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教案六年级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0190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6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社教案六年级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品社教案六年级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品社教案六年级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品社教案六年级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品社教案六年级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品社教案六年级1.docx

《品社教案六年级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社教案六年级1.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品社教案六年级1.docx

品社教案六年级1

 

山东人民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学期六年级社会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小学品社教材从第本册开始,侧重对祖国历史的学习和了解。

本册指导学生开始认识和学习祖国的百年屈辱和抗争的有关内容,认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艰难历程,了解和认识我国在建设赋予强大的民主国家的历程中进行的探索和发展,了解我国在改革开放近3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和感受我国在走向富强国家的步伐和历史任务。

本册的第一单元是“屈辱与抗争”,共三课。

着重介绍百年屈辱和先辈对救国之路的艰难探求。

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祖国近代史的初步知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责任感。

第二单元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在了解百年耻辱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和探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起一个独立自主的民主国家的历程。

第三单元是”建设民主富强国家”。

共2课分别是人民当家作主人\祖国走向富强.

教学内容

本学期共教学三个单元,八课。

第一单元屈辱与抗争

第二单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三单元建设民主富强国家

教学目标:

1、研究学习近代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历史,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2、继续学习和探究中国人民建立人民共和国的艰难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优秀领导,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3、感受宪法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感受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祖国走向富强的有力步伐。

教学重、难点:

在世界历史环境中,理解中国近代衰败的史实,深入探讨和理解造成中国百年屈辱史的深刻的原因。

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感受带领人民球解放和求富裕强大的历史功绩。

学会宪法赋予公民的民主基本权利和义务,感受民主国家的管理方式和祖国走向富强的前进步伐。

学会胸怀历史,感受和增强初步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进度:

本学期上课20周,实际授课18周,每周上课2课时,共计36课时,3课时为机动。

第一学期

品德与社会教学进度表

周次内容

第一周血泪国耻血泪国耻

第二周血泪国耻血泪国耻

第三周血泪国耻悲壮的抗争

第四周悲壮的抗争悲壮的抗争

第五周悲壮的抗争悲壮的抗争

第六周探求救国之路探求救国之路

第七周探求救国之路探求救国之路

第八周探求救国之路来到嘉兴南湖

第九周来到嘉兴南湖来到嘉兴南湖

第十周来到嘉兴南湖来到嘉兴南湖

第十一周追寻先辈足迹追寻先辈足迹

第十二周追寻先辈足迹追寻先辈足迹

第十三周追寻先辈足迹开国大典

第十四周开国大典开国大典

第十五周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

第十六周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

第十七周人民当家作主祖国走向富强

第十八周祖国走向富强祖国走向富

教学措施:

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教材的知识结构注意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从学生年龄出发,教学力求生动活泼,趣味性强。

注意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加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知识的能力。

经常与班主任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以便采取相应教学手段,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一单元屈辱与抗争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帮助学生形成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激发其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2、激发学生对投降卖国行为的憎恨和对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仇恨,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体会“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3、培养学生爱戴革命先辈的情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与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精神。

能力:

1、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变化,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中国近代历史的有关问题,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

2、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历史问题。

知识:

了解近代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一些光辉史实。

了解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

初步了解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

发解近代史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实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教材简析:

“血泪国耻”设“屈辱的开端”和“火烧圆明园”两个主题活动。

“屈辱的开端”主题活动利用学生熟知的“虎门硝烟”为切人点,引领学生探究。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起因、经过、结果等。

在探究过程中了解鸦片的危害及中国人民深受其害的社会现状;了解民族英雄林则徐禁烟的壮举;清楚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对敌人的屈服、妥协退让是造成我国屈辱历史开端的主要原因。

教科书利用师生对话情境提出研究问题:

为什么英国要向中国输人鸦片?

鸦片战争是怎么回事?

这是众多研究问题中的两个点,对学生起到启发引领的作用,便于激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引发探究的欲望

教科书利用小博士的话及大量真实的数据资料、珍贵的万史图片、资料一阐明了当时鸦片在中国的横行及人染.毒瘾后的巨大危害。

但鸦片给我们带来的危寿远不止这此,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前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报刊、历史书籍等途径.搜集更多的资料进行交流,进一步揭露英法等帝国仁义的罪恶。

面对帝国仁义的罪行,有志气的中国人不堪屈辱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教材选取了历史上有名的林则徐禁烟及三元里抗英斗争等素材。

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片,以讲故事的形工进行,也可以采用观看影片的形式进行,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及浩然民族正气。

教材通过小博士的话让学生了解了鸦片战争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并提供了〈南京条约〉的部分内容。

教学时可让学生提前搜集相关的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播放〈鸦片战争〉这部影片,然后配合着〈南京条约〉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认识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

既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看法的间,又使学生的情感在探讨中升华,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自立、自强的爱国热情。

第一课《血泪国耻》第1课时

单元概述:

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让学生知道近代史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实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了解近代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一些光辉史实。

了解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

它与六年级第二单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样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

课程内容:

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危害等。

了解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史实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史实。

2.知道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危害等。

3.了解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史实,深层次地认识中国蒙受这些取辱的原因,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伙和唯利是图的本质。

4.引导学生分析《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通过了解“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材分析:

“血泪国耻”设“屈辱的开端”和“火烧圆明园”两个主题活动。

两个主题活动都是引领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以此为契机,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民族责任感。

主要讲述了1840年鸦片战争输入中国的原因、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危害、中国人民反抗鸦片而进行的斗争以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因为清政府的无能、国家科技发展的不发达,致使国家再三的被列强侵略,被迫签定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人民陷入苦难之中。

让学生为列强的惨无人道的行为愤怒,同时激起学生的爱国意识以及学习动力;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反抗外来侵略;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不被人所欺侮。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完成前置性学习调查表,通过不同方式搜集资料,了解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

教师准备:

设计发放前置性学习调查表

准备鸦片带来的危害、圆明园焚毁前后的对比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视频,制成教学课件。

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中国近代史有点了解,也只是通过影视、新闻、报刊等媒体了解了很少的一点点,不全面、不系统,所以教师在讲述这段历史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重点:

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与屈辱。

教学难点:

结合史实和生活实际,谈谈学习了《血泪国耻》这一课的你的个人体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罂粟花的彩图。

师:

同学们,大家知道这些漂亮的鲜花叫什么名字吗?

它结的果实叫罂粟果,也叫鸦片。

本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那段耻辱的中国历史,看看这美丽的鲜花给我们中国带来多少深重的灾难。

【设计意图】:

从出示美丽的罂粟花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以便确立以学定教的思想。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

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鸦片有什么危害材料.

2.研讨:

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危害?

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样的灾难?

3.观看影片《林则徐》,针对刚才的交流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教师小结:

“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英国的嚣张气焰,打碎了他们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于是他们决定用武力来打开中国的大门

4、学生展示搜集的鸦片战争的相关资料。

5、引导学生读课本中有关鸦片战争的资料。

6、从这些资料中能看出什么?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交流搜集到的相关知识时,采取符合学生特点的、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话说,想说话。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以学生懂得的知识为诱因,激趣导行,懂得吸食鸦片的危害,为学生创设心灵自省的情境。

三、归纳梳理,感悟表达。

1.学生交流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2.了解斗争结果和《南京条约》的内容,想象中国社会的变化。

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野蛮、屈辱,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又将对中国社会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呢?

3.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学生欣赏后说说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资料,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设计意图】:

通过正(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反(清政府的妥协退让)两方面事例,使学生有明确的道德认识。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课堂总结

鸦片战争使中国从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鸦片战争是中国社会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来侵略,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

五、活动总结,提升感知:

根据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及今后如何附注于实际行动。

【教后记】

第一课《血泪国耻》第2课时

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一些光辉史实;了解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名族精神和优良传统。

初步了解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了解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实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激发学生对投降卖国行为的憎恨和对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仇恨,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体会“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了解鸦片的危害及中国人民深受其害的社会现状,了解民族英雄林则徐禁烟的壮举,清楚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对敌人的屈服,妥协退让是造成我国屈辱历史的开端。

能力目标: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近代社会发展的变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形成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激发其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远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清政府禁烟的原因及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课的学习侧重于学生的收集整理和交流,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毒品已成为现代社会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它是人类犯罪的根源之一。

它不但危害着个人的身体健康,也使许多家庭因它家破人亡,同时它对国家、社会的危害也极大,禁绝毒品已成为国际性的大事。

近些年,中国政府也下大力查禁毒品。

实际上,中国受毒品的危害并非近几年的事,早在150多年前,鸦片这一毒品已深深地危害到中国社会,并且爆发以鸦片命名的中外战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鸦片翻开了中国近代史。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中国近代屈辱史是怎样开始的。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

活动一:

研讨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师小结:

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而四处扩张,广阔的中国市场就成为听首选的对象。

英国曾经采用外交、贸易等手段,想打开中国的大门,都未能遂心如意,后来,发现从事毒品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当时拥有鸦片专卖权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其鸦片每箱成本200多种卢比,1817年在市场上的拍卖价为1785卢比,在中国的卖价为2618卢比,差额833卢比,折合银元400元或白银280多两。

于是英国积极向中国走私鸦片。

活动二:

研讨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危害

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鸦片有什么危害等资料

2、学生朗读炮子谣,思考:

炮子谣告诉了我们什么?

英国第一任印度总督哈斯丁斯在1773年的宣称鸦片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有害的奢侈品,除仅仅为对外贸易的目的外,它是不被容许的,明智的政府应该严格地限制鸦片的国内消耗。

“鸦片贸易比奴隶贸易更残酷,因为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的同时,还折磨着他们的肉体。

3、研讨:

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危害,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样的灾难?

4、小结

鸦片是一种用罂粟汁熬制而成的麻醉毒品。

人一旦吸食鸦片就不易戒除,一染上毒瘾,则使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英国资产阶级认为鸦片有害,严格限制国内消耗,但为了获取巨额利润二鼓励外销,非法的鸦片贸易靠摧残人命来赚取白银,从而充实英国国库。

活动三:

研讨面对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重局势,有志之士和清政府分别是怎样做的?

1、出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视频资料,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结果等。

2、学生研讨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

收集了什么效果?

3、小结:

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罗瑞卿大将参观虎门时说过:

“中国近代史就是在这儿首先开始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到了虎门就能知道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三、归纳梳理,知识建构:

活动一:

研讨英国为什么发动侵略中的鸦片战争

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的禁烟引起的?

2、师小结:

德国近代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

“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明确指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和继续。

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是要这样做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由于这场战争是因鸦片走私引起的。

所以马克思说:

“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

”因此,这场这场战争就被称为鸦片战争。

活动二:

鸦片战争故事会

1、看鸦片战争:

①攻广州、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②占香港、进吴淞、到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城下之盟。

2、小结:

由于清王朝入主中原后,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通过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来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的机遇,却造成了固步自封、愚昧落后、夜郎自大的心理,结果“落后就要挨打”,在战争中吃了败仗,尽管中国所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尽管有关天培这样的爱国将士的英勇抵抗,但仍然挽回不了失败的结局,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活动三:

研讨《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南京条约》资料

2、学生研讨《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小结:

条约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各地、赔偿、通商六个字。

从此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开始了发对外来侵略,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斗争,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活动四:

研讨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1、谈话:

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虽然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但以失败而告终。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了解,思考问题:

为什么中国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2、小结:

鸦片战争使中国从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国家。

四、展示思路,设计方案:

同学们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历史图片等了解鸦片在中国的横行及人染上毒瘾后的巨大危害。

面对帝国主义的罪行,有志气的中国人不堪屈辱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让我们再走进林则徐,走进第一次鸦片战争。

五、活动总结,提升感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

你们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吗?

谁来评价自己或同学这节课的表现?

哪位同学这节课有特别出彩的地方,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表示祝贺。

【教后记】

第一课《血泪国耻》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鸦片输入的原因、危害

2、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

3、了解《南京条约》签订的原因和内容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斗志和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学生利用闲暇时间通过观看《鸦片战争》《林则徐》,初步了解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和林则徐有关虎门销烟的情况。

课内探究

1、谈体会、感想

学生通过观看《鸦片战争》《林则徐》谈谈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和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情况

2、鸦片

鸦片,是罂粟的初级产品。

它有28属,250多种;主要生长在北半球几乎整个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而这个地方几乎是全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一般将生鸦片加工成熟鸦片,然后搓成小丸或小条,在火上烤炊软后,塞进烟枪的烟锅里,翻转烟锅对准火苗,吸食燃烧产生的烟;吸毒人员中烟瘾不大者每天吸食10~20次,重者每天百余次;现在吸毒者常直接吞服鸦片小丸,或把鸦片溶于水中直接用针进行静脉注射,而静脉注射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1]

归纳总结:

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认识鸦片的危害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发生时间:

1841年

所属年代:

清代

发生地点:

广州三元里

意义: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

它对英国侵略者的沉重打击,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敢于同西方列强拼搏的斗争勇气。

它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面光辉旗帜。

3、南京条约的资料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

1842年,英国侵略军先后攻占吴淞、上海、镇江后,于8月初将军舰开到南京江面,并把炮口对准南京城。

腐败的清政府公开违背广大人民坚决抗敌的愿望,向侵略者屈膝投降。

道光皇帝派耆英为钦差大臣和伊里布同去浙江前线,就关于结束鸦片战争问题向英国侵略者试探投降的条件,当时英军兵临南京城下,耆英赶忙来到南京,没有经过一次正式谈判,就全部承认了侵略者提出的“议和条件”。

1842年8月29日,在英国军舰“汉华丽”号上,耆英、伊里布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

江宁就是现在的南京,所以《江宁条约》也称《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共有十三款,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

(自此以后,香港就成为英国在远东的军事和商业基地。

(2)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在这些通商口岸里,英人可以自由居住,英国可以派驻领事等官。

(这样,封建中国的门户就被打开了。

)(3)中国赔偿鸦片烟费600万银元,军费1200万银元,商欠300万银元,共2100万银元。

(这是对中国人民无耻的掠夺。

)(4)英国进出口货物纳税,“均宜秉公认定则例”。

(就是说,中国抽收进出口货物的税率,都要与英国共同商议,中国没有权力自己确定,这就是协定关税的开始。

英国资产阶级根据这项特权,把大批商品运到中国来,控制中国市场,使中国海关丧失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

)(5)英国商人在各口岸可以自由和中国商人交易,不加任何限制。

(从此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和中国商人接触,选择和培养他们的代理人。

道光23年,即1843年,英国政府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也称《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其中除了具体地规定《南京条约》的一些细则外,还增加了一些新条款,如英国人在中国犯罪,不受中国法律制裁;任何侵略者在中国获得特权,英国也同样可以享受等等。

  《南京条约》签订以后,美、法先后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从此后,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效尤,通过各种手段,强迫中国订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些不平等条约就象套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枷锁,而《南京条约》就是套在中国人民头上的第一具枷锁。

《南京条约》的签订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学生讨论归纳:

(1)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2)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呢?

课后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认识

【教后记】

第二课《悲壮的抗争》第1课时

单元概述:

本单元由“寻访刘公岛”和“刘公岛上的沉思”两个活动主题构成。

教科书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料,以寻访家乡的刘公岛为契机,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是通过“甲午海战”了解到更多悲壮的抗争故事,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意识。

课程内容:

教科书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料,以寻访家乡的刘公岛为契机,引发学生的思考。

通过“甲午海战”了解到更多悲壮的抗争故事,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意识。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寻访刘公岛”主题活动设计,意在引领学生通过查询资料,实地参观、观看影视资料等形式,了解刘公岛的地理位置、历史遗迹等,进而知道威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由于有一个天然的优良军港。

当年清政府的北洋海军基地就设在这里,北洋海军提督衙门就建在刘公岛上。

在查询收集北洋海军基地及甲午战争博物馆馆藏资料的过程中,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甲午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这次战争主要包括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威海卫战役和旅顺战役。

黄海战役是最激烈的一次海上战役,在世界海战史是也是空前的。

因此,教科书选取这次战役,把战役的经过以及英雄人物的资料作为重点详加叙述,目的是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是不可侮辱的。

黄海大战失败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寻访刘公岛”的后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