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0698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历史月考试题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据中共某一时期的土地改革文件记载:

一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运动,为当前争取全国独立民主和平的爱国自卫战争开发了无穷力量的源泉。

而蒋管区则在蒋介石卖国独裁内战的政策下,继续保留浓厚的封建剥削制度。

这是抗战胜利以后中国两条路线鲜明的标志。

该文件最有可能发布于()

A.国民革命时期B.井冈山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

”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

A.义和团运动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3.太平天国十分强调“正名”。

《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父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

如“朝廷”诗即云:

“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

”《天父诗》则云:

“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

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

”上述材料表明()

A.太平天国并未显现出相比清朝统治者的进步性

B.太平天国不可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太平天国有机糅合了儒家大同思想和基督教教义

D.太平天国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理论

4.改良主义者容闳曾评述道:

“太平军一役……破中国顽固之积习,使全国人民皆由梦中警觉,而有新国家之思想。

”据此,他认为(  )

A.太平天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新思想

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封建统治

C.民族的觉醒开始于太平天国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促进新国家的产生

5.1935年林语堂曾痛心疾首地评论道:

“1911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剩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

”此评论()

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

C.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

D.强调革命未根本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6.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以下宣言、口号、诗句,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①“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②“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

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A.③②①④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D.④②①③

7.曾担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1835年2月20日—1911年9月20日)曾说:

“简单说,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运动,其目标是使中国强盛起来,这个运动已经掌握了群众的想象力,将会像野火一样烧遍全中国。

”这个运动应当是()

A.禁烟运动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

8.“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削弱了清王朝的权威,但是清王朝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

”材料中“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中国历史上的()

A.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B.秋收起义和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9.1861年,清政府恭亲王奕在奏折中说:

“综计天下大局,是今日御夷,譬如蜀之待吴,蜀与吴,仇敌也,而诸葛亮秉政,仍遣使通好,约共讨魏。

”因而太平天国出现的局面是()

A.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发生了内讧,从此由盛转衰

C.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D.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10.清史专家赵尔巽认为:

“(洪)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下列选项与此观点不一致的是()

A.太平革命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血腥的‘十字军’

B.逆贼洪秀全…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寸草不留

C.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

D.洪秀全揭橥拜上帝教大旗后,就开始毁灭道观、寺庙……

11.平遥古城的古民居是具有自足封闭色彩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徽州古村落聚族而居,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

这些建筑形式蕴含的民族文化的共同特性是()

A.与自然环境契合B.天人合一的理念

C.安土重迁的观念D.家族中心的传统

12.电影《女驸马》中有这样的一段唱词,“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这指的是哪一级科举考试()

A.乡试B.会试C.院试D.殿试

13.近年来,福建和台湾两岸的中华儿女定期进行祭拜“妈祖”的大型民间活动。

“妈祖”文化现象与宗法制有密切联系,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A.家族等级关系B.政治隶属关系

C.家族血缘关系D.既有家族血缘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14.家(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家(族)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据史学家研究,我国在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家谱的产生与下列哪一制度关系密切()

A.皇位世袭制B.科举制

C.宗法制D.郡县制

15.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16.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经历了一个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

其中被称为中国共产党“成人礼”的是()

A.中共“二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D.南昌起义

17.中国近代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探索史,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其中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协定关税②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开天津为商埠

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D.④①③②

18.“中国的革命正是以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

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费正清《观察中国》)。

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

A.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19.《中国人史纲》中说:

“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

A.分封制B.宗法制

C.察举制D.世袭制

20.唐代张九龄有条用人原则就是“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央)”,这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

其选官原则本质上说明()

A.科举制存在缺陷B.重视以考试选拔官员

C.不再以门第选官D.重视中央官员的选拔

2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

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这里的“转折点”应该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

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

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

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23.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在这次斗争中,中国人民()

①取得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②完成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③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在抗击德军的凡尔登战役中修筑了“神圣之路”——巴勒杜克—凡尔登公路。

1938年8月底,中国军民用生命构筑的一条抗战“圣路”——滇缅公路全线通车。

修筑滇缅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确保中国抗战国际救援交通线

B.确保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

C.开辟中国抗战新战场

D.确保抗战大后方的安全

25.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大纲》中说:

“洪秀全人格上及才能上的缺点很多而且很大,倘若他成功了,也不能为我民族造幸福。

总而言之,太平天国的失败,证明我国旧式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救国救民族的。

”蒋廷黻所要阐述的观点是()

A.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

B.农民阶级承担不起领导革命的重任

C.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D.领袖的人格及其才干决定革命的成败

26.“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

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国当时的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化”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是东西文明的首次碰撞

B.外来文明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C.晚清王朝没有把握住近代化的机遇

D.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27.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指出:

“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的游击战。

”据此,毛泽东旨在()

A.高度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B.赞扬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贡献

C.突出游击战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

D.肯定正面战场对敌后战场的支持

28.西周时期,各王国都城的道路宽度、城隅高度、城门数量、城邑规模、规划形制等,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不得僭越。

以规模而论,诸侯只能建立一个国都,其大小亦依爵位高低而定:

周王城方九里,公七里,侯五里,男三里。

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说明各诸侯国经济实力不平衡

B.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D.西周时期确定了完备的都城建设规划

29.下图为西方人在1895年绘制的一幅漫画《日本人进了中国店》。

图中一全副武装背着现代武器的日本矮子命令一个正想开溜的清朝官员:

“快把钥匙拿出来给我。

”日本人在当时拿到“钥匙”获得的好处有()

A.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须同日本商定

B.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日本军队可在北京到山海关沿线驻扎

D.反对日本的中国官吏都得到严厉惩处

30.资产阶级确立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开始于()

A.戊戌变法的失败B.兴中会的成立

C.同盟会的成立D.武昌起义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节选)

材料一1894年10月,日本发布由日本中国通宗方小太郎撰写的《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檄文,文中提到:

“满清氏元(原)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伪定一时,机变百出,巧操天下……虽然,我国之所惩伐在满清朝廷,不在贵国人民也……夫贵国民族之与我日本民族同种、同文、同伦理,有偕荣之谊,不有与仇之情也。

”——据维基百科

材料二李鸿章在马关谈判会场,曾做长篇演说,其中明言:

“此次战争,实获两个好的结果:

其一,证明欧洲式之陆海军组织及作战方法,并非白种之民族所独擅,黄种之民亦可应用并取得成功;其二,贵国之长足进步,使我国从长夜迷梦中觉醒,得益匪浅。

”.

——《马关议和中日谈话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出兵中国的目的?

结合所学知识批驳这一错误论调。

(2)李鸿章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请结合此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予以说明。

 

32.多角度研究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三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民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材料四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

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太平天国的土地政策。

并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指出其积极作用?

(2)材料三《中华民国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愿望?

按材料四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摘要: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人民得享有以下身体、保有财产及营业、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书信秘密、居住迁徙之自由。

……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简称1954年宪法)内容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简称1982年宪法)内容摘要: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原则。

并简要评价《临时约法》。

(2)结合材料二,指出1954年宪法的性质和特点。

(3)结合材料二、三,指出与1954年宪法相比,1982年宪法在内容上体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4)由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现代中国宪法制订、修正的认识。

云南省元江县民中2018-2019学年10月份考试

高一历史答题卡

姓名班级

准考证号

考场号座位号

 

第一部分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

$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

$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

$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

$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

$

$

$

21

A

B

C

D

26

A

B

C

D

31

A

B

C

D

36

A

B

C

D

$

$

22

A

B

C

D

27

A

B

C

D

32

A

B

C

D

37

A

B

C

D

$

$

23

A

B

C

D

28

A

B

C

D

33

A

B

C

D

38

A

B

C

D

$

$

24

A

B

C

D

29

A

B

C

D

34

A

B

C

D

39

A

B

C

D

$

$

25

A

B

C

D

30

A

B

C

D

35

A

B

C

D

40

A

B

C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1)(4分)

 

(2)(4分)

 

 

(3)(7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2.

(1)(7分)

 

(2)(3分)

 

 

33.

(1)(8分)

 

(2)(4分)

 

(3)4分

 

(4)4分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由材料“……土地改革文件….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运动……蒋介石卖国独裁内战的政策下,继续保留浓厚的封建剥削制度。

这是抗战胜利以后……”,可以判断为解放战争时期,故选D。

2.【答案】C

【解析】民国八年即1919年,再结合材料“自学生此举始耳”可知,应是五四运动。

所以应选C。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不符合史实,太平天国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C虽然正确,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D明显错误,因为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

因为它仍然强调三纲五常的等级思想,因此A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太平天国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思想,但是并未实行,影响力有限,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动摇了清王朝统治的政治基础,与材料中“破中国顽固之积习”相符,故B项正确;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应指自觉地“反侵略反封建”,太平天国运动只是鸦片战争后,农民阶级的一次被动的回应,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目的要建立人间“天国”,体现了农民阶级局限性,所以它的意义更多体现在“破旧”,而不是“立新”,故D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材料“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说明存在一定的封建残余,揭示了其不彻底性。

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

6.【答案】B

【解析】①是1937年国民政府的抗战自卫宣言,②是关于《马关条约》割占台湾的诗句,③是1926年北伐战争的口号,④是义和团运动的歌谣。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7.【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运动”“掌握了群众的想象力”可以判断这场运动有广大群众的参加,是一场纯粹的爱国运动。

根据材料时间“赫德(1835年2月20日—1911年9月20日)”,可以排除B、D两项;A项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并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

故答案选C。

8.【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信息:

A项戊戌变法发生在19世纪末;B项秋收起义爆发于1927年;D项义和团运动也发生在19世纪末,这三项都可以排除。

19世纪中期,“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分别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C项正确。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遣使通好,约共讨魏”可知,清政府主张与列强“和好”,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10.【答案】C

【解析】“(洪)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可知赵尔巽对太平天国持反对态度,A、B、D与他的观点是一致的,只有C项是对太平天国的肯定评价。

故答案选C。

11.【答案】D

【解析】材料中“典型的北方四合院”“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说明注重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族观念,故D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天人合一属于西汉时期的思想,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安土重迁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科举制有关,科举制在完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乡试到会试到院试最后到殿试的流程。

唐朝武则天时,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皇榜中状元”必须经过皇帝钦点,由此可知应该是殿试。

故选D项。

13.【答案】D

【解析】国君相对于周天子来说是小宗,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

除了周天子之外,西周各等级的大小宗的地位是相对的。

大小宗的关系既有家族血缘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故选D。

A、B、C项都只说了一个方面,因此是错误的。

14.【答案】C

【解析】家谱体现的是血缘的联系,所以与家谱的产生关系最密切的是宗法制,因此C正确。

15.【答案】C

【解析】题目给了三句话,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故答案选C。

A、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

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历史必然,因此排除D。

16.【答案】B

【解析】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军事路线,肯定了毛泽东正确的军事主张,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军事、组织路线问题。

这次会议成为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选B。

17.【答案】C

【解析】协定关税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1842年《南京条约》,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是1901年《辛丑条约》,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是1895年《马关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是1860年《北京条约》,所以先后顺序是①④③②,答案选C。

18.【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的含义是国家独立、人民地位提高,这应该是指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故选C项。

19.【答案】B

【解析】宗法制解决贵族父子间在权力、地位、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与材料相符,故B项正确。

20.【答案】A

【解析】“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央)”要求中央选官有一定的州县工作经历,为缺乏实际行政经验的科举士人积累基层经验、提高行政能力创造了条件。

这说明科举制存在缺陷,所以选A项。

21.【答案】D

【解析】近代中国遭受过多次外国侵略并多以失败告终,但结合题意中的“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可知这里的“转折点”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后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彻底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D项。

22.【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