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0428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docx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docx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学年:

05~06学年学期:

第一学期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题目:

生物化学时数:

78学时

本次课程要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课程要求;

通过生物化学课程学习,阐述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从分子水平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更科学地推断中医药防病、治病的机理;对相关医学基础课程以及临床课程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本书的教学内容(医用生物化学):

一、理论课:

1.在《医用化学》学习糖、脂、蛋白质和核酸化学基础上,进一步介绍酶、维生素等物质组成和功能;

2.糖、脂、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在体内代谢变化过程及其规律和能量代谢;

3.代谢调节和基因表达调控;

4.临床生化:

肝胆生化、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等。

二、实验课:

包括酶的性质、血糖测定、血清HDL-ch测定、RNA提取、SGPT测定、血清蛋白电泳等实验。

 

授课组织形式:

理论课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结合板书,穿插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实验课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授课教师:

张学礼

授课时间:

06~07年度第一学期第1周第一次授课(3学时)

内容

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

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生物化学的含义;维生素概念与特点,VitC、B族维生素生化性质、功能及缺乏症。

2.熟悉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了解生化与医学关系;维生素缺乏症原因。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1.生物化学涵义。

2.维生素概念与特点,维生素缺乏症原因,VitC、B族维生素生化性质、功能及缺乏症。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第一章绪论

一、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二、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生物化学与医药的关系

四、学习生物化学的目的

五、教学安排

第六章维生素

第一节维生素概述

一、维生素概念和特点

概念

特点

二、维生素的分类与命名

脂溶性维生素:

A、D、E、K

水溶性维生素:

B族(B1、B2、PP、B6、泛酸、生物素、叶酸、B12)+C

三、维生素缺乏症及原因

概念:

维生素供应不足引起的疾病

原因

第二节水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B1(硫胺素)

化学本质、辅酶形式、生化功能、缺乏症

二、维生素B2(核黄素)

化学本质、辅酶形式、生化功能、缺乏症

三、维生素PP

化学本质、辅酶形式、生化功能、缺乏症

四、维生素B6

化学本质、辅酶形式、生化功能

五、泛酸

化学本质、辅酶形式、生化功能

六、生物素

化学本质、生化功能、缺乏症

预习:

叶酸、维生素B12、硫辛酸、维生素C;

脂溶性维生素;

酶的分子结构与酶促反应的特点和机制;

 

多媒体教学

使用教材:

生物化学,金国琴,上海科技出版社;

参考书:

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tantNotesinBiochemistry,BD.Hamesetal,ScientificPublishersLtd;

生物化学习题集,王继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撰写人

张学礼

教研室

生化教研室

撰写日期

06.9.15

第1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授课教师:

张学礼

授课时间:

06~07年度第一学期第1周第二次授课(3学时)

内容

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

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叶酸、维生素B12、硫辛酸、维生素C、VitA、D生化性质、功能及缺乏症;酶的化学本质、组成及结构及酶促反应特点。

2.了解酶的催化机制。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1.叶酸、维生素B12、硫辛酸、维生素C、VitA、D生化性质、功能及缺乏症。

2.酶的化学本质及组成,酶促反应特点;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第二节水溶性维生素

七、叶酸

化学本质、辅酶形式、生化功能、缺乏症

八、维生素B12

化学本质、辅酶形式、生化功能、缺乏症

九、硫辛酸

化学本质、辅酶形式、生化功能、缺乏症

十、维生素C

化学本质、辅酶形式、生化功能

第六章维生素

第三节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

化学本质、生化功能、缺乏症

二、维生素D

化学本质、生化功能、缺乏症

三、维生素E

化学本质、生化功能

四、维生素K

化学本质、生化功能、缺乏症

第七章酶

酶的定义:

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第一节酶的分子结构

一、酶的分子组成

单纯酶

酶蛋白:

决定酶的催化专一性

结合酶有机辅因子:

传递电子、原子、基团

辅因子维持酶构象

金属离子:

参与构成酶的活性中心

连接酶与底物桥梁

酶的存在形式:

单体酶、寡聚酶、多酶体系、多功能酶

二、酶的活性中心

活性中心:

酶分子与底物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空间结构区域

结合基团:

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必需基团

催化基团:

酶是活细胞内合成的

第二节酶促反应的特点和机制

一、酶促反应特点

.高度不稳定性

高度催化效率绝对专一性

高度特异性相对专一性

立体异构专一性

酶活力可调节性

酶的中间产物学说:

E+S→E·S→E+P

二、酶促反应机制

(一)决定酶作用高效率的机制

(二)决定酶作用特异性的机制——诱导契合学说

 

预习:

酶促反应动力学,酶的调节

 

多媒体教学

使用教材:

生物化学,金国琴,上海科技出版社;

参考书:

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tantNotesinBiochemistry,BD.Hamesetal,ScientificPublishersLtd;

生物化学习题集,王继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撰写人

张学礼

教研室

生化教研室

撰写日期

06.9.15

第2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授课教师:

张学礼

授课时间:

06~07年度第一学期第2周第一次授课(3学时)

内容

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

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1.掌握酶的调节;

2.熟悉酶促反应动力学;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1.[E]、[S]、T、pH对酶促反应影响;

2.I对酶促反应影响,抑制剂分类,竞争性抑制与非竞争性抑制特点;

3.关键酶概念,别构调节,酶促化学修饰调节。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第七章酶

第三节酶促反应动力学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E]、[S]、T、pH、I、A

一、[S]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1.矩形双曲线的解释

2.米-曼方程、米氏常数意义

二、[E]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三、温度对酶促反应影响

四、pH对酶促反应影响

五、A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六、I对酶促反应影响

(一)不可逆抑制作用

概念、分类、例

(二)可逆性抑制作用

概念、分类

1.竞争性抑制作用概念、特点

2.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概念、特点

3.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七、酶活性测定与酶活性单位

第四节酶的调节

关键酶

一、别构调节

1.概念

2.机制

3.生理意义

二、酶促化学修饰调节

1.概念

2.特点及生理意义

预习:

酶原及酶原激活、同工酶

酶与医学关系

糖代谢概述及无氧氧化

 

多媒体教学

使用教材:

生物化学,金国琴,上海科技出版社;

参考书:

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tantNotesinBiochemistry,BD.Hamesetal,ScientificPublishersLtd;

生物化学习题集,王继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5学时

 

1.5学时

 

撰写人

张学礼

教研室

生化教研室

撰写日期

06.9.10

第3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授课教师:

张学礼

授课时间:

06~07年度第一学期第2周第二次授课(3学时)

内容

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

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1.掌握酶原及酶原激活,同工酶;糖酵解概念,过程;

2.熟悉糖的生理功能;

3.了解酶的命名与分类酶与医学关系;糖的消化吸收。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1.酶原及酶原激活;

2.糖代谢概况;

3.糖酵解概念,过程。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第七章酶

第四节酶的调节

四、酶原及酶原激活

五、同工酶

第五节酶的命名与分类

第六节酶与医学关系

第八章糖代谢

第一节概述

糖的生理功用

糖的消化吸收

消化部位、酶

吸收部位,

主动吸收特点:

需载体蛋白,耗能,逆浓度梯度

第二节糖的氧化分解

一、糖酵解

(一)概念

无氧,葡萄糖(糖原)→乳酸(lactate)

(二)反应过程

1.葡萄糖→1,6-二磷酸果糖

2.1,6-二磷酸果糖→2分子磷酸丙糖

3.3-磷酸甘油醛→丙酮酸

4.丙酮酸→乳酸

预习:

糖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与分解

多媒体教学

使用教材:

生物化学,金国琴,上海科技出版社;

参考书:

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tantNotesinBiochemistry,BD.Hamesetal,ScientificPublishersLtd;

生物化学习题集,王继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学时

 

0.5学时

 

1.5学时

撰写人

张学礼

教研室

生化教研室

撰写日期

06.9.23

第4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授课教师:

张学礼

授课时间:

06~07年度第一学期第3周第一次授课(3学时)

内容

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

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糖有氧氧化的概念、过程与生理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生理意义。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1.糖有氧氧化的概念、过程与生理意义;

2.磷酸戊糖途径生理意义;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第八章糖代谢

第二节糖的氧化分解

一、糖酵解

(三)关键酶

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四)生理意义

二、糖的有氧氧化

(一)概念

有氧,葡萄糖(糖原)→CO2+H2O+ATP

(二)氧化过程

1.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丙酮酸

2.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

3.三羧酸循环:

过程、关键酶、总结

(三)生理意义

三、磷酸戊糖途径

1.过程

2.生理意义

预习:

1.糖原合成与分解概念与意义;糖异生;血糖;糖代谢紊乱及糖耐量试验;

2.生物氧化概述。

多媒体教学

使用教材:

生物化学,金国琴,上海科技出版社;

参考书:

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tantNotesinBiochemistry,BD.Hamesetal,ScientificPublishersLtd;

生物化学习题集,王继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学时

 

1.5学时

 

0.5学时

撰写人

张学礼

教研室

生化教研室

撰写日期

06.9.23

第5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授课教师:

张学礼

授课时间:

06~07年度第一学期第4周第一次授课(3学时)

内容

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

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1.掌握糖原合成与分解概念与意义;糖异生的概念与生理意义;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的调节;糖尿病发病生化机制;

2.熟悉糖代谢紊乱及糖耐量试验;

3.掌握生物氧化概念、特点与意义。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1.糖原合成与分解概念与意义;糖异生的概念与生理意义;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的调节;糖尿病发病生化机制;

2.糖代谢紊乱及糖耐量试验;

3.生物氧化概念、特点与意义。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第八章糖代谢

第三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一、糖原的合成

场所、过程及关键酶

二、糖原的分解

场所、过程及关键酶

糖原合成与分解生理意义、Cori循环

第四节糖异生

第五节血糖

一、血糖来源与去路

二、血糖浓度的调节

肝脏调节、肾脏调节、激素调节

第六节糖代谢紊乱

一、低血糖

二、高血糖

三、糖尿病

概念:

持续性高血糖和糖尿

类型:

胰岛素依赖型(Ⅰ型)、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

病因:

症状:

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三多一少)

五、耐糖现象

第九章生物氧化

第一节生物氧化概述

一、生物氧化概念、意义

二、生物氧化特点

第二节生物氧化方式

一、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方式:

有机酸脱羧

单纯脱羧:

α-单纯脱羧、β-单纯脱羧

氧化脱羧:

α-氧化脱羧、β-氧化脱羧

 

多媒体教学

使用教材:

生物化学,金国琴,上海科技出版社;

参考书:

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tantNotesinBiochemistry,BD.Hamesetal,ScientificPublishersLtd;

生物化学习题集,王继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撰写人

张学礼

教研室

生化教研室

撰写日期

06.10.6

第6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授课教师:

张学礼

授课时间:

06~07年度第一学期第4周第二次授课(3学时)

内容

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

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1.掌握酶的特异性、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及机制;

2.掌握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1.唾液淀粉酶的作用特异性、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对唾液淀粉酶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2.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实验一酶学实验

底物、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唾液淀粉酶的作用特异性、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对唾液淀粉酶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2.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3学时

撰写人

张学礼

教研室

生化教研室

撰写日期

06.10.6

第7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授课教师:

张学礼

授课时间:

06~07年度第一学期第5周第一次授课(3学时)

内容

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

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1.掌握线粒体氧化体系呼吸链组成、排列;能量的生成(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与利用;

2.了解脂类的分布、生理功能,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1.线粒体氧化体系呼吸链组成、排列;能量的生成(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与利用;

2.脂类的分布、生理功能,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第八章生物氧化

第三节线粒体氧化体系

一、呼吸链

1.概念

2.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

二、呼吸链主要成分和作用

1.NAD+或NADP+——递氢体

2.FMN、FAD——递氢体

3.铁硫蛋白(Fe-S)

4.泛醌(CoQ)——递氢体

5.细胞色素

组成呼吸链的细胞色素——Cytb、Cytc1、Cytc、Cytaa3

三、呼吸链主要成分的排列顺序

体内的两条呼吸链:

①NADH氧化呼吸链

②琥珀酸氧化呼吸链(FADH2氧化呼吸链)

呼吸链的排列顺序

四、胞液中的NADH的氧化

第四节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

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

一、高能化合物的种类

二、高能磷酸化合物ATP的形成

1.ATP的生成方式

①底物水平磷酸化

②氧化磷酸化

2.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确认

①计算各阶段释放的自由能来推测——氧化还原中自由能的计算

②P/O比值的测定

呼吸链偶联部位:

NADH→Q、Cytb→Cytc、Cytaa3→O2

三、氧化磷酸化作用机理

四、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一)抑制剂

1.呼吸链抑制机理:

阻断氢与电子的传递

2.解偶联剂

常见解偶联剂:

2,4-二硝基苯酚(DNP)

(二)ADP的调节

ADP/ATP↑:

氧化磷酸化↑;ADP/ATP↓:

氧化磷酸化↓

(三)甲状腺素的调节

(四)线粒体DNA突变

mtDNA编码呼吸链复合体的多肽链及蛋白质

五、ATP利用

磷酸肌酸的生成——肌肉和脑组织中能量的贮存形式

第十章脂类代谢

第一节概述

一、脂类的分布与生理功能

二、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脂肪(甘油一酯和脂肪酸)、磷脂(溶血磷脂和脂肪酸)、胆固醇酯(胆固醇和脂肪酸)

二、脂类的吸收

组装为乳糜微粒经淋巴循环入血。

多媒体教学

使用教材:

生物化学,金国琴,上海科技出版社;

参考书:

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tantNotesinBiochemistry,BD.Hamesetal,ScientificPublishersLtd;

生物化学习题集,王继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撰写人

张学礼

教研室

生化教研室

撰写日期

06.10.15

第8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授课教师:

张学礼

授课时间:

06~07年度第一学期第5周第二次授课(3学时)

内容

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

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1.掌握血脂的来源与去路,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与功能,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2.掌握酮体的生成与利用,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1.血脂的来源与去路,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与功能,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2.酮体的生成与利用,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第十章脂类代谢

第三节血脂

一、血脂的成分和含量(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酯、游离脂肪酸)

二、血浆脂蛋白

1.分类

2.组成

3.代谢及功能

第四节甘油三酯的中间代谢

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一)脂肪动员

(二)甘油的氧化

(三)脂肪酸的氧化

1.脂肪酸的活化

2.脂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

β–氧化过程:

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1.酮体的生成

2.酮体的利用

3.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二、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1.脂肪酸的合成

原料:

乙酰辅酶A、NADPH、ATP

合成部位:

肝胞液

合成过程

2.甘油三酯的合成

多媒体教学

使用教材:

生物化学,金国琴,上海科技出版社;

参考书:

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tantNotesinBiochemistry,BD.Hamesetal,ScientificPublishersLtd;

生物化学习题集,王继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撰写人

张学礼

教研室

生化教研室

撰写日期

06.10.15

第9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授课教师:

张学礼

授课时间:

06~07年度第一学期第6周第一次授课(3学时)

内容

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

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1.胆固醇的合成原料、场所及关键酶,胆固醇的转化,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原因及治疗原则;氮平衡、必需氨基酸、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及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2.熟悉磷脂的代谢及脂肪肝引起原因。

3.了解高脂血症及肥胖症;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1.磷脂的代谢及脂肪肝引起原因;胆固醇的合成原料、场所及关键酶,胆固醇的转化,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原因及治疗原则;

2.高脂血症及肥胖症;

3.氮平衡、必需氨基酸、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4.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第十章脂类代谢

第五节类脂的代谢

一、磷脂的代谢

1.磷脂的合成(需CTP)

2.磷脂的分解

二、鞘磷脂的代谢(略)

三、胆固醇代谢

1.胆固醇消化吸收,影响胆固醇消化吸收因素

2.胆固醇合成

合成部位与原料

合成过程

关键酶及影响因素:

HMGCoA还原酶,食物中胆固醇、肾上腺素、甲状腺素

3.胆固醇的转化

第六节脂类代谢紊乱

一、高脂血症

二、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原因、治疗原则

三、脂肪肝

发病原因:

甘油三酯合成过多、VLDL合成障碍(磷脂合成不足)、酗酒(NADH/NAD+↑)

四、肥胖

第十一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二、氮平衡

⑴氮总平衡

⑵氮正平衡

⑶氮负平衡

三、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

四、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及互补作用

(1)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决定因素

(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第二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一、蛋白质的消化

二、氨基酸的吸收

主要在小肠进行,是一种主动转运过程,需由特殊载体携带。

除此之外,也可经γ-谷氨酰循环进行。

三、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多媒体教学

使用教材:

生物化学,金国琴,上海科技出版社;

参考书:

生物化学,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tantNotesinBiochemistry,BD.Hamesetal,ScientificPublishersLtd;

生物化学习题集,王继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撰写人

张学礼

教研室

生化教研室

撰写日期

06.10.20

第10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授课教师:

张学礼

授课时间:

05~06年度第一学期第6周第二次授课(3学时)

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