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2216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docx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docx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2013年1月28日

2011年9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列入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试点高校,2012年2月我校通信工程、信息安全2个本科专业被批准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学校正式启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建设工作。

一年来,学校根据教育部“卓越计划”的相关要求,稳步推进“卓越计划”的实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总体概况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及人才强国战略,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深化工程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在企业的深度参与下,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一批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卓越工程师,并创建具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特色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二)总体思路与目标定位

我校着力实施“卓越计划”,大力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工程教育培养体系和工程教育模式,创建在省属高校中具有示范意义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

2011年起,每年组织工科专业申报“卓越计划”,从点到面,面上逐渐推开,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有条件的所有工科专业都申报“卓越计划”,到“十二五”末参与“卓越计划”的全日制工科本科生人数达到30%。

(三)参与专业、培养层次、学生情况

目前我校参与“卓越计划”项目的是本科生层次的通信工程和信息安全两个专业学生,通信工程专业80人,信息安全专业40人,总共有120人参与。

2012年1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软件工程作为校级“卓越计划”项目实施。

2012年8月,我校组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自动化4个专业,申报国家“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正在教育部的审批过程中。

二、组织管理

为了更好地实施“卓越计划”,建立了校院两级组织管理体系。

学校成立了“卓越计划”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办公室等机构,每个机构职责明确,从组织架构上形成了“卓越计划”实施的有力保证。

详见附件2。

学院成立了领导小组、校企合作专家组和“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工作组,负责组织实施,详见附件7。

我校将进一步加大“卓越计划”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做好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等,另外在师资培训、学生交流、教研立项等方面也给予大力支持。

三、政策措施

(一)学校层面出台的政策措施

1.经费保障。

学校给予每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每年20万元专项经费,同时对参与“卓越计划”工作的专业以及相关课程给以额外的工作量补贴。

2.学生遴选。

按照“以学业成绩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和工程潜质为核心”的原则,从参与计划各专业二年级学生中遴选,也可以接受其他专业通过转专业方式进入“卓越计划”专业学习。

3.学籍管理。

采取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分阶段的学籍管理办法。

校内学习阶段的学籍管理基本不变,企业学习阶段的学籍管理要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管理办法。

建立学生的淘汰和退出机制。

4.校企合作。

确定一批高水平企业和科研院所作为学校“卓越计划”的联合培养单位。

通过与企业联合建实习基地、联合实验室、联合教学实训基地、联合课程,设立学生创新项目、创业项目、毕业设计项目等,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

5.教师评聘与考核。

完善专业技术系列教师岗位聘任办法,将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作为其职务晋升与考核的重要内容。

建立学生导师的学年考核制度。

(二)学院层面出台的政策措施

1.学院成立“卓越计划”领导小组,校企合作专家组以及“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工作组。

(见附件7)

2.学院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到企业参加工程训练,学院提供经费并在年终考核时给予工作量减半。

3.学院设立面向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教改课题,2012年重点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

(见附件10)

4.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研讨会或培训;支持教师开展工程教育研究,发表工程教育研究成果;支持教师指导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开展科研工作。

6.学院将教师的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产学研和技术服务,以及指导学生学科竞赛、科技活动,作为考核和进行岗位聘任的内容和指标。

四、培养模式

(一)学校培养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

学校培养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与主要措施如下:

(1)依据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实现培养方案整体优化

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要求,充分考虑工程能力培养的需要。

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知识点布局的全面性;注重实践课程模块的建设,在不降低理论教学要求的情况下,加大实践课的学分和学时比例;将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整合课程结构,优化培养方案。

将所有理论课中的课内实验从理论课中独立出来单独开设,在保证理论教学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压缩理论课时,在学分保持不变(我校理论课1学时1学分,实践课为2学时1学分)的情况,增加实践课时,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经过整合后,每一门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均配有实践环节;将原来有关联的若干门实验课程整合成一门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去除重复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

(2)立足全面发展,促进交叉融合

制定培养计划过程中,加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财经管理知识与工程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协调,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要求每位学生需要修读4学分的人文艺术课和4学分的经管类课程,通过企业通识课程的设置,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创业指导,了解企业文化,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科专业融合。

(3)着重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统一

按照具体问题、实际案例和工程项目组织教学内容;注重课程的知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设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项目或课程。

设立创新学分,要求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或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通过设置企业综合项目设计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工程设计和工程创新能力。

(4)理论联系实际,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

在重视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性课程的教学、课外培养和与企业联合培养。

依托各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示范中心、工程中心,整合学科、科研、教学与产业资源,促进教学与科研、产业的良性互动。

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践资源,早进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纵向或横向科研项目,提高科学与工程素养。

(5)共同培养与因材施教有效结合,促进学生个性培养

按学科大类制订培养方案,构筑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并适当压缩其占有的学时。

培养方案中设置若干个专业或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

在企业培养方案中,学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就业意向,自主选择相应的专业方向进行修读,也可以选择多个不同企业的模块课程进行修读,了解多个企业的先进文化和技术。

详细的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详见附件12。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1.参与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重组的指导思想、原则

设计和构建参与专业课程体系时,主要考虑以下四方面因素:

(1)满足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要求;

(2)体现专业的交叉性与综合性、专业领域的继承性和前沿性、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性与稳定性以及课程内容的逻辑性与系统性;(3)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优势、服务面向、行业背景、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优势,体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4)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即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作为课程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2.具体做法和实施情况

(1)专门设立一批校高教研究课题,加强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

详见附件10。

(2)开展课程内容整合研讨,由原培养计划中的来自多个学院的课程负责人向学院全体教师讲解所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然后分知识领域由教授或优秀副教授领衔进行课程整合研究并提出整合初步方案,经相关课程的所有教师充分讨论后实施。

具体知识领域的负责人情况表详见附件11。

课程整合后,在保证不减少基础理论知识点的基础上,压缩了课内学时,加大了实践教学比例,强化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重点对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进行了整合,去除了重复内容,整合后的课程门数由之前的13门减至7门,总学时数由568学时减少至488学时。

与原培养方案相比,增加实验课5门。

详见表1。

表1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整合情况

序号

2011级卓越计划培养方案

2011级原培养方案课程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1

通信电路

56

3.5

通信电路

56

3.5

锁相与频率合成

32

2

2

信号与系统

48

3

信号与系统

64

4

数字信号处理

48

3

数字信号处理

48

3

3

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实验

64

2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32

1

4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48

3

计算机网络与电信网络

64

4

通信交换技术

32

2

现代交换技术

48

3

5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

128

4

电路分析实验

32

1

线性电子电路实验

32

1

脉冲与数字电路实验

32

1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

32

1

6

光纤通信

32

2

光纤通信

48

3

7

移动通信

32

2

移动通信

48

3

信息安全专业对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进行了重点整合,去除了重复内容与原培养计划中学生近3年选课人数较少的课程,将原来计算机方向和通信方向合并,增开课程4门,将原来的8门经整合减至5门,总学时数由384学时减少至192学时,专业课与专业核心课的调整比例超过40%。

与原培养方案相比,增开实验课2门。

详见表2。

表2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整合情况

序号

2011级卓越计划培养方案

2011级原培养方案课程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1

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

48

3

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

48

3

计算机病毒

32

2

入侵检测技术

32

2

2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48

3

计算机网络与电信网络

64

4

Internet与Intranet技术与应用

32

2

3

数据库原理

32

2

数据库原理

48

3

4

信息安全管理与测评

32

2

信息安全管理与测评

48

3

5

C++程序设计

32

2

C++程序设计

48

3

(3)通过走访行业企业、毕业生反馈、抽样问卷调查等方法和调研国外同类院校工程人才培养情况,了解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对相关课程进行调整,以促进学生更好就业。

比如原来的培养计划中对计算机语言类的课程没有明确的修读要求,现要求学生必须在C++程序设计和Java程序设计中选读一门。

(三)教学方法改革

各专业对卓越计划班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综合改革,鼓励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教学等方式,从而实现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由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以授为主向以导为主转变,学生由被动依赖向研究型学习转变的“四个转变”。

主要的改革措施包括:

1.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

针对参与“卓越计划”学生规模小的特点,全面开展教学方法改革试点,通过研讨式教学、探究式学习、自学小组、科研小组等形式,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同时,改革学业评价方法,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2.开设新生研讨课。

新生研讨课在第一学年开设,课堂形式灵活多样,引导学生适应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转变。

3.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践(实验、实习)改革,提高本科实验课程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开发一批创新性的本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

提高课程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技能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

4.构建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实施体系。

引导学生早期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引导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性实践活动,参加“卓越计划”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全部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创新性科学研究的锻炼,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兴趣。

5.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对不同学科的实践教学工作进行分类指导,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现有创新实践基地基础上,拓展学科面向,重点建立多学科综合创新实践基地,全面建立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向本科学生开放的激励政策与保障机制。

学院已立项校教学模式改革课程6门、新生研讨课1门。

学院在通信工程、信息安全两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以及部分专业课中全面推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并鼓励教师指导和提供经费支持,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五、师资队伍

(一)校内参与卓越计划的专职师资队伍建设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为推进“卓越计划”,学校人事处出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强化教师工程实践经历实施办法(试行)》(附件3)。

对强化工程实践经历的培养对象、选拔程序、锻炼内容与形式、管理与考核和待遇标准等作了明确规定。

(二)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为提高我校工程实践教学水平,改善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有效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推出《企业师资聘请方案》,对企业师资的聘用原则、聘任条件、聘请管理进行了规定。

六、校企合作

(一)总体情况

1.合作企业的基本情况

目前,学校已和通信与信息安全领域的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华信)、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通信)、浙江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国内、省内知名企业签订“卓越计划”合作协议。

(1)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位于国家级的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从事通信、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和咨询工作。

是中国通信标准研究组成员单位。

公司1997年7月在全国邮电设计同行业中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近六年还被评选为国家勘察设计百强企业。

(2)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是中国邮电通信行业的一家重点企业和大型通信央企,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

目前拥有员工3000余名,其中70%以上为技术、管理的专业人才。

(3)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是中国IP智能监控及联网监控的首创者及领导者。

公司主要从事视频监控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及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公安、政府、企业园区、智能交通、地铁、校园、高端智能建筑等各个领域,2012年销售收入近10亿元。

2012年我校与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卓越计划合作协议

(4)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是业界领先的应用安全及数据库安全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曾为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2011深圳大运会提供安全产品和服务,涉及金融、运营商、政府、公安、电力能源、医疗、税务、工商等众多行业。

2012年我校与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卓越计划合作协议

2.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运行机制、覆盖的专业领域和学生受益面

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采用分阶段实施的校企合作模式,前3年主要在校内完成,企业教师来校授课;第4年主要在企业完成,需修读企业开设的专业课程、综合设计项目并完成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采用双导师制,由校企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评定成绩。

企业培养方案分公共课程和由不同企业开设的方向课程。

学生可自主选择其中一个方向进入相应的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和课程学习;也可进入不同的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和课程学习,只需修够企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分数即可毕业。

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成立校企合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共同制定和审议“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共同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建设工科教师队伍、共同研究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共同制定企业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工程教育中心、共同实施企业培养方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共同评价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

学校聘请企业专家为本科生开设职业规划与新技术讲座、企业课程等课程,聘请企业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骨干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实施校企双导师制,企业导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校内导师负责文献综述、外文翻译,与企业导师一起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设计,使之符合学校的毕业设计写作规范。

现实施“卓越计划”的有通信工程专业每届80人,信息安全专业每届40人。

校企合作学生受益面可覆盖全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

(二)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或基地建设

长期以来,学校与著名企业如华为、华信、东信、熊猫集团、中国电子集团第36研究所、UT-斯达康、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国内业界知名、省内一流的企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人才培养实践。

合作内容主要包括: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实习基地、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校企科研项目合作开发等。

2012年7月,与通信工程专业配套的我校与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另外还有与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杭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和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4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也顺利入选。

通过组织申报省财政项目,为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校内基地配套建设项目提供了150万专项建设经费,以保证工程实践教育的扎实推进。

机械学院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浙江省机械与车辆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浙江省首批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并获推荐申报国家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三)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2011级和2012级通信工程、信息安全专业的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已制定完成并已组织实施,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标准、专业选修方向、教学内容、企业培养方案教学进程计划表等内容。

1.通信工程专业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需求和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选取华信、东信、浙江联通等三家具有代表性的、有规模的、并已与我校有长期合作基础的大型企业作为通信工程“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联合培养企业,分别开设了通信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通信设备开发与制造、电信运营与业务营销推广三个专业选修方向。

表4通信工程专业企业培养方案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属性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讲授

实践

开课学期

备注

选修

(6学分)

企业家系列讲座与职业规划

1

2周

4

企业文化与行业工程标准及规范

3

32

2周

7

华信、东信、

浙江联通等

项目管理

2

16

2周

7

选修

(4学分)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2

16

2周

7

华信

光传输接入技术与光网络

2

16

2周

7

通信设备硬件开发技术

2

16

2周

7

东信

通信设备软件开发技术

2

16

2周

7

电信运营管理

2

16

2周

7

浙江联通

电信营销管理

2

16

2周

7

必修

综合项目设计A

4.0

8周

8周

7,8

华信、东信、

浙江联通等

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

8.0

16周

16周

7,8

企业学分合计

22学分

2.信息安全专业

依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我校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科特色和专业发展定位以及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选取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恒公司)、浙江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尔公司)、杭州晟元芯片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晟元公司)以及杭州盈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高公司)等四家主要的、具有代表性及规模的、并已与我校有长期合作基础的科技型企业作为信息安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联合培养企业。

同时分别依据这四家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本专业教师的教学特长与科研方向等因素,形成了“信息安全与通信安全”与“生物特征识别与密码学”两个专业方向。

在修满培养计划中所要求的必修学分的基础上,“信息安全与通信安全”方向的学生侧重于向网络安全、通信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安全和信息安全应用的方向发展;“生物特征识别与密码学”方向的学生侧重于向生物特征识别、密码学应用以及生物特征识别与密码学应用交叉的方向发展。

表5信息安全专业企业培养方案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属性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讲授

实践

开课学期

备注

选修

(5学分)

企业文化与行业工程标准及规范

3

32

2周

7

安恒、维尔、晟元、盈高等

项目管理

2

16

2周

7

选修

(4学分)

密码学应用与实践

2

16

2周

7

安恒、维尔、晟元等

网络安全应用与实践

2

16

2周

7

安恒、盈高等

生物特征识别应用与实践

2

16

2周

7

维尔等

通信安全应用与实践

2

16

2周

7

安恒、晟元、盈高等

硬件安全研发实践

2

16

2周

7

安恒、维尔、晟元、盈高等

软件安全研发实践

2

16

2周

7

必修

(12学分)

企业家系列讲座与职业规划

1

2周

4

综合项目设计

3.0

6周

8周

7,8

安恒、维尔、晟元、盈高等

毕业设计与实习

8.0

16周

16周

7,8

企业学分合计

21学分

此外,本专业今后还将紧密跟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企业培养方案、增设新的专业方向及相应的企业课程,并提前一学期公布,以供学生修读完成学业。

七、国际化

在我校“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提升国际合作办学水平,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积极与国外名校开展本科生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等工作,提高在校生出国交流交换比例。

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的办学经验,拓展学生对外交流视野,培养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我校首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所在的通信工程学院,具有国际化办学的良好基础。

2012年6月,我校与英国东伦敦大学合作举办“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

2012级通信工程(中英班)已顺利开班,英方专家也已来校授课。

近三年先后接受了意大利、西班牙三批留学生来院学习,已开设全英语授课课程12门。

通信工程、信息安全两个“卓越计划”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面向留学生开设的全英语授课课程,实行中外学生混合编班,从而实现跨文化交流,卓越班学生还可共享通信工程(中英班)的优质课程。

目前正与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商谈互派交换生项目。

通信工程、信息安全两个专业的14位教师具有6个月以上的国外学习经历,2013年又将有5名青年教师出国进修6个月。

八、其他

(一)本校围绕卓越计划开展的其他相关工作

作为校级“卓越计划”项目,软件工程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二个专业在2012年1月同步建设,规模各为2个班,各80人。

学校也安排了启动经费和财政专项经费。

经过一年的建设,也已完成“卓越计划”要求的培养计划修订工作。

2012年4月,我校实施“卓越计划”的通信工程专业在2009级学生中,选拔出27名率先到合作企业—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