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二编 寓言故事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1176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二编 寓言故事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二编 寓言故事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二编 寓言故事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二编 寓言故事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二编 寓言故事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二编 寓言故事一.docx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二编 寓言故事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二编 寓言故事一.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二编 寓言故事一.docx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二编寓言故事一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二编寓言故事

(一)

巧妙的比喻生动而又幽默,文辞简练而富情趣,哲理浅显而趋于深刻。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第二编寓言故事

(一)

葫豆雀和凤凰

鸟中最小和最丑的是葫豆雀,最美丽和最华贵的是凤凰。

有一次,一只葫豆雀在草丛里下了一窝蛋。

附近土洞里住着一只岩兔,天天乘它不在,偷着跑来吃它的蛋。

葫豆雀一共下了三个蛋,一连被岩兔吃掉了两个。

葫豆雀急了,就飞到凤凰那里去告状。

葫豆雀非常悲伤地对凤凰说:

“凤凰,我们的百鸟之王啊!

你看我多么不幸,我下了三个蛋,被那可恨的岩兔吃掉两个。

我特来告诉你,请你为我申冤啊!

凤凰看见一只小得只有拇指那么大的葫豆雀来麻烦它,心里非常不高兴,它说:

“葫豆雀,你没看见我一天有多忙吗?

你这点小事就来麻烦我,我怎能替你解决呢?

而且,蛋是要各人看各人的,你自己没有看好,谁能替你照管呢?

葫豆雀看见凤凰不理,心里一急,说:

“凤凰,因为你是百鸟之王,我才来求你的;你瞧不起我,认为这是小事。

不过,小事总有一天会变成大事的!

凤凰毫不在意。

葫豆雀没法,只好独自飞回去了。

葫豆雀回去后,自己狠狠地用草做了根箭,蹲在小树枝上,眼鼓鼓地等待着贪吃的岩兔来。

不久,岩兔果然来了,又打算吃它的蛋。

这时,葫豆雀气急了,就出其不意地用草箭向岩兔的眼睛戳去。

草箭刺中了岩兔的眼睛,岩兔痛极了,一时痛得吱吱地到处乱窜。

这时,恰巧又一只狮子在海边睡觉,岩兔因为痛得厉害,有洞就钻,一钻就钻到狮子的鼻孔里去了。

狮子一惊,没弄清鼻子里钻进了什么东西,就往海里跳。

海中有条龙,正很悠闲地游来游去。

忽然看见狮子向它扑来,以为狮子要吃它,就陡地往天空中飞。

哪知它这一飞,恰恰从凤凰的窝那里飞过,一下子把凤凰的蛋打破了。

凤凰非常愤怒,找龙论理说:

“你住在海里,我住在陆上,我们彼此从不侵犯。

你知道我们凤凰一年只生一个蛋,你为啥要从海里飞起,碰翻了我的窝,打破了我的蛋呢?

龙说:

“凤凰!

这不能怪我,你该去问狮子。

今天,我正在海里游着,一只狮子忽地向海里扑去,因此我才往天上飞,谁知我飞上来就碰翻了你的窝,打破了你的蛋。

你要问就去问狮子吧!

凤凰没法,只好去问狮子。

狮子说:

“明理的凤凰啊,这事怎么能怪我呢?

你要问就去问岩兔吧!

今天,我正在海边睡觉,它忽地钻进我的鼻子,我痛极了,才跳进海里的。

凤凰没法,只好去问岩兔。

岩兔躲躲闪闪地回答说:

“高贵的凤凰啊!

这不是我的错,这是葫豆雀的错啊!

我在草里走,它用草箭戳我的眼睛,我痛极了,逢洞就钻,钻错了,才钻进狮子的鼻孔的,这错在葫豆雀,你要问,还是去问葫豆雀吧!

凤凰没法,只好去问葫豆雀。

葫豆雀庄重地说:

“凤凰啊!

一切我不是曾向你说过吗?

岩兔它偷我的蛋,我向你告状,你反说我的事是小事,说娃娃该自己看管,不该找你。

今天,你的事为啥就成了大事呢?

为啥娃娃不自己看管,又到处找人论理呢?

难道龙碰翻你的窝,打破你的蛋是个事;岩兔吃了我的蛋就不是事吗?

我们葫豆雀在草丛里生蛋,一共只有三个,天天还要出去觅食,你的蛋在高高的树上,而且只有一个,你看守蛋不是比小小的葫豆雀容易的多吗?

我不是早说过吗:

小事情不解决,有一天会变成大事情的。

如今不正是应了我的那句话了吗?

凤凰听了,非常惭愧,只好无精打采地飞回去了。

哲理点拨

世上无小事,只怕有心人。

小事不解决,有一天终究会变成大事的。

正如凤凰一样,对于小事不屑一顾,最终还是自食恶果,有苦难言。

俗语说:

“防范于未然”,意思是当事情还没有发生时就要做好准备,时时刻刻都要树立防范意识,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事情都是有因果联系的,当有矛盾和问题出现时,一定要认真对待,努力克服,并认真解决好。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有预防危机的心理素质,做好充足的准备,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

母鹰与小鹰

有一只母鹰,生了一只小鹰,母鹰辛辛苦苦把小鹰抚养长大,成了一只成年的雄鹰。

母鹰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心里特别高兴。

小鹰长大后,可以独立生活了,有时,老鹰不用出去找食物,小鹰常把寻找到的食物带回来和母亲一块儿分享。

母鹰和小鹰有时一块儿去到远方旅行,每到一个地方,小鹰都主动地寻找安全舒适的地方让母亲安歇。

夜里,又常常守护在母亲的周围,保护着母亲的安全。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母鹰感觉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精神也不如往常了。

一天,母鹰对小鹰说:

“我老了,浑身一点劲儿都没有,我怎么能总是拖累你呢,孩子,你就展翅飞翔吧。

不要惦记我,知道你有出息,我会很高兴的。

如果你总是守在我的身边,我反而时时感到不安,这样的日子更难过。

”老母鹰说着,流下了眼泪。

小鹰看到母亲很伤感的样子,不好再坚持守在母亲身旁,便对母亲说:

“好吧,母亲,我听你的话,一定勇敢地面对生活,我会常常回来看您的。

”小鹰说完,便飞走了,它决定按照母亲的嘱托,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见识见识。

小鹰飞走了,老母鹰再没有了儿子的照顾,只好自己每天出去寻找吃的东西,它飞得挺吃力,每次飞不了多远,就要停下来休息休息,然后再接着飞。

不论刮风下雨,它都没有停止过飞行,因为它必须坚持,才能填饱肚子。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转眼之间,小鹰已经离开母亲一年了。

它飞过了高山大,飞过了海洋平原,终于锻炼成为一只雄健的苍鹰。

苍鹰决定回家看望母亲,它不知道母亲会变成什么样子,一边日夜兼程地飞往回家的路上,一边心里惴惴不安地想:

也许母亲已经衰老得不能飞行了,也许母亲已经不在世界上了。

更想不到母亲是那样地矫健。

苍鹰终于回到了家乡,它刚在自己家居住的树林旁边停下来,一只老鹰从高空中飞落在它身旁。

它想不到竟然是母亲。

哲理点拨

运动是永葆青春和生机的秘诀,如果能够坚持锻炼,朝气蓬勃地生活,生命永远是生机勃勃的。

母鹰在没有小鹰照顾的日子里,不弃不馁,每天出去寻找东西,虽然飞得很吃力,但它顽强坚持下来,靠运动成就了它生命中的风采。

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面对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和困惑时,一定不能随遇而安,不可轻言放弃,要勇于承担责任,加强身心锻炼,持之以恒,相信成功一定会与你我相约。

始终都要记住生命中的辉煌来自生命的持续运动和人格的不断磨练。

鹰和猫头鹰

从前有一只老鹰,他是鸟中之王,常常在山谷上方飞翔找食物。

有一天,他看到一棵很高的松树,树上有一只母猫头鹰,同时又看到她的巢里有四颗蛋。

当老鹰飞下去,到巢边准备吃那四颗蛋时,母猫头鹰很恭敬地说:

“鹰大王,你早啊!

我想你现在一定不饿吧!

“不!

”老鹰说,“我很饿,我准备把你那四颗正在孵化的蛋吃了充饥,那一定非常可口的!

“鹰王啊!

”母猫头鹰说,“假如你答应不吃我的小孩子,我们将永远只在

晚上飞翔,专吃毒蛇和蝎子,而把小鸟和小鼠留给你吃,不知道你赞不赞成!

“好啊!

”老鹰说,“我就答应不吃你的小孩吧!

但是我怎么认识你的小孩呢?

“不错!

我是应该告诉你的。

我的小孩很容易辨认,他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

”母猫头鹰很得意地说。

一天,老鹰又在山上飞着,用锐利的目光寻找食物。

不久,看见下面一棵松树上,有四只小白鸟,很香甜地睡着,他就很快地飞下去。

但是当它正准备吃他们的时候,听见他们“吱!

吱!

吱!

”的叫声,并且发现他们长得很美丽很可爱。

于是自言自语地说道:

“嗯!

这四只美丽的小白鸟一定是母猫头鹰的小孩吧!

我不能吃他们。

他一眼又看到松林上另一个鸟巢。

鹰王飞去一看,巢内有四只他从来没见过的丑怪小鸟,并且叫声非常难听。

“嗄!

”鹰王叫着,“这些丑陋的小鸟一定不是母猫头鹰的小鸟。

”于是把他们吃掉了。

正在这时候,母猫头鹰飞回她的巢里来,发觉鹰王吃掉了她的小孩子,伤心地哭了。

“吐唏!

吐唏!

吐唏!

鹰王啊!

你不遵守约定,吃掉我的孩子!

叫我怎么办呢?

“请原谅我吧!

”鹰王说,“我实在不知道他们是你的孩子,你不是说你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吗?

但是我现在所吃的,却是再难看没有的!

“吐唏!

吐唏!

吐唏!

”母猫头鹰哭着说,“你是鸟类之王,但是你不知道没有一个母亲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美丽的!

哲理点拨

善良的母猫头鹰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机灵地与鹰立下了协议,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毫无怨言;当老鹰问小猫头鹰是什么样子时,母猫头鹰骄傲地说自己的孩子是最漂亮的,因为没有一个母亲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丑陋的,最后,鹰王却因为误解而把小猫头鹰全吃掉了。

面对这场悲剧,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伟大的母性,伟大的爱。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崇尚母爱,而且要学会理解母爱。

母爱是不需要回报的,但一定需要得到社会和大众的关心和理解。

寒号鸟

太行山脚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住在这里。

它把崖缝当作自己的窝。

石崖前面有一条漳河,漳河对面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

寒号鸟和喜鹊,面对着面住着,成了好邻居,交了好朋友。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秋意浓浓。

秋风一扫,树叶零零散散地飘落殆尽,天也一天天转凉了,凉风中透着丝丝的寒冷,仿佛是在向人们预告,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冬天就要来到了。

这一天,天气格外的晴朗,阳光明媚。

喜鹊向邻居寒号鸟发出邀请:

“寒号鸟,冬天就要到了,我们一起去找些枯草、树枝垒巢,准备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吧!

寒号鸟一口就拒绝了,说:

“我不去,你自己去吧!

喜鹊没有办法,就一个人出门了。

它今天很高兴,因为要好好重新布置和装饰自己的窝,想像着去年冬天喜鹊窝里的温暖,喜鹊就飞得更有劲了。

它飞到了很远很远的村庄,到处搜寻着,找到了一些枯草和树枝,一口一口地运了回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喜鹊每天都为垒巢和准备过冬的事情忙碌着,过得充实和快乐。

而寒号鸟却不管这些,心里纳闷着喜鹊怎么不嫌累啊,它还是像往常一样满山遍野地飞跑,饿了就到处寻找食物,渴了就及时找水喝,累了就赶紧回来睡觉,于是,寒号鸟每天都在为打发日子而奔波着。

喜鹊的窝渐渐地盖好了,但寒号鸟一点动静也没有。

喜鹊急了,说:

“寒号鸟,不要睡觉了,大好晴天,赶快垒巢。

寒号鸟不理这一套,睡在崖缝里懒洋洋地回答喜鹊说:

“傻喜鹊,用不着;太阳暖和,正好睡觉。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啸,大雪覆盖了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喜鹊藏身在自己暖和的窝里,自在得意,无所顾虑;而寒号鸟浑身上下没有一根毛,崖洞里冷极了,寒号鸟冻得直打颤,悲哀地叫唤着:

“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清早,天气转好,暖洋洋的太阳当空照,好像又是春天了。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说:

“趁天晴,快垒巢,现在睡觉,后悔晚了。

严冬腊月,飘着鹅毛大雪,满山遍野成了一片白色,西北风像狮子般地狂吼着,漳河的水也停止了流动,崖缝里冷得如冰窖。

就在这深冬的夜里,喜鹊正在自己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发出了最后的哀嚎:

“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风依旧呼呼地刮着,雪不停地下着。

天亮了,太阳普照大地,喜鹊像往常一样快活,欢喜的又叫又跳;懒惰的寒号鸟夜里就冻死了,只剩下了一具僵硬的尸体。

哲理点拨

寒号鸟好比小人。

小人得志则得意洋洋,忘乎所以,得过且过。

当喜鹊一次又一次劝说寒号鸟早点垒窝时,它的合理解释就是大好晴天是睡觉的好时光,它所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而没有考虑冬天要如何过。

寒号鸟所缺乏的正是战略的眼光和思维方式。

当我们在讽刺寒号鸟的同时,喜鹊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人们应该学会以清醒的头脑看待事物,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战略的眼光,不可沉醉于一时的得失,也不可背离长远的发展方向。

锦鸡、兔、猴、象吃果图

在很古老的时候,有一只锦鸡,一只兔,一只猴和一只象,它们结拜为兄弟。

锦鸡因为能飞,有一次飞上了三十三重天,衔来了一颗果树种籽。

这种籽是万年生长,一年四季都结果子的。

它们当中兔子最有心机,知道这种籽的贵重,就首先动手把种籽种在地上。

猴子知道这树会结果,就天天替它上粪。

大象也想吃果子,就天天用鼻子从河里汲水来浇灌。

由于大家照料,树一天天地长大了,很快就结果了。

锦鸡从树尖飞过,看见果子成熟了,心想:

“我带来的种籽结果了,我的功劳可不小啊!

现在该我享受了!

”于是,它天天飞上树,在树上慢慢地啄食这果子。

猴子是可以上树的,它想吃就爬上树,不想吃就爬下来。

象的个子很大,就用它的长鼻子卷着树枝吃果子。

这中间最吃亏的就是兔子。

它爬不上树,只有在树下扑打纵跳,望着香气扑鼻的果子,翘尾巴,舔嘴唇。

树,一天天长高了,连有长鼻子的象也吃不到果子了,于是,它们开始有了争吵。

象和兔一齐向锦鸡和猴子嚷着:

“这太不公平,树长高了,只有你们两个吃得到,要知道我们也曾经浇过水啊!

兔更不满意说:

“是的,真的是很不公平,我一直吃不到一个果子,只吃了几片落下来的树叶。

但是锦鸡和猴子只顾自己吃,不理它们。

它们没有办法,就找了一个聪明的人帮助它们评理。

聪明人说:

“你们四个先不要争,天底下原来没有这种果树,你们先说这果树是从哪里来的?

是怎样生长的?

你们告诉了我,我就可以帮你们想出调解的办法来。

锦鸡说:

“聪明人啊,正如你所说,这树天底下本来没有,是我从三十三重天上衔来的种籽生长出来的,我的功劳最大,难道不是吗?

兔子说:

“虽然锦鸡衔来了种籽,但它不知道该怎么办,是我想到把它种到地里,因此才有了这棵树。

可我却一直吃不到果子,只能吃到偶尔落下来的几片叶子。

你说公平吗?

猴子说:

“虽然有了种籽,有人种下地,但我上粪的功劳可不小啊!

这树原来只有一根细草那样大,要不是我天天上粪,它怎么能活呢?

象说:

“虽然有了种籽,有人种地,有人上粪,但是,天旱了这么久,我每天都用鼻子从河里运水来浇它,它才生长起来的。

我也有功劳啊!

聪明人说:

“照这样说,你们每个人都对这树出过力,每人都该吃到这果子。

你们与其这样争吵,不如大家一起想能吃到果子的办法。

因为只有这样,才不致伤害你们之间的感情,而且又能让这棵树结更多的果实。

它们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于是就一起商量。

终于商量出一个办法,规定大家摘果子要一起摘,让象站下边,象背上站猴子,猴子背上站兔子,兔背上站锦鸡,然后锦鸡摘下果子交给兔,兔交给猴,猴交给象,果子摘好了,大家一起吃。

自从想出这个办法以后,它们就不再争吵了,而且使这棵树长得更好,果子也结得更多了。

哲理点拨

这就是常被描绘在藏族地区墙壁上的那幅五色彩画,名叫“锦鸡、兔、猴、象吃果图”。

它教给人们知道团结和尊重他人劳动的意义。

新的方法出台前后,对于吃果的不同反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种是自私自利的散乱状态,大家都没得吃;一种是团结一致的协调组合,大家都能吃。

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意思在于揭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

起来,众志成城,合理组合,才能取得胜利。

团结的前提就是目标一致,彼此谦

让,共同进步,以战略的眼光看待问题。

白头翁

从前,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没下过一滴雨。

火红的太阳整天晒着。

树木、花草都枯死了。

雀鸟们也感到实在活不下去了,大家就在一起想办法找水。

有只鸟说:

“湖边倒是有水,就是路太远了。

大家看怎么办?

白鹤说:

“那好办!

我们从湖边啄一条河道,水就会流过来的。

大家都说这个办法不错,一致同意到湖边去啄河道。

只有一只雀鸟怕辛苦,偷偷的把自己头上的羽毛染上了白色,对大家说:

“我老了,头发都白了!

哪能干得了这些事?

大家拿它没办法,只好让它留下了。

雀鸟们开始到湖边啄河道去了。

啄啊,啄啊,嘴都啄出血了、太阳炎热难耐,差点把雀鸟的羽毛烤焦了。

实在是熬不过去的时候,它们就飞到湿润的地方去喘一喘气。

就这样啄了七天七夜,终于在湖边啄出一条河道来。

水沿着河道流过来。

水流过的地方,草木转青,花儿开放。

雀鸟们到处飞,到处唱,真是高兴极了。

只有那只染白了头的鸟非常苦恼。

它飞不高,不敢唱怕别人笑它,便把头埋了起来。

它头上的白颜色洗也洗不掉了,直到现在,人们还把它叫做“白头翁……”

哲理点拨

“白头翁”成为懒惰者和工于心计者的代名词。

本打算工于心计,借机偷懒,处心积虑地想出“染白头”的良计,装作老态龙钟的样子博得大家的同情,并以此为借口脱离集体劳动,结果搞得自己狼狈不堪,成为真正的“白头翁”。

这里,其他雀鸟与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永远都要相信劳动是光荣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要勤于劳动,敢于创造,维护集体的利益,不要耍小聪明。

猴子摘苞谷

很久很久以前,在峨嵋山上住着一只猴子。

有一天,它跑下山来,信步走到一个菜园里,那个园子里种满了苞谷,苞谷已经成熟了,猴子看着满园子的苞谷非常高兴,就伸手摘了一个背在肩膀上,得意洋洋地往前走了。

一路上,它看到很多很多新鲜稀奇的东西。

在路过的地方,只要它对那个东西感兴趣,都要停下来瞧一瞧,心里想着难得有一次下山的机会,它决定要好好的玩一玩,看一看,一定要带些好东西回山上去。

过了一会,它走到一片桃林里,桃树一棵接一棵,看不到边。

而且,所有的树上都结满了又红又大的桃子。

猴子觉得这些桃子实在是太好了,就随手把苞谷丢在一边,爬到树上去摘桃子。

摘了桃子之后,它又接着往前走,走着走着就到了一个西瓜园。

满园子的大西瓜又大又圆,馋得猴子是直流口水。

它马上就把桃子丢在地上,伸手去摘了一个大大的西瓜。

这时候,天渐渐黑了下来,猴子打算要回家去了,就转过身来,出了瓜园,背着西瓜兴高采烈地上路了。

在回去的路上,猴子走着走着,突然遇见了一只野兔子。

它看着兔子蹦蹦跳跳,非常可爱的,就想要去逮住那只兔子,所以就又把西瓜扔掉了,急急忙忙地去追赶兔子。

可是,追着追着,兔子突然跑进了树林子,在树丛间跳来跳去,一下子就不见了踪影,猴子着急地在树林里到处找来找去,可不管怎么找都再也看不到那只兔子了。

这时天已经黑了,这只可怜的猴子既没有追到兔子,也已经丢掉了西瓜、桃子和苞谷,它只好两手空空地回家了。

哲理点拨

做事要专心,做事要持之以恒。

问题的关键在于猴子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真正想的是什么,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不够专心,不能对一件事情坚持到底、持之以恒。

对待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是一样。

首先,要确定明确的目标,而后对自己的目标要有耐性、要有恒心,不能见异思迁,否则将事倍功半。

面对这竞争激烈的时代,更需要执着追求,才能取得成功,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小马过河

在一个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

“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

”小马听了,高兴极了,连蹦带跳地说:

“好啊!

怎么不行?

我很高兴能够为您做事。

妈妈,什么事啊?

老马高兴地说:

“那太好了,孩子,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

跑着跑着,突然前面有一条小河挡住了他的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

小马站在河边,为难极了,心想:

这河水有多深呢?

我能不能过去呢?

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有多好啊!

可是现在已经离家太远了,不可能再回去了,我该去问谁呢?

他向四周望了望,看见一头牛在河边吃草。

小马嗒嗒地跑过去,问道:

“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过去吗?

“老牛说:

“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又跑回了河边,准备过去。

这时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小松鼠,拦住他大叫:

“小马!

小马!

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

小马吃惊地问:

“水很深吗?

”松鼠认真地说:

“当然啦!

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小马连忙收住脚步,在河边上走来走去,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他叹了一口气说:

“唉!

还是回家去问问妈妈吧!

小马甩了甩尾巴,跑回家去了。

妈妈问:

“咦,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啦?

”小马难为情地说:

“有一条河挡住了路,我过不去。

”妈妈说:

“那条河不是很浅吗?

”小马说:

“是啊!

牛伯伯也是这么说的。

可是松鼠却说河水很深,还淹死了他的伙伴呢。

”妈妈笑了,问道:

“那么到底是深还是浅呢?

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

”小马低下头,说:

“我没…没想过。

”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

“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

“小马,你怎么还是要过河,你不要命了吗?

”小马说:

“让我试试吧。

”他一面说,一面下了河,小心地走了过去,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哲理点拨

小马因为片面听从别人的意见,所以第一次没有将事情办好,而第二次的成功就是因为它从自身实际出发,亲身体验,才知道河水的真实深浅。

这一点正是小马成功的关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轻信人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找到真理,因为真理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亲身的体验,既可以丰富自己的实践,又可以对困难有充分的估计,否则,只能一味的观望,平添烦恼。

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敢于行动,勇于实践。

行动胜于一切。

只有行动了,才有发言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