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常见事故的现象与处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1001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常见事故的现象与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锅炉常见事故的现象与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锅炉常见事故的现象与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锅炉常见事故的现象与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锅炉常见事故的现象与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炉常见事故的现象与处理.docx

《锅炉常见事故的现象与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常见事故的现象与处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锅炉常见事故的现象与处理.docx

锅炉常见事故的现象与处理

锅炉机组事故处理

10.1事故处理通则

10.1.1发生事故后立即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限制事故发展,消除事故根源,迅速恢复机组正常运行,满足系统负荷的需要。

在发生事故时,应本着保人身、保设备、保热网、保电网的原则处理。

10.1.2处理紧急事故时,可先处理后汇报。

10.1.3发生事故时,在班长的直接领导下,全班操作人员迅速、果断地按照规程的规定处理事故,避免事故扩大。

10.1.4在设备确认已不具备运行条件时或继续运行对人身、设备有直接危害时,应停止该设备。

10.1.5发生事故时,当班人员不得擅离自己的岗位,只有在发生直接对运行人员的安全有危险或得到领导批准后方可离开。

10.1.6在处理事故时,不得进行交接班,必须等事故处理完毕后,才能交接班,接班人员应协助当班人员处理。

10.1.7当发生在本规程中没有列举的事故情况时,运行人员应根据自己的判断,主动采取对策迅速处理。

10.1.8单炉、单机运行时,事故处理时应加强与值长联系,关闭主蒸汽隔离门必须取得值长同意。

10.1.9故障炉上水与运行炉上水相争时,以运行炉上水为主,同时联系启动一台备用给水泵。

10.1.10发生事故时进行工作联系,讲话必须清楚精练,讲话后应由对方复诵一遍。

10.1.11在处理事故时,无关人员一律退出事故现场。

10.1.12司炉与值班人员应协调配合,处理事故迅速,值班人员在每项操作后要向司炉作汇报。

10.1.13事故处理完毕后,应作详细记录,对于重大事故要保护好现场,以便调查研究。

10.2MFT停炉

10.2.1MFT动作条件

10.2.1.1床温高于1150℃(信号来自燃烧控制系统);

10.2.1.2床温低于650℃(启动燃烧器未投且床温曾>760℃且床温<650℃);

10.2.1.3炉膛出口压力为高Ⅲ值+600Pa(2/3);

10.2.1.4炉膛出口压力为低Ⅲ值-600Pa(2/3);

10.2.1.5汽包水位为高Ⅲ值+200mm;

10.2.1.6汽包水位为低Ⅲ值-200mm;

10.2.1.7两台吸风机跳闸;

10.2.1.8一次风机跳闸;

10.2.1.9两台返料风机跳闸;

10.2.1.10主汽温高560℃;

10.2.1.11汽包压力高12.3Mpa;

10.2.1.12总风量过低,小于25%额定风量(信号来自燃烧控制系统);

10.2.1.13按紧急停炉按钮。

10.2.2MFT动作的主要现象

10.2.2.1MFT动作报警,光字牌亮;

10.2.2.2锅炉所有燃料切断;

10.2.2.3炉膛负压增大,锅炉灭火;

10.2.2.4锅炉床温、返料温度、炉膛温度急剧下降;

10.2.2.5锅炉蒸汽、给水、主蒸汽温度、汽包水位急剧下降;

10.2.2.6锅炉过热器后氧量迅速上升。

10.2.3MFT动作后,自动进行下列处理,否则应进行人工处理:

10.2.3.1所有给煤机跳闸,石灰石系统上、下给料机跳闸;

10.2.3.2燃气系统跳闸,天然气进气速断阀关闭,助燃燃烧器速断阀关闭;(投运后执行)

10.2.3.3所有风量控制切手动方式,并保持最后位置;

10.2.3.4冷渣器跳闸;

10.2.3.5关闭减温水电动调整门及电动总门;

10.2.3.6除非锅炉处于热态再启动,否则“锅炉吹扫”逻辑被建立。

10.2.4MFT动作后,手动处理原则

10.2.4.1立即联系值长减除本炉负荷。

10.2.4.2注意炉膛负压的调整,维持50%的风量进行炉内通风(若吸、一次风机故障,待故障消除后,重新启动风烟系统进行通风)。

10.2.4.3注意给水的调节,维持汽包水位正常。

10.2.4.4注意汽温的调节,及时关闭减温水控制门及电动门。

10.2.4.5MFT动作后根据主汽温度情况汇报值长关闭主蒸汽#2电动门,根据主蒸汽压力情况开启对空排汽。

10.2.4.6迅速查明MFT动作原因,并加以消除。

10.2.4.7做好机组热态启动准备,尽快恢复运行,应采取下列措施:

a如锅炉具备热态启动条件,复位MFT。

否则进行炉膛吹扫,复位MFT;

bMFT复位后立即调整一次风量大于最低流化风量,并适当降低二次风量,控制床温下降速度;

c尽早投煤,加强燃烧调节,开启对空排汽,提高汽温,联系汽机开启疏水;

dMFT动作的原因,如一时难以查清或消除,应按压火停炉处理,停止所有风机运行,关闭各风门挡板,保证锅炉热备用状态。

10.2.5若是因吸风机,一次风机跳闸导致MFT会造成流化不良或流化停滞,除按以上原则处理外,还需做以下处理:

10.2.5.1流化不良或流化停滞现象

一个或多个床温显示值与其他床温显示值相差较大。

10.2.5.2处理:

a依次序启动所有风机;

b将锅炉风量调节置于手操方式;

c锅炉负荷必须控制70%MCR以下;

d迅速开大一次风机液偶勺管开度至70%~80%,再恢复到原状,当一次风量大幅上升后,观察料层差压显示读数是否恢复正常;

e如果在10分钟内,重复三次而无任何效果,则必须进一步采取排放床料的措施来扰动床料,直至达到满意效果。

10.3紧急停炉

10.3.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紧急停炉:

10.3.1.1受热面爆管,无法维持汽包水位时;

10.3.1.2主给水管路,主蒸汽管路爆破时;

10.3.1.3锅炉床层、返料器严重结焦难以维持正常运行时;

10.3.1.4锅炉所有的水位计损坏,无法监视汽包水位时;

10.3.1.5锅炉出口以后烟道内发生二次燃烧,排烟温度不正常升高至200℃以上时;

10.3.1.6系统甩负荷,汽压超过极限值安全门拒动而对空排汽不足以泄压时;

10.3.1.7安全门动作不回座,汽温、汽压降至汽机不允许时;

10.3.1.8DCS系统全部操作员站出现故障,且无可靠的后备操作监视手段时;

10.3.1.9热控仪表电源中断,无法监视、调整主要运行参数时;

10.3.1.10达到MFT动作条件拒动时;

10.3.1.11锅炉机组内发生火灾,直接威胁锅炉的安全运行时。

10.3.1.12一次风风道或膨胀伸缩节破裂,不能维持正常的风量风压时。

10.3.2紧急停炉的步骤:

10.3.2.1MFT动作时,按MFT动作处理。

10.3.2.2按下紧急停炉按钮停炉,检查#1~4给煤线、燃气系统(天然气投运后执行)、石灰石系统上下给料机跳闸,联跳甲乙冷渣器、联关减温水总门。

确认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吸风机、返料风机跳闸。

10.3.2.3将各自动切手动操作,控制好汽包水位,监视床温、汽温、汽压,根据汽温情况解列减温水。

10.3.2.4汇报值长关闭主蒸汽#2电动门,根据主汽压力情况开启对空排汽。

10.3.2.5给水门关闭后,锅炉停止上水时应开启省煤器再循环、水冷套入口再循环、水冷套出口再循环。

(省煤器、水冷套爆破时除外)。

10.3.2.6迅速采取措施消除故障,作好恢复准备工作,汇报上级,记录故障情况。

待查明原因具备恢复条件后,方可重新启动。

10.3.2.7短时无法恢复时,上水至汽包高水位(炉管爆破不能维持水位时除外),关闭给水电动门、联系汽机停给水泵,关连排、加药、取样二次门。

10.4申请停炉

10.4.1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申请停炉:

10.4.1.1锅炉主要承压部件泄漏,能维持汽包正常水位时;

10.4.1.2锅炉受热面壁温超过极限时,经多方调整和降负荷,仍无法恢复正常时;

10.4.1.3锅炉给水、炉水或蒸汽品质严重超过标准,虽经处理仍难以恢复正常时;

10.4.1.4锅炉内的耐磨耐火材料脱落难以维持正常运行时;

10.4.1.5锅炉汽包所有的远程水位计损坏时;

10.4.1.6锅炉中、下层床温测点损坏1/2以上时;

10.4.1.7电除尘器#1.2电场故障时;

10.4.1.8所有给煤线故障,短时无法恢复时;

10.4.1.9两台返料风机跳闸,短时无法恢复时;

10.4.1.10返料器停止返料,短时无法恢复时;

10.4.1.11锅炉所有放渣管堵塞,料层差压达到10000Pa且短时间无法疏通时。

10.5床温异常

10.5.1现象:

10.5.1.1炉内各温度显示异常。

10.5.1.2发出床温高、低报警。

10.5.1.3主汽压力、温度发生变化。

10.5.1.4就地观察炉内亮度发生变化。

10.5.1.5炉膛中部、出口及返料器温度发生变化。

10.5.1.6料层差压、炉膛差压发生变化或异常。

10.5.2原因:

10.5.2.1床温热电偶或有关仪表装置故障。

10.5.2.2给煤机运行不正常,给煤不均匀、断煤。

10.5.2.3风机异常,风量异常,造成风煤配比异常。

10.5.2.4冷渣器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料层差压远离规定值。

10.5.2.5运行人员调整不当。

10.5.2.6给煤粒度过大或有异物。

10.5.2.7返料器工作不正常,停止返料或大量返料。

10.5.2.8石灰石系统运行不正常。

10.5.2.9水冷壁、水冷屏泄漏。

10.5.3处理:

10.5.3.1调整风煤比例,床温高时加大一次风量,减少给煤量。

床温低时,加大给煤量,减少一次风量,减少石灰石量,控制床温至850-950℃。

10.5.3.2如MFT动作,按MFT动作后有关规定处理。

10.5.3.3控制料层差压在正常范围内。

10.5.3.4检查给煤机运行及控制正常,否则联系检修,处理过程中加强监视,保持燃烧稳定。

10.5.3.5如测点发生故障,应及时通知热工处理。

10.5.3.6如水冷壁泄漏,按水冷壁泄漏有关规定处理。

10.5.3.7床温过低,致使锅炉燃烧不稳时,应投入燃烧器助燃。

10.5.3.8锅炉灭火后按灭火处理。

10.5.3.9床温异常升高有结焦现象时,按流化床结焦处理。

10.6料层差压异常

10.6.1现象:

10.6.1.1料层差压显示异常,波动异常。

10.6.1.2料层差压高、低报警。

10.6.1.3床温发生变化。

10.6.1.4炉膛差压发生变化。

10.6.1.5一次风量、风压发生变化。

10.6.2原因:

10.6.2.1料层差压测点故障。

10.6.2.2运行人员操作不当。

10.6.2.3流化一次风量控制不当,床温过高,炉内结焦,流化不匀。

10.6.2.4冷渣器工作异常,排渣量过大或过小。

10.6.2.5煤质变化大。

10.6.2.6原煤粒度发生变化。

10.6.2.7返料器工作异常。

10.6.2.8石灰石系统、给煤线故障。

10.6.3处理:

10.6.3.1料层差压过高时,加大排渣量停止石灰石系统。

料层差压>9.5Kpa时汇报值长降低负荷,加强排渣至料层差压正常。

料层差压过低时,减小或停止排渣,使料层差压恢复至正常。

10.6.3.2如测点故障,联系热工处理。

10.6.3.3煤质变化或原煤粒度变化,调整一次风比适应煤质变化。

10.6.3.4炉内结焦,按结焦规定处理。

10.6.3.5返料器工作异常,及时检查调整处理。

10.6.3.6如排渣异常,应及时调整处理恢复排渣系统。

10.6.3.7检查各台给煤机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0.6.3.8冷渣器故障应及时处理并用事故放渣维持正常料层差压。

10.7锅炉缺水

10.7.1现象:

10.7.1.1DCS水位显示低于正常值,低水位报警。

10.7.1.2水位低于-200mm时,MFT动作。

10.7.1.3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小于蒸汽流量(承压部件泄漏时则此现象相反)。

10.7.1.4严重时,过热器蒸汽温度不正常上升。

10.7.1.5汽包就地水位计指示低于正常值或看不见水位。

10.7.1.6若给水泵故障引起缺水时,给水压力下降。

10.7.2原因:

10.7.2.1给水自动或手动调整设备不灵。

10.7.2.2给水调整门故障。

10.7.2.3给水泵或给水管路发生故障或负荷增加未及时启动给水泵,造成给水压力急剧下降。

10.7.2.4排污不当或负荷突变,调整不及时。

10.7.2.5水位计、蒸汽流量表、给水流量表指示不准确,使运行人员误判断而操作错误。

10.7.2.6运行人员操作不当或监视水位不够。

10.7.2.7水冷壁、省煤器、水冷套管爆破或排污、放水门严重泄漏。

10.7.2.8点火锅炉上水太快,未与运行炉联系,使水压降低。

10.7.3锅炉缺水的预防:

10.7.3.1经常监视给水自动及水位表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有关人员。

10.7.3.2锅炉负荷增减太快时,司炉应加强对水位的监视。

10.7.3.3给水压力低影响锅炉进水时,及时报告值长并与汽机专业联系,恢复给水压力。

10.7.3.4邻炉点火时,应注意给水压力的变化。

10.7.3.5锅炉排污时应与邻炉联系。

10.7.3.6锅炉发生事故时,司炉与副司炉应对水位严加监视和控制。

10.7.4处理:

10.7.4.1汽包水位表指示低于-50mm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a检查校对就地与远程水位计指示是否一致。

经核对证明水位表指示正确,将给水自动改为手动。

b开大给水门,加强锅炉上水。

c如给水压力低引起水位低,应联系汽机,恢复给水压力。

d检查锅炉放水门的严密性及承压部件的情况。

e必要时降低锅炉负荷以便恢复水位。

f母管制锅炉必须注意给水母管压力,防止出现锅炉抢水现象,而造成其它锅炉水位事故。

10.7.4.2汽包水位计指示低于-100mm时,应继续加强锅炉的给水,还不能维持正常水位时,报告值长降低锅炉负荷。

10.7.4.3汽包水位低-200mmMFT动作后,按MFT动作处理,并向邻炉,汽机发出事故通知,报告值长减负荷。

10.7.4.4进行叫水,如有水线上升,联系加强给水,水位升至-100mm后重新点火。

10.7.4.5如无水线上升,则停炉冷却,经厂领导批准,方可重新点火。

10.7.4.6停炉后关闭主汽门。

关闭加药门,取样门及连续排污门。

10.8锅炉满水

10.8.1现象:

10.8.1.1DCS盘前水位显示高于正常时,高水位报警。

10.8.1.2就地水位计指示高于正常值或超过可见部分。

10.8.1.3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大于蒸汽流量。

10.8.1.4严重满水时,蒸汽温度急剧下降,蒸汽管路内有水击,阀门和法兰不严密处冒白汽。

10.8.1.5水位在高水位+200mm,MFT动作。

10.8.2锅炉满水的预防:

10.8.2.1经常监视给水自动及水位表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有关人员。

10.8.2.2锅炉负荷增减太快时,司炉应加强对水位的监视。

10.8.2.3邻炉点火时,应注意给水压力的变化。

10.8.2.4锅炉发生事故时,司炉与副司炉应对水位严加监视和控制。

10.8.3原因:

10.8.3.1运行人员操作不当或监视水位不够。

10.8.3.2给水自动调节设备失灵,又未采取措施。

10.8.3.3给水阀门故障或漏水严重。

10.8.3.4点火过程中,低负荷运行,燃料量变化大或排汽变化大,调整不及时。

10.8.3.5水位计、蒸汽流量表或给水流量表故障,运行人员误判断、误操作。

10.8.3.6安全门动作,使汽包压力下降太快,炉水急剧汽化。

10.8.4处理

10.8.4.1汽包水位表指示超过正常水位+50毫米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a经核对证明水位表指示正确,将给水自动改为手动。

b将给水门关小,减少给水流量。

10.8.4.2汽包水位表指示超过+100毫米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a继续关小给水门,减少给水流量。

b开启锅炉事故放水门,进行放水。

c根据汽温情况,关小或解列减温器。

10.8.4.3当汽包水位高+200mmMFT动作,按MFT动作处理:

a向邻炉,汽机发出事故通知,并报告值长减负荷。

b停止锅炉上水。

c加强锅炉放水,汽包水位表指示+100毫米时,停止放水。

d消除满水故障及蒸汽管道疏水后,请示值长重新点火。

e开启三路再循环门。

10.9汽包水位计的损坏

10.9.1现象:

10.9.1.1汽包就地水位计看不清水位或指示不准。

10.9.1.2水位指示不动、偏高或偏低,各汽包水位表指示不一致。

10.9.1.3如水位计爆破,则爆破处有响声并有大量汽水喷出。

10.9.2原因:

10.9.2.1汽水连通管堵塞。

10.9.2.2炉水品质不好,又未按规定冲洗水位计。

10.9.2.3安装或检修质量不合格。

10.9.2.4冲洗投入水位计方法不正确。

10.9.2.5冷风冷水直接接触汽包就地水位计,造成就地水位计爆破。

10.9.3处理:

10.9.3.1汽包就地水位计不清晰时进行正确冲洗,并用另外正常水位计监视水位。

如冲洗无效联系检修处理。

10.9.3.2水位计爆破时应迅速将损坏的水位计解列,联系维修处理。

用另一台正常的就地水位计监视水位。

10.9.3.3如两台就地水位计全部损坏,给水自动调节、高低水位报警及水位保护动作可靠,电接点、DCS汽包水位计可靠时,则允许用电接点水位计、DCS汽包水位计监视水位,维持锅炉在稳定负荷下运行两小时。

10.9.3.4若给水自动和水位报警、电接点水位计指示不可靠,而DCS汽包水位计比较可靠时,则允许根据DCS显示汽包水位计指示维持运行15-20min。

10.9.3.5在上述时间内,如汽包就地水位计一台都未恢复时,应申请停炉。

10.9.3.6若所有汽包水位计全部损坏,应紧急停炉。

10.10汽水共腾

10.10.1现象:

10.10.1.1汽包水位急剧波动,严重时看不清水位线。

10.10.1.2饱和蒸汽含盐量增大。

10.10.1.3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

10.10.1.4严重时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法兰处冒汽。

10.10.2原因:

10.10.2.1炉水和给水品质恶化。

10.10.2.2没有按规定进行排污或排污管道堵塞。

10.10.2.3蒸发量过高或负荷突增。

10.10.2.4炉内加药过多。

10.10.2.5汽水分离装置分离效果不良,长期超负荷运行。

10.10.3处理:

10.10.3.1汇报值长,适当降低锅炉出力,并保持蒸发量稳定。

10.10.3.2全开连续排污门,并检查管道是否有堵塞现象,必要时可开启事故放水门。

10.10.3.3维持汽包水位略低于正常水位。

10.10.3.4如汽温急剧下降,应关小减温水,根据汽机要求减负荷。

10.10.3.5通知化学值班人员取样化验,并采取措施改善炉水的品质,必要时进行定排加大锅炉换水。

10.10.3.6在炉水品质未改善前,不允许增加锅炉出力。

10.10.3.7故障消除后,应冲洗校对汽包水位计。

10.11水冷壁管的损坏

10.11.1现象:

10.11.1.1轻微泄漏时,炉内有响声,炉膛压力变正,不严密处向外喷烟气、蒸汽。

泄漏严重或爆破时有显著响声,燃烧不稳定或造成灭火。

10.11.1.2汽包水位下降,给水压力降低。

10.11.1.3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10.11.1.4旋风分离器进出口烟温降低,料腿回料温度降低。

10.11.1.5吸风机投入炉膛负压自动时,勺管开度不正常的增大,吸风机转速、电流增加。

10.11.1.6排烟温度降低,两侧烟温差增大,严重时排灰、排渣困难。

10.11.1.7料层差压增大,床料板结,流化不良,床温分布不均。

10.11.1.8MFT动作(水位降至-200mm时)。

10.11.2原因:

10.11.2.1水冷壁管外壁磨损。

10.11.2.2锅炉给水、炉水品质长期不良,炉水处理方法不正确,未按规定排污,致使管内结垢腐蚀。

10.11.2.3锅炉严重缺水。

10.11.2.4未按规程启、停炉造成局部受热不均匀,各部膨胀不均。

10.11.2.5锅炉设计制造不良,长期低负荷运行,造成水循环破坏。

10.11.2.6水冷壁管安装不当,有缺陷,材质不合格,焊接质量不良。

10.11.2.7检修安装时,水冷壁管被杂物堵塞,致使水循环不良,引起水冷壁管局部过热。

10.11.3处理:

10.11.3.1水冷壁损坏不严重时:

能维持汽包水位时,降低负荷维持运行,申请停炉。

10.11.3.2严密监视损坏情况,密切监视水位、汽温、床温及排灰、排渣情况,燃烧不稳时投燃烧器助燃。

10.11.3.3水冷壁管爆破不能维持汽包水位时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a尽量放尽床料;

b停炉后,保留一台吸风机运行,以排除炉内的烟气和蒸汽;

c停炉后,停止锅炉上水,严禁开启再循环。

d停炉后,电气除尘器应立即停电。

e停炉后,应将电气除尘器灰斗中积灰除净。

10.11.3.3如MFT动作,则按“MFT动作处理”进行。

但必须保留一台吸风机以排除炉内烟气和蒸汽。

10.12省煤器的损坏

10.12.1现象

10.12.1.1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严重时汽包水位下降,给水压力下降。

10.12.1.2轻微泄漏时,尾部烟道有响声,炉膛压力变正。

省煤器损坏处后烟气温度下降,排烟温度下降,两侧烟温差增大。

10.12.1.3吸风机投入炉膛负压自动时,吸风机转速、电流、勺管开度不正常增大。

10.12.1.4省煤器烟道不严处冒汽,严重时烟道下部漏水。

10.12.1.5省煤器泄漏处有泄漏声。

10.12.1.6损坏严重时,水位难以维持。

10.12.2原因

10.12.2.1飞灰磨损。

10.12.2.2给水品质不合格,造成管内壁腐蚀。

10.12.2.3焊接质量不合格或材质不合格。

10.12.2.4启停炉时,省煤器再循环使用不当。

10.12.2.5省煤器附近发生二次燃烧。

10.12.2.6低温腐蚀。

10.12.3处理

10.12.3.1能维持汽包水位时,降低负荷维持运行,申请停炉。

10.12.3.2省煤器泄漏后立即联系电除尘值班员停止干灰运行。

10.12.3.3当省煤器管爆破不能维持正常水位时,应紧急停炉:

a停炉后,保留一台吸风机运行,以排除炉内的烟气和蒸汽;

b停炉后,停止锅炉上水,严禁开启再循环。

c停炉后,电气除尘器应立即停电。

d停炉后,应将电气除尘器灰斗中积灰除净。

10.13过热器的损坏

10.13.1现象

10.13.1.1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大于蒸汽流量。

10.13.1.2过热蒸汽压力下降。

10.13.1.3炉膛负压变正,严重时,由炉墙不严处向外冒汽和烟。

泄漏处有异音。

10.13.1.4泄漏处后的烟气温度降低,两侧烟温差增大。

10.13.1.5屏式过热器泄漏严重,对床料流化可能产生影响。

10.13.2原因

10.13.2.1管内壁结垢或管内有杂物堵塞,致使局部过热。

10.13.2.2炉内燃烧不正常造成管壁超温。

10.13.2.3过热器管磨损。

10.13.2.4过热器安装不当,制造有缺陷,材质不合格,焊接质量不高。

10.13.2.5严重长期超压运行。

10.13.2.6启动时疏水不够或低负荷时投减温水不当造成水塞,局部过热。

10.13.3处理

10.13.3.1泄漏不严重时,汽温、燃烧能维持基本正常,允许短时间降负荷维持运行,申请停炉。

注意监视泄漏点,防止扩大事故。

10.13.3.2泄漏严重时立即紧急停炉,按紧急停炉处理。

10.13.3.3停炉后保留一台吸风机运行,维持炉膛负压。

10.13.3.4保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