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全册汇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5001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全册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全册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全册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全册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全册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全册汇总.docx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全册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全册汇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全册汇总.docx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全册汇总

益阳赫山区欧江岔镇学校

教者:

郑小青

2016年3月

1水沸腾的秘密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的实践,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沸腾,沸腾跟什么有关。

教学重点难点:

沸腾跟大气压力的关系

教学用具:

大号烧杯1只,盐水瓶1只,酒精灯1盏,三角架1个,石棉网1个,温度计1支,带针头的注射器1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平时烧水,当水温上升到100C时,水沸腾起来,我们称为水烧开了。

2、水烧开以后水温还能上升吗?

3、水一定要加热到100C才能沸腾吗?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新授:

1、动手做

(1)在烧杯里装半杯水,用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

(2)用温度计测量烧杯内水的温度变化。

(3)当水没有沸腾时,水温是多少?

当水沸腾时,水温是多少?

(4)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会儿,再测一测,水温升高了吗?

(5)停止加热.待水温下降到90°C左右时,小心地将烧杯中的水倒入盐水瓶中,用橡皮塞塞紧瓶口。

用注射器针头刺穿橡皮塞,用力把注射器的活塞向上拉。

此时,瓶内的水有什么现象产生?

(哇!

奇迹产生了。

刚才还平静的水一下叉沸腾起来了。

)松开手让活塞返回,水还沸腾吗?

再用力拉活塞,水又会怎样?

2、知道吗?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水的沸点。

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气压力大,沸点高;大气压力小,沸点低。

在通常情况下(地面上的大气压力为1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是100°C。

因此,当水加热到100C时,水就沸腾了。

用普通的容器烧水(如前面用烧杯加热水),水温达到沸点后(100C),无论你怎么加热,水温只能停留在100C,再也不会上升。

但是,在实验中,当你用注射器向外拉活塞时,瓶内的空气被抽掉一部分,使得瓶内的大气压力减小了,导致瓶内的水的沸点也降低了,所以,尽管水温低于100C,水仍然能沸腾起来。

三、想一想:

登山运动员除了要携带各种登山器材外,还要带上高压锅等炊具。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2沉浮的科学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物体是怎样来实现沉浮的

教学重点难点:

让物体产生沉浮的条件是什么

教学用具:

矿泉水瓶或可乐瓶1个,装藿香正气水的小药瓶或眼药水瓶1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知道,如果把橡胶泥捏成一团,放到水里,它会迅速沉到水底,如果把它捏成船形,它就能浮在水面上。

这是因为橡胶泥捏成船形后,在水中占据的空间增大,受到水的浮力也增大,所以浮起来了。

我们还知道,把鸡蛋放到水里,它是要沉下去的,如果往水里加盐,它便可以浮起来。

这是因为盐水比清水重,浮力增大了,所以鸡蛋浮起来了。

有没有这样的情形,既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又不改变液体的性质,物体也能任意沉浮呢?

下面的实验能够帮助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二、新授:

1、动手做

(1)先往矿泉水瓶里灌满水,再往小药瓶里灌半瓶水,用手指堵住瓶口,把它倒过来,插入矿泉水瓶中,再拧紧矿泉水瓶盖。

(2)用手对矿泉水瓶身施加压力,轻轻捏扁它,瓶中的小药瓶就会下沉;一放手,它又浮了上来。

若手用力恰当,小药瓶能停留在矿泉水瓶中任意高度。

2、知道吗?

为什么用手捏矿泉水瓶,小药瓶就下沉。

松开手,小药瓶就上浮呢?

当手用力捏矿泉水瓶时,瓶内的水受到挤压,压力通过水向四周传递。

由于小药瓶内有一截空气,在水的压力作用下,空气被压缩,让出了一部分空间,外面的水就进入了小药瓶里,使小药瓶重力变大,于是,小药瓶就沉下去了。

松开手,水受到的压力撤销,小药瓶内被压缩的空气恢复原来的体积,排出一部分水,使小药瓶的重力又变小,于是,小药瓶又浮起来了。

上面的实验就是著名的“沉浮子”实验。

三、想一想:

“沉浮子”原理应用到军事上,就制成了在海里能任意沉浮隐蔽性极高的舰艇一一潜水艇。

潜水艇的构造除了各种作战系统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构造,就是有一个庞大的注水箱和排水箱。

想一想,潜水艇上的注水箱和排水箱有什么重要作用?

3池水是上升还是下降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物体排开水的多少与物体的浮力有关教学重点难点:

物体排开水的多少与物体的浮力有关

教学用具:

水槽1个,碗1个,小石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前,有一位秀才进京赶考,途中迷了路,路过一村庄时,见一老伯坐在池塘边小憩,便上前问路。

老伯见来人是一秀才模样,笑道:

“我出一题,若答对了,便为你指路。

”秀才笑答:

“请老伯出题。

”老伯指着池塘中一满载污泥的船

道:

“若把这船污泥全部泄到池中,池水是上升还是下降?

”秀才随口道:

“肯定是上升口罗!

”老伯叹道:

“你还是找别人问路去吧!

老伯为什么不给秀才指路?

你猜猜看,池水究竞是上升还是下降?

我们还是用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动手做

往水槽里添大半糟水代表池塘,把碗浮在水槽里代表池塘中的船。

往碗里装小石子,尽量装满,表示载满船的污泥。

用一小纸条蘸一点水贴在水槽的内壁上,使纸条的下端刚好接触水面作为水位标记。

然后,把碗里的小石子全部抛入水槽里。

观察槽里的水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与你的猜测相符吗?

如果继续把碗也沉下去,水位又怎样?

三、知道吗实验的结果是:

把小石子抛入水里后,水位下降了。

再把碗沉入水底,结果也一样,水位继续下降。

小石子和碗都浸没到水中,水位为什么不升反降呢?

原来,在装满小石子的碗浮在水上时,要排开一部分水。

排开的水的重量正好等于碗和小石子的重量,也就是碗和小石子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当碗和小石子沉入水底时,也会排开一部分水,可此时排开的水量要比它们浮在水上时排开的水量少,于是水槽中的水位便下降了。

现在你明白了老伯为什么不给秀才指路了吗?

四、试一试找到几种不同的材料,如泡沫块、木块、塑料块、铁块等。

想办法分别得到与这些材料同体积的水,并分别将这些水与它同体积的材料比较重量。

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把你的发现写在下面。

4敲不倒的积木塔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物体具有惯性。

教学重点难点:

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会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教学用具:

方形积木若干块,木尺一把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是否看过杂技演员表演“鸡蛋入杯”的节目?

表演者把鸡蛋和酒杯叠成如图形状,一只手举着鸡蛋和酒杯,另一只手拿一根棍子突然用力横着敲击垫鸡蛋的垫板,垫板飞出去了。

上面的鸡蛋却稳稳当当地落在下面的酒杯里。

鸡蛋为什么没有跟着垫板飞出去呢?

我们通过做下面的实验,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二、动手做

把积木叠成积木塔。

手持木尺横着对准最下面一块,用力快速击去。

结果被敲击的这块积木飞出去了,上面的积木却安然无恙,仍然稳稳地立在桌面上。

(注意,积木飞出去的方向不要站人,以免被积木打伤。

然后,再依次用力敲击最下面一块积木,看能不能依次把最下面一块积木敲出来而上面的积木不倒?

三、知道吗

敲击下面的积木,积木飞出去了,上面的积木为什么不倒呢?

原来,物体具有惯性,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会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

积木塔原来是静止立在桌面上,当你用木尺横着敲击最下面一块积木时,这块积木受到水平冲力飞出去,而其他积木因为惯性仍然保持原来静止状态不变。

杂技演员表演敲鸡蛋节目,也是运用了惯性原理。

四、比试比试

1.把积木编上号,再堆成积木塔。

几个同学一组,每人按指定的号码把积木敲出来,看谁按要求敲出的积木最多?

(一定要注意安全)

2.在杯子上放一块薄塑料板,塑料板上放一枚硬币,然后用手指对准塑料板快速弹击,使硬币正好落在杯子里。

3.在桌上放一张纸,找一个塑料杯装一杯水压在纸上。

不能移开杯子,看谁能把纸从杯底取出来且纸不被水打湿?

五、想一想站在公共汽车里,汽车在启动和突然加速时,人会向后仰;汽车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

这是为什么?

5自动吸水管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什么是虹吸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虹吸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学用具:

小水桶1个、水盆1个、橡胶管或软塑管l根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见过压水泵吗?

只要反复用力压压水泵的手柄,就能不断地把地下水抽上。

压水泵为什么能把地下水抽上来呢?

下面的实验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个问题。

二、动手做

往小水桶里装一些水,把小水桶放在凳子上。

把水盆放在凳子旁的地上。

把橡胶管的一端伸入小水桶的水里,手拿橡胶管的另一端,用口含住管口,并用力吸一口气,然后迅速用大拇指堵住管口。

将橡胶管移向水盆,松开手,你会立即看到,小水桶中的水会通过橡胶管爬过桶口,哗哗地流进水盆里,直至把桶中的水流干。

三、试一试如果不用口吸气,你能用别的方法也能使小水桶中的水流进水盆吗?

你还可以调整小水桶或水盆的高度,用上面的方法,看是否也能把水从小水桶中抽出来?

四、知道吗

水为什么会爬过桶口流出来呢?

当你用口吸橡胶管时,橡胶管里吸满了水。

再当你堵住管口将橡胶管移近水盆时,管口的水面低于小水桶的水面,松开手,管口部分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了出来。

此时,管内会形成一小段空间且没有空气,桶外强大的空气压力把水压进管里来填补这一小段空间。

管口叉能流出水,又使管内形成一小段空间,空气压力又把水压进来填补空问……如此反复不断,于是小水桶中的水就源源不断地爬过桶口流到了水盆里。

以上的这种现象叫做虹吸现象。

摇水泵就是利用虹吸现象原理来工作的。

6简易弹射“火箭”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制作简易的弹射火箭教学重点难点:

怎样使火箭飞得更高

教学用具:

铁夹1个、20厘米长的细钢丝1根、20厘米X2.5厘米X0.3厘米的小木片1块、30厘米X30厘米X0.5厘米的木板I块、薄铁片、卡纸、小螺杆螺帽1套、螺丝钉、起子、小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国的“神舟号”飞船一次又一次成功地飞入了太空,你们知道是由谁将它们运送到太空中去的吗?

它就是火箭。

让我们来制作一个火箭进行发射吧!

二、动手做

1、制作火箭

1.按图1尺寸剪一块卡纸,把它卷在一个直径为3厘米左右的圆柱形物体上,让卡纸呈圆柱形。

然后将卡纸的两个宽边粘好,形成一个圆筒,作为火箭的箭身。

2.按图2的尺寸剪下一块扇形的卡纸,卷成一个圆锥体,作为火箭的头部。

3.按图3尺寸剪下4块卡纸做成4个尾翼。

4.把箭体和头部及尾翼粘成一个完整的火箭(如图4)。

2、制作发射架

1.把铁夹的夹口一边用薄铁片固定在木板的一头,作为发射台。

2.用起子在小木片的一头钻一个小孔,穿入螺杆,然后用小螺帽把它固定在铁夹手柄上。

3.拿小刀在小木片的另一头挖一个长方形的孔,再在长方形孔对应的木

板底座上装上一根钢丝作为火箭发射支架。

同时把一根弯成“n”形的钢丝插入木板,作为发射开关。

把做好的火箭套在支架上,抽掉“n”形孔中的长铁丝,火箭借助铁夹的弹力,飞向空中。

你还能想办法让它飞得更高吗?

7小顽童走钢丝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怎样让物体平衡教学用具:

乐百氏奶瓶1只、塑料笔套2个、矿泉水瓶盖2个、铁垫圈6个、筷子l双、空圆珠笔心、细钢丝(或细绳)、胡萝l、、金属叉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走钢丝是一种非常惊险的体育活动,只有特殊的运动员才可以尝试。

小顽童爬上了一根细细的钢丝,摇摇晃晃地走起来了,并没有掉下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让我们来探个究竟。

二、动手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