学家”预言了四种未来15年影响人类的现象,“书的消失”就是其一。

我认为这种判断是不甚准确的。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说电子书和纸质书籍是各有千秋不分上下。

当然随着电子书的发展,它会更受追捧,而纸质阅读方式会陷入更低潮。

但不可否认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回归,传统图书必将会再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这并不意味着电子书会蹈商务通盛极而衰的覆辙。

这两种出版方式都对人类文明进程和文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的阅读方式,各自具有各自的优势。

虽然电子图书容量大、信息多、成本低,但是“容量再大的电子图书也不能替代一本精美的圣经”,这就是“马和骆驼的关系”,两者各有所长,都有其存在的必要,而且具有不可替代性

所以我觉得未来的阅读市场将会出现传统纸质传媒和网络电子传媒共同发展的局面,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并共同推动文化传播的发展

 

  电脑、手机以及电子书等的普及,打破了传统纸质阅读的一统天下。

调查显示,受访者选择传统纸质阅读的占50.1%,选择数字化阅读的占47.5%,两者比重相差不多。

不过,61.2%的受访者认为数字化阅读效果不如纸质。

  

数字化阅读持续迅猛发展传统纸质出版仍是主流

  2012年04月20日11:

16  光明日报

数字化阅读工具(资料图)

超8成数字化阅读者为18-40岁人群

  随着互联网阅读内容的不断丰富,以及手机的普及、电子阅读器的推出,电信运营商、数字传媒机构等方面在数字内容制作方面的开发,各种数字阅读方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加让普通人接触到。

数字化阅读,以更加快速的发展势头,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18—70周岁数字化阅读接触者总体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3.50元,价格接受程度比2010年的3.45元也略有增加

  数字化阅读持续迅猛发展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数字化阅读继续迅猛发展,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各种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2010年增幅均超过30%,而其中网络在线阅读的接触率增长幅度最大,增幅达65.2%。

  从国民对个人纸质阅读内容和数字阅读内容的阅读量变化情况的反馈来看,纸质出版物的内容阅读量增加较为缓慢,有更多的人在2011年增加了数字出版物的内容阅读量,这也是数字化阅读发展的一个反映。

  如果说一个人每天的阅读时长是相对固定的话,分解到数字阅读和传统阅读的时长将形成杠杆式此消彼长的态势。

这些数字显示出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

数字阅读在阅读量上挤占了对传统纸质读物阅读的机会。

  价格优势、购买便利等因素使读者转向数字化阅读

  价格优势是促使读者选择数字化阅读方式的重要原因。

调查显示,在数字化阅读的读者中,41.8%的18-70周岁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数字化阅读接触者总体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3.50元,价格接受程度比2010年的3.45元也略有增加。

而对于购买一本200页左右的文学类纸质简装书,我国国民能接受的平均价格为13.43元。

这样一个价格意味着,对于愿意付费阅读的数字阅读读者而言,花购买1本纸质图书的钱,就可以读到3.9本的付费电子书。

  而“获取便利”、“方便随时随地阅读”、“方便检索信息”等,也是读者选择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几大原因。

2011年,我国仅有34.9%的国民表示购买过纸质图书,这一比例比2010年的36.4%又略有降低。

2011年国民年均购书2.20次,比2010年的2.63次也有所减少。

  数字化阅读群体的基数和阅读时长的增势均强于传统阅读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认为“自己增加了数字阅读的内容”的国民中,农村居民(占到54.7%)、高中及以下学历(占到63.7%)和年龄在18-39周岁之间的青年人(占到87.8%)均各占一半以上的比例。

概括而言,2011年增加了数字阅读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学历较低、年龄较轻的农村居民中。

认为“自己减少了纸质内容阅读”的国民57.1%也集中在农村居民中,且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到70.0%,18-39周岁之间的占到66.7%。

  可见,“增加数字阅读内容”和“减少了纸质阅读内容”的群体,都是农村居民占据着绝大多数,且在低学历人群中“减少了纸质阅读”的比例要显著高于“增加了数字阅读”的比例。

而我国农村居民和低学历人口的基数较大,这样一增一减的必然趋势导致人均数字阅读时长的增加和人均纸质阅读时长的减少。

  因此,倾向于数字阅读群体和数字阅读时长均有着比传统阅读群体更强劲的增长趋势。

  手机阅读人群增长迅速,人均每日手机阅读时长近40分钟

  在多种数字阅读方式中,手机阅读人群增长迅猛。

本次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中有27.6%的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比2010年的23.0%增加了4.6个百分点,增幅达20%。

手机阅读人群平均每天进行手机阅读的时长为37.42分钟,平均每年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费用约为20元。

  在手机阅读人群中,18-29周岁人群所占比例最大,为59.7%,其次是30-39周岁人群所占比例,为29.9%。

手机阅读人群的学历大多集中在大专、高中和初中学历,这三个群体在手机阅读人群总体中几乎占到八成(79.0%),而高等学历(本科及以上)仅占17.9%,低学历者(小学)占3.1%。

  纸质读物阅读仍是国民阅读的主流形式

  虽然数字化阅读以日新月异的方式和速度在发展,但是本次调查数据同时显示,纸质读物阅读仍是七成以上国民偏好的阅读形式,有11.8%的数字阅读接触者在读完电子书后还曾购买过该书的纸质版。

  中国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表示,“虽然数字阅读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传统纸质读物阅读在目前来看仍将是我国国民阅读的主流形式。

  郝振省分析说,数字化阅读的兴起,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纸质出版物的阅读造成影响,纸质报纸和期刊阅读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一影响的外在表现,但是纸质图书的阅读情况保持良好,阅读率与阅读量均有小幅增长。

事实上,国际上已有知名报社实现从纸媒向数媒转型的先例。

但从数字出版产业在我国出版业中的收益来看,数字出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时,纸质出版物在受众群大、阅读舒适性强等优势的前提下,仍有强大的群众基础。

比较而言,数字化阅读的碎片化、娱乐化特征明显,特别是在阅读纸质图书方面,多数读者还是保持着很深的感情和非常凝固的习惯。

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数字出版和传统纸质出版将共同发展,而这种局面无疑扩大了人们的阅读选择范围,更有利于国民阅读率的提升。

阅读电子书竟会削弱记忆能力

 2012-03-2609:

36

  心理学家称,使用手机、平板计算机等手持设备阅读电子书,可能会削弱人脑的记忆能力。

专家建议,读电子书还是读纸质书,有一条重要准则:

当你想认真学习的时候,记得用纸质书。

  电子书易致健忘

  随着科技发展,带有阅读功能的手持设备,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等变得更轻更薄,更易于携带,因而电子书的阅读变得更加流行。

然而,在提高人们记忆力方面,先进的电子书不仅不及传统纸质书,相反,还可能对人的记忆力造成损害。

[专题:

常看电子书记忆力会变差]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3月14日刊文,神经科学研究者玛雅·萨拉维兹对在手机、平板计算机上的阅读发出质疑,指出人们通过手持设备阅读电子书,可能会令记忆能力变弱。

玛雅发现,在平板计算机上阅读文章,每隔一两个章节就会轻易地忘掉故事角色的名字,而在纸质书报上的阅读则没有这种困扰。

接着她翻阅了一些数据,了解到原来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也曾对屏幕阅读比纸质阅读速度明显较慢的现象表示担懮。

  日本东京第三北品川医院的筑山节院长曾表示,近年来25岁?

35岁的年轻人患健忘症的越来越多,患者中多数是从小玩电子游戏、计算机、移动电话等科技产品的年轻一代。

  “懂得”和“记得”大不相同

  凯特·伽尔兰德是英国莱斯特大学的一名心理学讲师,她发现,在电子书上和在纸张上阅读完全相同的材料,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

但是,对于长期阅读而言,微妙的差别出现了。

伽尔兰德做了一个实验,将她的心理学学生分成两部分去阅读一段他们不熟悉的经济学材料,一部分学生通过手持设备阅读,另一部分则阅读纸质版本的材料。

实验结果显示出两个微小差异:

  第一,使用电子书阅读的学生为了理解信息,往往需要多次重复阅读某些段落。

而阅读纸质书的学生则较少出现这种重复阅读。

  第二,纸质书的读者对内容理解得更透彻。

  伽尔兰德介绍,当你要回忆起某件事,有两种可能的方法,一是你仅仅“记得”这件事,还需要一系列的联想去“懂得”事情,二是你已经完全透彻地“懂得”这件事。

显然,后者有更大优势。

她补充道:

“阅读纸质书的人们对内容‘懂’得更快,阅读电子书的人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重复阅读纔能达到‘懂得’的境界。

  细节引发联想

  互联网可用性专家雅各布布·尼尔森对此也发表了看法。

他的研究结果指出,用小屏幕的手持设备阅读电子书,会让读过的内容更难记起来,比如手机用户就深受其害,各种电子书看过就忘。

  人们在进化过程中被塑造成对空间有强烈的敏感性,因此上下文关系和标志性事物都有助于读者从“记得”知识迈向“懂得”知识。

文段是靠近页眉还是靠近页脚,是在左边书页还是在右边书页,旁边是不是有幅图画,这些看似无关的元素其实对阅读记忆有很大帮助。

  然而,电子书并没有空间标志以供参考,尤其是那些以滚动页面为呈现方式的电子书,它们从来不告诉你页码,只会显示你所读过的内容占全书的百分比。

如此一页即一书,读起来实在令人头大。

  电子书的另一个弱点是轻易地让读者分心,尤其是搜索、回卷和跳页阅读等各种麻烦操作。

更遑论设备上的各种游戏软件了。

  告诉大家这些,并非是让大家抛弃电子书,重新投入纸质书的怀抱。

恰恰相反,尼尔森和伽尔兰德两位专家都认为,不同的书籍载体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对于读电子书还是读纸质书,专家提供一条重要准则:

当你想认真学习的时候,记得用纸质书

揭开电子阅读繁华背后的隐忧

作者:

王娟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

2010-3-169:

59:

10

【字体:

小中大】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电子书以这种令人目不暇接的方式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从去年下半年起,关于电子书、电子阅读器的报道向我们铺天盖地的袭卷而来,网络、杂志报纸、电视,人们所到之处都有电子书的宣传和报道,年前在北京国展举行的图书展上出现了汉王的身影,显示出电子图书做为一种新兴力量加入到图书行业中来的趋势,北京图书订货会组委会秘书长黄国荣表示,下一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将开设新媒体出版馆,出现新阵容和新的景象。

电子书向传统纸质书发起了进攻,如同MP3代替CD一样,种种迹象似乎表明电子书将取代纸质书,当然纸质的珍藏书还会存在,就像有人会珍藏CD一样。

然而,真的有人们想得这么乐观吗?

电子书取代纸质书要多久?

笔者最近就电子阅读这个产业采访了产业链上的国内的一些代表厂商,情况没有想象的乐观。

在电子阅读产业看似生机勃勃的背后,有着太多的危机,这里稍作总结以飨读者。

  隐忧之一:

硬件技术瓶颈难破价格过高

  电子纸和电子墨水不是新概念,在70年代美国就有人提出过。

电子书,汉王称之为“电纸书”,强调其“纸”的特性,这也是电子书的最大特点。

目前绝大多数的电子书的屏是采用了电泳显示器技术,只有少部分是采用富士通的胆固醇液晶技术FLEPia,因此电泳显示器几乎就是电子纸的同义词,业内称之为类纸,它与手机及其它手持终端的屏不同,它自发光,不耗电,不需要背光,不伤眼睛,可弯曲。

记者在采访福昕软件的市场部经理樊进先生时,他向我展示了其电子阅读器eSlick,的确屏幕的效果和纸质书没什么差别,看起来很舒服。

  目前世界上能量产电子纸的只有台湾的元太(PVI)公司,市场占有率达90%,该技术其实是美国的E-ink的专利,元太在去年12月收购了E-Ink。

物以稀为贵,由于技术及原材料的垄断,使得电子纸的价格居高不下,在笔者走访的易博士、天津津科、福昕软件、大堂电信等电子书厂商中,电纸屏的价格基本上占到整个电子书售价的1/3到1/2。

目前市场上电子书的价格在1580—3000元之间,而提供内容定制服务的方正文房电子书的价格是4800元。

普通人群对这个价格是接受不了的,很多网友表示这个价格不如买台笔记本。

所以方正把消费群体定位在了高端人群,方正飞阅传媒技术有限公司的市场副总监苗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该产品是个小众产品,大唐电信的产品策划总监李杰先生表示:

“电子书的市场定位在80后热爱阅读网络小说的部分读者,企业管理层,机关管理干部,还有部分是礼品市场,把电子书当作礼品是一件看起来很有品味的事情。

”市场上还有一种声音说以后电子书可以作为学生的课本,上海易狄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丁辉文表示“电子书降到1000元以内时,电子书完全可以在教育市场普及,甚至替代原有的纸质课本”,樊进也是同样的观点,可以为孩子的书包减负,但是这听起来还需要太长的路要走。

  值得庆幸的是电纸屏一家独大的书面也许今年就将会被打破。

目前台达和友达两家台湾厂商已经在研发电子纸产品,去年友达光电宣布以3000万美元入主电子纸业者SiPix,友达光电消费产品显示器事业群总经理刘军廷博士表示友达首款采用SiPix独家的微杯(Microcup)专利技术的6英寸可挠式电子纸今年可以量产。

台达电子在2008年第三季与日商普利司通(Bridgestone)结盟,合作开发电子纸,台达董事长郑崇华表示,该公司已经能小量生产电子纸,而在各大厂积极投入、政策响应下,预期电子纸市场2010年中将迈入成熟阶段。

如果这两大厂商能够在今年量产电子纸,打破元太一统电子纸天下的现状,那么电子书的价格即将破冰。

而对于有些用户对彩色电子纸的需求,目前还无法满足。

富士通去年底展出一款8英寸彩色电子书阅读器FLEPia,可支持26万色显示。

但其价格高达8000块人民币,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更是可见不可及。

  短期来看,电纸屏这个技术瓶颈难破,电子书的价格也难以降到平民能接受的程度,因此电子书的普及尚需时日。

  撇开价格不说,电子书到底有多大的市场空间?

  隐忧之二:

市场到底有多大?

据说将有超过半数的MP3厂商将进军电子书产业,今年国内将会有超过百家的电子书厂商,让人脑中立即呈现出一副万马奔腾的景象,如同当年做笔记本和MP3,人们被电子书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所吸引了,对整个产业来说,这是有利有蔽,首先竞争必将加速技术的进步和优胜劣汰,同样也会促进价格的下降,同时对电子书概念的推广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这必将造成巨大的浪费,因为每一个厂商都会为此投入物力、人力,虽然很多厂商只是贴牌,但是宣传及销售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天津津科李庆诚、大唐李杰对此都表示这是一块巨大的蛋糕,这也是真正的产业格局形成之前必经的一个阶段。

然而对于个体的厂商来说,笔者还是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不是每个厂商都能分得一杯羹的,目前元太的电子纸对每一个的价格都是不一样的,像亚马逊、汉王这种出货量大的厂商,能拿到一个比较低的价格,而对于国内的其它厂商,拿货价格高,再加上有汉王、方正、大唐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如果缺乏内容的支持,真正能生存下来的能有多少呢?

  在电子阅读器问世以后,Kindle的出货量让人感叹这个市场很大,然而在国内,到底这个人群有多大,不知道最初做电子阅读器的厂商们有没有做过调查,到底有多少人能接受电子阅读器,他们需要什么样的阅读器。

在采访大唐电信李杰的时候,他表示:

“这是一个增量市场,虽然没有手机市场大,但是相比于家电、手机等存量市场,电子书的市场空间是非常大的。

”方正飞阅苗壮表示他们将这定义为“小众市场”,公司副总经理管剑告诉说:

“经过2009年众多厂商的推动,中国的电子阅读器市场即将进入一个繁荣时期。

但是,电子阅读器依然是一个窄众市场,短期内不会像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一样普及。

”EDO CEO丁辉文表示:

“我们预测明年的电子书阅读器销量是700万台,到2012年可以达到3000万台。

现在的电子书价格普遍在2000元以上,这个价位的电子书大多被当做礼品来消费,当竞争加剧,价格下降到1500元左右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白领消费,而降到1000元以内时,电子书完全可以在教育市场普及,甚至替代原有的纸质课本。

”华旗资讯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范为在谈到这个时说:

“即使单算教育市场,中国数以亿计的大中小学生,如果人手一本,那么将会是巨大的市场总量。

而且再退一步,就是不进入教育行业这样大的市场,在税务、公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