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2063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3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33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3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33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33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3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二.docx

《第33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3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3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二.docx

第33课时常见的化合物二

第33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

(二)

一、重要的盐

考点1 概述一些常见的盐(如食盐、纯碱、碳酸钙等)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a

1.几种重要的盐

概述

化学性质

用途

碳酸钠

白色粉末,水溶液显________,因而俗名纯碱,俗称苏打,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为Na2CO3·10H2O

Na2CO3+2HCl===__________

玻璃、造纸、纺织品、洗涤剂等工业原料

碳酸钙

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是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CaCO3

CaO+CO2↑CaCO3+CO2+H2O===Ca(HCO3)2

制石灰、水泥,作建筑材料和白色涂料等

氯化钠

无色透明的晶体,俗称________,不潮解,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NaCl+AgNO3===NaNO3+AgCl↓

供食用和腌制食品,制取盐酸、氯气、烧碱等的原料

2.盐的溶解性

一般来说,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________;而大多数碳酸盐都________于水;盐酸盐除________不溶,硫酸盐除________不溶,其余均可溶(注:

Ag2SO4、CaSO4为微溶物)。

3.盐的性质

(1)金属和盐溶液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

例:

Fe+CuSO4===Cu+FeSO4

反应条件:

参加反应的金属比盐中金属________(除钾、钙、钠外)。

(2)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___和另一种________。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3)盐和盐反应生成另外____________。

例:

Na2SO4+BaCl2===BaSO4↓+2NaCl

(4)碱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例:

2NaOH+CuSO4===Na2SO4+Cu(OH)2↓

4.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1)Cl-的检验:

加入____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证明样品中含Cl-。

例:

AgNO3+HCl===AgCl↓+HNO3

(2)SO

的检验:

加入____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说明样品中含SO

例:

H2SO4+Ba(NO3)2===BaSO4↓+2HNO3

(3)CO

的检验:

向试样中滴加____________,有气体产生,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变浑浊,说明样品中含有CO

例:

Na2CO3+2HCl===2NaCl+H2O+CO2↑

1.(2016·杭州)小金制作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并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灭火操作。

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②另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

则残留液中有大量的(  )

                                                      

A.硫酸钠B.碳酸钠C.盐酸D.氯化钠

2.(2015·杭州)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Ⅰ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色沉淀Ⅱ的化学式________。

(3)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常见的有机物

常见的有机物:

甲烷(CH4)、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

无机物和有机物:

化合物可分为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和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以外)称为有机物。

有机物在物质种类中占了绝大多数。

考点4 知道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a

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是糖类、____________和脂肪。

糖类是人体供应能量的主要来源;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脂肪是人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

考点5 知道天然气、石油、煤等物质在生活中的意义、使用情况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a

1.天然气:

俗称沼气、瓦斯气,主要成分是CH4,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主要由植物残体分解而生成。

2.石油:

古代动植物遗体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复杂混合物。

主要含有____________两种元素。

3.煤:

古代植物遗体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C元素。

3.(2016·绍兴)如图物体的成分主要是有机物的是(  )

                                                      

4.2014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亚信”峰会期间,我国与俄罗斯签署了天然气供销合同。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考虑节能减排。

小吴想知道天然气和无烟煤哪种燃料更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他需查阅资料并计算,比较这两种燃料释放相同的________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的多少来判断。

 

 

 (2016·丽水)向一定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E发生化学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B.PF有沉淀生成

C.G点溶液的pH>7

D.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015·河池)如图的图像与对应实验过程不相符的是( )

 (2016·泰安)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A.H2SO4 NaCl Na2CO3 CaCl2B.HCl NaOH CuSO4 MgSO4

C.Na2CO3 K2SO4 BaCl2 HClD.NaNO3 HCl CaCl2 KOH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Ba2+、SO

  B.H+、Cu2+、OH-

C.K+、NO

、Cl-  D.H+、CO

、Cl-

 某固体由NaOH、Mg(NO3)2、BaCl2、K2SO4、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加水充分溶解后,有白色沉淀出现,现向该混合物中滴入稀HNO3,沉淀溶解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对该固体组成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NaOHB.可能含有K2SO4

C.一定含有Mg(NO3)2D.可能含有CaCO3

3.(2015·齐齐哈尔)现有A、B、C、D四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1)先分别取少量的四种溶液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向四种溶液中滴加适量紫色石蕊溶液,结果A溶液显红色,B、C、D溶液显蓝色;

(2)B、C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A物质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D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②B和C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A、B、C、D四种溶液中,若其中两种溶液混合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加入另一种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加入另一种溶液之前,两种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年4月2日~4日发生了清华学生PX词条“保卫战”,最终在XX百科上锁定“PX”为“低毒化合物”的准确描述,向国人揭示了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PX是对二甲苯,其组成和结构如右图所示,相关性质如下:

①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 ②熔点13.2℃、沸点138.5℃ ③密度0.86g/cm3 ④可燃 ⑤有挥发性,但比汽油低 ⑥遇火可爆炸,但爆炸性比汽油低 ⑦低毒,毒性与汽油相当

(1)上述中属于PX物理性质的是(填性质代号)____________;

(2)试写出P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PX的性质,从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的角度,应如何保存和储运P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探测“土卫六”发回的信息中得知,“土卫六”酷似地球,经常下“雨”,不过“雨”的成分是液态甲烷。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这种“雨”可以作为燃料来提供能量

B.“土卫六”表面的温度比地球表面低

C.“土卫六”上形成了甲烷的气——液循环

D.“土卫六”表面是否存在有机物还无法确定

【提醒】根据草酸钙加热会分解生成碳酸钙和二氧化碳,碳酸钙高温分解会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依据题中的数据和选项进行计算分析。

 (2016·镇江)已知:

草钙酸[CaC2O4]比碳酸钙受热易分解,CaC2O4

CaCO3+CO↑。

将12.8gCaC2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7.8g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B.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4.0g

C.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产生2.2gCO2

D.将加热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10.0g固体

【提醒】本题难度较大,理解ΔM与ΔM-m的含义、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16·宁波)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

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ΔM,画出Δ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1∶m2=3∶7

B.m1-ΔM1

C.m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ΔM与m的变化关系

D.当乙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

 (2016·济宁)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

课外探究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

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

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

(1)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撤除装置C,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

 

1.(2016·广州)中国丝绸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处理丝绸,该“碱剂”可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这种“碱剂”可能是(  )                                                     

A.食醋B.烧碱C.草木灰D.生石灰

2.(2016·上海)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

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D.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3.(2016·桂林)小明向盛有盐酸和MgCl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为判断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a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试剂进行实验,相应结果错误的是(  )

选项

试剂

现象和结论

A.

Zn粉

有气泡产生,则溶液a一定有MgCl2

B.

CuO粉末

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一定有两种溶质

C.

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可能有NaOH

D.

CuSO4溶液

有蓝色沉淀,则溶液a一定有两种溶质

4.(2016·淮安)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第4题图

A.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B.向一定质量的烧碱溶液中加稀盐酸

C.实验室高温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D.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铜粉

5.(2015·重庆)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Cl、NaNO3B.HCl、NaHCO3

C.NaCl、AgNO3D.H2SO4、NaOH

6.(2016·衢州)某兴趣小组进行纯碱样品(杂质仅含NaCl)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测定实验,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第6题图

(1)请指出图中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节约药品,可先向呈碱性的Na2CO3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________色,再向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至颜色恰好消失,即可停止滴加。

(3)以下操作过程会导致Na2CO3质量分数测定值偏小的有________。

A.称量沉淀质量时忘记读取游码所示的值(不为零)

B.沉淀未完全烘干就进行称量

C.溶解时,充分搅拌后,样品未能完全溶解即进行下步操作

7.(2015·金华)实验室有一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科学小组的同学利用该样品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称取0.75克样品,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滤液A和0.1克沉淀B;

②将滤液A等分成2份,一份先加少量酚酞试液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得混合物C,另一份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得混合物D;

③将混合物C、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E和1g滤渣;

④向滤液E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则滤液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题图

8.(2016·济宁)阳台无土栽培蔬菜,已成为城镇居民“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生活”的家庭时尚,既可缓解工作、学习的疲劳,还可收获安全、新鲜的蔬菜,集观赏、休闲于一体。

绿叶菜营养液配方主要成分有:

Ca(NO3)2、K2SO4、KH2PO4、MgSO4、(NH4)2SO4。

请阅读上述信息后回答:

(1)营养液配方分析,绿叶菜生长需要的主要营养元素有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营养液配方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9.(2016·金华)某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钡、氯化钡中的几种物质,为了鉴定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拓展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Ⅰ.称取15克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4.3克和无色滤液。

Ⅱ.往Ⅰ中所得4.3克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测得剩余沉淀质量为2.33克。

Ⅲ.把Ⅰ中所得滤液等分成两份,第一份滤液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既没有产生气体,也没有产生沉淀,第二份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没有产生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第Ⅲ步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滤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2)写出原白色固体所有可能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6·丽水)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其生产原理是在氯化钠饱和溶液中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以沉淀形式析出:

NaCl+NH3+CO2+H2O===NH4Cl+NaHCO3↓

过滤出碳酸氢钠晶体,再受热分解得到产品:

2NaHCO3

Na2CO3+H2O+CO2↑

(1)“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指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5.85吨NaCl可制得8.4吨NaHCO3,实际上从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析出NaHCO3晶体的质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8.4吨;

(3)与“侯氏制碱法”不同的是,比利时科学家苏尔维在制碱过程中,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混合溶液中加熟右灰以回收氨气: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请计算:

NH4Cl质量分数为20%的混合溶液5.35吨,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获得NH3多少吨?

参考答案

第33课时 常见的化合物

(二)

课前预热

考点1 1.碱性 2NaCl+CO2↑+H2O 食盐

2.易溶 不溶 AgCl BaSO4 3.

(1)活泼 

(2)酸

盐 (3)两种新盐 4.

(1)AgNO3 

(2)Ba(NO3)2 (3)稀盐酸

【考点真题】1.A 2.

(1)CaCO3+2HCl===CaCl2+H2O+CO2↑ 

(2)BaCO3 (3)CaCO3、BaCl2和KOH

考点4 蛋白质

考点5 2.C、H

【考点真题】3.D 4.

(1)75% CH4+2O2

CO2+2H2O 

(2)热量

课堂突破

例1 D 例2 D 例3 C 例4 

(1)①②③⑤ 

(2)2C8H10+21O2

16CO2+10H2O (3)密封保存、严禁烟火

例5 D 例6 B 例7 

(1)Ba(OH)2+CO2===BaCO3↓+H2O 

(2)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防止进入装置D中 (3)使氢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完全反应 (4)偏大 偏大

【变式拓展】1.C 2.C 3.

(2)①稀盐酸 NaOH

②Na2CO3+Ca(OH)2===CaCO3↓+2NaOH

③Ca(OH)2+2HCl===CaCl2+2H2O 4.D

校内作业

1.C 2.D 3.B 4.C 5.A

6.

(1)未用玻璃棒引流 

(2)红 (3)AC

7.

(1)NaCl、Na2CO3 

(2)CaO、Ca(OH)2、CaCO3 8.

(1)N、P、K 

(2)KH2PO4 9.

(1)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 

(2)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钡或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钡、氯化钡或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钡、碳酸钡 10.

(1)Na2CO3

(2)小于

(3)设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获得NH3的质量为x。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10734

5.35t×20%x

 解得:

x=0.34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