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西南宁市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5154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广西南宁市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品解析广西南宁市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品解析广西南宁市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品解析广西南宁市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品解析广西南宁市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广西南宁市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广西南宁市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广西南宁市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广西南宁市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广西南宁市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南宁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文科综合

201804

第I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人继承了殷商对于祖灵保佑的重视,他们进一步认为,“人”的感情也是价值的合理依据。

于是,亲情及其向外扩展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血缘及其应有的远近分别是社会秩序的本源。

上述材料反映了

A.周人将认同血缘、亲情等作为社会认同的规则

B.殷商“重祖”观念是西周宗法思想的基础

C.西周将个人情感作为社会价值体系的来源

D.西周构建的社会秩序实现了人际间的和谐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血缘、亲情、社会秩序的本源”等字眼意在强调周人是将认同血缘、亲情等作为社会认同规则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的说法不全面,不符合题意,排除;西周是等级森严的社会并未实现人际间的和谐,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

2.东汉末年,刘备集团向朝廷上奏进刘备为王的《汉中王劝进表》中,其中官员劝进顺序上,以朝廷先为册封的马超和朝廷认同的许靖等人为前,而军功上位的赵云等人在后。

由此,说明该时期

A.中央权力较为强大

B.看重正统政治地位

C.实行重文抑武政策

D.科举制度步入瓦解

【答案】B

【解析】“朝廷先为册封的……为前”等字眼意在强调朝廷的正统地位,即材料说明该时期看重正统政治地位,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未体现出中央权力较为强大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实行重文抑武政策的时期是在北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东汉末年科举制度还尚未出现,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下表为南宋绍兴年间舶入及其他岁入状况,分析下表中的南宋政府各项收入的对比,可得知

A.南宋海外贸易较为发达

B.江南成为最发达的地区

C.农业仍为南宋财源基础

D.南宋官营制度走向衰落

【答案】C

4.王守仁不待朝命而辞官,招致“擅离职守、非议朱熹等”攻击。

他的弟子何心隐放弃科举,在乡尝试聚和宗党、合族共财的社会生活而被迫害致死,心学也屡为朝廷所禁。

但到了明末,又恢复心学之地位。

上述材料说明

A.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本质不同

B.明朝政府放弃了控制思想观念

C.心学从反专制转变为维护专制

D.明朝政局变动影响了心学发展

【答案】D

【解析】朝廷禁心学朝廷又恢复心学等字眼意在强调心学的发展其实是受朝廷政局变动影响的,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本质是相同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明朝政府是加强了控制思想观念,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心学也是维护专制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

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5.下表为1894年中国近代工业中雇佣工人人数的总估计表(单位:

个)下表

业别

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

清政府经营的近代军事工业

清政府经营的炼铁与纺织工业

民族资本经营的近代工业

工人人数

34000

9100-10810

5500-6000

27250

 

该表格反映了当时中国

A.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B.政府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C.中国近代工业规模比较小

D.不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C

【解析】中国近代工业中雇佣工人人数明显少于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雇佣工人人数,这就说明了中国近代工业规模比较小,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B两项在材料中均没有明确的体现,所以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清政府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

回答表格型问题的关键有三点,一是要注意表头,了解表格所涉及到的内容,以便结合具体的知识点,二是注意表格的横纵向,了解表格主要展示的项目,三是要注意对比分析数据以及其余内容的变化。

6.1924年后,共产党一方面推动国民党中央先后设立了农民部、工人部、青年部、妇女部和商人部,工运、农运计划及相关政策、法规也相继出台;另一方面积极从事国民党不愿意做的下层民众动员工作,这说明

A.共产党主导群众运动

B.国共合作在基层未实现

C.国民党不愿发动民众

D.中共掌握了革命领导权

【答案】A

【解析】“工运、农运、下层民众动员工作”等字眼意在强调共产党是在主导群众运动,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国共合作在基层基本实现,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设立了农民部等字眼意在强调国民党也在发动民众,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共并未掌握革命领导权,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

解答推理型选择题可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

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7.平津失守后,蒋介石曾对下令“应战”的决策颇有悔意。

他在日记中写道:

“楼寇随手而得平津,殊出意料之外”。

对日外交似过于强硬,“如当时密允宋哲元准楼筑津石路,则至少可有一年时间展缓准备,亦较完密。

此则余对于外交政策一惟舆论是从,而疏于远虑,自乱大谋之过也”。

这表明

A.国民政府坚持对日妥协

B.平津失守完全可以避免

C.民众舆论干扰抗战大局

D.国民政府反思备战政策

【答案】D

【解析】“颇有悔意”等字眼意在强调国民政府是在对战争进行反思,即是在反思备战的政策,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国民政府未坚持对日妥协,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平津失守不可以避免,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民众舆论是促进而非干扰抗战大局,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8.1990年党中央提出国民经济“八五”计划,最初要求保持在6%左右的中速增长,但是1992年后,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达到12%,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十四大胜利召开

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

C.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

D.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答案】A

【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胜利召开,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使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992年时社会主要矛盾并未发生转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只是次要原因而非主要原因,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

解答因果型历史选择题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

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

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

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9.雅典民主制度的发生、发展取决于公民集体的状况:

在公元前6世纪形成的公民集体中,与农业有关的公民占有主要地位;工商业者身份的公民则是推动公民取得反对贵族专权的主要力量。

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雅典农业发展远远超过工商业发展

B.农业从业者是推动民主的基础力量

C.工商业者受到贵族抑商政策的打击

D.雅典民主是实现平民对贵族的专政

【答案】B

【解析】“与农业有关的公民占有主要地位”等字眼意在强调农业从业者其实是推动雅典民主的基础性力量,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雅典工商业发展远远超过农业发展,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雅典并未实行抑商政策,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雅典民主是贵族对平民的专政,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0.对比下图6、7分析,英国版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B.英国王权不断得到加强

C.英国取得殖民霸主地位

D.英国主导世界市场运行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国殖民地的增多,这是由于英国取得了殖民霸主的地位,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763年英国尚未完成工业革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王权是不断的弱化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1763年英国尚未主导世界市场运行,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1.某位思想家对于历史得出以下判断:

“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形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下列选项与该论断最相符的是

A.“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B.“历史发展的核心在于国家和精英层面的推动。

C.“历史是空间的历史、历史研究必须是计量的,才能是科学的。

D.“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马克思的观点,强调了人的劳动即生产决定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和选项A的意思是吻合的,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不仅仅在于国家和精英层面的推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D两项均是和题意毫无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2.关于冷战起源,20世纪4050年代主流学者认为是苏联寻求世界霸权导致冷战;60年代后,随着美国霸权主义不断上升,主流学者认为美国应负主要责任;进人70年代后,美苏争霸越演越烈,主流学者认为双方实用主义政策下的误判与误解,是冷战发生的原因,双方都有责任;而到了90年代,随着苏联档案公开,学者又开始关注斯大林等个人因素,这表明

A.冷战发生真正的责任者无法探求

B.苏联才是冷战发动的主要责任方

C.冷战导致美国霸权主义思想出现

D.冷战学术研究体现时代不断变革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变化对冷战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变化,即材料表明冷战学术研究体现时代不断变革,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冷战发生真正的责任者是有法探求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的说法过于片面,不符合题意,排除;是美国霸权主义思想导致冷战的出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一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

第42题一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国学的发生和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晚清到辛亥革命,以章太炎为代表,提出了“用国粹激励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的著名口号,倡导保存、捍卫国学。

第二阶段是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国学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特别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关注的是批判原有文化,引进西方文化价值来发展现代中国的文化。

第三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北大、燕京等大学纷纷设立国学研究院,王国维和清华国学院的学者是这一阶段的代表,国学研究不是关起门来研究,始终与世界的中国研究、汉学研究、东方学研究连接在一起。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

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材料二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迎来了第一波“国学热”。

社会转型需要一种与革命时代不同的意识形态,由此促进的文化转型,构成了现代文化景观的大背景。

踏入21世纪以来,全方位的国学热四面兴起并持续升温,其中媒体的参与固然起了很大作用,而来自民间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扮演了主要的推动力量。

目前的国学热主要集中在大众教育和国学知识的传播方面,国学热兴起的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和成功的发展,及其所引致的国民文化心理的改变。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

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国学发展的背景和变化历程。

(2)根据材料分析近代国学和现代国学热有何不同,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现代国学热的认识。

【答案】

(1)背景:

民族危机加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