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习题集00182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1132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7 大小:14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习题集0018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生理学习题集0018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生理学习题集0018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生理学习题集0018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生理学习题集0018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学习题集00182页.docx

《生理学习题集0018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习题集00182页.docx(1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理学习题集00182页.docx

生理学习题集00182页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l.兴奋性2.刺激3.反应4.兴奋5.阈刺激

6.阈值7.绝对不应期8.内环境9.反射10.负反馈

二、填空题

1通常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分为三个水平,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机体对刺激产生反应的形式有两种,即_________和_________。

3.刺激要引起机体产生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阈值的大小与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_________关系,阈值愈大表明组织兴奋性愈_________。

5.入体的可兴奋组织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组织在接受刺激而兴奋时,其本身的兴奋性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一般需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个阶段。

7.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称为_________、即_________。

8.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概括起来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9.一个完整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五部分组成。

lO.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完成它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

三、选择题

(一)A型题

1.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发生反应

的能力称为

A.反射B反应c.抑制D.兴奋性E.兴奋

2.生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刺激方法是

A.钳夹B.声音c.温度D.电E.光

3.要检查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是否有兴奋性,用哪种刺激方法最好

A.食盐B.火柴C.锌铜弓D.镊子E.光照

4.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

A.有效刺激B.阈刺激c.阈上刺激D.阈下刺激E.阈值

5.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称为

A.有效刺激B.阈刺激c.阈上刺激D.阈下刺激E.阈值

6.可兴奋细胞包括

A.神经细胞、肌细胞B.神经细胞、腺细胞c.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D.神经细胞、骨细胞、腺细胞E.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

7.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收缩B.分泌c.神经冲D.反射E.电位变化

8.欲了解肌肉兴奋性的高低,最适合的指标是

A.肌肉收缩的强弱B.肌肉收缩速度的快慢c.引起肌肉收缩的刺激阈值的高低

D.肌肉动作电位幅度的大小E.动作电位传导的速度

9.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

A.阈电位B.动作电位c.阈强度D.强度一时间变化E.刺激频率

10.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

后,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是

A.相对不应期一绝对不应期一超常

期一低常期

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一低常

3:

072002-1-1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c.绝对不应期一低常期.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

D.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低常期一相对不应期

11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

A.基本消失B.无限大c.高于正常D.稍微低于正常E.等于正常

1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应B.适应c.反射D.正反馈E.负反馈

13.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正反馈调节E.负反馈调节

14.在相对不应期给蛙坐骨神经一个较强的刺激使它再次兴奋,它的兴奋性将如何变化

A.超常期-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低常期

c.超常期一低常期一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D.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

E.超常期-低常期一绝对不应期

(二)B型题

A.感受器B.传入神经c.反射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

1.骨骼肌中的肌梭在腱反射中2.心迷走神经在窦弓反射中是3.窦神经在窦弓反射中是

4.脊髓在排便反射中是5.骨骼肌的梭外肌在腱反射中是

A.正反馈调节B.神经调节c.体液调节D.自身调节E.条件反射

6.肾动脉血压在80一180mmHg之间变动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稳定

7.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

8.针刺手时,手迅速缩回

A.4次B.40次C.100次D.200次E.500次

9.蛙的有髓神经纤维的绝对不应期为2ms,理论上它每秒最多能产生多少次兴奋

10.心室肌细胞的绝对不应期为250ms,它每秒最多能产生多少次兴奋

(三)C型题

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1.在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中,若要引起兴奋,哪一期所需刺激的阈强度最小

2.在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中,哪一期给很强的刺激也不能引起兴奋

A.内环境B.外环境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3.血浆属于4.组织液属于5.细胞内液属于6.细胞外液

7消化道内的液体

A.反应消失R.反射消失c.两者都消失D.两者都不消失

8.蟾蜍被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后,将使

9.脊蛙的

A.正反馈B.负反馈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

10.胰蛋白酶原激活的过程有

11.雌激素对促性腺激素的调节有

A.非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

12.入在进食过程中引起消化液分泌是

13.听到开饭铃声产生胃液分泌是

14.同心血量增加使心肌收缩力增强是

15.痛刺激引起肢体缩回是

(四)x型题

1.可兴奋细胞,共有的特征包括

A.有收缩功能B.反应迅速、明显c.出现的反应可用眼睛直接观察到D.有分泌功能

E.伴有电位变化

2.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较,其

主要特点是

A.作用产生较慢B.作用范围局限c.作用产生快D.作用时间较长E.作用精确

3下列关于非条件反射的描述,错

误的是

A.反射弧比较固定B.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c.是后天形成的D.可随环境改变而很快建立

E.数量有限

4.关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说明,错误的是

A.非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B.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是固定的c.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

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非条件反射没有关系E.“望梅止渴”是非条件反射

5.生理学研究中常用电刺激器,是因为它

A.使用方便B.强度容易控制c.不易损伤组织D.可重复使用E生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刺激方法是

A.钳夹B.声音c.温度D.电E.光

6.关于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B.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反射活动c有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反射就一定能实现

D.刺激蟾蜍的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也是一种反射活动E.去大脑动物也可发生反射活动

7.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反射的是

A.砂粒入眼引起眨眼B.咀嚼食物引起唾液分泌c.用硫酸刺激脊蛙脚趾引起屈腿

D.用电刺激神经肌肉标本,引起肌肉收缩E.夹闭颈总动脉引起血压升高

8.有关自身调节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自身调节不依靠神经系统的作用B.自身调节也不依赖体液的传送

c.它足组织细胞自身对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D.所有的细胞和组织都存在自身调节的形式

E.它的反应范围比较广泛

9.自身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幅度较小B.调节的范围比较大c.需要激素的参与D.调节的灵敏度不高

E.以反射的形式进行

10.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

节的是

A.排便反射B.排尿反射c.肺牵张反射D.分娩E.减压反射

11.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组织代谢产物增加引起局部血管舒张,属于体液调节B.体液调节从属于神经调节,不能独立发挥作用

c.体液调节调节代谢、生殖等,但不影响生长发育

D.体液调节主要通过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完成

E.体液调节作用迅速,但不持久

四、问答题

1.试举例说明何谓刺激、反应与兴奋性,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2.给你两个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你如何证明它们是活的组织标本?

如何鉴别哪

个标本的兴奋性高?

3.当组织受刺激而兴奋时,其兴奋性会发生哪些规律性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刺激是指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3.反应是指由刺激引起的机体功能活动的改变。

4.兴奋是指机体接受刺激后由相对静止变为活动,或者活动由弱变强的过程。

5.阈刺激是指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刺激。

6.阈值是指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的刺激强度。

7.绝对不应期指组织兴奋后兴台性暂时消失,对任何强大的刺激都不起反应的时期。

8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9.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入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10.负反馈是指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维持入体的功能相对稳定。

二、填空题

1.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

2.兴奋、抑制3.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时问、刺激的时间一强度变化率

4.反变、低5.神经、肌肉、腺体

6.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7.内环境、细胞外液

8.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9.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lO.反射、反射弧

三、选择题

(一)A型题

1.D2.D3.C4.E5.B6.C7.E8.C9.C

10.D11.A12.C13.E14.B

(二】B型题

1.A2.D3.B4.C5.E6.D7.C8.B9.E10.A

(三)C型题

1.D2.A3.A4.A5.D6.A7.B8.B9.D

10.A11.C12.C13B14.D15.A

(四)x型题

1.BE2.AD3.BCD4.DE5.ABCDE6AE

7.ABCE8.ABC9.AD10.CE11.AD

四、问答题

1.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称为刺激;机体感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

性称为兴奋性;机体接受刺激后,功能活动的改变称为反应。

反应有两种形式,机体受

刺激后,如果由安静状态转入活动状态或活动状态的加强称为兴奋;如果由活动变为相

对静止,或者活动由强变弱称为抑制。

刺激是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条件,但是要引起机

体发生反应刺激的强度必须达到或大于阈值。

反应是刺激引起的结果。

兴奋性是有生命

的机体对刺激产生反应的内在因素,如果组织细胞已经死亡,没有了兴奋性,那么再大

强度的刺激也不会引起反应。

例如针刺手指皮肤,入会立即反射性产生缩手动作。

在这里,能为机体所感受的外

界环境的变化是“针刺”这种物理性刺激,机体在接受刺激后立即产生一个缩手动作,

即屈肌由静止变为活动,称为兴奋。

此现象说明机体能接受刺激发生反应,故具有兴奋

性。

5.生物电尤论,作生理学和临床工作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故学好细胞的生物电现

象很鼋要。

牛物电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在理解它们的产生原理时,请联系兴奋

性、刺激、反应的知识,以及细胞的物质转运功能加以解释。

这一节的许多概念都与细

胞膜两侧的带电情况有关.根据带电情况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状态,实际上生物电现象

可以归结为不同情况下细胞膜两侧的带电情况及其变化,其中的参照是极化状态。

6肌细胞的收缩功能以运动神经对骨骼肌的支配为例,介绍了它们之间的功能联

系,即神经一骨骼肌接头的兴奋传递,及肌肉收缩的原理。

学习时要联系细胞膜的物质

转运功能和生物电现象,不要把这些内容割裂丌来。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名词解释

1.单纯扩敞2.易化扩散3.通道转运4.载体转运5.被动转运6.主动转运

7.受体8.静息电位9极化10.去极化11.超极化12.复极化

13.动作电位14.局部电位15.阈电位16.传导17神经冲动

18.传递19.神经递质20.终板电位21.兴奋一收缩耦联

22.单收缩23强直收缩24前负荷25.后负荷

二、填空题

第二部分复习题

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转运形式有———、

———、———、和———。

2.易化扩散分为两种方式,即———和———。

3.根据引起通道开或闭的原因不同,可将通道分为———门控通道、———门控通道和———门控通道。

4.载体转运的特点有———、———、———。

5.被动转运包括———和———。

6.主动转运分为两种,即———和———。

一般所说的主动转运是指———。

7.继发性主动转运分为两种形式,即———和———。

8.入胞可分为两种方式,即———和———。

9.以单纯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是———,主要有———和———。

通道转运的物质主要是———。

载体转运的物质主要是———。

入胞和出胞转运的是———物质。

10.细胞的信号转导方式主要有———、———、———和———。

11.神经--骨骼肌接头的传递是———介导的信号转导。

含氮激素多是通过———介导的信号转导。

类固醇激素是通过———介导的信号传导。

12.跨膜电位(膜电位)包括———和———。

13.离子流学说的要点有二,一是———;二是———。

14.动作电位的特点有———、———和———。

15.局部电位的特点有———、———和———。

16锋电位由———和———组成。

17.动作电位的波形由———和———组成,而以———为主要成分。

18后电位包括———和————。

19.————能阻断Na+通道,————能阻断Ka+通道。

20.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结构由————、————和————组成。

2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传递的特点有————、————和————。

22.组成细肌丝的三种蛋白质是————、————和————。

23单收缩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和————。

24.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无长度的缩短称为————;而只有长度的缩短而无肌张力的变化称为————。

25.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是————、————和————。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共同点是

A.借助于通道蛋白的帮助B.顺浓度差转运

c.需要ATP供能D.通过“生物泵”的活动

E.借助于载体蛋白的帮助

2.一些小分子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转运至高浓度一侧,主要是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

c.膜的生物泵主动转运D.出胞或入胞作用

E.膜两侧浓度差的动力

3.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浓度梯度的

增加,易化扩散的速度

A.一定加快B.一定减慢

c可能不变D.可能减慢E可能加快

4.易化扩散不同于单纯扩散的是

A.顺浓度差转运B.逆浓度差转运C.消耗能量

D.需要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E.需要ATP酶

5.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点是

A耗氧、耗能B.顺浓度差进行

C.借助于通道蛋白D.物质从细胞膜的间隙通过

E.转运的物质是小分子或离子

6.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浓度差和K+浓度差的形成与维持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Na+、K+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钠--钾泵的作用E.膜上ATP的作用

7.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存在于

A.细胞膜外的电位差B.细胞内的电位差C.细胞膜两侧内负外正的电位差

D.细胞膜两侧内正外负的电位差E.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电位差

8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mV,当变为-80mV时称为

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反极化E.超极化

9.细胞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

A.K+B.Na+C.Cl-D.Ca2+E.Mg2+

lO.入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

A.不变B.增大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E.先减小后增大

11.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

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A.相对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

12.下列关于“钠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钠泵是一种镶嵌在膜脂质双层中的特殊蛋白质B.钠泵是一种主动转运Na+、

K+出入细胞的特殊蛋白质C.钠泵能转运K+入细胞,转运Na+出细胞

D.钠泵只能转运Na+E.钠泵又称钠--钾依赖式ATP酶

13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A.脂质B.蛋白质c.糖类D.核酸E胺类

14.细胞膜去极化达到什么水平时,膜的钠通道大量开放

A.动作电位水平B.静息电位水平c.阈电位水平D.0电位水平E锋电位水平

15.细胞的静息电位由正常的-90mV改变为-95mV时,其兴奋性

A.升高B.降低c.不变D.先升高后降低E.先降低后升高

16.入工地降低细胞外液的钠离子浓度时,动作电位的幅度

A.增大B.减小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E.先减小后增大

17.当可兴奋细胞受到电刺激要产生兴奋时,首先引起的变化是

A.钠通道大量开放B.膜发生超极化C.钾离子向膜外扩散D。

产生动作电位

E.膜发生局部电位

18.降低细胞外液Na+浓度时,发生的变化是

A.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值不变B.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值增高

C.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幅值降低D.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幅值增高

E.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值增高

19.下列有关兴奋在同一细胞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

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比无髓纤维快

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20.下列有关神经--骨骼肌接头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骨骼肌接头的结构类似于突触B.接头间隙中的液体是细胞内液

C.接头前膜是轴突末梢的膜D.接头后膜是肌细胞膜

E.接头后膜产生的电位称为终板电位

21.关于终板电位的论述,错误的是

A.具有“全或无”的性质

B.无不应期C.其大小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量成正比D.可总和

E.可以电紧张的形式向周围传播

22.兴奋--收缩耦联是由

A.神经兴奋的电位变化导致肌肉兴奋的电位变化的过程

B。

肌肉兴奋的电位变化导致神经兴奋的电位变化的过程

C.神经兴奋的电位变化导致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的过程

D.肌肉兴奋的电位变化导致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的过程

E.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导致神经兴奋的电位变化

23.骨骼肌的完全强直收缩是由于

A.各个动作电位的融合而引起B.新的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

C.各个收缩波的部分融合D.新的刺激都落在绝对不应期内

E.各个收缩波的完全融合

24.正常体内骨骼肌收缩绝大多数属于

A.不完全强直收缩B.完全强直收缩C.一连串单收缩D.一次单收缩E.以上都足

25.神经--骨骼肌接头处传递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r-氨基丁酸D.乙酰胆碱E.5--羟色胺

(二)B型题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E.入胞

1.蛋白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2.后电位时Na+由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是

3.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4.运动神经轴突末梢释放ACh是

5.入体内02和c02进出细胞膜是

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E反极化

6.细胞受刺激兴奋时膜内外电位差减小称为

7.细胞膜内外电位差增大称为8.动作电位爆发时,K+外流产生

9.细胞安静时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称为10.动作电位爆发时,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称为

A.K+内流B.cl+内流C.Na+内流D.K+外流E.Ca+内流

11.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是由于

12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下降支是由于

13.静息电位的形成是由于

14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引起

A.Na+的平衡电位B.K+的平衡电位c.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和

D.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差E.锋电位与超射之差

15.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16.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相当于

A.锋电位B.阈电位c.负后电位D.局部电位E.正后电位

17.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首先出现

18.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成分是

19.刺激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条件是使膜电位达到

A.阈电位B.去极化c.超射D.负后电位E.正后电位

20.单根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低常期时,相当

于动作电位的

21.单根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

常期时,相当于动作电位的

A.四乙胺B,河豚毒C.阿托品D.有机磷E.箭毒

22.能阻断Na+通道的是

23.能阻断K+通道的是

24.能使胆碱酯酶失活的是

25.能阻断N受体的是

A.激素B.ATPC.cAMPD.G--蛋白E.酶耦联受体

26.将信息传送给靶细胞的第一信使是

27.将信息传送到靶细胞内部的第二信使是

A横管系统B.纵管系统c.三联管D.钙离子E.ATP

28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是

29.肌肉兴奋一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物质是

(三)C型题

A.易化扩散B.主动转运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1.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

2.C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

3.内分泌腺分泌激素是

4.葡萄糖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A.肌凝蛋白B.肌动蛋白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5.粗肌丝的主要成分是

6.细肌丝中聚合成双螺旋主干的是

A.肌钙蛋白B.原肌凝蛋白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7.肌丝滑行时横桥必须与之结合的蛋白是

8.遮盖肌动蛋白上与横桥结合的位点的是

A.一连串单收缩B.完全强直收缩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9.当连续阈上刺激的时间间隔小于骨骼肌单收缩的缩短期时,肌肉出现

10.当连续阈上刺激的时间间隔大于骨骼肌单收缩的时程时,肌肉出现

A.一次单收缩B.不完全强直收缩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11.肌肉受到一次阈上刺激时,肌肉出现

12.当连续阈上刺激的时间间隔大于骨骼肌单收缩的缩短期时,肌肉出现

A.等长收缩B.等张收缩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13.在后负荷足够大的时候,骨骼肌的收缩是

14.在中等程度后负荷时,骨骼肌开始缩短后即表现为

A.离子通道耦联受体介导的B.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15.神经-骨骼肌接头的传递是通过

16.含氮激素的信号转导是通过

A细胞内受体介导的B.酶耦联受体介导的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17.大部分生长因子和部分肽类激素的信号转导是通过

18.类固醇激素的信号转导是通过

(四)x型题

1.蛋白质从细胞外液进到细胞内的转运属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