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1895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docx

《高二语文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docx

高二语文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质量监测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

1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共9分)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丑中之美

庄子及其后学以“道”的自然无为为美,其根本表现是在个体人格的自由上。

因而,在庄子及其后学看来,人的外形的丑丝毫也不妨碍他具有精神的美,得到人们的爱慕。

庄子一方面赞赏他理想中的“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神人”,另一方面又丝毫不歧视形体残缺丑陋,却具有精神人格美的人。

在中国美学史上,也是庄子第一个明确地谈到了丑的问题,指出了在丑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包含超越于丑的形体的精神美。

《德充符》中通过许多寓言说明了这个道理。

卫国的哀骀(tái)它是一个奇丑的人,“以恶(丑)骇天下”,然而“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

鲁哀公和他相处不过数月就想请他当宰相。

庄子以文学的夸张笔法,描写了这个奇丑者得到了包括妇女在内的许多人的爱慕,同时又借孔丘之口说明了他之所以得到爱慕的原因:

“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而所谓“使其形者”就是精神。

人们之所以爱这个奇丑的人物,就是爱他的“全德”,爱他的精神美。

“闉(yīn)趾支离无脤(shèn)”“瓮盎大瘿(yǐng)”都是一些腰弯及于脚趾、形体残缺没有嘴唇、身上长着像盆瓮一样大的瘤子的奇丑人物,然而前者说卫灵公,后者说齐桓公,都得到了赏识和喜爱,以至卫灵公、齐桓公看起那些形体齐全的人来,反而觉得“其脰(dòu)肩肩(瘦小样子)”,矮小可怜了。

庄子认为,这是“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缘故。

这些奇丑人物,由于他们有人格精神上的美,所以人们就忘掉了他们形体的丑陋,看上去反而比形体健全的人更加高大了。

庄子看到了人的内在精神美能够压倒和克服外在形体的丑,“形骸之外”的美高于“形骸之内”的美。

在追求着个体人格自由的庄子眼里,就连汲汲于仁义、不懂得自然无为之道的孔子,虽然形体健全,但较之于被砍掉了一只脚,却懂得自然无为之道的“兀者叔山”,在精神上是遭受了无可解救的“天刑”的。

在庄子看来,这种精神上的刑残比肉体上的刑残更加可悲。

庄子一点也不忽视形体的美,但更加重视精神的美。

这种对于人的精神美的高度重视和追求,后来在魏晋时期的美学中得到了发展。

从艺术史上看,庄子认为在丑怪的形相中可以包含强烈的精神美的思想,曾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

五代人物画家禅月大师贯休的人物画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贯休是禅宗的信奉者,曾被皇家授予师号。

而禅宗的思想,是同道家的思想密切联系着的。

贯休所画的人物,其形相十分怪异甚至丑陋,却又使人感到有一种内在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其名作十六帧水墨罗汉,骨相奇特古怪,为前代所找不出的。

例如有庞眉大目者,孕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

以之与阎立本的帝王图相对照,虽则坚实劲拔的笔致,略有相似,而人物的形态完全不同。

阎氏的人物庄严肃穆,是一种士大夫社会的正型。

而贯休的人物怪骇突兀,宛如战斗时神经紧张的一种变型”。

完全可以说,在中国美学史上,对丑怪之美的肯定,为庄子美学所特有。

这也是一般浪漫主义美学所共有的特色。

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则是排斥丑怪之美的。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子及其后学认为人的外形的丑并不妨碍他得到人们的爱慕,这种观点使他们尊崇以“道”的自然无为为美,追求个体人格的自由。

B.在《德充符》中,列举一批形貌奇丑无比的人物,他们不但得到了妇女的爱慕,而且也得到了国君的赏识和喜爱。

这其实是运用了夸张的笔法,现实生活中未必真有此类人。

C.在庄子看来,形貌奇丑的人物,由于他们有人格精神上的美,所以人们就忘掉了他们形体的丑陋,看上去反而比形体健全的人更加高大了。

D.庄子对于人的精神美的高度重视和追求,他认为孔子是比兀者叔山更为可悲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庄子借孔子之口说出哀骀它之所以得到爱慕是为了更有力地反驳以孔子为代表的排斥丑怪之美的儒家美学,庄子不注重形体的美,而是重视精神的美。

B.阎立本笔下的人物庄严肃穆,体现的是形体美与精神美相统一的儒家的美学标准,而贯休笔下的人物怪异甚至丑陋,与儒家美学的追求迥乎不同。

C.庄子寓美于丑的美学思想对后代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而禅宗思想同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

D.贯休笔下庞眉大目、孕颐隆鼻的罗汉形象与庄子笔下的“闉趾支离无脹”“瓮盎大瘿”一脉相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庄子看来,孔子所遭受的“天刑”指的是他在精神上只知汲汲于仁义、不懂得自然无为之道。

B.庄子指出在丑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包含超越于丑的形体的精神美,这种对丑怪之美的肯定,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相对立,为庄子所特有。

C.庄子的美学思想大大拓展了中国美学的领域,他所坚持的对人的精神美的高度重视和追求,后来在魏晋时期的美学中得到了发展。

D.《巴黎圣母院》中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与庄子笔下的“闉趾支离无脹”“瓮盎大瘿”在形体的丑及人格精神的美上都有相近之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共17分)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

父早亡,母何氏醮。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乃上疏《陈情表》。

帝览之曰:

“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司空张华问之曰:

“安乐公何如?

”密曰:

“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

“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②。

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

“孔明言教何碎?

”密曰:

“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

“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

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改)

注:

①游夏:

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

②虫流:

尸体腐烂流出虫子。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B.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C.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D.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征:

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B.太子洗马:

官名。

秦朝开始设置。

汉时亦作“先马”、“前马”。

为太子属官,掌侍从,太子出行时为前导,故名。

后为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员。

C.表:

也称为“疏”,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分条陈述意见或措施之意。

D.服阕:

指守丧期满,也称“服除”。

旧制,父母死后,子女必须回家为父母守丧,守丧期一般为三年。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李密几岁大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母亲再嫁后,他因过度思念母亲而成疾,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的。

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被他的文才打动,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

后来也因写诗引起皇帝不满。

C.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才到晋朝任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愿望,但他后来因没有得到朝廷重用而产生怨言。

D.到晋朝任职后,被人问起如何评价后主刘禅时,李密作为蜀汉旧臣没有对后主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后主和齐桓公一样都因任用小人而亡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4分)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共13分)

小人物

契诃夫

“尊敬的阁下,父亲,恩人!

”文官涅维拉齐莫夫在起草一封贺信,“祝您在这个复活节及未来的岁月中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并祝阖府安康……”

灯里的煤油快要烧干,冒着黑烟,发出焦臭味。

桌子上,在涅维拉济莫夫写字的那只手旁边,一只迷途的蟑螂在慌张地跑来跑去。

“还得给他,那个混蛋,再写点什么呢?

”涅维拉济莫夫这样思忖着,抬眼望着熏黑的天花板。

这值班室让他感到像沙漠般荒凉,他不仅可怜起自己来,也可怜起那只蟑螂了……

“我值完班还能离开这里,可它却要一辈子在这里值班,”他伸着懒腰想道,“苦闷啊!

看门人巴拉蒙已经不擦皮靴了……他一手拿着刷子,一手画着十字,站在通风小窗前听着……“打钟了,先生。

”他对涅维拉济莫夫小声。

涅维拉济莫夫把耳朵凑到小窗口,也倾听起来。

复活节的钟声随同春天的清新空气,一齐从窗口涌进室内。

各处的教堂钟声齐呜,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辘辘作响,“人真多啊!

”涅维拉齐莫夫看了看下面的街道,叹口气说,“有多少笑声和谈话声!

只有我倒霉透了,这种日子还得在这里坐着。

而且每年都是如此!

“谁叫您拿人家的钱呢?

要知道今天不该您值班,是扎斯杜波夫雇您当替身。

别人都去玩乐了,您却在这里替人值班……这是贪财啊!

“见鬼,这怎么叫贪财呢?

统共才两个卢布,外加一条领带……是贫穷,而不是贪财!

要是能跟大伙儿一道去做晨祷,然后开斋,那该多好啊……喝上那么几杯,吃点冷荤菜,然后躺下睡他一觉……这时你会感到自己是个人……唉……我这一辈子算完了!

你瞧,有个骗子坐着四轮马车招摇过市了,可你却不得不待在这里。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

上帝保佑,您也会升官晋级,日后坐上四轮马车的。

“我?

嘿,不行,伙计,你开玩笑。

即使拼了命,我这九品文官也上不去了……我没有受过教育。

“我们的将军也没有受过教育,可是……”

“嘿,我们的将军,他在做将军之前,早偷盗了十万公款。

他那副派头,伙计,我可比不上……凭我这副模样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连姓也糟透了:

涅维拉济莫夫!

总而言之,伙计,这种处境是没有出路的。

你愿意,就活下去;你不愿意--那就去上吊……”

涅维拉济莫夫离开通风小窗,苦恼地在各个房间里转来转去。

钟声变得越来越响……

“要不要从值班室溜走?

”涅维拉济莫夫想。

不过,这种逃跑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算复活节这一天他过得很好,很舒服,可是往后又怎样呢?

依旧是阴暗的四壁,依旧要受雇于人代人值班,依旧要写这种贺信……

他热切地想突然出现在大街上,汇入热闹的人群中,参加节日的庆典……他想起了刚才一位太太乘坐的四轮马车,想起了庶务官穿了就神气活现的那件大衣……他想起了勋章,新皮靴、暖和的床铺和袖子没有磨破的文官制服……他之所以想起这些,是因为所有这些东西他都没有……

“要不要去偷?

”他又想,“据说,一些人带着赃物都逃往美洲,不过鬼知道这个美洲在什么地方!

看来要能偷会盗,还得受过教育哩。

钟声停了。

此刻只能听到远处的马车声和巴拉蒙的咳嗽声,可是涅维拉齐莫夫的满腔愁苦和愤恨,却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忍受。

“写告密信呢,普罗什金一次告密,日后就步步高升……”涅维拉济莫夫坐在自己桌前,陷入沉思。

灯里的煤油已经烧干,冒着浓烟,眼看就要熄灭。

迷途的蟑螂还在桌上爬来爬去,找不到安身之处……“告密怎么行!

这种东西一写,日后我定会受到申斥,我这个笨蛋只能见鬼去!

于是目光又落在他起草的那封贺信上。

这信是写给一个他十分憎恨又怕惧的人的,十年来,他一直向这个人请求把他从十六卢布的职位提升到十八卢布的职位上……

“啊……你还在这里跑,鬼东西!

”他愤恨地一巴掌拍在那只不幸让他看到的蟑螂身上,“真讨厌!

蟑螂仰面躺在那里,拼命蹬着细腿……涅维拉济莫夫捏住它的一条腿,把它扔进玻璃灯罩里,灯罩里突然起火,发出劈劈啪啪的声响。

涅维拉济莫夫这才感到略为轻松些。

一八八五年三月二十三日

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小人物”为题,表现了这个九品文官社会地位的卑下,使这个形象具有了典型性,他的遭遇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普遍的悲惨命运。

B.小说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沙皇统治时期,坏人官运亨通,小公务员整日辛劳却永无出头之日的社会现实,有力地鞭挞了俄国官场的黑暗。

C.“依旧是阴暗的四壁”等三句,连用三个“依旧”,突出了主人公的无奈:

即使逃跑了,

也照样摆脱不掉当前这种无望而又可怜的生活现状。

D.小说结构的特点是以人物对话贯穿全篇。

对话揭示了涅维拉济莫夫替人值班的情节,描绘了形象,表现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及性格特征。

9.小说的主人公涅维拉济莫夫的个性特征是怎样的?

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

(4分)

10.请结合文本,探究“蟑螂”在小说中的作用。

(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

(共10分)

11.请根据提示完成问题。

(每空1分)

(1)《逍遥游》中写道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

(3)《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两句是“,”。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残酷的两句是“,”。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

(共11分)

读《文选》诗九首(其一)

舒位

云浮鸟倦早怀田,乡里儿来巧作缘。

仕宦中朝如酒醉,英雄末路以诗传。

五株柳树羲皇上,一水桃花魏晋前。

只有东坡闲不过,加餐遍和义熙年。

[注] ①《文选》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的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汉族诗文总集。

②舒位,清代诗人,一生坎坷,曾九次参加会试考试,皆不中,遂绝意进取,游食四方,以馆幕为主。

12.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云浮鸟倦”出自《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乡里儿来”四字表明陶渊明归隐的愿望。

B.首联概括陶渊明空怀才志而不能为时所用,他官职卑微,又与官场格格不入,因而早已倦于仕途,决心归田隐居。

C.颔联以醉酒比喻陶渊明做官的独特作风,补叙陶渊明在官场中的态度,叹惋其志向未酬却以诗名传千古的可歌可叹的一生。

D.诗人选“云”“鸟”“桃花”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巧妙组合,含蓄地展现陶渊明的精神生活和理想境界。

E.这首诗是诗人读《文选》中的陶渊明的诗后有感而作,诗人在结尾用苏轼的做法反衬了自己对陶渊明人生选择的赞同。

13.“五株柳树羲皇上,一水桃花魏晋前”一联刻画了陶渊明怎样的形象?

(6分)

 

六、语言运用。

(共20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为警示行业弊端,洛阳房天下发起“洛阳地产人关心的十大问题”大调查,旨在避免积羽沉舟,扶持行业健康发展。

②一女子因琐事欲跳楼寻短见,民警和消防员苦心孤诣地对该女子进行劝说,缓解女子的情绪,最终将其劝下,成功解救。

③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认为,只有“中国制造+互联网”握成拳,才能形成合力,而“工匠精神”就是要扭转长期以来好大喜功的导向。

④我一直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科学家行云流水的想象力、活跃的创新思维,基本决定了其远大科研目标的实现。

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大会还请到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

⑥这篇文章看起来很温馨,但越温馨,却也越见出其后的悲凉,越衬出其后的人生之悲,并让那悲凉力透纸背。

A.①②⑥B.②④⑤C.③④⑥D.①③⑤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只要生活本身不改变,别里科夫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种变态的精神现象和变态性格还会存在下去,这时,除了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本身,难道还能否认有别的出路吗?

B.契诃夫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运用精巧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不动声色地展示出了重要的社会内容。

C.《我是海鸥》延续了契诃夫的经典名剧《海鸥》中对爱情和艺术的思考,为中国文坛和学界对契诃夫文学遗产献上了一份厚礼。

D.这个文化站已经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16.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近年来出现了所谓国学热。

重要的不是意见之争,而是学理或技术性争论。

①就像自然生态需要多样性,不能随便说哪个物种是“坏的”,更不能随便认为哪种文化不应该存在。

②关于国学到底“好不好”这样的问题几乎没有意义。

③但居然演变成一种“轻浮”的文化争论,这就让人失望了。

④何况国学存在数千年,自有其伟大力量和深刻道理。

⑤过于随便地进行批判,没有任何建设性。

⑥国人对国学有兴趣,本是理所当然的事。

A.②①⑤③④⑥B.②①④⑤③⑥

C.⑥③⑤①④②D.⑥④②③①⑤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是善美境界,①:

“强学力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以及走出个人的“兴除利害”的爱国为民精神。

除此之外,②,古代的工匠们由于特殊的工作、学习方式,养成了他们“尊师”的美德。

人们赞美工匠,总离不开一个“巧”字。

那些被称为“能工巧匠”的,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的熟练,③。

鲁班就因为发明不少木工工具器械而被奉为土木建筑的祖师爷。

18.下列各句中有的语句表达不得体,请找出5处,标明句子序号,写出原词句,再改正过来。

(5分)

①我的一篇文章在《作家》上发表了,现抄寄给你,请雅正。

②前几日我将装有重要票据的手提包丢失,非常着急,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专程前去致谢,请在家恭候。

③一位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

“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

④某出版社有意请某著名作家出席为他召开的作品研讨会,该著名作家谢绝说:

“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⑤市教育局有关领导认真答复了家长关于学生体育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否影响高考录取这一问题的垂询。

⑥张老师,我有吟诗小趣,学习之余写成几行佳句。

您是大手笔,望工作之余给以斧正,不吝赐教。

⑦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非法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应认定无效。

 

七、作文(4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诗人普希金说:

昨天,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画家黄永玉说:

世上常有人放着前头的好景不看,转过身朝向过去,只认为过去的都好。

有人说:

记住昨天,如果不是为了激励明天的进去,那就莫如忘却。

要求: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质量监测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这种观点使他们尊崇以“道”的自然无为为美,追求个体人格的自由”,因果倒置。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答案】A

【解析】逻辑不当,“庄子不注重形体的美,而是重视精神的美”,原文为“庄子一点也不忽视形体的美,但更加重视精神的美。

”。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答案】B

【解析】B项,偷换概念,原文为“对丑怪之美的肯定,为庄子美学所特有”。

贯休也是肯定丑怪之美的。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筛选整合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断句,根据人名、书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来判断。

5、【答案】C

【解析】C项表和疏并不相同,表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而疏是向君主分条陈述意见或措施。

6、【答案】D

【解析】“李密作为蜀汉旧臣没有对后主给予很高的评价”错误,原文为密曰:

“可次齐桓。

”可见李密评价后主可以与齐桓公相并列。

“成败一也”意为不只有败,也有成。

7、

(1)一有空闲他就学习,一学习就忘记疲劳,并且以谯周为老师,谯周的学生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

(有暇,师事,方,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下属官吏把他的信上报给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白其书司隶,清慎,弗之劾,各1分句,意通顺1分。

(每句4分,共8分)

 

【参考译文】

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

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虔。

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

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之情愈来愈深,非常孝顺,于是因为思念而成疾。

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

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准备的饭菜、汤药,他总要尝过后才让祖母用。

一有空闲他就学习,一学习就忘记疲劳,并且以谯周为老师,谯周的学生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

他年少时在蜀国做郎官。

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

蜀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下诏委任他为太子洗马。

他因为祖母年龄大,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

他于是写了《陈情表》给皇帝。

皇帝看了(《陈情表》)以后说:

“(这个)读书人高雅的名声,一点都不假啊!

”于是停止征召(他)。

后来(他的祖母)刘氏去世了,(他)服完丧,又以太子洗马的身份被征召到洛阳。

当时(有个叫)张华的司空问他说:

“(你认为)安乐公这个人怎么样?

”李密说:

“可以与齐桓公相并列。

”张华问其中的原因,他回答说:

“齐桓公得到管仲(的辅助)而称霸,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

安乐公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亡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

”又问:

“孔明的规劝提醒的话为什么那么琐碎?

”李密说:

"过去舜、禹、皋陶在一起谈话,所以能够简洁高雅;《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应该具体琐碎一点。

和孔明对话的人没有比得上他的,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

”张华认为他讲的道理很好。

(后来)到温县做县令,很讨厌下属官吏,曾经给人写信说:

“庆父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就不会停止。

”下属官吏把他的信上报给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可是朝廷中无人做后盾,于是被调到汉中升任太守,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

等到皇帝在东堂赏赐酒席,让李密作诗时,他在诗的末尾说:

“人们常说,有因才有缘。

做官没有朝臣做依靠,还不如回去种地。

在上位的人很清楚,这话怎么能这样说!

”晋武帝对此很生气,都官从事马上奏请罢免李密的官职。

后来(李密)死于自己家中。

8、【答案】C

【解析】A项错在“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普遍的悲惨命运”,主人公虽然地位低,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